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和餛飩到底有什麼區別?

天山可可


餛純和餃子本是一種東西,在三國時代就有,只是叫法不同。北 齊顏之推曾說:“今之餛飩,形如月,天下之通食也,“可見當時的餛飩是月牙形狀,已經普遍為人們所食用。又因為餛飩包起來有稜角,也被稱為角子”或“角兒”,諧音就成了現在的餃子。20世紀60年代,考古人員曾在新疆吐魯番地區的唐代墓葬裡面發現了形狀完好的餃子,可見吃餃子的習俗在唐朝時候已經傳到西域了。 餃子的做法簡單易學。把麵粉加水和勻,製作成圓皮,再包裹餡料,捏成月牙形或角形,下鍋煮熟就可以了。餃子餡可葷可素、可甜可鹹,葷餡一般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魚肉、三鮮、蝦仁、蟹黃等,素餡則有混合多種蔬菜原料的什錦素餡、單一蔬菜原料的普通素餡等。

唐朝以後,餃子和餛飩漸漸有了明確的分別,餛飩麵皮是方的,皮薄餡少,煮熟後略顯透明;餃子麵皮則是圓的,麵皮相對較厚,而且餡料較多,較難煮熟。不同地方的人也對二者有所偏好,一般來說,北方人大多愛吃餃子,煮熟後一般不帶湯吃;南方人則多愛吃餛飩,一般要帶湯食用。

北方的餛飩和南方的餛飩也有 區別。南方的餛飩,對皮很講究,無論是上海的絡(zhou)紗餛飩,還是無錫的手推餛飩,都是皮薄如蟬翼,北方的餛飩皮相對講究較少。北方純一般非常少只有筷子頭那麼 大,南方的餛飩則個頭較大。南方的餛飩多用紫菜、蝦米皮、味精和醬油加水為湯,湯味鮮美;而在北京,講究的是用老母雞吊湯,湯味更顯醇厚。


尚武菌


大家好!我對餛飩比較瞭解我在江陰這裡江陰人最喜歡吃餛飩。餛飩皮要比餃子皮薄我來介紹下餛飩是什麼樣子的怎樣包的。餛飩皮是正方形的放了鹼的包的時候用手指弄點水到皮周圍畫一圈記住畫的時候是3分之一。把陷放上去不要太多不然會破的平感覺放陷。包法很簡單兩邊對摺。在兩頭一折合上。餛飩在江陰這邊算主食。

來說一下餃子個人覺得兩種包法不一樣。皮不一樣。餃子皮厚吃起來的味道就自然不一樣了,而且吃餃子的意義也不一樣餃子代表一家人團圓過節過年的意思。

我的介紹是這樣的意思嗎?希望大家多評論你們對餃子餛飩的區別!






川妹文文媽媽


小外孫有北方基因,愛吃餃子不喜吃餛飩。愛吃麵食不喜歡米飯。很小的時候就喜歡吃“皮“。我以為這個是天生的基因決定的。我們一家都喜歡吃米飯,或者餛飩,就這小外孫跟他的父親一樣標準的北方人。再過幾天,就是他的生日了,帶他去上海灘的北方館子吃一頓北方的飲食才好。


一般般的過客


簡單點說,餛飩必須是在湯水裡煮好了,一般都是連湯代水一起吃。餃子既可以是在水裡煮,也可以蒸,也有烙。餃子是不用湯水煮的,如無特殊嗜好,也不必連水一起吃。吃餃子需另外準備好調料吃。這是吃餃子和吃餛飩的最大區別。謝謝。


陳殿江1


餃子吃餡。餛沌吃麵,湯鮮。一個餡多,一個餡少。


馬振廷1


天津的餃子🥟吃的就是薄皮大餡,可餛飩的皮比餃子皮還要薄一點,水餃的餡大,餛飩的餡要小不少,再者,餛飩是由高湯熬製連湯一起吃。在早點鋪吃餛飩餡少的可憐,大的餡的叫雲吞。


飄落5827253310


餃子就是餛飩!餛飩就是餃子!從小到大我就是這樣認為滴!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7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89300061df26a0adc26\

彩霞滿天8413


餛飩和餃子啥區別?

餛飩和餃子區別還是比較大的!下面,我就以視頻形式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59c000dd3c43107a0ee\

樸實三秦


哈哈!在我們青島地區餃子和餛飩分的很清楚。餃子是餃子,餛飩是餛飩。

在餡上區別就很大。餃子肉和菜的比例一般為0.8:1。為了使餃子餡多加入。餃子皮厚一些。

餛飩一般不加菜。小肉丸。混沌皮也薄。包的形狀也和餃子不同。包出後像個“小燕子”。漂亮啊!

餃子直接下鍋(蒸)煮。撈出來就吃,無湯。

餛飩必須要有湯。湯一般用雞湯,老母雞的湯最佳。還有用骨頭湯的。湯裡配上紫菜,蝦皮,蔥花,香菜,胡椒麵。當然,喜歡吃辣子的也可加入。

我是喜歡吃混沌。


劍雨1358


這倆貨口感上最大的區別是這樣的:即使用同樣的餡兒,不同的麵皮兒,因包制的外形不同,口感就截然不同。廢話不多說,區別如下。



一,包法不一樣,口感就不一樣

餃子最忌諱餃子皮捏的不緊,封口一定要嚴實,如果不嚴實,煮餃子過程就會漏氣,就會煮爛,餃子餡兒就跑味,口感就不濃郁。餃子之所以好吃,不僅是餡兒好,而是煮的全程中餃子餡兒精華流失少。

包餛飩的做法是摺疊,沒有那麼嚴絲合縫,即使煮的過程中餛飩皮不開,也是有所跑味的,這注定餃子的香氛要大於餛飩,因為密封性強更能鎖住味道。簡單來說,比如肉餡兒,餃子能裹住餡兒油分不外流,而餛飩即使煮不爛,味道外洩是無聲細細流。



二,氣味特質不一樣

煮餃子時候,人離開大老遠,仍能聞到餃子味道,甚至不用看都知道是餃子是啥餡兒的。而餛飩就沒有那麼明顯,有時湊近跟前才知道,哦,這是在煮餛飩!


餃子餛飩都是面菜合一,都在美食大類之下。餃子的氣味特質更明顯,也更外放,有明顯的性格特徵。

三,包裹的餡兒料不一樣

餃子之所以是北方第一美食,家國飲食象徵性的存在,就在於它可以包羅天下,只要是菜餡兒,通通都能兼容幷包。經典的韭菜雞蛋,豬肉白菜,三鮮餡兒,甚至茄子素餡兒做好了都極其好吃!

餛飩分大小,流派分抄手,雲吞。餛飩就沒有那麼博愛,比較有個性,純肉的小餛飩,鮮肉的大餛飩,要麼薺菜餛飩,蝦仁餛飩等等,比較個性。在食材範圍廣度上,有設限。問題來了,比如,你吃過韭菜雞蛋餡兒餛飩嗎?

四,主流吃法不一樣

餃子的屬性是幹吃蘸料的吃法,當然也可以做熗鍋湯餃,比如東北人做的湯餃就很鮮美。尤其是三鮮水餃做的真的槓槓的!

餛飩的屬性是湯吃,大餛飩小餛飩必須有湯,至於湯碗中加蝦米,加紫菜,加榨菜粒還是雞蛋絲,看各地吃餛飩的習慣了。

五,餃子皮餛飩皮不一樣

現在不論是家庭做餛飩還是專業開餛飩店,都是統一採購餛飩皮來包。這無疑更拉開了與餃子的差異。當然也有賣餃子皮的。


刀切面店的餛飩皮,整齊劃一,厚薄均勻,但就是失去了靈魂口感,這和手工擀出來的餃子皮和餛飩皮完全沒法比。商業化的餛飩皮,讓餛飩不再有手工最純正的味道!

北方有種類似餛飩的餃子,叫做貓耳朵水餃,外形形似貓的耳朵,吃起來還是餃子的口感,大家有興趣可以搜索下這個餃子。

六,延伸的吃法不一樣

眾所周知,餃子可以就酒,可以配大蒜,可以蘸醋等。而餛飩就適合單吃,而且是湯餛飩的吃法,一吃到底。多多少少在創新性上不夠豐滿!



餃子和餛飩本是雙胞胎,但早已分家劃江而治,各有深入,北方也有餛飩,南方也有餃子,當南方都是機器壓面做的餛飩皮時,和餃子的區別更加貌合神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