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華爲和騰訊基本上只招211、985大學的學生?

斯巴達賽亞人


學歷和學校間接代表了能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舉個簡單例子,幾個人擺在面試官面前,在沒有溝通或者參加筆試前.我們是無法確定這些人的水平的,沒有工作之間是無法確定工作能力的.那此時什麼是最重要的呢?那隻能看學歷和學校了,像騰訊華為這樣的大公司,一般投簡歷的人是很多的,不可能每個人都進入面試階段,人手不夠,二則浪費時間.故在沒有體現能力之前只能招相對好的學校的畢業生了.此時學歷和學校就代表著你之前的能力.人家企業就看這個,別不服.

降低人力成本

很多人看到上面可能就會噴了,我學校不是211也不是985,就不要了嗎?這也太歧視人了吧!我覺得並不是.學校不是211和985並不代表能力不足,學歷低也不代表能力不足.公司是從成本的角度看問題的,如果你是華為老闆,你願意招一群普通本科生來做技術嗎?我想你也不會,即使普通本科生裡有優秀的.公司從招人到培訓,再到正式上崗,要經歷很多時間.這些成本用在985和211學生身上,回報的週期更短,也更容易.


學霸數學


華為和騰訊公司作為中國華為是中國最厲害的幾家公司之一,工資高,待遇高,活力高。成為很多大學生就業的理想之地。尤其是現在恰逢畢業季,有很多大學生面臨就業問題,更需要一份好工作。那華為和和騰訊為什麼基本只招收985、211大學學生呢?下面老師詳細分析:


第一、公司實力決定招收標準

華為是設備製造商,生產硬件,開發操作系統軟件,從基礎傳輸通信設備,到網絡設備,到移動終端,幾乎全覆蓋;騰訊是互聯網公司,開發軟件,代理軟件(遊戲),提供互聯網內容,做電商。公司的定位,發展規模,就決定了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它要求員工該具備怎樣的素質。這不是隨便說說就能達到的,而是要有真的水平。

第二、能敲開門拿怎樣的磚頭很重要

有人會質疑為什麼只招收985、211大學的學生。別的學校也有人才啊?憑什麼不招收。我想說的是環境很大程度上對一個人有影響。好的學校和文化氛圍裡走出來的人大部分相對而言會優秀一些,在某些能力方面會更突出。985和211學生在高考那一關就被精細的選拔了一次,這次選拔還是動用的國家力量,這些人能考進去說明他們成績好,先不管他們以後的能力或者素質說明的,有一點可以肯定,這部分人比普通人好教,具有較強的邏輯能力。這正是公司所需要的,如果你是一個公司老總,在有更加優秀的人可選擇時,你會怎麼選,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當然不排除有特例,然而那只是極小一部分。所以一份985、211大學的學歷無疑是一塊很高的敲門磚。


第三、企業需要怎麼樣的人

有人在想,我準備了那麼久的面試,只要努力就會通過。然而不是這樣,現在有個詞叫成本控制,企業在各個城市、各個學校招聘是需要付出時間、人力、金錢等成本的。在985、211裡面挑合適的人選成本比在所有的大學生中挑的成本低的多。其次,現在的互聯網公司更看重學生的基礎能力,因為基礎好的學生更具有潛力,要的就是能夠快速學習,好培養,能立馬上手工作的人。有人會問,難道非985和211就沒有優秀的人才了嗎?當然有,但是在那麼多的普通院校學生裡,企業要怎樣才能從中選出優秀人才呢?這裡面必然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說白了就是要花很多錢。但是,現在有985和211,企業只要去985和211招聘就好了,不用花什麼錢就能招來最優秀的人才做自己的員工。

第四、我們該怎樣完善自己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個人也就越來越浮躁。但大公司恰恰看中的就是個人能力,不光是為工作而工作,而且帶著自己的夢想,帶著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和激情。而不是整天埋頭苦幹的機器。所以我們進入一個好的大學後,不能只為學習而學習,要學會鍛鍊自己,創新思維,注重能力的培養。最後要做充分的準備和明確的定位。努力的時候要找準方向,不然就像無頭的蒼蠅。面試時,面試官會問一些問題,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要在各方面多下功夫,做準備。做到有備無患。儘量把自己最後好的一面展現出來。讓人看到你的與眾不同。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如果還有哪些問題,歡迎我交流。聯繫方式見下。


優學優考策略


很好理解啊,女神找男朋友或找對象不也是要長得高、長得帥,最好還是有錢的。

就業市場就像婚戀市場一樣,說白了也是你情我願的自由交易,你很難通過法律或強制手段來嚴格控制或要求。

2017年中國企業500強,國家電網排第一,華為排到了第17,基本上在它之前的都是國企、央企

華為簡直就是招聘企業中的“女神級別”.

至於騰訊,在2016年中國企業市值五百強中名列第一,

同時還是新興的互聯網行業翹楚和巨頭,

前段時間騰訊的王者榮耀團隊據說年終獎是100個月的工資,當然,也有員工留言說,不全是,也有120個月的,也是夠了。

當然,後來有人回應說太誇張了,沒這麼離譜。

但不管怎樣,華為和騰訊都是屬於女神或者土豪級別了,自然是如眾星拱月般被眾人追逐了。

再說211和985,

985是1998年5月份,前國家領導人在北大100週年校慶提出的重點建設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若干所大學,現在差不多有三十多所的樣子。

211則是面向21實際重點建設的100所左右高校和重點學科,到現在有110多所了。

這樣一對比,騰訊和華為要求211和985好像也不是很過分啊。

沒錯,這就是赤裸裸的歧視啊。

可是,企業是最講究效率的,每年想要去他們的學生那麼多,成千上萬都不止,為了提升招聘效率,降低篩選成本,就設置一個門檻了。

這個最快速而又簡單粗暴的門檻就是學校和學歷。

在這個門檻之上進行招聘照樣能滿足他們的人才需求啊。

從招聘的角度來看,有兩種錯誤:一是招聘了錯誤的人,二是拒絕了正確的人。

這種設置門檻的方式,很容易就犯下第二種錯誤——拒絕了正確的人。

可是不妨礙啊,反正它能夠找到足夠多的合適的人。

被拒絕的人怎麼辦呢?

我一再強調,職業發展是一條線,而不是一個時間點。

的確,在最初的時候,學歷和學校是硬傷,在職業發展中會面臨不利的情形,但是,從長遠來看,人才真的是不可能被埋沒的。

即便被這些知名企業拒絕又如何,不代表今後就沒前途,關鍵是自己如何去看待,又如何去行動。

逐漸明晰自己的方向,在某個領域精耕細作,持續積累,不斷地提升而不是一直在重複,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自身的進步,選擇面會越來越廣的。


馮起升


首先,環境很大程度上對一個人有影響。好的學校和文化氛圍裡走出來的人大部分(不是全部)相對而言會優秀一些,在某些能力方面會更突出。學習是需要氛圍,成長是需要競爭。好學校那種積極向上的氛圍,激發每個學生學習激情和動力,讓學生意識到艱苦努力才能收穫成就和成功。同時好學校高手比較多,同學間會形成相互競爭和對比,每個學生都很清楚自己的處境,所以他們正視競爭和改變。打一個比方:在高中有三個很要好的同學,高中成績都差不多,甚至你的成績比其他兩個還好,但是你高考失利了,三人去了不同層次的高校:你去了一般學校,其中一個去了南大,另一個去了清華。四年大學畢業選擇,你會發現戲劇性的事情出現:清華那個學生,可能在為選擇去哪個國家留學而煩惱,南大那個同學可能在為工資要7000還是8000去外企還是國企而揪心,而現在的你呢?可能在為能不能找到工作而迷茫,考不考研而猶豫。

然後,有個東西叫成本控制。企業在各個城市、各個學校招聘是需要付出時間、人力、金錢等成本的。在985裡面挑合適的人選成本比較低還是在所有的大學生中挑的成本比較低,相信我們心裡都有數。

可能有些非985的學生確實很優秀,但是像這種有名氣的公司是不愁招不到人的!所以簡單的劃分一條學歷的界限,花最少的成本找合適的人這種效率高、性價比高的事誰不願意做呢?


三畝


這個問題不止發生在這兩家企業身上,很多企業的HR在篩選簡歷的時候都會把211、985畢業生的簡歷和其他學校畢業生的簡歷分開。這看似很殘酷,很多人都沒有得到機會,就被刷下來了,但確實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圖片來自網絡

首先來說,211、985畢業的學生本身素質就高,能力強,當然會更受企業的歡迎。初入一家企業,作為一個職場小白,在工作經驗方面很欠缺,肯定需要學習。那些211、985大學畢業的人,他們在高考時就脫穎而出,他們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學習能力。相比其他普通高校的畢業生而言,他們能夠快速學習,好培養,儘快進入工作狀態,企業當然喜歡這一類人。

像華為、騰訊這種大企業,本身知名度就高,待遇好,去應聘的人自然多,人才自然也多。而211、985就是一個門檻,它為企業設置了一個篩選條件,篩選人才的條件。說學歷是塊敲門磚一點也不為過。沒有高學歷,可能都會喪失一些去名企的機會。當然,普通高校也不排除有很優秀的人,不過相對211、985大學的學生來說,還是少說,誰不願意去選擇更優秀的人呢?

說到這兒,我又想起來一個問題。問一些要考研的人為什麼要考研,很多人都說要提升自己的學歷,我也是如此。的確,考上211、985的研究生,會讓自己在求職中有更多的機會。我們普通高校的學生,既然已經落後名校學生一截了,只能更努力的去奮鬥,才能讓自己有一個好的未來。


智聯校園 學生徐浩然回答

智聯校園:求職 | 學習 | 活動 | 吐槽 | 故事 | 專屬大學生的聚集地


智聯校園


首先,華為和騰訊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已經算的上是大而難倒的公司,其公司的生態已經佈置的差不多了。

所以,第一個方面,站在所有中國企業的頂端的公司,在從社會招取員工的時候,肯定會相應的從大學頂端來招生,就像你爬山一樣,站在山頂,你的眼睛會先去看和你差不多高的山峰,還是會一眼就直接看山腳。這就叫門當戶對,招進來的人要有匹配現在公司地位的資格。

第二個方面,HR的通識。公司的那個部門缺了人,會跟人力資源部說,讓他們招人,如果你是騰訊和華為的HR,你去招人,你會怎麼招,你說我肯定招有才華的人啊!拜託,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才。而且在規定時間招不到人,人力資源部肯定要被罵,招的人其他部門不滿意肯定又被投訴怎麼招的人。所以,就要去優秀人群集中的地方去招,就有了限制條件。我知道你很優秀,或許不錄取你會是我的損失,但是你沒有達到我的規定,因為你而浪費的時間,可能會對公司造成更大的損失,所以對不起。你是很優秀,但是我沒時間看。

第三方面,大學的實際分層。你不得不承認,985和211學校畢業的學生普遍素質就是很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技能,比非985和211的學生要強的多,當然,這是從廣義上來說,底下的學校也有精英,但是沒辦法,HR招人,大部分就從簡歷上來判斷,你不是985或者211直接看都不看的,直接扔進垃圾桶。

張雪峰老師在參加一檔節目中就很直接的爆料了這個行業HR默認的規則,世界五百強都說我們不重視學歷,但是世界五百強永遠不會去那些非985和211的學校招聘。

所以,不能怪人家只去那些985和211學校招聘,就像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只要你足夠優秀,優秀到不需要學歷來證明自己,你也可以入職華為和騰訊。

人生,最不能放棄的就是學習和一顆向上的心,加油,讀書人。


由我答


首先,學生的學習環境很大程度上對一個人有重要的影響。好的學校和文化氛圍裡走出來的人大部分(不是全部)相對而言會優秀一些,在某些能力方面會更突出。然後,公司在招聘選拔人才時會考慮成本控制。在每年的畢業季,企業單位在各大城市、各個學校的招聘是需要付出時間、人力、金錢等成本的。在211和985高校裡裡面挑選合適的畢業生,相對於在所有的全日制高校中,成本比較低的。

眾所周知,華為是中國最厲害的幾家高科技公司之一,工資高,待遇高,人家根本不擔心招不到想要的畢業生。而且人家本身也有實力只招收985、211高校的學生,因為這些公司有選擇的實力。

公司在招聘時需要好幾道關卡,每一關都需要人力成本和時間,因為這些公司的人力成本非常高,那麼它們怎樣做才能降低這個成本呢?那就是從簡歷上篩選起來最方便。當然並不是說民辦大學,三本學校,大專沒有人才,只不過我們沒有足夠的人力和時間去仔細選擇,如果那樣做,將會極大的浪費各種成本。所以招聘中,看你的第一專業學校是最簡單的有效的。

那麼,難道非985和211就沒有優秀的人才了嗎?當然有,但是在那麼多的普通院校學生裡,企業要怎樣才能從中選出優秀人才呢?考試嗎?面試嗎?還是怎麼做?無論怎麼做,要從成千上萬的普通學生裡挑選出其中比較優秀的一小部分人,企業總是要竭盡腦汁的設計各種篩選方案並安排HR去執行,這裡面必然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說白了就是要花很多錢。但是,現在有985和211,企業只要去985和211招聘就好了,不用花什麼錢就能招來最優秀的人才做自己的員工,所以這就是其中的緣由。


暨興說歷史


企業招人當然是希望用最少的成本來篩選出最優秀的人才做自己的員工。

那麼怎樣才能選出優秀的人才呢?

985和211學生在高考那一關就被精細的選拔了一次!這次選拔還是動用的國家力量,能進入985和211的學生都是高考成績好的學生,從總體來看,也是優秀的學生。學生本人聰明、刻苦、肯努力、學習有主動性和計劃性,而且這樣的學生,在很大概率上也具備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進入985和211學校以後,這些名校的學習氛圍和教學環境,明顯要高於普通院校,潛移默化之下,同樣是四年的時間,學生學到的知識相對來說也會更好。

那麼,難道非985和211就沒有優秀的人才了嗎?當然有,但是在那麼多的普通院校學生裡,企業要怎樣才能從中選出優秀人才呢?考試嗎?面試嗎?還是怎麼做?無論怎麼做,要從成千上萬的普通學生裡挑選出其中比較優秀的一小部分人,企業總是要竭盡腦汁的設計各種篩選方案並安排HR去執行,這裡面必然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說白了就是要花很多錢。但是,現在有985和211,企業只要去985和211招聘就好了,不用花什麼錢就能招來最優秀的人才做自己的員工。如果你是任正非或者馬化騰,你會怎麼選?


萬政通達


以前很多名校畢業生喜歡去政府機構,大型國企。近些年像華為,阿里,騰訊這些企業更受歡迎,所以他們在名校裡面有足夠的應聘者可以挑選。所以他們沒必要去更多高校挑選了。

準確說應該主要是985和211裡面特別強的若干所高校。


有關高考的那些事


985,211都挑挑選選了,還是用得著考慮其他學校嗎?所有的市場趨向是根據供求關係來決定的。現在是供遠大於求的買方市場那還用得著去考慮低端的供應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