教師面對長期教育不聽的學生,一不能體罰,二說教無用,三家長還不配合,該怎麼辦?

初現天才數學課堂


我也教了幾年書,後來辭職不幹。我的經驗是把這位學生安排到最後面,無視他的存在。如果他課堂不規矩,就讓他在教室外面罰站,不要影響同學們聽課。我是絕不打他了,也不再在他身上浪費口舌了,更不會被他破壞好心情,就當他是空氣吧。如果他搞出大事,那自己解決不了,就交給校長去處理。



楓葉亂舞


放棄,我就一個這樣的學生。

自己一個不寫,怎麼說也不行,獎勵也不行,比賽也不行,

試了很多方法,就是不寫。後來我就把課堂和家庭都讓她回家寫完,想著家長能幫忙說說孩子。結果作業拿回來了,她爸爸寫的,所有作業都是他爸爸寫的。給她爸爸打電話,她爸爸說,孩子不寫作業,我也沒辦法就替她寫了。我說明了情況,希望得到配合。之後的作業不是沒寫,就是她爸爸寫的。之後我就放棄了。她爸爸,學前班,,我是教畢業了。


清湯寡水132


以我多年當班主任的經驗,每個孩子內心深處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他們每每表現出來的頑皮與不馴,都是有原因的[微笑]。每次發生狀況的時候,老師要先冷靜,給孩子說話和申辯的機會,瞭解了他們的想法,就掌握處理問題的主動權,可以以退為進[碰拳]。現在的孩子不比以前的孩子單純,即便通過教育他們知道自己不對,也要維護自己的自尊,不肯輕易承認。至於家長,孩子身上的問題都是家長的投射,所以怎樣要家長配合也是需要智慧的[奮鬥]。 作為老師或班主任,我們能改變他們多少,就去努力做多少,每天努力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點滴進步[比心]。


春雨潤生


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我向來的觀點是犯錯應當受罰,這個罰在承受範圍之內,比如跑步,做俯臥撐,罰站等。曾經整個學校只有我這樣做,結果學校領導對我很不滿意,我知道他們怕出事,但我認為既是這樣,別讓我做班主任。

也曾遇到學生家長不配合,竟然向校長告狀,說我每天發短信給家長是搔擾,這位家長是法院院長。校長責問我,直接叫我別發了,於是我只有停止了。

也曾遇到家長責問的,學生擅自離開教室,家長責問我是怎麼做老師的,我直接問他怎麼做家長,是不是他教孩子擅自離開,結果家長沒話了,後來才找我道歉。

我始終覺得教育不可太軟弱,教育須理直氣壯進行,畏首畏尾是不盡責任。我做教師盡我的職責,一個人做事怕這怕那就做不了事。


宏石


森林裡那麼多樹木,有多少棵是依靠護林員的護持長大的?!學習,無處不在,不獨學校。我孩子他媽常感嘆每個好學生差學生最終都有自己生存之道。她每天經過隔壁村的籃球場,都會看見當年一個學習拉尾的學生在整理快遞件,他承包了一個快遞點。老師,其實不必太擔心自己的學生。


唵班則薩埵吽


對於生性頑劣的孩子,給予觸及靈魂的疼痛,才能助力他們的成長

面對長期教育不聽的學生,一不能體罰,二說教不聽,三家長不配合,怎麼辦?

對於這樣的問題,有很多人搬出許多所謂的專家說的大道理,以道德之名,唱著高調,批評老師的無能,卻沒有一句談及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和方法。這是看不起老師,不願意當老師,不做老師的人,有資格站在道德的至高點上批評老師,可是他們忘了,他們今天有這樣的本事,也是因為有那些沒有本事的老師曾經教過她?他也忘了教師也是人,付出的時候也需要得到認可,也需要有獲得感!這是在今天教育喪失尊嚴的悲哀。誰都可以指責老師,造謠黑老師。

作為資深教師和班主任,我不講大道理,談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方法。

做任何事情,只要不缺熱情,不失勇氣,敢於擔當,辦法總比困難多。

首先,孩子的頑劣要追根溯源,去末逐本。通過有意無意的觀察和分析,根據孩子在課堂的表現,早晚自習的狀態,與同學的相處中的表現情態,參加集體活動的興奮程度和表現情況,等等等等。摸清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心理動態,摸清情況底數,進行心理分析。搞清楚孩子的頑念是由於天性調皮?還是想在同學中刷存在感?還是原生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環境培育了他現在的性情?還是因為某些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產生過激反應顯示的叛逆狀態?還是因為某些特殊刺激對孩子的心理影響較大,產生的後遺症?一一摸排,然後對症下藥,制定解決方案。

本人與家長一般都能友好相處,跟家長的相處也是一門藝術,學好這門藝術的前提必須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視學生如己出,以真誠和理解善待為鑰匙,打開對方心門

個人觀點,原創首發,今天先寫到這裡,如有需求在下方回覆,我再一一回復


璞玉丸石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到有點悲哀,也有點可笑。難道我們的教育就剩下了三種方法嗎?和程咬金一樣,只有體罰、說教和叫家長三板斧?如果體罰嚇不住孩子,說教不聽,家長不管,老師就沒有辦法教育孩子了?

其實,這是教師對教育的意義理解的不深不透,不知道什麼是教育,認為只要按照教學提綱、學校要求去上課就是教育,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學生,不好好聽老師的話就不是。

所以,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重新澄清一下教育的概念,釐清一下教育的目的,回顧幾個教育思想,然後再談教育的方法。我想從三個方面回答您的問題:一是什麼是教育?二是回顧幾個教育思想。三是對於不聽話的孩子怎麼辦。

什麼是教育

馬雲曾經說過:教和育是兩回事。我們現在的學校過度關注了教,而忽略了育,育是品德,育是性格,育才使一個人有魅力。有的時候這個人很聰明,讀書很好,但我就不喜歡他。育不行,德不行。

認真想一想,確實是這麼一回事。教是傳授給別人知識,有指令和訓導的意思;而育則是培育繁育,有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意思。

所以,教育不僅僅是狹義上的學校教育,而是廣義上“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僅是為了學習知識,最重要的目標是“人的身心發展”

儘管在我們現在的學校考核中,很多時候只是將考試成績納入考核目標,但是身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明白,我們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教育的幾個思想。

既然教育是為了讓孩子身心健康發展,那麼教育就應該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進行:

健康第一。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就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強調健康是生活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出發點。所以,學校和老師不僅應該關注學習成績,更應該關注孩子身體健康。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在中小學因材施教體現在因為性別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進度。

循序漸進。教育要按一定的順序、步驟逐漸進步,不能從主觀願望出發,急於求成。如果採取的是拔苗助長的措施,往往事與願違。必須要從實際出發循序漸進地開展教育。

幾個有效的方法。

在面對長期教育不聽的學生,可以這樣做:

要去了解學生。沒有一個學生會無緣無故的變壞。要查清孩子到底為什麼這樣,才能有針對性的開展教育。

可以看出來,您現在對孩子的印象就是教育不聽,其他的情況您都不瞭解。您可以家訪、可以和孩子談心(注意,是談心,不是說教),您對孩子的情況全面瞭解清楚了,可以有三個好處:

可以有針對性的採取教育措施。

可以理解孩子的難處

可以平息自己的怒火。

例子我就不再列舉了,您先試試效果

要關心關愛學生。從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角度出發,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愛,逐漸消除敵對情緒。像春風化雨一樣的細心和耐心,去滋潤著孩子們的心靈。

孩子最是敏感,相信自己的直覺。如果你不喜歡他,或者討厭他。他一定能夠感受到,因此對老師也就會是敵對的態度。

一旦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失去了孩子對你的依賴和信任,任何說教和批評都不會起作用。別說現在不讓體罰孩子,就是讓你去體罰,在孩子存在逆反心理的情況下,也不會有教育效果,職能讓孩子更加敵對老師。

要樹立自己的威嚴。針對原則性問題,除了說教和體罰外,也可以採取很多措施來維護老師的尊嚴:可以採取停課反思、寫檢查、體育鍛煉方式、抄寫弟子規等多種方式懲罰。

老師的師道尊嚴是一定要維護的。在關鍵環節、關鍵問題上不能讓步。一定要讓學生為他的錯誤付出一定的代價。

但是,在懲罰或處理學生的時候,一定要用合適的方式,要用孩子能夠做到又不願意去做的方式去懲罰他。比如跑步、寫字、在全班面前做檢查等都可以。

同時,要注意到,懲罰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讓孩子真正能夠認識錯誤、改正錯誤。要告訴孩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道理,減輕孩子思想負擔;要告訴孩子“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能夠改正錯誤的意義,甚至要大於不犯錯誤。

最後,我想說的是教師教育學生不能只有體罰、說教和叫家長三板斧。要多學多用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去帶學生,畢竟每一學生都希望能有一個好老師。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七彩橋10


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唯心,有點武斷。但是,教育的責任,有學校的責任,也有家庭和社會的責任!那麼碰到教師面對長期教育不聽的學生,一不能體罰,二說教無用,三家長還不配合,該怎麼辦?

1、我覺得學生越管越不聽,家長越來越不配合,老師首先反思自己的教育言行,教育學生的方法是否得當?與家長溝通的方法是否得當?要是我呢,找學生談話,讓家長管教,該做的做足。

2、教師要樹立自己的威信,否則教育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事情都是有因果關係,教育者不能把所有的問題,都一方面的推給對方,認為有的學生就是這個德行,有的家長就是這個德行,無可救藥,軟硬不吃,沒有辦法。教師的”教“沒有力度,”育“沒有方法,何談”威信“而言呢?

3、我想所有人心底都有一塊”最溫柔“的那個地方,教育不是聲嘶力竭,不是針鋒相對,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感動、感恩、感激。換位思考,對症下藥,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數學胡老師


當前教師把個學鬧當成惡風暴雨雖時侵身,怕惹上些麻達就得過且過,從不嚴厲執教。

學生學了學,不學了任之。這是普遍,不是閒言流雲。說認真一些師德很欠缺了,責任感淡化。

教師是園丁,園藝師。苗木花草不進行修剪,怎能翠綠芬芳?





白雲3498


這位老師,我們必須從幾個角度分層次看問題:

一 從法律角度,保護教師自己的利益。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二章【事故責任】中的第九條【學校責任】中提到了:

學校老師或者其他工作人員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或者在履行職責過程中違反工作要求、操作規程、職業道德或者其他有關規定的,造成學生傷害,需要“學校”承擔相應的責任,並向有關責任人員追償。

所以我們絕對不能體罰,諷刺,辱罵,挖苦學生,不要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帶來一絲風險,保證我們自身立於不敗之地。

前段時間某地女老師用書本打了學生幾下,到現在家長還不依不饒,前車之鑑!老師丟了工作,即使個人有再猛烈的教育意願,再想把那幾個孩子帶入正途,也難有機會實施了。

因為幾個不良學生,讓自己失去了為優秀學生服務的機會,得不償失。

二 貫徹素質教育觀,不要急功近利。

現在國家從制度上引領,政策上支持素質教育,我們應該貫徹素質教育的“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咱們學過的“素質教育觀”說的很明白,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不同的認知特徵、不同的慾望需求、不同的興趣愛好和不同的創造潛能。

我在學習的時候非常喜歡這句話,這四個不同能夠說明很多問題,我相信你懂,你肯定也會明白為什麼家長和學生都不聽你的。

每個人,都會輕易接受符合自己認知能力和利益的說法,屏蔽超出自己理解範疇和不符合自身利益的事情。

從溝通來說,你對家長和學生說的話,做的事,沒在點上。得試著換一種能夠打動他們的方法。

打動某人,有幾種辦法:讓他感動,讓他擔憂,讓他產生慾望都可以。

還有,不能急功近利,不要追求學生的學習有長足進步。素質教育,歸根結底就是讓學生“合格+特長”。大部分合格就可以了,再慢慢發掘學生的長處。

三 擺正心態,重新再試。

如果老師您還想再試,首先把姿態放正確,不要有“我是老師,在拯救迷途學生,家長和學生趕快配合我吧”的心理,千萬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行加到孩子和家長身上。

然後,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中對教師的“教書育人”的要求來回答“怎麼辦”這個問題:

遵循教育規律,循循善誘(學生和家長),誨人不倦,因材施教。

我們幹這行,求個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