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那天,我隔著老師的肩頭,看著天花板起伏像海哭。”

最近,接連有多個名人被舉報性侵甚至強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熱議。很多九友希望老九回答以下2個方面的疑問:

1、為什麼性侵舉報如此集中?是性侵案太多,還是性侵案施暴者的“蕩婦羞辱”激怒了更多的原本選擇隱忍的女性?

2、很多女人在遭性侵甚至強姦時,為什麼不反抗?遭受侵害後,為什麼不吭聲、不報警,而是隱忍?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性侵案給女人帶來的傷害難以想象

名人性侵案接連曝光

公元2018年7月,將被載入史冊: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站出來,自述被性侵的經歷,檢舉各種衣冠禽獸:性侵者的面孔有大學教授,有公益機構的“慈善名人”,有資深記者媒體人,還有作家……

1、曾被央視評為“中國正義人物”的乙肝鬥士雷闖被實名舉報性侵;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雷闖

2、知名環保公益人士馮永鋒被爆對其機構的女實習生和女性員工實施性騷擾,情節包括襲胸、暴打和強姦等;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馮永鋒

3、《南風窗》2007年“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袁天鵬也被指控性騷擾;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袁天鵬

4、7月25日晚間,80後女作家春樹實名曝光作家張弛、《新週刊》創始人孫冕,稱曾遭到兩人性侵;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孫冕

5、中國傳媒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區域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謝倫燦被在校學生實名舉報性侵;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謝倫燦

6、《中國新聞週刊》前編委章文被舉報性侵甚至強姦,作家蔣方舟、易小荷也加入對章文的指控。舉報者披露,章文事後曾對她說:”你永遠擺脫不了做我女人的命運,我上過100多個女生。”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章文

7、香港彩虹、彩虹中國創辦人、艾滋公益人張錦雄被檢舉性騷擾;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張錦雄

8、中山大學教授張鵬被5名女性舉報“多年來、持續性騷擾多名女學生及女教師”;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張鵬

9、知名法學家、北師大刑法學院院長趙秉志被舉報性侵和強姦;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趙秉志

10、“免費午餐”活動發起人、著名公益人鄧飛被指性騷擾;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鄧飛

11、最新消息,某電視臺談藝術談人生的著名主持人Z軍也加入了這份不光彩的名單,被實習生舉報在化妝間性騷擾……

多麼的觸目驚心,何始羅茜茜,何止陳小武!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陳小武

中國女性勇敢站出來,不惜家醜外揚,也要曝光性侵,一方面是受“Me too”運動的激勵;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美國去年開始的#Metoo反性騷擾運動中,下馬了那麼多大佬,有名企CEO、知名編劇、知名演員等。至今沒有一起冤假錯案。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另一方面,女人們站出來檢舉揭發,是被“蕩婦羞辱”二次傷害,忍無可忍。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所謂“蕩婦羞辱”,就是通過貶低女人的人格,來誘導公眾得出“她那樣、她活該”的結論,從而減輕性侵者的罪責。

章文的反應被稱為一篇“大寫的蕩婦羞辱‘範文’”:章文在回應中對其強姦的指控矢口否認,反而不斷強調舉報者情史豐富;同時說,“蔣方舟,一直單身,交了眾多男朋友;易小荷,離過婚,經常出現在酒局上。”

更可怕的是,很多吃瓜群眾的奚落,也傳達出相似的思維方式和觀念:

“這女的想錢想瘋了吧!”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找你也是有原因的。誰叫你穿得這麼暴露,誰叫你這麼大大咧咧,你要不是這麼風騷,怎麼會勾引男人……”

“母狗不撅腚,牙狗(公狗)不敢上!”

“一個女人,只要她不想,總是能反抗的。能讓對方得逞,就說明是欲拒還迎,你當時不反抗,事過多時又來找後賬,自己也有問題!”

“即使做了又怎樣?當時爽了?現在又想敲詐?這個仙人跳有些大!”

“既然是強姦,為啥幾年之後才提出來?……我相信他們當時是你情我願。”

這種腔調的潛臺詞似乎是說,如果不是你放蕩,如果不是你引誘我,我怎麼會跟你上床?

不過,這種看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不僅在社會學上沒有充分依據,在犯罪學調查上也沒有充分依據,在心理學上更是沒有依據。

比利時曾經有個展覽:被強姦那天,你穿著什麼衣服?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外:普通的衣服,普通的女性,跟穿著是否暴露、長得是否漂亮沒有必然聯繫。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其實,強姦犯的目標更多的是那些看起來性格很軟、魂不守舍的女人,他感覺自己很容易就可以控制、可以上手。

而那些行走如風、精明幹練、反應敏捷的女人,一看就不好惹,很少有人對這樣的女人下手,因為失控的風險太大。

還有很多人的質疑是,那些遭遇性侵的女人,為什麼當時不報案?為什麼不反抗?

太多的性侵受害者都曾被朋友、家人,甚至是警察問起:你為什麼不逃?你為什麼不尖叫?

不反抗,是她們不要臉嗎?是她們膽小怯懦不敢反抗嗎?

不是!

原來,這裡面有兩大原因,一個是,來自社會的二次傷害更加難以忍受,第二個是,我們不瞭解的心理現象:身體的自我保護功能!

在中國,強姦報案率只有10%,即使美國,也有60%的女性選擇不報案。對於大多數發生在熟人之間的強姦案來說,當事人容易舉證與對方發生了關係,卻很難舉證是被迫發生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報案者往往面臨二次傷害。

舉報章文的女生在《章文,停止你的侵害!!!!》一文裡寫到:

“我諮詢了很多人,律師、警察、法醫,他們告訴我,這種情況下我會面臨警察多輪細節的盤問,對於大多數受害者是一種摧殘,所以他們給我建議是不要報警,但讓我保存好證據。我的警察朋友還給我模擬了一次詢問的過程,一想到要當著陌生男人的面,回憶那些不堪回首的細節,我當時就崩潰了。”

當然,還有來自社會公眾的奚落。

除了上面這些來自外部的二次傷害,更可怕的是,來自受害者自己內心的過度自責,更加難以忍受。

許多性侵犯受害者會在事發後過度自責,終日沉湎在羞愧感中。尤其是男性,更容易覺得自己懦弱。因為正常情況下,在遭遇壞事的時候,如果不作出一種選擇,會被人指責不夠勇敢。

自責、被責、恥辱感,對女人造成了極為嚴重的二次傷害。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很多女人為什麼不反抗?

突遭強暴,要麼反抗,要麼逃跑。一般理智的人,都會這麼做。然而很多女人卻不反抗。

很多女人是多少?一項研究指出,在性侵犯的經歷中,至多有88%的受害者會出現短暫麻痺。

有的被強暴者回憶說,當時自己無法呼吸,感覺只想消失,自己的眼睛因恐懼而睜大了,根本動彈不得,無法逃離,就像一個壞掉的洋娃娃……

有的人回憶說,他(強姦犯)大聲喝道:“按我說的去做,我就不會用刀子傷害你!”字字清晰。很不幸的是,除了按他的要求去做之外,我根本不能做出任何反應。

經常打籃球和橄欖球的切爾西有一次被強姦了。危急關頭,即便強壯如她也無法反抗。她回憶說:“在我嘗試反抗的時候,我的身體都會動彈不得。我想要尖叫,但是我的喉嚨只發出了喘息聲。”

受害者普遍很不理解,覺得自己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為什麼自己的身體會在關鍵時刻背叛我?為什麼我的身體會因恐懼而僵硬?

僵硬,只是身體想要保護自己

一個人在面臨危險情形的時候,如果認為自己有獲勝的把握,會反抗;如果認為自己很可能在反抗中輸掉,會逃跑。

如果無論是逃跑或是反抗都無法確保自己的安全的時候,那麼身體會進入第三重機制:僵硬。

人的身體是受大腦控制和指揮的,當人的身體被攻擊者掌控,心裡極度害怕重傷或死亡的時候,極端生存反射作用就會接管身體,保護自己。

這時候,身體認為,如果受害者在此時進行反抗,會遭受到更大的傷害。

具體工作原理是:在突發的極度恐懼下,大腦裡的恐懼電路中的一個關鍵結構杏仁核收到強大壓力信號,立即通知腦幹阻止身體運動。於是負責理智思考的整個前額葉皮層的區域都無法正常運轉。

這時候,身體會變得僵硬,雙手無力,如同殘廢,說不出話,哭不出聲。有的受害者的心率和血壓都會變得微弱之極,甚至會突然犯起困來。

這種僵硬反應就是緊張性不動

這種情況下,受害者一般也感覺不到痛苦。有的受害者回憶說,當時就像是房間裡籠罩了煙霧,而自己無法看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有人要等到幾個月後,身體才能恢復疼痛感。

之所以感受不到太多痛苦,是由於另外一個心理反應:抽離。受害者在極端生存反射作用的幫助下,能夠從可怕的情緒和感覺中抽離出來。如果傷害和死亡在那個時候真的到來了,疼痛也不會完全顯現。

極端生存反射作用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度過心理危機,比如從高處墜落、被動物傷害,當然還有性侵。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許多受害者並不知道大腦這層自動的保護機制,事後常常感到羞愧無地自容,陷入焦慮與壓抑的情緒深淵。

回到我們的問題:太多的性侵受害者都曾被朋友、家人,甚至是警察問起:你為什麼不逃?你為什麼不尖叫?

被責問時,受害者的內心就會升起一股燃燒般的愧疚和自責,誰讓自己在那次強姦中什麼也沒做呢?

人們常會認為,要麼逃避要麼反抗。但事實是,人們面臨危機時的反應,是要麼逃避反抗,要麼動彈不得。

我們常聽說,戰場上的新兵蛋子經常嚇得扣不動扳機,開不了槍,也是這個身體反應導致的。就是說,軍人或士兵也需要進行嚴格的重複訓練,才能在槍彈雨林的恐懼中,有能力扣動扳機。

各位九友,今天咱們瞭解了這個心理現象,以後當受害者向你敞開心扉的時候,最好的做法是信任對方,告訴她們:

"你什麼都沒有做錯,這並不是你的錯"。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研究者已經多次強調了認識僵硬反應的重要性。然而這種現象並沒有在主流媒體中得到普及,不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這種忽略對受害者的心靈恢復都是有害的。

如果認為是自己的責任,受害者如何能及時地去尋找治療和幫助呢?

如果認為是自己的責任,受害者又怎麼會去報警,將這些惡徒繩之以法呢?

即便去了,由於強姦有很大一部分發生在熟人甚至是親人中間,警察如果不知道僵硬反應,又怎麼會停止追問"你為什麼不反抗",進而認為你是在撒謊呢?

人們即便可以告訴他們這不是受害者的錯。但如果不能理解為什麼那時會動彈不得,又如何能發自內心地說出這句話呢?

所以,以後聽說這種事,可別再急著指責、嘲笑她們了!

如果誰不幸遭遇被強暴,也不要再陷入自責和恥辱感的痛苦深淵了!真的不怪你!

是的,那些愧疚、羞恥和失敗感僅僅屬於強姦犯。而我們要做的,是儘快建立一個科學、善良、包容、信任、支持的社會大環境。

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唱個歌被砍掉腦袋,生個氣被老虎拖走,徵個婚被逼到跳樓,犟個嘴被一槍爆頭,多句嘴被先奸後殺,開個玩笑被下毒毒死……

一個又一個慘痛的案例,一次又一次的告誡我們,不會情緒管理,不懂自己也不懂別人,隨時有可能得罪人,嚴重的丟掉小命!

情緒為什麼難控制?因為方法不對頭!因為只有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才真正管用!老九根據多年的讀人經驗,和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腦神經科學、心理學,研創了一套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三步識人法,和四步情緒管理法,特接地氣兒,誰都能做到。感興趣的朋友,你給我私信,暗號是“九哥”,老九私下裡發給你。

老九就是我,當過主編,企業高管,閱人無數,教訓滿身。關注老九,我們一起解讀人性,一起總結得失,一起快樂成長。

性侵頻發,不反抗不是膽量小,也不是人品次,而是一種心理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