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她比煙花寂寞

文|柒

我總喜歡讀名人傳記而不是他們的作品,所以按照這樣的想法,我心中最有分量的才女其實是三毛,她是如何把生活中的瑣事寫成書供人稱讚的,我一直很好奇。有些偏題,今天我想和你聊聊張愛玲。

最初接觸張愛玲是因為她民國四大才女之一的稱號,按照自己一貫的套路,我開始讀《張愛玲傳》。書中這樣介紹她:她是滾滾紅塵中的臨水照花人,也只有她,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和極度的孤寂,張愛玲,她,比煙花寂寞。很文藝的一段話,讓我彷彿遭到惡意劇透般猜中了她悲劇的結局。寂寞,確實是貫穿她一生的詞,可當真正用在她身上又實在感到惋惜。

從小父母離異讓她和弟弟手足無措,脾氣暴躁但有錢的父親,性情溫和卻潦倒的母親,幼年的她作出了第一個勇敢的抉擇——和母親住。張愛玲的母親是留學英國的知識分子,代表了先進的文化和思想潮流,張愛玲想成為像母親一樣優雅的女子,去讀書、去留學,過豐富多彩的日子。

在母親的安排下順利地學習和生活了幾年,但好景不長,母親家經濟拮据加上太平洋戰爭的爆發讓剛考上倫敦大學的她不得不放棄出國成,只能就讀香港大學。其實,真正跌宕起伏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在張愛玲快畢業時香港淪陷了。回到上海另尋出路的她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胡蘭成,如果你沒有讀過張愛玲,我是不願意大篇幅向你介紹他的,用我的話來評價,那他就是個惡魔。

這樣的評價假如被張愛玲聽見她一定會失了分寸面紅耳赤吧,哪怕胡蘭成曾經那樣傷害她,愛情面前,張愛玲是世俗的。

她用才華打開了文學的大門,卻拼命關上自家的房門,可能像她們那樣的大人物都不喜歡被打擾吧,不像現在浮躁的寫家。據我所知,大多數讀張愛玲的人是喜歡她的作品而不同意她個人的行為。也許是因為她對親弟弟的淡漠、也許是因為她對胡蘭成的執念,或者直接一點,她的確是個怪人。

生於新舊時代交替時期的她是一道奪目的風景線,代表著新文化新思想,她在眾人迷茫無措時挑起一杆大旗投身文學創作,成名一時。各大報刊爭相報道,成了炙手可熱的文壇新星。就在大家認為舊時代結束該是她大展宏圖的時候時,張愛玲卻迷茫了,在舊時代她是新,在新時代她該如何立足呢?

矛盾的思想一擁而上,讓張愛玲很害怕,這麼一個昔日的明星選擇在新時代的簇擁下過隱居的生活,甚至沒有人知道她什麼時候離世的。我捨不得用冷漠這個詞來形容她,她只是個驕傲的女子,一個世俗到不世俗的才女,僅此而已。

對張愛玲的解讀有千萬種,但都不是我想要的那種,所以我寫我的。也許我說的也不是你喜歡的那一種,所以把你喜歡的張愛玲寫下來,我想了解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