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有什麼症狀?

德賢39


大家好!我是陝西省第二人民醫院兒科醫生陳新玲,兒童常患的傳染病有很多,這次我就主要介紹幾種兒童最常患的傳染病。

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及流行性腮腺炎,這篇我們就先來談談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

其感染途徑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觸傳播。

臨床特點:

1.普通病例:急性起病,發熱、口痛、厭食、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後轉為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多在一週內痊癒,預後良好。

2.重症病例: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普通病例預後一般良好,多在一週內痊癒。主要為對症治療。

1.首先隔離患兒,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2.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

3.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4.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其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5.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及清熱解毒中草藥,補充維生素B、C等。

手足口病的預防

1.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汙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患兒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症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6.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7.托幼單位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採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8.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根據疫情控制需要當地教育和衛生部門可決定採取托幼機構或小學放假措施。

接種手足口病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即指EV71滅活疫苗。EV71滅活疫苗將適用於半歲以上兒童。

好了今天兒童常見傳染病就講到這裡,文章看著累也可以點擊文章中的視頻收聽。


小太陽兒童健康


手足口病一種多見於兒童一種由腸道病毒導致的病毒性皮膚病.



本病主要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以通過飛沫傳播

以手、足和口腔發生水泡為特徵.



手足口病的具體表現如下:

該病多見於2~10歲的兒童,臨床上5歲更為多見,潛伏期為三天到一週.

前驅症狀表現為不同程度的低燒,部分患者有頭痛、全身乏力.

發病1~3天后出現紅色斑珍,伴隨病情進展快速發展成2~5毫米大小水泡,水泡壁菲薄,水泡液清涼,水泡液周圍環繞紅暈,水泡破潰後可以形成淺潰瘍或者灰白色糜爛面,皮膚表現以口腔最為常見,可達到90%以上,也可以同時發生在手、足和口腔.



總的病程在1周左右,癒合後後極少復發.

要注意隔離,防止該病在嬰兒園內傳播.

有口腔傷害患者可以使用口腔潰瘍塗膜劑外塗患處或者利多卡因液漱口,以減輕痛苦.

中藥口服板藍根也有一定的療效.

(圖片來源於網絡,不作為商業用途!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診斷和用藥的依據,不能代替醫生和其他醫務人員的診斷和治療以及建議,如有身體不舒服,請及時就醫。)


佳園道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發病人群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同一兒童可因感染不同血清型的腸道病毒而多次發病。由於病毒的傳染性很強,常常造成流行。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主要表現為口腔和四肢末端的斑丘疹、皰疹,少數病例可岀現無菌性腦膜炎、腦幹腦炎、腦脊髓炎、急性弛緩性麻痺、神經源性肺水腫或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重症表現,病情進展迅速甚至導致死亡,給兒童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傳染源為手足口患者及隱性感染者,主要通過糞口傳播,也可以經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皰疹液及汙染物品傳播。

普通病例主要表現有:發熱,咳嗽,流涕食慾缺乏等,手、足、口及臀部可憐散在的皮疹及皰疹,常發生潰瘍。一般病例多在1周內痊癒,預後良好。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預防手足口呢?

1.在手足口就行期間,不易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

2.注意保持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勤洗手,居室要通風,勤曬衣被;

3.如幼兒園發生了手足口,患病兒童應進行隔離,同時注意對未患病兒童的保護。

4.注射手足口疫苗也有一定的作用。

我是淮山,專注兒童健康知識,歡迎點贊關注哦。


淮山育兒


作為傳染病的手足口病,其發生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並以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和EV71、埃可病毒為病原體,其中最常見的感染類型是EV71和coxA16,因為手足口為消化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食物、口鼻飛沫及接觸傳播,兒童主要的傳播途徑為糞-手-口。因其為RNA病毒變異性高,容易生成新的亞型,故採用滅活病毒疫苗注射免疫難以預防,手足口病可侵害機體的各個系統,特別是神經系統,多發生於5歲以下小兒,3歲以內嬰幼兒發病率率最高,成年人多為帶菌者。重症可危急患兒的生命。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這個臨床症候群,其多數病例的臨床症狀較輕,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等為主要臨床 症狀,但也有僅出現皮疹或皰疹的患兒。多數患兒均可自愈, 但病情較重的,且病情演進較快的,可引發死亡。在諸多臨床症狀中,出現最早的是口腔黏膜疹,最常見的表現為潰瘍,但也有患兒出現皰疹性咽峽炎,或是無口腔內病變。同一患兒不 一定全部出現手、足、口病損。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手足口病,但多見於夏秋季,其發病高峰以11月份為主,在其高峰期,以流行病學特點及其臨床特徵為依據均可準確診斷手足口病。 但是,在散發的情況下,應注意鑑別手足口病與出疹性疾病之間的鑑別,比如水痘、丘疹性蕁麻疹等。目前手足口主要對對症支持治療,嚴重的患者應到醫院進行治療。



中華醫學科普


什麼是手足口

手足口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高發於學前班,幼兒園等兒童數量集中的場所。引起手足口的病毒有幾十種,最追要的有: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以及腸道病毒71型(EV 7)高發在5歲以下的兒童,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免疫力相對弱,而且不注意飯前洗手等。

手足口的症狀

手足口的主要表現症狀有:全天部分時段的低燒,食慾不振厭食,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的皰疹或者潰瘍,水泡很快會發展成2-4㎜大小,易破裂破裂後形成灰白色糜爛面或者潰瘍,病程一般在一週左右。個別患兒會引起肺水腫,心肌炎,無菌性腦膜炎等併發症,家長在發現孩子有手足口症狀的時候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醫,以免耽誤病情,引起其他併發症的發生

手足口的注意事項

手足口每年高發的季節在五一以後到十一前後,高發人群為5歲以下的兒童及嬰幼兒,尤其以3歲左右的兒童居多,家長此時要注意提醒孩子飯前便後勤洗手,不要去熱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適當運動勤開窗勤通風。


用戶75979854178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兒症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兒可能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損害,引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馳緩性麻痺、神經源性肺水腫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容易發生死亡。

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後大多數不會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和A組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手足口病發病原因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為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A組的2、4、5、7、9、10、16型等,B組的1、2、3、4、5型等;腸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A16型較為常見。

腸道病毒適合在溼、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對乙醚、去氯膽酸鹽等不敏感,75%酒精和5%來蘇亦不能將它滅活,但對紫外線和乾燥敏感。各種氧化劑(高錳酸鉀、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滅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滅活,但1mol濃度二價陽離子環境可以提高病毒對熱滅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以存活1年,在-20℃可以長期保存,在外環境中病毒可以長期存活。

手足口病症狀

1、一般症狀表現

(1)急性起病,潛伏期3-5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症。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手、足出現斑丘疹、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後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如米粒大小,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皮疹消退後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門附近,偶爾看到在軀幹和四肢出現皰疹,數天後乾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

(3)個別小孩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4)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後良好,無後遺症。

2、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可出現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肺水腫、循環衰竭等。

(1)呼吸系統表現為:呼吸淺促、困難,呼吸節律改變,口唇紫紺,口吐白色、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聞及痰鳴音或溼羅音。

(2)神經系統表現為:精神差、嗜睡、頭痛、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或癱瘓;查體可見腦膜刺激症、腱反射減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現為頻繁抽搐、昏迷、腦水腫、腦疝。

(3)循環系統表現為:面色蒼白,心率增快或緩慢,脈搏淺速、減弱甚至消失,四肢發涼,指(趾)發紺,血壓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發病初期,孩子會先有發熱、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樣的症狀。有的孩子可能有噁心、嘔吐等症狀,以後手、足的指及趾背部出現橢圓形或梭形的水泡,皰的周圍有紅暈水皰的液體清亮,水皰的長軸與皮紋是一致的。

然後水皰的中心凹陷變黃、乾燥、脫掉(脫屑),另外指、趾端有散在的比較堅硬的淡紅色丘疹或者皰疹。

同時在口腔裡,如嘴唇、舌口腔粘膜、齒齦上也有散在的水皰,但口腔裡的水皰很快破潰而形成灰白色的小點或灰白色的一層膜其周圍有紅暈,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


聽文化發聲音


一般地,我們都認為只有寶寶才會得手足口病,但其實大人也會,症狀跟寶寶的很類似。

杭州37歲的孫女士這個週末過得有點糟心,不僅發燒發到40℃,雙手還生滿了紅色的小疹子,又疼又癢。昨天上午,實在熬不過身體的難受,她去了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結果卻讓她大吃一驚,醫生說她得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醫生你確定嗎?這不是隻有小朋友才有的毛病嗎?”孫女士問。

接診的醫生說,雖說成人患病的幾率比較小,但是並不意味著成人不會得手足口病。“你看,除了手,你的腳上、嘴巴里也長了皰疹。”醫生開了一些藥,讓孫女士回去好好休息,“手足口病並非兒童的專屬疾病,成人同樣可以得。”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科主任醫師金潔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為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每年4-6月是高發期。在這個時間段裡,每個月也會有五六個成人病患。但7月以來就很少碰見了。

“成人患病,大部分是家中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在照顧的過程中,碰到了病變的部位,或者是通過呼吸道傳染上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太過勞累,導致抵抗力下降,所以病毒侵入。”金潔說,一般成人的症狀會稍微輕一點,就是發疹子,發低燒的屬於少數,而發燒高達40℃的真的很少見,也會相對嚴重點。

同樣,手足口病不只在孩子之間傳染,成人之間同樣會傳染。“通過呼吸道傳染。一般我們都會建議患者回家休息。畢竟夏天,辦公室開著空調,密閉空間裡空氣不流通,傳染風險還是高的。”

當然,對於疾病的治療也不用太擔心,按時吃藥,多喝水,一週時間差不多就能痊癒。

(錢江晚報記者楊茜 通訊員張穎穎)


大洋網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

手足口病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此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該病以手、足和口腔黏膜皰疹或破潰後形成潰瘍為主要臨床症狀。

此病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病,多數病情輕,在家護理即可,愈後良好;只是極少數患兒病情嚴重。因此,正確的家庭護理,在一定程度上比用藥還更重要。


家庭護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消毒隔離

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患兒應留在家中,直到發熱、皮疹消退及水皰結痂。

一般需隔離兩週。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

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或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於日光下暴曬。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


2.休息及飲食

患兒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

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

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3.口腔護理

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每次餐後應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局部可用適量溫開水將思密達調成糊狀,塗抹於口腔潰瘍局部,每天4次,以減輕疼痛,促進癒合。


4.皮疹護理

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床鋪應平整乾燥。

將患兒指甲剪短,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皰疹破裂者,可用思密達加適量溫開水調成糊狀,塗抹於局部,每天4~6次。


5.發熱護理

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攝氏度,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值得提醒的是,由於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併發症,故家長應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發現患兒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等,應立即帶孩子到醫院就診。(72)


家庭醫生雜誌


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傳染性疾病,這種疾病嚴重時還可能會致死。手足口病的症狀需要分常見病例和重症比例分別來講,常見的如發熱,以及手,腳,口腔各部位的皮疹,皰疹為主。這種病一旦發病,寶貝會有流鼻涕,咳嗽,噁心,發熱,頭痛等等的症狀,早期有點像感冒。

一般來說,手足口病臨床的症狀有發熱,起皰疹,特別是在手、足和臀部斑丘疹、皰疹,皰疹,而且周圍可有炎性紅暈。與此同時,患病的寶寶還會伴有食慾不振、咳嗽、鼻塞流涕等症狀。由於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具有自限性,大多數寶寶會在一週左右痊癒,但是在治療過程中家長要密切注意寶寶身體情況。

綜合來看,手足口病的輕重不一樣,治療方法也不一樣。普通患兒在家隔離休息即可,一般一星期左右就好了,預後也都很好。但是重症病例就需要儘快就診,嚴密觀察病情,病危嚴重甚至要進行搶救。所以,手足口病不可怕,治療以後沒有什麼後續影響,皮膚也都不會留下痕跡,但是如果發現病情加重,就要第一時間就診處理。

面對手足口病,家長們要注意做好環境衛生和手衛生,每天要保持室內通風,保證空氣清新,防止病毒積聚。在平時更是要多多清洗並消毒寶寶的玩具、毛巾及其他用品。

指導專家:郭紅枝,副主任醫師,長治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

從事兒童保健工作近20年,擅長兒童生長髮育檢測,兒童腦癱,運動、言語等發育遲緩的康復干預。


醫聯媒體


根據病毒亞型不同,產生的症狀也略有不同。

但通常有以下症狀:

  • 手足心裡有紅色或白色小水泡,並且口腔裡也會產生水皰。
  • 體溫升高,持續37.5℃以下。
  • 有過接觸史,例如同班同學或者好夥伴,發生了手足皰疹。

但是,手足口病,除了需要隔離和休息以外,並沒有其他危害,也不會有其它併發症,並且一般在兩週之內就會自愈。

至於用藥,在孩子發燒不舒服時候可以適當服用一點退燒藥。

而奧司他韋,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對於輕症可用可不用,並沒有特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