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上百萬人要治癒心理創傷,自愈的終極方案是無我便無傷

逃避,會讓我們再次受傷

當我們已經有了創傷的時候,常常做什麼呢?跑掉,忘掉,或是不去想。

但是,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動態、複雜的社會環境中,語言的使用,人際的交流,還有各種導火索,很容易讓你再次聯想到這些創傷。每次想到之後,我們都會產生反應。

所以,迴避顯然不是辦法。當你的創傷越來越多的時候,迴避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了。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之後,人變得非常古怪、與眾不同,很多原因來自不斷地逃避創傷。而這種逃避扭曲了我們的內心世界。

逃避,意味著在乎。

你在乎什麼,什麼就會讓你受傷。

你在乎創傷,它就會再次讓你受傷。

這是一個旋渦。

假如說,你不在意這個創傷,你還會逃避嗎?

能不能從源頭上放下對任何事情的在乎?包括生死,包括別人的看法,也包括創傷。

這種放下是心理層面的,放下不是放棄;放下是不在乎,不介懷,不執著。你可以採取行動,但心理上要放下。

比如我們要在心裡放下對生死的在乎,但不意味著不行動。如果生病了,可以去治療,這是你的行動,但心裡不要執著。

如果有創傷,就去療愈,這是你的行動,但是心裡不要在乎創傷。這是兩碼事。


疫情過後,上百萬人要治癒心理創傷,自愈的終極方案是無我便無傷

去「看」,沒什麼大不了

如果我們要不在乎創傷的話,就要去「看」這個創傷,不帶有任何的判斷。

那樣可能會很痛心,很難受,這是必然的。因為這是新習慣和舊習慣的扭打。

在這個狀態,沒有人能幫你。如果你自己不行動的話,你還會被原有的反應所綁架著。

能否觀察你的創傷,不 帶 有 任 何 判 斷,不帶有任何演繹、逃避。

就去「看」,哦,這是我的創傷,它對我的影響是這樣子的,我哪些行為也是被這個創傷所影響著……

能否覺察到這些影響?不去解釋這個創傷,只是去「看」。

疫情過後,上百萬人要治癒心理創傷,自愈的終極方案是無我便無傷

療愈,涉及到整個內心

當因為創傷而難受的時候,人們可能會去看電影,看綜藝,出去玩,心情好像暫時平復了。而當我們直接去面對創傷的時候,內心反而很不平靜,剛開始可能非常的傷心、難過。怎麼看待這種狀態呢?

俗話說,長痛不如短痛。

我們內心的波動,神經元的活動,有非常強的適應性。

一切都不是永恆的,因為神經元的連接一直在動態變化,所以你的想法和感受也在動態變化。動態,即不永恆。

大腦有極強的適應性,當你去直面創傷的時候,去觀察它對你的影響。這種不帶判斷的觀察,本身就是在改寫神經迴路,來調整對創傷的反應。

我們現在這樣說,可能會簡化這個過程,比如說生死帶來創傷,你不光要去面對這個創傷,還要去深刻理解生和死的關係。

可以這麼說,我們要去治癒創傷,不僅是創傷本身,還要去調整我們整體的內心世界,調整我們的底層假設和偏見,這樣才能療愈創傷。

比如,前兩集說到生死創傷,自我形象的創傷,如果我們不能深刻理解生死的幻象和自我形象的幻象,光談這個創傷沒有意義。

看似是我們在一個問題上受傷了,看似是一件事讓我們受傷了,但如果要解決它,一定要從整體上去調整你的人生觀

這就是內心的「整體性」,一定要從整體上了解你的內心世界。這種整體性才能給你帶來清晰的認識,帶來解決方案。

而且,沒有人能幫得上你,只有你一個人能觀察到你的內心世界,去調整它。

觀察是最大的理解。

觀察是唯一的理解。

疫情過後,上百萬人要治癒心理創傷,自愈的終極方案是無我便無傷

如何觀察?

在創傷的療愈中,我們反覆提到要去「觀察」,怎麼個觀察法呢?

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

觀察,但沒有觀察者。

你能否觀察內心世界,同時沒有「我」這個概念?

說白了,就是要結束自我。

結束自我,意味著深度覺察到自我的存在,對生活各個方面的影響。

結束自我,意味著在每時每刻我們沒有被「我」這個概念所困擾著。

所以,

每時每刻,我們都在死亡;

每時每刻,我們都在重生。

因為沒有「我」,你不需要有這種連續性;


因為沒有「我」,你不需要有這種一致性;


因為沒有「我」,你不需要通過一致性來構建一個自我形象。


覺察內心世界的變化,覺察影響,最終就是要覺察到自我的存在和影響。

今天,看似在討論創傷,之前我們也討論過時間,最終都回到「自我」這個話題上來了。

疫情過後,上百萬人要治癒心理創傷,自愈的終極方案是無我便無傷

無我的時候,內心是最強大的

有人會問:當沒有「我」的時候,別人的批評、詆譭,這種言語上的攻擊,可以不在乎;但如果對方在身體上傷害我,那總得還手吧?

該行動還得行動,那是你的智慧。

首先,當你「無我」的時候,這種不善不會在心理上給你留下創傷;第二,對一些不善的行為,我們要去回應,那是我們的行動。瞭解內心的規律,反而會幫助你更加有效的行動。

假如說,你被這些不善給創傷了,內心受傷了,可能你連行動都沒有了。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軌道:


一個是「有我」的軌道,當別人攻擊我們的時候,心理上的自我就會受傷。然後我們一直陷在自我和想法當中,行動不起來,因為精神能量都被消耗了。


但是在另外一個「無我」的軌道里,別人攻擊你的時候,就像一拳打在空氣中,你在心理上沒有受傷,同時你還要在行動上去做出回應。

疫情過後,上百萬人要治癒心理創傷,自愈的終極方案是無我便無傷

這恰好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軌道,非常反直覺。

當你有自我的時候,你一直在想法的軌道里,不但脆弱,而且缺乏行動力。

當你沒有自我的時候,你變得愈發強大,而且行動非常果斷。

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天地,想是想不出來的,你必須得觀察你的內心世界。

所以,「無我」是解決創傷,避免創傷的終極方案。

如果大家想過一種平靜快樂的生活,充滿創造性的生活,那就是一種無我的生活。

先覺察到「我」的存在,才能「無我」。

療愈,不是去撫慰你的自我;療愈是要深度覺察到「自我」在你生活方方面面的顯現。當你覺察到了,這個「自我」就不再影響你了。

而這種深度覺察就是真正的冥想,無論何種形式。

疫情過後,上百萬人要治癒心理創傷,自愈的終極方案是無我便無傷

時間會治癒一切嗎?

如果什麼都不做,時間會治癒一切嗎?

首先,咱們之前討論過時間,它有物理時間和心理時間,我們容易把這兩個概念混淆。

如果我們能夠在此時此刻立刻採取精神行動,清空你的意識,意識到自我,去觀察內心的活動,去檢索你的底層偏見,對各種想法的反應,對各種想法、形象的執著等等……

當你每時每刻在採取這些看似細微的精神動作的時候,實際上你在加速創傷的痊癒。

這個過程需要物理時間,因為你的神經元需要調整,需要變化,變成一個穩定的迴路運行著,它需要物理時間來調整。

但如果你什麼也不做,寄希望於時間,那你仍然在想法中,所謂的「過一段時間就好了」,這就是心理時間。如果這樣理解的話,時間幫不了你!

因為你沒有采取任何實質性的精神行動,你只是寄希望於時間能夠治癒,那只是一種想法。

所以,「時間能夠治癒一切」,這句話並沒有對錯之分,看你怎麼理解。

疫情過後,上百萬人要治癒心理創傷,自愈的終極方案是無我便無傷

幫助療愈的「精神動作」是指什麼?

我們常說的行動是指物理行動,肢體動作,但是精神動作發生在大腦裡,不是給別人看的,別人也看不到。別人總會誤解你,放心吧。

它可能是一個想法,一個念頭,一種企圖,一個心思,一次覺察,這都是精神動作

包括對生死的看法,對很多人生問題的看法,都是一些精神動作。

如何覺察到偏見,這個覺察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強的動作。

精神動作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

真正的行動是從你的心開始的,俗話說「心想事成」,心理動作特別重要。

但現在,我們總是在向外尋求權威,總是基於外部事物來理解我們的內心世界,搞反了。

疫情過後,上百萬人要治癒心理創傷,自愈的終極方案是無我便無傷

創傷,未必是壞事

調整內心可能是一個很系統的工程,需要多長時間呢?

首先要注意,這裡需要的是物理時間,而不是心理時間;需要你立刻行動,而不是在想法裡打轉。

至於需要多長時間,要依照你的經歷,依照你的悟性。如果你有著豐富的經歷,很高的悟性,可能是頓悟,一下子你就明白了。

但是有時候你還需要去經歷更多,從生活當中,去觀察和積累智慧,當量變達到質變的時候,那一刻終究會發生。

所以,生活經歷絕非壞事。如果用它作為你的正念教科書,那是極好的內容。

無論以往我們經歷過什麼樣的挫折、傷心、痛苦,甚至是苦難。當你有一天覺醒的時候,它們都將成為你覺醒路上的助緣。

體驗過什麼是混亂,才知道什麼是秩序;


體驗過什麼是痛苦,才知道平靜是福。

所以,無論你此時此刻,有怎樣一個人生狀態,擁抱它、珍惜它。

疫情過後,上百萬人要治癒心理創傷,自愈的終極方案是無我便無傷

問:好,以上就是本期的「空談」,非常感謝大家在空中加入這場對話,也謝謝Cico的分享。

答:不客氣,能和大家袒露心聲,本身也是一種樂趣。我們下期再會。


拓展閱讀

這篇文章是「空談·創傷」的下集。「空談」是Mindiverse正念冥想出品的一檔關於人生話題的對話節目,每週在今日頭條首發一期。

談創傷的上集和中集,鏈接如下——

另附 談時間 和 談自我 ——



分享者Cico,在讀博士,座標荷蘭,研究興趣涉及神經科學,哲學,人工智能,數學,生物信息的交叉領域。和西方現實的深度碰撞,成為他徹底探索內心世界的動力。

每週在阿姆斯特丹舉辦線下冥想活動,用英語向阿姆的國際社區,分享禪、道和正念。

從2020年開始,每期線下活動的全程視頻已上傳到Youtube頻道Mindiverse,活動詳情可訪問 https://events.mindiver.s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