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夏永(生卒年不详),字明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界画楼阁取法元初宫廷画家王振鹏,擅长以墨笔白描法绘建筑,而独以小幅见长。精界画,特别擅长宫殿楼阁界画,师法王振鹏。所作《滕王阁图》《黄鹤楼图》《岳阳楼图》用细若发丝线描为之,刻画细腻,气势宏伟,把巍峨楼阁融于浩渺旷远之自然景观中。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岳阳楼图》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岳阳楼图》扇页,元,夏永作,绢本,墨笔,纵25.2厘米,横25.8厘米。本幅自识:“至正七年四月二十二日錢唐夏明遠畫並書。”鉴藏印“儀周珍藏”、“秘奇閣圖書”。裱边钤“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画家采用虚实相对的对角线构图,高三层的岳阳楼被安排在画幅的左侧,而于右侧留下一片空白,巨壑空茫,远山一带,取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意,整幅笔法秀劲细密,巧妙地把直线、横线、斜线、弧线等各种线条有机地结合,通过轮廓的轻重,线条的疏密,清楚地交代出楼阁远近纵深的层次感和“向背分明”的体积感,比例构造准确合度,飞檐、梁柱、斗拱、围栏等细节描写具体而精致,让观者有几可走进画中之感。舍弃设色而纯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使得画面虽千繁万复却不显阻滞拥塞,盈尺之间,明洁素雅,美仑美奂。

其精整工细的线描,正可谓“细若蚊睫,侔于鬼工”,这种纯以墨笔白描界画建筑的手法到元代以后已成为绝响,以至于清人李佐贤误以为此图是宋人所为:“《岳阳楼图》,界画精巧,飞阁层檐,一丝不乱,楼中人物,纤悉具备,殆类鬼工……此等书画,乃宋人绝技,元明以后,已成《广陵散》矣。”此幅右上以蝇头小楷题写《岳阳楼记》全文,这些题字同样“小如蚁目”、“细若标针”,与其细密的画风相和谐,同时补充了画意,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和抒情效果,这也是夏永对中国古代界画发展的一大贡献。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岳阳楼图页》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岳阳楼图页》绢本,墨笔24.2x26.2cm。此画藏美国佛利尔美术馆,北京故宫和台北也有一相同母题画作。皆以微楷录范仲淹岳阳楼记,界画精绝,为夏永传世佳作。(这张专辑中描绘的原始凉亭建于八世纪初,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西大门,面对洞庭湖。几个世纪以来,这座楼阁经过了多次修复,并于1867年进行了全面重建。最著名的重建工作是在1044年由地方知府滕子京进行的,两年后,滕子京请著名的政治家和散文家范仲淹为纪念他的努力撰写了岳阳楼重修的记录。收录在中国文学史的散文作品中,范的文章是由十四世纪的画家夏永以细小笔迹记录在画中的,夏永也使用了他的一枚图章。)括号内为佛利尔官网介绍。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滕王阁图页》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滕王阁图页》绢本,墨笔26.5x27.5cm。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面对赣江。该馆最初由李元婴于653年建造,李元婴是唐高祖皇帝的儿子,该馆经过了至少28处翻新,直到1926年被最终摧毁。 主厅包含三个部分,两侧是两个较小的结构,其中一幅可以在画作的下部看到。这座阁楼是游客的热门去处,还作为各种私人聚会的场所。最著名的是在675年10月,当时很有前途的年轻诗人王勃(约650-676)参加了该聚会。现场文学集会,并为当场撰写的诗作序。这幅序言写在画上,是中国文学中最常被人引用的作品之一。对于该作品的十四世纪艺术家夏永知之甚少。然而,据说他用像蚊子睫毛一样精细的笔刷来完成他的作品,并且是界绘画风格的大师。(此是佛利尔官方介绍)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楼阁图》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楼阁图》绢本,青绿,28x29.5cm。收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唐绘手鉴《笔耕园》中。绘崇山峻岭中楼阁高筑,远处山影绰绰,数座亭台在山中隐现;近处建筑辉煌,楼阁、回廊、栏杆皆装饰考究,似皇家纳凉之所,院内院外人头攒动,忙而有序。夏永,字明远,其界画楼阁取法元初宫廷画家王振鹏,擅长以墨笔白描法绘建筑,而独以小幅见长。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丰乐楼图》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丰乐楼图》绢本,墨笔,25.8*25.8cm,故宫博物馆藏。此幅《丰乐楼图》原名《阿房宫页》,为写实界画,描绘出宫殿、绿树、远山等等实物,笔墨下细致、精巧勾画出建筑的宏伟庞大。该图绘楼阁近景,取俯瞰效果,观者似站在附近一处更高的楼阁上远眺,构图十分奇妙。楼阁描画繁而不乱,线条细密而不琐碎,杂树垂柳摇曳多姿,隐隐中有游客往来于街道上,人物虽小,但姿态生动,活灵活现。远景则笔简墨疏,若隐若现,衬托出丰乐楼主题又表现了自然界的风光,近景远景遥相呼应而又主次分明,不愧为界画高手。夏永,字明远,其界画楼阁取法元初宫廷画家王振鹏,擅长以墨笔白描法绘建筑,而独以小幅见长。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映水楼台图》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夏永:细若蚊睫,侔于鬼工,用画笔留经典建筑

局部

《映水楼台图》页,元,夏永绘,绢本,墨笔,纵23.9厘米,横25.3厘米。本幅无款识。对幅为清乾隆皇帝题诗。鉴藏印有乾隆内府诸收藏印,另钤“吴氏子存”1方。因元代另一位界画大师王振鹏曾绘过大明宫,在乾隆的题诗中又有“下临无地上凌空,磅礴精神想象中。此日未详平乐馆,早年曾写大明宫”的语句,所以此幅曾被误定为王振鹏所绘。事实上,夏永的画法虽出自王振鹏,但以小幅见长。此图在艺术性上稍逊于王振鹏,但线描的精整工细似尤过之。正如熊之缙《花间笑语》评价他的画作“细若蚊睫,侔于鬼工”。

关注工笔小强,后续更新更多作品欣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