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嘉麗“對照”梅蘭妮,誰才是《飄》的靈魂人物?結果又有新發現


斯嘉麗“對照”梅蘭妮,誰才是《飄》的靈魂人物?結果又有新發現

《飄》是美國現代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更是她一舉成名,奠定其在世界文學史上不朽地位的重要著作。

《飄》雖然涉及人物不多,歷史跨度也不長,但格局卻很大,思想也足夠深刻。總覽全書,我發現了米切爾一個重要的寫作手法,就是“對照”。

對照,即對比映照。宏觀上,整部小說呈現了南北戰爭前後、美國南方各階級民眾的生存狀態和精神面貌。戰時的動盪不安與戰後的混亂不堪,對照曾經安詳寧靜的老南方生活。

作者站在南方的立場上批判戰爭,不可否認作品中表達了對戰爭結果的不滿,因而也呈現出遺憾。通過對照,將這種遺憾與惋惜之情,昭示得更加明顯。

然而最值得一提的,當屬不同人物之間的對照關係。特別是斯嘉麗和梅蘭妮,白瑞德和艾希禮,以及斯嘉麗夫婦和梅蘭妮夫婦等。

斯嘉麗“對照”梅蘭妮,誰才是《飄》的靈魂人物?結果又有新發現

這種對照並非簡單孤立地對比和映照,而是在對象之間存在著十分微妙的滲透關係。以斯嘉麗和梅蘭妮為例,初看斯嘉麗任性叛逆,梅蘭妮溫柔嫻淑;斯嘉麗狹隘自私,梅蘭妮寬容博愛……二者一剛一柔,似乎毫無疑問。

然而,事實又絕非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隨著時間的推移、戰事的變化,斯嘉麗和梅蘭妮兩人,無論性格還是思想觀念,也在不知不覺中發展變化。

斯嘉麗:一顆柔軟脆弱的心,藏在堅硬而單薄的軀殼裡,卻要偽裝成鏗鏘玫瑰

我們會發現,平日如男人般堅強的斯嘉麗,面對那個她用整個青春時代深愛著的艾希禮時,也有柔情似水的表現。她骨子裡雖有來自愛爾蘭血統父親的桀驁不馴,更不乏母親法蘭西海濱貴族女性特有的嬌柔。

還記得那個塔拉莊園裡十六歲的少女斯嘉麗嗎?當得知青梅竹馬的艾希禮要和梅蘭妮訂婚時,她全然不顧少女的矜持,跑去和艾希禮表白。被拒絕後又大發雷霆,毫無理性地嫁給自己不愛的查爾斯。兩個月後,斯嘉麗莫名其妙成了寡婦。

斯嘉麗“對照”梅蘭妮,誰才是《飄》的靈魂人物?結果又有新發現

她變得鬱鬱寡歡,當然不是為死去的丈夫,而是為自己的衝動懊悔,為不能自由自在地跳舞而悲傷。

這一切說明了什麼?說明生活中堅韌頑強的斯嘉麗,在感情方面其實是異常脆弱的。她後來糟糕的婚姻經歷,更加驗證了這點。

不僅如此,一直以來,斯嘉麗都對婚姻與愛情缺乏清醒的認識。她三度嫁人沒有一次是因為愛情;被艾希禮拒絕後,她執著於將這種不甘心當作愛情,卻又對白瑞德長久以來的付出選擇性視而不見。正應了一句歌詞: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戰爭把斯嘉麗變成一個自我覺醒的新女性。曾經的困境讓她對賺錢情有獨鍾;對於飢餓與貧窮的恐懼,時常化作噩夢折磨著她。這又說明了什麼?斯嘉麗其實有一顆柔軟、脆弱和缺乏安全感的心,被安放在那個雖然堅硬但卻單薄的軀殼裡。

也就是說,本質上斯嘉麗依舊是那個任性、叛逆的無知少女。曾經養尊處優的日子隨風而逝,那份恬靜與安樂永遠地“飄”走了。面對疾風驟雨般的新生活,她不得不把自己偽裝成鏗鏘玫瑰。

斯嘉麗“對照”梅蘭妮,誰才是《飄》的靈魂人物?結果又有新發現

起初,讀者都會看到斯嘉麗身上有個明顯的特質,就是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然而後來,我們會逐步發覺,斯嘉麗實則既有擔當又夠善良。她信守艾希禮承諾的同時,確也無私地幫助了梅蘭妮。

從亞特蘭大回到塔拉,她的誓言令人振聾發聵:

“即使讓我撒謊,去偷,去騙,去殺人……上帝作證,我也不要再捱餓了!”

那不是為自己,是為全家人,也為梅蘭妮、艾希禮,更為腳下這片她曾經厭棄、如今深愛的南方大地。斯嘉麗的貪婪和不擇手段都不是為了自己,她自私嗎?

她所愛的艾希禮,是個永遠活在過去,沒有勇氣面對新生活的人。在鋸木廠,他回憶往昔,說起那個被無數追求者圍繞的少女時,斯嘉麗立刻打斷他。她根本不想或者說無暇顧及過去。

然而真是這樣嗎?斯嘉麗不懷念往昔,不想挽回遺憾嗎?有誰不喜歡過好日子呢?但與艾希禮的最大不同,在於斯嘉麗正視現實、活在當下,並滿懷信心地期待未來。

斯嘉麗和梅蘭妮也有所不同。梅蘭妮像一束陽光,面對困境時依然報以微笑,在精神上鼓舞身邊的人們。斯嘉麗會抱怨、會怒吼,但她卻不肯示弱,反將那種不服輸的精神化作實踐的力量,真正用行動改變環境,一心只想恢復塔拉莊園往昔的輝煌。

斯嘉麗“對照”梅蘭妮,誰才是《飄》的靈魂人物?結果又有新發現

梅蘭妮:外柔內剛,集眾多美好品質於一身,將自己活成一束光

最初讀《飄》,相信大多數讀者的感受和我一樣,第一眼便很容易喜歡梅蘭妮;而斯嘉麗,卻是由最初的不喜歡,甚至討厭,逐漸過渡到喜歡,甚至大愛的人物。

這就像中國的《紅樓夢》,開始喜歡薛寶釵的人挺多,逐漸越來越多人喜歡林黛玉。再後來喜歡林黛玉的人開始討厭薛寶釵,於是出現了“抑黛揚釵”、“抑釵揚黛”以及“釵黛合一”等不同派系和觀點。

而《飄》則不同,在這方面少有爭論。喜歡斯嘉麗的,同樣喜歡梅蘭妮;不喜歡斯嘉麗的,往往也會喜歡梅蘭妮。尤其對於男性讀者,你可以有很多借口不愛斯嘉麗,卻很難找到一個不愛梅蘭妮的理由。

梅蘭妮是個集眾多美好品質於一身的人物,她被塑造得太完美了。善良、寬容、溫柔、博愛、熱情、勇敢,幾乎具備那個時代傳統女性的一切美德。不僅如此,她還將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不斷感染身邊的人們。但儘管這樣,她仍是小說中一個不乏生動的人物。因為在米切爾筆下,她完美得自然、豐富、飽滿,絲毫沒有違和感。

斯嘉麗“對照”梅蘭妮,誰才是《飄》的靈魂人物?結果又有新發現

在我看來,女人除去溫柔和美麗,還有一樣更強大的“武器”,就是善良。小說中,梅蘭妮的善良是有目共睹的。

很長一段時間,在斯嘉麗眼中,梅蘭妮既是情敵,又是她當著艾希禮的面貶損過的“愚蠢的小傻瓜”。而梅蘭妮對斯嘉麗,自始至終都是友善的、包容的。即便所有人都不理解嘉麗的特立獨行,梅蘭妮給予她的,依舊是支持與鼓勵。

表面上,梅蘭妮似乎比斯嘉麗更柔弱無力,實則她外柔內剛。那個逃兵闖入塔拉莊園時,斯嘉麗在殺死他後不知所措。梅蘭妮先是肯定她的做法,然後還能鎮定、勇敢地處理屍體。

亞特蘭大的妓女貝爾·沃特林,包括斯嘉麗在內,全城的女人都厭惡她,只有梅蘭妮肯接納她。就連貝爾自己也提醒梅蘭妮以後見面不必打招呼,以免給她帶來麻煩。而瞭解貝爾的梅蘭妮,卻說以能和她做朋友為榮。這裡我看到的不僅是善良,還有高尚!

斯嘉麗“對照”梅蘭妮,誰才是《飄》的靈魂人物?結果又有新發現

自從斯嘉麗為她接生,並在圍城那夜,帶著她一路顛簸地逃回塔拉之後,梅蘭妮懷著感恩的心,對斯嘉麗更是無條件地支持並信任。即便在獲知她對艾希禮始終舊情不忘時,梅蘭妮仍然保持著寬容和理解的態度,阻止她對自己的懺悔行為,強調只有斯嘉麗才是自己最親的親人。

梅蘭妮不僅自己表裡如一、堅定不移地維護斯嘉麗,還不允許別人詆譭她,奉勸周圍人相信她。愛憎分明的貝爾·沃特林,在感激並稱贊梅蘭妮時,不忘表達自己對斯嘉麗的不滿。這令梅蘭妮很難過,不得不苦口婆心地為斯嘉麗說好話。

而斯嘉麗,幾乎是直到梅蘭妮因難產而死,才突然意識到自己愛她勝過愛艾希禮,意識到梅蘭妮才是支撐自己前行的精神力量。

對於艾希禮,梅蘭妮更是盡到了一個賢淑妻子應盡的一切本分。這對來自舊時代的傳統夫妻,也是不盡相同的。戰爭消磨了艾希禮往昔的高貴氣質,而梅蘭妮,無論在平靜安詳的過去,還是動盪不安的戰後,她都未曾表現出明顯的情緒波動,只是默默接受眼前的一切。

斯嘉麗“對照”梅蘭妮,誰才是《飄》的靈魂人物?結果又有新發現

隨遇而安的同時,梅蘭妮主動承擔且樂於奉獻。在亞特蘭大的醫院做看護,她從未有過如斯嘉麗那樣的抱怨,也很少看到梅蘭妮悲傷或痛苦不堪的樣子,她身上彷彿有煥發不完的光彩 ,總能把微笑帶給別人,鼓勵他們努力面對新生活。

米切爾在小說中對於梅蘭妮的褒揚,還側面體現在其他人物身上。白瑞德一向對舊禮教薰陶下的傳統女性嗤之以鼻。他曾對斯嘉麗明確表示,自己對淑女不感興趣,而對於真正的淑女梅蘭妮,他卻尊重有加。白瑞德說梅蘭妮的眼睛像這個卑劣世界裡的明燈,甚至讚美她是一個偉大的女性。

其中緣故,我想是因為梅蘭妮的淑女風範就是她的本來面目,而非矯揉造作;梅蘭妮是真誠的,她用真誠換來全世界的認同!

結語:二人的共同鏡像——貝爾·沃特林

表面上,《飄》的主人公是斯嘉麗,而實際上,她與梅蘭妮二者互為補充,缺一不可,都是小說的靈魂人物,兩人同等重要!沒有斯嘉麗的滿身缺點,也難以突顯梅蘭妮的完美無瑕。同樣,作者表現梅蘭妮的善解人意,更是為了從她的角度豐富斯嘉麗的形象。兩人是在對立中統一的一體兩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個是陽光,一個是鮮花,合在一起,就是一朵陽光下的鏗鏘玫瑰。

不可思議的是,我們還可以有意外的新發現,那就是她們二人有一個共同的鏡像——貝爾·沃特林。

斯嘉麗“對照”梅蘭妮,誰才是《飄》的靈魂人物?結果又有新發現

無獨有偶,《紅樓夢》裡也有一個證明薛寶釵與林黛玉“二美合一”主旨的重要人物,就是秦可卿,乳名兼美。米切爾與曹雪芹,兩人不約而同,手法如出一轍。

貝爾不僅有梅蘭妮的善良、博愛和真誠,更不缺少斯嘉麗的堅強、獨立與敢愛敢恨。

很少有人注意到,甚至不敢相信,作者竟將斯嘉麗和梅蘭妮兩個人的優點,統統給了這個卑微下賤,幾乎被所有人唾棄的小人物。

這似乎反映了米切爾的一種價值觀,即我們所認為的高尚和卑微,或許與真實情況恰恰相反!猶如那場勝利者眼中所謂的正義戰爭,在當時的南方人民看來,北佬無異於一群強盜劫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