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本期話題

仔細閱讀《史記》對戰國以至秦漢的諸多名將的履歷記載,能夠很明顯地發現這樣一個普遍規律:白起、趙奢、王翦、韓信等名將的早期履歷都是非常模糊的,我們看不到他們作為士兵或者低級軍官的時候參加過哪些戰役,有過怎樣的成長經歷。


為何《史記》的記載會出現這樣的大面積空白,記載一代名將的成長曆史又有何困難之處呢?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如果說《史記》對項羽少習兵法的記載可能因為戰國兵家史料的匱乏而造成某些缺失的話,那麼以韓信為代表的秦漢名將,其早期晉升履歷的含糊不清則極有可能是因為爵官體系的混亂導致的。


仔細比勘《史記》的諸多傳記,我們不難發現:對武官的晉升,《史記》混雜著使用了三套不同的爵官體系來進行記載,我們不妨將此三者分別簡稱為“”、“”和“差使”。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以爵位來記載武官的晉升普遍出現在《史記》的戰國秦將傳記中。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開始推行軍功爵制,分爵位為二十等。《史記·商君列傳》說:


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


——《史記·商君列傳》


商鞅變法後,軍功論爵制度在秦國的推行力度非常之大,即便宗室成員也不能獲得法外施恩。大概因為軍功已成為獲取爵位的主要途徑,所以秦國國史即《秦紀》對武官的晉升此後便主要記載其晉爵過程。


又因為《秦紀》是司馬遷撰寫《史記》的主要文獻來源之一,故而《秦紀》的上述特點也就順理成章地移植到了《史記》的部分傳記當中。其中最典型者,比如《白起列傳》: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

昭王十三年,而白起為左庶長,將而擊韓之新城。是歲,穰侯相秦,舉任鄙以為漢中守。


其明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起遷為國尉。

涉河取韓安邑以東,到幹河。明年,白起為大良造。


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與客卿錯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趙,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鄧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王亡去郢,東走徙陳。秦以郢為南郡。白起遷為武安君。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我們將上述記載與保存在《漢書》中的二十等爵做一對照:


爵:一級曰公士,二上造,三簪嫋,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長,十一右庶長,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駟車庶長,十八大庶長,十九關內侯,二十徹侯。皆秦制,以賞功勞。


——《漢書·百官公卿表》


對照《漢書·百官公卿表》,可以看出《史記·白起列傳》對白起晉爵的記載始於秦爵第十級“左庶長”。此後依次記載了白起獲得第十二級“左更”,第十六級“大上造”(即“大良造”),直至達到軍功爵制的頂點——二十級列侯(即“武安君”)為止。不但《白起列傳》,《商君列傳》記載商鞅的晉升,也是以“左庶長”、“大良造”、“商君”(列侯)的軍功爵制來進行標註的。


這說明在商鞅變法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軍功論爵的觀念強有力地影響到了秦國史官的書法,因而《秦紀》中的晉爵記載非常普遍。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可有意思的是,在與白起合傳的王翦傳記中,我們卻看不到任何有關這位秦國名將的晉爵記載。對這個奇怪的現象,張金光《秦制研究》一書分析道:


軍、政殊途,且政高於軍,此自商鞅變法後便日益懸殊(中略)至昭王時,白起戰功赫赫,屢獲顯爵,然卻祗任軍職。待封為武安君,位在列侯之後,卻仍未涉足政治,而終亦不敵秦相範睢。


至秦始皇時,軍功爵,尤其是高爵更不輕易予人,而並實惠亦有所削減。其主要方略是對於“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而並不予尺土之封。致使有功高如王翦者,亦不免發出“有功終不得封侯”之嘆,而祗能“請田宅以為子孫業”。


——《秦制研究》


張先生的論述揭示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那就是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軍功爵制的內容和重要性始終處在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當中。


相比於以軍功受爵的武將,文官因為主持政府而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他們的權重增大,影響力加強,反過來倒逼軍功受爵的仕途越來越窄,及至嬴政當國之時,王翦已經不能指望像他的前輩白起那樣通過戰功而獲封侯了。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在秦昭王時代,軍功起家的白起尚能在爵位上與文臣範睢分庭抗禮——前者封武安君,後者封應侯——到了嬴政時代,重要的文臣如李斯仍獲列侯的爵賞,而王翦、蒙恬等功勳武將則終始未見封侯的記載,這表明了軍功爵制的日漸衰落,反映到史官的書法中,便是不再以爵位來記載武官的晉升。


那麼,除了爵位之外,武官的晉升還可以用什麼方式來進行記載呢?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事實上,我在前文中引錄的《史記·白起列傳》已經給出了一種答案:


其明年,白起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又虜其將公孫喜,拔五城。起遷為國尉。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此處的“國尉”是官職,據張守節《史記正義》的註釋,也就是後來人熟知的“太尉”。獲任國尉是記載升職,遷為左更是記載晉爵,這是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爵官體系


秦是官爵分離的,其間只有一個不太嚴格的對應關係,在某種意義上、某種範圍內有一定官爵相稱的現象然而卻絕非合一。爵表等級地位(包括社會的、政治的),官表政治職事,二者絕非一事,乃是兩個根本不同的系列。在戰國之前,官爵多有合一的現象,而自戰國始嚴格分離了。


——《秦制研究》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秦制官、爵分離,而秦官的實際職位與級別高低主要依據官吏的俸給秩級,不以爵級為準,因此相對於爵位,職位對大多數秦官來說更為重要。於是乎我們看到,在軍功爵制逐漸衰落之後,《史記》中對秦將的晉升便主要記載其官職


武子曰恬。恬嘗書獄,典文學。始皇二十三年,蒙武為秦裨將軍,與王翦攻楚,大破之,殺項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虜楚王。(中略)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


——《史記·蒙恬列傳》


在《蒙恬列傳》中,蒙恬早年“書獄,典文學”即出任獄官,負責寫作獄辭文書。後來因戰功升任內史,被提拔到了二千石卿的秩級。


鑑於秦國(朝)官制在歷史文獻中保存相對完整,如果對武官的晉級都以書職而非書爵的方式來記載,那麼我們應該也可以從《史記》的諸多傳記中看到武官們完整的晉級履歷。事實上,文官們的晉級情況正是因此而得以完整保留,比如《李斯列傳》。


但很遺憾,我們期待的完整的武官履歷在《史記》中並未出現,與李斯同時代的王翦、蒙恬,其晉升履歷仍是模糊不清,這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注意到《史記》記載武官晉升履歷的第三種爵官體系,即“差使”。什麼是“差使”呢?仍以《蒙恬列傳》為例:


二世又遣使者之陽周,令蒙恬曰:“君之過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內史”。(中略)使者曰:“臣受詔行法於將軍,不敢以將軍言聞於上也。”


——《史記·蒙恬列傳》


公元前210年,竊據大位的秦二世胡亥命使者持詔將支持公子扶蘇的蒙恬下了大獄。使者入獄對蒙恬宣詔的時候,第一次稱呼蒙恬為“內史”。這說明蒙恬此時的職務名義上仍是二千石卿的內史。


內史是負責掌管京畿治安的重要官職(漢武帝以後的左馮翊和京兆尹就是自左、右內史演化而來的)。可蒙恬自公元前215年,也就是下獄的5年前就奉了秦始皇的命令北逐匈奴,修築長城,他事實上無法履行內史的工作職責:


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於是渡河,據陽山,逶蛇而北。暴師於外十餘年,居上郡。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寵蒙氏,信任賢之。而親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則參乘,入則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為內謀,名為忠信,故雖諸將相莫敢與之爭焉。


——《史記·蒙恬列傳》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蒙恬長期駐紮在遙遠的北邊長城,而內史治理京畿,又不可一日暫缺。由此推斷在蒙恬掛名內史的這段時間裡,真正行使內史職權的應該另有其人。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顯然不能當真把“內史”視為蒙恬的職務,只能視之為蒙恬的“職銜”——這個掛名反映不了蒙恬的實際工作內容。蒙恬的實際工作是受了秦始皇的差遣領兵出征,故而使者在獄中的對話,第二次稱呼他便是“將軍”。“將軍”是秦始皇派給蒙恬的差,也就是他的“差使”


之所以在職務之外又有差使,是因為秦國(朝)一直沿用的是臨戰命將的制度。關於這一點,《中國軍事通史·秦代軍事史》說:


戰略決策權屬於皇帝,戰場指揮權屬於將軍(中略)。對統兵將領的任命也是這樣,由國君臨時做出選擇和任命。(中略)將軍獨立自主的作戰指揮權,僅僅限於作戰期間,作戰任務一結束,便立即交出兵權,脫離部隊。


——《中國軍事通史·秦代軍事史》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為了杜絕高級將領在軍中培植私人勢力,保證秦君對國家軍隊的絕對控制,秦制規定,只有在軍隊遂行作戰任務的時候,將領才會被臨時賦予軍事指揮的職權。一旦作戰行動結束,將領的這一臨時職務便遭解除。


既然指揮軍隊只是戰時的短期任命,就意味著將軍們平時必然另有職務。因此我們不妨把區別於職務的戰時任命稱之為“差使”。在《史記》對重大軍事行動的記載中,凡稱“將軍”、“上將軍”者,多半是指武官的差使而非職務:


秦聞馬服子將,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公元前260年,秦將白起在長平之戰進行到一半兒的時候悄悄抵達前線,從王齕的手中接過了秦軍的最高指揮權。因為白起是爵為第二十級的列侯,地位遠高於爵為第十級的王齕,因此白起就成了“上將軍”。所謂“上將軍”,意思是指揮權凌駕於諸將軍之上。王齕出任尉裨將,也就是擔任白起的副手。從將軍變為裨將,只是調整了王齕的差使,而非貶他的職。


從《史記》的相關記載看,臨戰命將、賦予差使的制度不獨為秦國所有,也不僅限於戰國時代


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魯公,為次將,范增為末將,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


——《史記·項羽本紀》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公元前207年鉅鹿之戰前,楚懷王授予宋義的這個上將軍頭銜其實跟長平之戰中的白起一樣,也是差使。相應的,項羽出任次將,也就是擔當了王齕的角色。至於“魯公”,那是表明項羽的爵位。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差使”這個戰時職務的存在是導致《史記》對武官晉升履歷記載不清的主要原因。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首先,差使只是對武官們的臨時任命,不足以表明統兵將領的身份和地位。因此為了加強戰場統帥的話語權,國君往往在委派差使的時候額外賦予統兵大將一個掛名的高級職銜


樂毅還報,燕昭王悉起兵,使樂毅為上將軍,趙惠文王以相國印授樂毅。


——《史記·樂毅列傳》


公元前284年,燕、趙、秦等五國組成聯軍討伐齊愍王。名將樂毅並將燕、趙兩國軍隊向齊國濟西發動攻擊。此時燕昭王派給樂毅的差使是“上將軍”,而《戰國縱橫家書》則記載“燕趙共相,二國為一”(《戰國縱橫家書》十七),證明為了加重樂毅統兵的事權,燕昭王和趙惠文王同時授予了樂毅以燕國和趙國的相國職銜。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對統兵將領來說,這樣的加銜只表明職級和榮譽,並不意味著他能夠實際行事加銜的權力


(公元前205年)其八月,以信為左丞相,擊魏。

(公元前204年)漢王奪兩人軍,即令張耳備守趙地。拜韓信為相國,收趙兵未發者擊齊。


——《史記·淮陰侯列傳》


公元前205年至公元前204年間漢王劉邦先後授予韓信以左丞相和相國的職銜。但事實上,從劉邦封為漢王開始,直至他去世,行使漢國(朝)丞相職權的人一直都是蕭何。儘管韓信拜為相國的時候,他的職銜看起來已經高過了右丞相蕭何,但韓信卻沒有節制蕭何的實際權力。


同時,授予韓信的兩次加銜反過來證明了公元前206年劉邦在漢中築壇,拜韓信為大將只是給了韓信一個“差使”。如果大將是實授職務的話,兩次加銜就沒有必要了。


武官們平時有“職務”, 戰時有“差使”,並且還可能獲得“加銜”。這就給史官的著述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後來人閱讀這些歷史文獻的時候,我們也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分辨武官們的這些個頭銜究竟是“職務”、“差使”還是“加銜”。這很可能是造成《史記》對武官晉升履歷記載不清的第一個重要原因。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另一個影響司馬遷記載的因素則有可能來自差使本身的特殊性。


對統兵將帥來說,他的成長履歷應該主要體現在他所經歷過的戰鬥任務當中。也就是說如果不能詳細記錄下武官們的戰時差使,只是記錄他們在和平時期擔任的常職,那麼這個履歷對武官傳記就沒有太大的意義。


比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趙奢先為田部吏,後又奉命治國賦。這些記載就不足以讓我們瞭解這位戰國名將的軍事素質究竟是怎樣培養起來的。


然而,要詳細記載武官的戰時差使非常困難。高級將領們的差使或許更易在文獻檔案中保存下來,因為他們所負責的多半兒是大規模軍事行動。可是對一個還沒顯山露水的未來將星而言,他作為下級軍官參加的可能大多數都是小規模戰鬥。


這些無關於歷史發展進程的小插曲很難在原始的文獻檔案中被反映出來,因此《史記》中絕大多數秦漢名將的履歷模糊都發生在他們職業生涯的早期,這絕非偶然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另外,差使既為臨時任命,缺乏制度化的約束,就意味著任命的靈活性可能很大。比如《白起王翦列傳》中記載,王翦統兵滅楚之前其實已經解職賦閒。就因為李信在前線遭遇慘敗,秦始皇一句話就讓這位白身將軍出任前線統帥,負責指揮秦國的大部分軍事力量。


再比如名將章邯。他在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之前一直做著少府。雖然這也是位列九卿的高級職務,但跟軍隊毫無瓜葛。可在陳勝的西征軍進逼咸陽的情況下,章邯卻獲命出征,並在此後兩年內實際擔任了關東秦軍的最高統帥。沒幹過軍職的也能帶兵,白身的人也能立馬為帥,這就是差使的靈活性。


正因為差使的任命不像職務晉升有那麼強的制度約束,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才敢築壇拜韓信為大將:


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史記·淮陰侯列傳》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劉邦冷不丁地委任楚營投靠過來的無名小卒韓信為漢軍大將,其他人雖然大吃一驚吃驚,但沒人跳出來公然反對。這就是因為大家明白,差使這樣的臨時任命本就是由君主靈活把握的。設使韓信的這個大將並非臨時差使而是實授職務,那恐怕曹參、樊噲這些沛縣起兵的元勳宿將就要紛紛造反了。


差使的靈活性雖然賦予了執政者以更大的人事權力,但是卻給史書的修撰設置了巨大的障礙:既然差使是高下由心的,那麼我們又怎麼能從這一個個隨意的臨時任命中去勾勒一位傑出將領的成長軌跡呢


今天回看《史記》,我們不得不遺憾地承認,秦漢名將的傳記數據存在著太多填補不上的空白,以至於項羽、韓信至今都被誤認為是不學而知的天才統帥。


靈光乍現的天才並不是一個時代最急需的,一套科學的、制度化的培養體系方是人才輩出的保障,遺憾的是,這套培養體系被掩蓋在了天才名將的光芒下,至今也沒有露出它的全部面貌。


參考文獻:

陳仲安、王素《漢唐職官制度研究》


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
王先謙《漢書補註》
張金光《秦制研究》

霍印章《中國軍事通史》

歡迎分享轉發,您的分享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

— THE END —

文字|晉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圖片|網絡

“上將軍”是戰國秦漢的高級軍職嗎?樂毅、項羽的歷史否定了這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