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愛玲的作品,及其與胡蘭成等的情感往事,淺析愛情的本質

天才少女,文風犀利,厭世嫉俗,清冷高傲,特立獨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這些都是附著在作家張愛玲身上的詞彙。

從張愛玲的作品,及其與胡蘭成等的情感往事,淺析愛情的本質

張愛玲

讀張愛玲的文字,猶如披著一襲華美的袍,衣裳之下卻暗湧著淒涼疾苦。

她太懂人性了,所以在她的筆下,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只要是人,皆為螻蟻,苟且偷生,狼狽不堪。

而她小說裡的愛情,幾乎無一完好,熱情無從說起,愛戀不過源於慾望。

她不善熱諷,卻偏好冷嘲,睥睨眾生,自己卻又深陷感情圇圄,雖最後終能冷靜掙脫,卻無法全身而退。

一生飄零,一世孤傲。一幕悲劇,也是一個傳奇。

從張愛玲的作品,及其與胡蘭成等的情感往事,淺析愛情的本質

愛情是收穫快樂,也是儲存悲傷。

我們都承認愛情的美好,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看到愛情最真實的面目,它有時候也猙獰、不堪。但只要它能夠像夏天的啤酒一樣,讓我們不省人事,讓我們沒辦法思考,我們就會選擇不由自主去靠近。

當我們懷抱著最愛的人,即使知道不管是兩個人,還是愛情本身,總有很多的瑕疵,但在這幻境裡,在溫柔與荷爾蒙的世界裡,我們接受所有一切的不安與缺陷。只要我愛你,你就是我一切的慾望和虛榮。

這是張愛玲的自傳體小說《小團圓》中,與邵之雍一起時的盛九麗,也是跟胡蘭成一起時的張愛玲。

當時的彩色片還很壞,俗豔得像著色的風景明信片,青山上紅棕色的小木屋,映著碧藍的天,陽光下滿地樹影搖晃著,有好幾個小孩松林中出沒,都是她的。之雍出現了,微笑著把她往木屋裡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澀起來,兩人的手臂拉成一條直線,就在這個時候醒了。二十年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來快樂了很久很久。


從張愛玲的作品,及其與胡蘭成等的情感往事,淺析愛情的本質

胡蘭成與張愛玲

胡蘭成是漢奸,這是眾所周知的。但政治觀念淡薄的張愛玲,不在乎這些,於是與胡蘭成相愛的她也被稱作漢奸,被排擠遭責罵。

愛情降臨到她的身上,她便敞開胸懷去接納。這個時候,她懂愛情,卻也不怎麼懂愛情,只知道一頭猛扎,在胡蘭成的甜言蜜語攻略之下,被俘獲被駕馭。

因為原生家庭的悲劇,她曾被繼母陷害,遭父親囚禁半年之久,受盡冷遇與苦難。從暴戾的父親那裡得不到的愛,她奢望從大她十幾歲的胡蘭成身上獲得。得之,便收穫了一段時間的快樂,在《小團圓》中,張愛玲也用了不少的筆觸來描寫這種愛與被愛的快樂。

她太渴求愛與被愛了,於是當愛情變質的時候,當她發現胡蘭成出軌小三小四的時候,她行將崩潰,卻又冷靜地用稿費打發走了他。

她從來不想起之雍,不過有時候無緣無故的那痛苦又來了。

因為她始終高傲,她多麼地驕傲,怎麼會輕易表現出自己的痛苦與不甘,只不過將這些悲傷全都化成了更加辛辣的句子。

從張愛玲的作品,及其與胡蘭成等的情感往事,淺析愛情的本質

愛是自卑,是退怯,想付出卻不知該從而下手。

雨聲潺潺,像住在溪邊。寧願天天下雨,以為你是因為下雨不來。

因為是愛情,因為明知自己的滿身缺點,也知道對方的懦弱膽怯,於是彼此錯過。自卑有時候竟是我們遇見愛情時的第一反應。

這是《小團圓》裡的燕山與盛九莉。也是現實中的桑弧與張愛玲。

從張愛玲的作品,及其與胡蘭成等的情感往事,淺析愛情的本質

張愛玲小說改編電影《色戒》劇照

風度翩翩、儀表堂堂的名導演,與目光清冽、才氣逼人的女作家,本是曠世奇緣,本是才子佳人,本該相伴終老成就佳話。

但沒有。什麼都沒有。

桑弧不是胡蘭成,沒有胡的大膽果敢,沒有胡的浪漫多情,也沒有胡的甜言蜜語,桑弧是這樣好的一個人,以至於盛九莉也要對他說:“沒有一個人會像我這樣愛你。”

但太重了,張愛玲的愛意,對於桑弧來說,實在太重了。張愛玲的名氣太大了,才華太多了,桑弧膽怯了,況且張愛玲對友人說,他們是不可能有結果的,於是桑弧再一次退縮了。

怎麼可以?她可是張愛玲。於是桑弧一退再退。

因為與胡蘭成的交往過往,以及所遺留下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也因為桑弧的清白秀麗,因為桑弧對外貌的在乎程度,甚至超出了張愛玲的接受範圍,這時候的張愛玲同時是驕傲且自卑的。

從張愛玲的作品,及其與胡蘭成等的情感往事,淺析愛情的本質

張愛玲(中間)

她始終覺得自己是不好看的,而桑弧是這樣一位美男子加才子,這麼好的一個人,找什麼人不好?何苦與她廝守?

於是她說,不可能的。卻又在說完之後久久惆悵,一如九莉在知道燕山結婚了之後的惆悵。

這天他又來了,有點心神不定的繞著圈子踱來踱去。 九莉笑道:“預備什麼時候結婚?” 燕山笑了起來道:“已經結了婚了。” 立刻像是有一條河隔在他們中間湯湯流著。 他臉色也有點變了。他也聽見了那河水聲。

他們也許是相愛的,但因為各自的怯懦與私心,他們終究是無法並肩走得更遠的。

從張愛玲的作品,及其與胡蘭成等的情感往事,淺析愛情的本質

被偏愛的總有恃無恐,愛情本質不過是場拔河比賽。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裡,寫下了一段非常經典的話: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其實,對於紅塵中的俗人而言,不論男女,總是“沒有得到的”以及“已經失去了的”,才是最好的。因為得不到,心裡便永遠有了一個念想;因為失去了,故人留下的回憶,就總能在兵荒馬亂的生活中,被過濾掉所有的野蠻,留下溫柔的一切。

從張愛玲的作品,及其與胡蘭成等的情感往事,淺析愛情的本質

張愛玲小說改編電影《色戒》劇照

而眼前人,時間一長,你就會發現TA身上與蒼蠅相似的特性,開始不斷在厭煩與留戀之間反覆,最後終於消磨盡耐心與精力,要麼不想再這樣折騰,走向婚姻的墳墓,選擇更加冗長累贅的婚後生活;要麼,選擇永久地分開,也許過程中有過反悔,重歸舊好,但總還是逃不掉分開的命運。

對於愛情而言,不管兩人是什麼身份,即使是令我們羨慕的神仙眷侶,其實在愛情中兩個人的地位也都沒有辦法保持平衡,所謂勢均力敵的愛情,根本就不存在。

相比起親情的穩定,愛情更像是一段危險關係,是一次大冒險。所有看似美好的親密關係,都是:一個人的強勢 + 另一個人的遷就 = 表面上的平衡。

從張愛玲的作品,及其與胡蘭成等的情感往事,淺析愛情的本質

電影《滾滾紅塵》劇照

當有一天處於弱勢的一方被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那麼也就意味著這段關係只能到此為止了。沒有人願意承認這件事情。

但在筆者看來,愛情原本就是病態,佔有慾是病態的,衍生出來的嫉妒、慾望、貪念,同樣是扭曲的,但卻因為這些危險的情緒,帶給我們極大的滿足於快感,填補了我們某些方面天生的缺失。因為危險帶來的感官刺激,因為病態表現的嬌柔美好,我們只能選擇不斷淪陷,不斷淪陷。

*作者簡介:瀋海魚,95後,愛與詩、生命與自由的擁泵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