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dear李爵


手足口主要途徑

1、通過糞-口傳播途徑,手的衛生是關鍵。

2、同時手直接接觸皰疹病毒。

3、口腔內的病毒通過打噴嚏氣溶膠形式進入同伴的口腔。

如何預防

1、請洗手,包括寶寶自己和看護人。

2、接種EV71疫苗有些減少EV71感染導致的重症手足口病幾率。

3、發現手足口病病,輕症居家及時隔離,減少再傳播。

4、有重症跡象及時送醫搶救。

5、目前沒有任何針對手足口病特效藥物,主要對症治療,更多是靠孩子健全的免疫系統抵抗病毒。

柯大夫為兒科主任醫師,臨床工作經驗豐富,擅長兒童消化,呼吸系統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異常,慢性腹瀉,牛奶蛋白過敏等疑難雜症及嬰幼兒營養髮育及餵養諮詢。有關兒科專業諮詢請來好大夫在線找柯友建主任。

與健康為伴,與醫生為友,歡迎轉發點贊、評論關注,點贊分享更是一種美德。有問題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時間會對典型提問針對性回答。


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潛伏期:多為2~10天,平均3~5天。密切接觸(糞便、體液、帶病毒的玩具、毛巾)和空氣飛沫傳播是手足口病重要的傳播方式,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去了趟幼兒園、海洋池或者就玩了次滑滑梯就被傳染了。

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會傳染給大人嗎?

大人的免疫系統比較強,一般是不會被感染的,大人可能攜帶了病毒但並沒有發病,所以除了隔離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以外,還要隔離他們的家長。從另一方面講,不要讓孩子隨隨便便給別人親,可能大人是病毒攜帶者,親一口孩子就被傳染了。

得過一次手足口病,是不是以後就不會得了呢?

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導致手足口病,因此得過一次手足口病的寶寶有可能感染其它種病毒而多次發病。

打手足口疫苗是不是就沒事了?

目前的手足口疫苗,只能預防EV71病毒感染導致的手足口病。根據2008-2015年之間的數據,實驗室確診的手足口病44%是由EV71引起的,所以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但是柯薩奇A組16型、埃可病毒等也可引起手足口病,疫苗沒法覆蓋到。


兒科醫生鮑秀蘭

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理事和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樂於普及育兒知識、嬰幼兒餵養、早產兒干預等知識。


兒科醫生鮑秀蘭


大家好,我是YOYO,一個2歲孩子的媽媽。

蒐羅科學育兒知識,並將這些知識運用到自己育兒過程中。
一些經驗,一些心得,用文字的形式記錄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歡迎關注,我們一起探討。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目前在我國流行的手足口病毒型為EV71。傳染途徑有3種:

1. 飛沫傳播

比如,患病寶寶的飛沫中可能帶有病毒和咽喉的一些分泌物,幾個寶寶在一起玩耍說話時,就很可能隨著說話的動作而傳播開。

2. 飲食傳播

比如,被汙染的水、食物都有可能將細菌擴散開來,引起感染.

3. 接觸傳播

比如,患病的寶寶接觸過的毛巾、玩具、奶瓶等生活用品,當健康寶寶再接觸到這些東西時,就有可能被感染上病毒。

一般來說,5歲以下的兒童是手足口病的高發人群。因此要對上幼兒園的寶寶多加看護,避免感染手足口。不要讓孩子跟患手足口病的孩子接觸、不吃生冷食物、勤洗手洗臉、及時更換衣物。幼兒園也要多對幼兒園中的玩具用具高溫消毒,當發現有寶寶疑似感染手足口後,要規勸在家靜養,避免在園內引起交叉感染。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YOYO育兒說


什麼是手足口病?

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薩奇病毒A 組 4~7、9、10、16 型和 B 組 1~3、5 型,埃可病毒的部分血清型和腸道病毒 71 型等,其中以 CV-A16 和 EV-A71 最為常見,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 EV-A71 所致。

患者年齡: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以 5 歲以下兒童為主。

患者症狀:厭食,口痛,發熱,手部、足部、口腔內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大多數一週左右可以自愈,最好隔離2周。

觀察 手足口病皮疹特點

1、大多數在手,足,口腔內,臀部發現小皰疹,裡面液體較少,米粒大小,周圍有紅點。

2、不痛,不癢,不結痂,不結疤。

3、如果是身體其他部位出現類似的皮疹,需要與其他出疹性疾病鑑別一下。

傳播途徑:患兒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可通過感染者的糞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皰疹液等廣泛傳播。

密切接觸是重要的傳播方式,通過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感染;還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飲用或食入被病毒汙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龍貓藥師


手足口病是由柯薩奇病毒A16和腸病毒71型等20多種腸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手足口病患者、隱性感染者和病毒攜帶者均可作為傳染源,多數人感染後不出現症狀,成為難以鑑別和發現的隱性感染者或病毒攜帶者。手足口病的傳染期很長,從發病前幾天一直到病後6~8周,但一般在發病後1周內傳染性最強。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在腸道內繁殖,隨糞便排出體外,糞便排洩病毒可持續6~8周;初次感染後1~3周內呼吸道可分離出腸病毒;另外,皮疹破潰後的分泌物或出血性結膜炎的眼睛分泌物也具有傳染性。因此,手足口病有多種傳播途徑。①消化道傳播:病毒主要在腸道內繁殖,主要隨糞便排出體外,可通過水或食物經胃腸道感染;②呼吸道傳播:急性期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病人咳嗽、打噴嚏時,可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③接觸傳播: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液及被汙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


蔡晧東醫生


因為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並且在手,足。嘴裡長皰疹,所以手足口病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糞便,唾液,皰疹液。

糞便和皰疹液直接接觸可能比較少,但是唾液可以經由空氣傳播,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傳播途徑。

如果接觸到了手足口病寶寶用過的物品,玩過的玩具,就極有可能感染了手足口病病毒。近距離的接觸手足口病寶寶,也是免不了被傳染,因為飛沫也是傳染途徑之一。公共場合比如幼兒園,淘氣堡,遊樂園等場所是應該每日消毒的,避免有潛伏期的寶寶留下病毒傳染給其他寶寶。



要避免手足口病,注意以下幾點

1 多在室外遊樂場所玩,儘量少去進入人群密集的室內公共場所。



2 飯前便後要洗手,這一點非常重要。



3 家長不要和寶寶有過於親密的舉動,因為成人攜帶手足口病度可能因為抵抗力較強不會發病,但是卻可能傳染給寶寶



4 多曬太陽。手足口病度是可以被紫外線殺滅的。寶寶的常用衣物也可以經常曬一曬。



5 多鍛鍊提高抵抗力。抵抗力強了,病毒自然無法侵襲。即使感染手足口病,也不會成為重症病例。

~~~~~~~~~~~~~~~~


穿衣打扮分享


導讀: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指由多種人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A組柯薩奇病毒(CoxA)等引起的常見傳染病,

以嬰幼兒發病為主。腸道病毒適合在溼、熱的環境下生存傳播,所以夏季成為了其高發時期。那麼,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胃腸道傳播:即糞-口途徑。呼吸道傳播:飛沫、咳嗽、打噴嚏等。亦可因解除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黏膜皰疹液、被汙染的手及物品(如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接觸傳播。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防可治的。如何預防手足口病:1.衛生: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習慣,注意家庭環境衛生。2.減少接觸: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儘量少讓寶寶到擁擠的公共場所,儘量避免與其他有發熱、出疹性疾病的兒童接觸,減少感染的機會。3.及時治療:一旦懷疑或者確診感染,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密切觀察病情,以免延誤治療。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什麼是手足口病?

  由腸道病毒(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主要是接觸傳染或飛沫傳播),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皰疹

(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

特別強調:

  家長本身也可能會傳染手足口病給寶寶。因為大人的免疫力強,症狀也較輕,一般只是手足出現皰疹不會發燒,甚至沒有任何症狀的攜帶,通過與寶寶的親密接觸便傳染給孩子。

  如果家中有手足口病的寶寶,負責護理的大人最好不要接觸別的寶寶;在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家長從外面回來,最好先洗過手,尤其是接觸寶寶的食物前一定要洗手。

症狀有哪些?

>>>>

普通病例表現

  主要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唇內出現皰疹。同時伴有口臭、流口水、拒食、厭食、煩躁不安、低熱或中等度發熱、咽充血、扁桃體腫大等症狀。有時候皰疹也會出現在臀部、大腿內側、會陰部、膝、肘等部位(這個症狀會讓部分家長誤以為是出水痘,往往耽誤了病情)。

>>>>

重症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於3歲者)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幹腦炎最為兇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重症病例可表現為神經系統受累和急性循環呼吸衰竭,3歲以下發病率高。

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

  家長對待手足口病的態度應該是“不要過分緊張,不要掉以輕心”,畢竟90%的寶寶都是輕症的,僅有10%左右才可能是重症的。

有家長說:“寶寶出皰疹可以用針挑破嗎?”

  不可以!應由其自行消退,都不能用針挑破以免繼發感染。可外用爐甘石洗劑以斂瘡止癢,或是用利巴韋林噴劑多噴噴患處,口服抗病毒口服液 ,如皰疹破潰者可用金黴素眼膏搽破潰處。

還有說:“能用84給寶寶的衣物消毒嗎?”

  也不可以!84屬於化學劑,比較刺激,對寶寶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最健康安全的方法就是用開水燙洗,還有在太陽下曬曬也是可以起到殺菌的作用的。

  只要寶寶狀態好,沒有精神不好、嗜睡、呼吸困難或者是疲乏無力、面色灰白等這種重症情況,一般的家庭護理就可以。大多數寶寶,基本在7天左右都可以逐漸恢復,家長可以給寶寶做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讓寶寶多喝白開水。

  但如果寶寶在口、手、腳、肛門等部位出現丘疹或皰疹時,無論是否有發燒,家長都應該帶寶寶去醫院,一刻也不要耽擱,由醫生來診治。若有重症傾向的則需留院觀察或者住院治療。

如何預防是關鍵!

>>>>

疫苗

  手足口病疫苗是目前最可靠、最有效減少重症手足口病發生的手段。

特別強調:

  如果寶寶有過敏症狀發作,不建議此時注射手足口病疫苗。因為,注射疫苗後一旦出現過敏症狀,就分不清是疫苗引起的過敏,還是原過敏症狀發生反覆。此外,過敏發作期間,寶寶的免疫系統功能比較亢進,容易對外來物質過敏,發生疫苗過敏的幾率要大一些。

>>>>

勤洗手

  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使用有消毒功能的免洗洗手液。一定告訴寶寶,在把手洗乾淨之前,不要揉眼睛、摳鼻子、吃手,或者伸手抓東西吃。

>>>>

隔離意識

  不要和疑似手足口病、急性胃腸炎的病人親密接觸。

>>>>

提高免疫

  規律的生活作息,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都能增強免疫功能水平,這才是長久、穩定的防病措施。

有家長問:“非常時期能帶孩子下樓去玩嗎?”

  很多家長在手足口病多發的季節,就將寶寶關在家裡,不敢帶寶寶到外面玩。其實戶外活動是完全可以照常進行的,只是不要去人多、擁擠、不通風的地方,外面空氣流通,陽光很好,所以寶寶在那裡玩是非常安全的。

得一次就終身免疫?

  由於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種,他們之間是沒有互相交叉免疫的,就是說剛得過一次手足口病又可能感染另一種病毒再次染病,即使是同一型的病毒在人體內產生的免疫力也不持久,更不會終生免疫。寶寶反覆感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總結:

  手足口病可防可治,重在預防,“洗淨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被子”,是預防手足口病的15字方針,各位爸媽一定要牢記在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就能有效的預防手足口病的發生。


心連心好月嫂


我分享一下我兒子得手足口病的經過。某天下班回家,孩子奶奶告訴我,鄰居家寶寶手足口病住院了。我說,手足口病是傳染病,不要讓我家寶寶接觸到她們家寶寶了。孩子奶奶說,她都沒有帶寶寶去她們家玩。兩天後我家孩子突然高燒,高燒後手腳口起紅疹,我家寶寶成功感染了手足口病。



原來,有天我家寶寶和他家寶寶一起在公園玩了10分鐘左右。當時他家寶寶已是手足口病傳播者。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就有胃腸道傳播,呼吸道傳播,還有親密接觸傳播。寶寶曾經有手足口病痊癒後也不會終身免疫有抗體,重新碰到手足口病的患兒也是有可能重新感染的。因為你不知現在患病的患兒感染的病毒一致。

孩子感染手足口病就要進行隔離,減少家中四處走動,接觸過的玩具,被褥,室內都要進行消毒。奶瓶餐具要首選餐具消毒器消毒。


LitteStars


我家寶寶一歲5個月,雖沒有得手足口病,但是得過兩次皰疹性咽峽炎,醫生說和手足口感染的是一種病菌。最近的這一次剛剛好,那個受罪啊,滿嘴的泡,嗓子裡也是,兩天幾乎沒怎麼吃東西,想想我們大人都沒受過這種罪啊……怎麼落實責任人啊,你有沒有證據說就是在那裡感染的,原因有一萬種……反正我是接受教訓了,不帶孩子去大型超市,遊樂場等人群密集且封閉的場所,尤其是現在!好多孩子感染了!不要抱僥倖的心裡啊!孩子真的很受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