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夏永(生卒年不詳),字明遠,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界畫樓閣取法元初宮廷畫家王振鵬,擅長以墨筆白描法繪建築,而獨以小幅見長。精界畫,特別擅長宮殿樓閣界畫,師法王振鵬。所作《滕王閣圖》《黃鶴樓圖》《岳陽樓圖》用細若髮絲線描為之,刻畫細膩,氣勢宏偉,把巍峨樓閣融於浩渺曠遠之自然景觀中。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岳陽樓圖》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岳陽樓圖》扇頁,元,夏永作,絹本,墨筆,縱25.2釐米,橫25.8釐米。本幅自識:“至正七年四月二十二日錢唐夏明遠畫並書。”鑑藏印“儀周珍藏”、“秘奇閣圖書”。裱邊鈐“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畫家採用虛實相對的對角線構圖,高三層的岳陽樓被安排在畫幅的左側,而於右側留下一片空白,巨壑空茫,遠山一帶,取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詩意,整幅筆法秀勁細密,巧妙地把直線、橫線、斜線、弧線等各種線條有機地結合,通過輪廓的輕重,線條的疏密,清楚地交代出樓閣遠近縱深的層次感和“向背分明”的體積感,比例構造準確合度,飛簷、樑柱、斗拱、圍欄等細節描寫具體而精緻,讓觀者有幾可走進畫中之感。捨棄設色而純用白描的表現手法,使得畫面雖千繁萬復卻不顯阻滯擁塞,盈尺之間,明潔素雅,美侖美奐。

其精整工細的線描,正可謂“細若蚊睫,侔於鬼工”,這種純以墨筆白描界畫建築的手法到元代以後已成為絕響,以至於清人李佐賢誤以為此圖是宋人所為:“《岳陽樓圖》,界畫精巧,飛閣層簷,一絲不亂,樓中人物,纖悉具備,殆類鬼工……此等書畫,乃宋人絕技,元明以後,已成《廣陵散》矣。”此幅右上以蠅頭小楷題寫《岳陽樓記》全文,這些題字同樣“小如蟻目”、“細若標針”,與其細密的畫風相和諧,同時補充了畫意,增強了作品的文學性和抒情效果,這也是夏永對中國古代界畫發展的一大貢獻。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岳陽樓圖頁》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岳陽樓圖頁》絹本,墨筆24.2x26.2cm。此畫藏美國佛利爾美術館,北京故宮和臺北也有一相同母題畫作。皆以微楷錄范仲淹岳陽樓記,界畫精絕,為夏永傳世佳作。(這張專輯中描繪的原始涼亭建於八世紀初,位於湖南省岳陽市西大門,面對洞庭湖。幾個世紀以來,這座樓閣經過了多次修復,並於1867年進行了全面重建。最著名的重建工作是在1044年由地方知府滕子京進行的,兩年後,滕子京請著名的政治家和散文家范仲淹為紀念他的努力撰寫了岳陽樓重修的記錄。收錄在中國文學史的散文作品中,範的文章是由十四世紀的畫家夏永以細小筆跡記錄在畫中的,夏永也使用了他的一枚圖章。)括號內為佛利爾官網介紹。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滕王閣圖頁》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滕王閣圖頁》絹本,墨筆26.5x27.5cm。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面對贛江。該館最初由李元嬰於653年建造,李元嬰是唐高祖皇帝的兒子,該館經過了至少28處翻新,直到1926年被最終摧毀。 主廳包含三個部分,兩側是兩個較小的結構,其中一幅可以在畫作的下部看到。這座閣樓是遊客的熱門去處,還作為各種私人聚會的場所。最著名的是在675年10月,當時很有前途的年輕詩人王勃(約650-676)參加了該聚會。現場文學集會,併為當場撰寫的詩作序。這幅序言寫在畫上,是中國文學中最常被人引用的作品之一。對於該作品的十四世紀藝術家夏永知之甚少。然而,據說他用像蚊子睫毛一樣精細的筆刷來完成他的作品,並且是界繪畫風格的大師。(此是佛利爾官方介紹)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樓閣圖》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樓閣圖》絹本,青綠,28x29.5cm。收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唐繪手鑑《筆耕園》中。繪崇山峻嶺中樓閣高築,遠處山影綽綽,數座亭臺在山中隱現;近處建築輝煌,樓閣、迴廊、欄杆皆裝飾考究,似皇家納涼之所,院內院外人頭攢動,忙而有序。夏永,字明遠,其界畫樓閣取法元初宮廷畫家王振鵬,擅長以墨筆白描法繪建築,而獨以小幅見長。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豐樂樓圖》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豐樂樓圖》絹本,墨筆,25.8*25.8cm,故宮博物館藏。此幅《豐樂樓圖》原名《阿房宮頁》,為寫實界畫,描繪出宮殿、綠樹、遠山等等實物,筆墨下細緻、精巧勾畫出建築的宏偉龐大。該圖繪樓閣近景,取俯瞰效果,觀者似站在附近一處更高的樓閣上遠眺,構圖十分奇妙。樓閣描畫繁而不亂,線條細密而不瑣碎,雜樹垂柳搖曳多姿,隱隱中有遊客往來於街道上,人物雖小,但姿態生動,活靈活現。遠景則筆簡墨疏,若隱若現,襯托出豐樂樓主題又表現了自然界的風光,近景遠景遙相呼應而又主次分明,不愧為界畫高手。夏永,字明遠,其界畫樓閣取法元初宮廷畫家王振鵬,擅長以墨筆白描法繪建築,而獨以小幅見長。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映水樓臺圖》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夏永:細若蚊睫,侔於鬼工,用畫筆留經典建築

局部

《映水樓臺圖》頁,元,夏永繪,絹本,墨筆,縱23.9釐米,橫25.3釐米。本幅無款識。對幅為清乾隆皇帝題詩。鑑藏印有乾隆內府諸收藏印,另鈐“吳氏子存”1方。因元代另一位界畫大師王振鵬曾繪過大明宮,在乾隆的題詩中又有“下臨無地上凌空,磅礴精神想象中。此日未詳平樂館,早年曾寫大明宮”的語句,所以此幅曾被誤定為王振鵬所繪。事實上,夏永的畫法雖出自王振鵬,但以小幅見長。此圖在藝術性上稍遜於王振鵬,但線描的精整工細似尤過之。正如熊之縉《花間笑語》評價他的畫作“細若蚊睫,侔於鬼工”。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