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上百万人要治愈心理创伤,自愈的终极方案是无我便无伤

逃避,会让我们再次受伤

当我们已经有了创伤的时候,常常做什么呢?跑掉,忘掉,或是不去想。

但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动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语言的使用,人际的交流,还有各种导火索,很容易让你再次联想到这些创伤。每次想到之后,我们都会产生反应。

所以,回避显然不是办法。当你的创伤越来越多的时候,回避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人变得非常古怪、与众不同,很多原因来自不断地逃避创伤。而这种逃避扭曲了我们的内心世界。

逃避,意味着在乎。

你在乎什么,什么就会让你受伤。

你在乎创伤,它就会再次让你受伤。

这是一个旋涡。

假如说,你不在意这个创伤,你还会逃避吗?

能不能从源头上放下对任何事情的在乎?包括生死,包括别人的看法,也包括创伤。

这种放下是心理层面的,放下不是放弃;放下是不在乎,不介怀,不执着。你可以采取行动,但心理上要放下。

比如我们要在心里放下对生死的在乎,但不意味着不行动。如果生病了,可以去治疗,这是你的行动,但心里不要执着。

如果有创伤,就去疗愈,这是你的行动,但是心里不要在乎创伤。这是两码事。


疫情过后,上百万人要治愈心理创伤,自愈的终极方案是无我便无伤

去「看」,没什么大不了

如果我们要不在乎创伤的话,就要去「看」这个创伤,不带有任何的判断。

那样可能会很痛心,很难受,这是必然的。因为这是新习惯和旧习惯的扭打。

在这个状态,没有人能帮你。如果你自己不行动的话,你还会被原有的反应所绑架着。

能否观察你的创伤,不 带 有 任 何 判 断,不带有任何演绎、逃避。

就去「看」,哦,这是我的创伤,它对我的影响是这样子的,我哪些行为也是被这个创伤所影响着……

能否觉察到这些影响?不去解释这个创伤,只是去「看」。

疫情过后,上百万人要治愈心理创伤,自愈的终极方案是无我便无伤

疗愈,涉及到整个内心

当因为创伤而难受的时候,人们可能会去看电影,看综艺,出去玩,心情好像暂时平复了。而当我们直接去面对创伤的时候,内心反而很不平静,刚开始可能非常的伤心、难过。怎么看待这种状态呢?

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

我们内心的波动,神经元的活动,有非常强的适应性。

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因为神经元的连接一直在动态变化,所以你的想法和感受也在动态变化。动态,即不永恒。

大脑有极强的适应性,当你去直面创伤的时候,去观察它对你的影响。这种不带判断的观察,本身就是在改写神经回路,来调整对创伤的反应。

我们现在这样说,可能会简化这个过程,比如说生死带来创伤,你不光要去面对这个创伤,还要去深刻理解生和死的关系。

可以这么说,我们要去治愈创伤,不仅是创伤本身,还要去调整我们整体的内心世界,调整我们的底层假设和偏见,这样才能疗愈创伤。

比如,前两集说到生死创伤,自我形象的创伤,如果我们不能深刻理解生死的幻象和自我形象的幻象,光谈这个创伤没有意义。

看似是我们在一个问题上受伤了,看似是一件事让我们受伤了,但如果要解决它,一定要从整体上去调整你的人生观

这就是内心的「整体性」,一定要从整体上了解你的内心世界。这种整体性才能给你带来清晰的认识,带来解决方案。

而且,没有人能帮得上你,只有你一个人能观察到你的内心世界,去调整它。

观察是最大的理解。

观察是唯一的理解。

疫情过后,上百万人要治愈心理创伤,自愈的终极方案是无我便无伤

如何观察?

在创伤的疗愈中,我们反复提到要去「观察」,怎么个观察法呢?

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

观察,但没有观察者。

你能否观察内心世界,同时没有「我」这个概念?

说白了,就是要结束自我。

结束自我,意味着深度觉察到自我的存在,对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

结束自我,意味着在每时每刻我们没有被「我」这个概念所困扰着。

所以,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死亡;

每时每刻,我们都在重生。

因为没有「我」,你不需要有这种连续性;


因为没有「我」,你不需要有这种一致性;


因为没有「我」,你不需要通过一致性来构建一个自我形象。


觉察内心世界的变化,觉察影响,最终就是要觉察到自我的存在和影响。

今天,看似在讨论创伤,之前我们也讨论过时间,最终都回到「自我」这个话题上来了。

疫情过后,上百万人要治愈心理创伤,自愈的终极方案是无我便无伤

无我的时候,内心是最强大的

有人会问:当没有「我」的时候,别人的批评、诋毁,这种言语上的攻击,可以不在乎;但如果对方在身体上伤害我,那总得还手吧?

该行动还得行动,那是你的智慧。

首先,当你「无我」的时候,这种不善不会在心理上给你留下创伤;第二,对一些不善的行为,我们要去回应,那是我们的行动。了解内心的规律,反而会帮助你更加有效的行动。

假如说,你被这些不善给创伤了,内心受伤了,可能你连行动都没有了。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轨道:


一个是「有我」的轨道,当别人攻击我们的时候,心理上的自我就会受伤。然后我们一直陷在自我和想法当中,行动不起来,因为精神能量都被消耗了。


但是在另外一个「无我」的轨道里,别人攻击你的时候,就像一拳打在空气中,你在心理上没有受伤,同时你还要在行动上去做出回应。

疫情过后,上百万人要治愈心理创伤,自愈的终极方案是无我便无伤

这恰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轨道,非常反直觉。

当你有自我的时候,你一直在想法的轨道里,不但脆弱,而且缺乏行动力。

当你没有自我的时候,你变得愈发强大,而且行动非常果断。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天地,想是想不出来的,你必须得观察你的内心世界。

所以,「无我」是解决创伤,避免创伤的终极方案。

如果大家想过一种平静快乐的生活,充满创造性的生活,那就是一种无我的生活。

先觉察到「我」的存在,才能「无我」。

疗愈,不是去抚慰你的自我;疗愈是要深度觉察到「自我」在你生活方方面面的显现。当你觉察到了,这个「自我」就不再影响你了。

而这种深度觉察就是真正的冥想,无论何种形式。

疫情过后,上百万人要治愈心理创伤,自愈的终极方案是无我便无伤

时间会治愈一切吗?

如果什么都不做,时间会治愈一切吗?

首先,咱们之前讨论过时间,它有物理时间和心理时间,我们容易把这两个概念混淆。

如果我们能够在此时此刻立刻采取精神行动,清空你的意识,意识到自我,去观察内心的活动,去检索你的底层偏见,对各种想法的反应,对各种想法、形象的执着等等……

当你每时每刻在采取这些看似细微的精神动作的时候,实际上你在加速创伤的痊愈。

这个过程需要物理时间,因为你的神经元需要调整,需要变化,变成一个稳定的回路运行着,它需要物理时间来调整。

但如果你什么也不做,寄希望于时间,那你仍然在想法中,所谓的「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这就是心理时间。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时间帮不了你!

因为你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精神行动,你只是寄希望于时间能够治愈,那只是一种想法。

所以,「时间能够治愈一切」,这句话并没有对错之分,看你怎么理解。

疫情过后,上百万人要治愈心理创伤,自愈的终极方案是无我便无伤

帮助疗愈的「精神动作」是指什么?

我们常说的行动是指物理行动,肢体动作,但是精神动作发生在大脑里,不是给别人看的,别人也看不到。别人总会误解你,放心吧。

它可能是一个想法,一个念头,一种企图,一个心思,一次觉察,这都是精神动作

包括对生死的看法,对很多人生问题的看法,都是一些精神动作。

如何觉察到偏见,这个觉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的动作。

精神动作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

真正的行动是从你的心开始的,俗话说「心想事成」,心理动作特别重要。

但现在,我们总是在向外寻求权威,总是基于外部事物来理解我们的内心世界,搞反了。

疫情过后,上百万人要治愈心理创伤,自愈的终极方案是无我便无伤

创伤,未必是坏事

调整内心可能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需要多长时间呢?

首先要注意,这里需要的是物理时间,而不是心理时间;需要你立刻行动,而不是在想法里打转。

至于需要多长时间,要依照你的经历,依照你的悟性。如果你有着丰富的经历,很高的悟性,可能是顿悟,一下子你就明白了。

但是有时候你还需要去经历更多,从生活当中,去观察和积累智慧,当量变达到质变的时候,那一刻终究会发生。

所以,生活经历绝非坏事。如果用它作为你的正念教科书,那是极好的内容。

无论以往我们经历过什么样的挫折、伤心、痛苦,甚至是苦难。当你有一天觉醒的时候,它们都将成为你觉醒路上的助缘。

体验过什么是混乱,才知道什么是秩序;


体验过什么是痛苦,才知道平静是福。

所以,无论你此时此刻,有怎样一个人生状态,拥抱它、珍惜它。

疫情过后,上百万人要治愈心理创伤,自愈的终极方案是无我便无伤

问:好,以上就是本期的「空谈」,非常感谢大家在空中加入这场对话,也谢谢Cico的分享。

答:不客气,能和大家袒露心声,本身也是一种乐趣。我们下期再会。


拓展阅读

这篇文章是「空谈·创伤」的下集。「空谈」是Mindiverse正念冥想出品的一档关于人生话题的对话节目,每周在今日头条首发一期。

谈创伤的上集和中集,链接如下——

另附 谈时间 和 谈自我 ——



分享者Cico,在读博士,坐标荷兰,研究兴趣涉及神经科学,哲学,人工智能,数学,生物信息的交叉领域。和西方现实的深度碰撞,成为他彻底探索内心世界的动力。

每周在阿姆斯特丹举办线下冥想活动,用英语向阿姆的国际社区,分享禅、道和正念。

从2020年开始,每期线下活动的全程视频已上传到Youtube频道Mindiverse,活动详情可访问 https://events.mindiver.s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