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眼的土豆卻改變了世界

說到土豆大家都太熟悉了,幾乎是家家必備的菜品之一。

土豆紅燒肉,土豆絲,乾鍋土豆片,它不僅可以炒這吃,燉著吃,也可以煮著吃,涮著吃烤著吃,想想就流口水啦。

不起眼的土豆卻改變了世界

土豆成為我們的下飯伴侶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讓我們感覺這就是我們的本土的農作物啦。其實不光是中國,其他幾個土豆的產地比如,印度,俄羅斯等也都有類似的認為。

儘管這些這些產地與馬鈴薯都有著密切而複雜的關係,但卻沒有人能真正稱他們為“土著”。樸實的馬鈴薯大約在8000年前在南美安第斯山脈馴化,直到1500年代中期才帶到歐洲,從那裡開始向西和向北傳播,再回到美洲,甚至更遠。

儘管它起源於南美安第斯山脈,但仕卻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生長,這也是不不起眼的土豆了不起的地方,被很多人認為是“全世界最成功的的移民”。也因為其所到之處都都可以快速的本地化,所以讓許多生產國和消費國都無法識別。

馬鈴薯是僅次於水稻,小麥和玉米的世界第四重要農作物,也是非穀物中的第一重要農作物。在短短的幾個世紀中,這個安第斯山脈外來者,就用它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馬鈴薯之所以如此不可抗拒,也跟其無與倫比的營養價值,與某些主要穀物相比相對易於種植都有關係。

馬鈴薯其實也只是看似不起眼而已,在西班牙甚至還有國際馬鈴薯中心(CIP).

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並且已經傳播到中國,馬鈴薯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因為其產量高,對中國的人口增長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馬鈴薯的營養價值其實也是經常被忽略的一件事,早在18世紀,科學家尚未就維生素,蛋白質和礦物質達成共識。相反,“他們所做的只是說:'看看吃土豆的人。與吃其他東西的人相比,它們更健壯,更聰明,更有活力。”

看完這些今天的你是不是吃個土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