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員工都抗拒考核,做績效要根據實際情況,且要有正確方法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導讀:

企業都會對員工做考核,不達標就扣錢或者少發工資。一提到績效,不管是員工,還是管理層甚至老闆,都會覺得異常的頭疼,為什麼要做績效考核?企業是否具備績效考核的條件?要用何種技術方法達成,又有什麼樣的系統來支撐?這些都是制定績效管理初期需要考慮的問題。而往往,很多中小企業一談到績效管理,就會落入誤區,把它當成是扣工資和降低成本的工具,以為通過績效獎罰就能夠很好地管理和控制員工,甚至簡單指派目標、索要結果,而不考慮現實。

劉強東:員工都抗拒考核,做績效要根據實際情況,且要有正確方法

北京:京東商城CEO劉強東清華演講

什麼是績效管理?談績效管理談的是什麼?

績效管理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它不僅僅是一個結果,而是通過計劃制定、輔導溝通、考核反饋來幫助員工提升工作能力、達到雙贏的過程。

要做好績效管理,首先需要明確如今的管理現狀。中小型企業的一個特色,就是人數不多,穩定性不足。在創業發展初期,戰略目標不清晰,管理基礎薄弱,職責分工不明是很多中小型企業都會踩的一些雷區,而因此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管理不夠人性化,員工感受不到信任感和安全感,流失率一直高居不下。

如果薪酬福利更是不夠競爭力的話,就更別幻想幾個KPI評分和幾百塊的獎金能讓員工鞠躬盡瘁了。如果說月初設置了考核標準,月底就一定能達到的話,那為什麼不直接設置個每月純利潤1000萬的KPI呢?

所以說,在進行績效管理的時候,除了要細分年度目標之外,還要考慮公司和員工的現實狀況

劉強東:員工都抗拒考核,做績效要根據實際情況,且要有正確方法

中小企業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劉強東:員工都抗拒考核,做績效要根據實際情況,且要有正確方法

劉強東:員工都抗拒考核,做績效要根據實際情況,且要有正確方法

現在企業使用的考核模式有很多像KPI、OKR、BSC等等。但是對員工的激勵效果其實並不理想。為什麼呢?

績效管理強調的永遠是人才的培養和內驅力的激發,讓員工成長髮揮更大價值而非一味壓榨員工,實現組織與個人的協同發展,才是雙贏的管理方法。

那麼薪酬績效激勵應該如何做?

績效激勵是績效在前,激勵在後,也就是說,員工要想實現高收入,前提你就必須做到高績效,所以績效激勵主要做好以下兩點:

1、績效指標利益捆綁

  • 設計激勵指標

設計的每一個績效指標都是清晰可量化的,可以用數據表達的,這些指標都是企業當下所需要的。如銷售額、毛利額、成本率、人創績效、回款率、工資費用率、可控費用率、客戶滿意度、員工流失率等,這些數據都是以結果為導向。


  • 指標與薪酬掛鉤

找出每個崗位的激勵指標後,我們再把這些指標和員工的薪酬掛鉤,然後根據實際的數據以效果來付費,最終決定員工的工資收入高低。這種指標一般與管理幹部、業務型、生產型員工捆綁。

下面分享一種最具有激勵性的薪酬模式!可以實現給員工加薪,不加成本,員工積極性大幅提升。

一、KSF薪酬全績效——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這是一種最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最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員工銷售等崗位。

KSF模式分配的並非企業既有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企業獲得的是高績效,從而實現共贏。

一句話來說,就是員工和企業都能賺錢。

劉強東:員工都抗拒考核,做績效要根據實際情況,且要有正確方法

1、高績效高薪酬:

  • 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於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2、利益趨同:

  • 員工工資屬於管理成本,工資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闆內心不太願意增加員工工資。而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劉強東:員工都抗拒考核,做績效要根據實際情況,且要有正確方法

3、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

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

劉強東:員工都抗拒考核,做績效要根據實際情況,且要有正確方法

以年度為單位評價員工表現與激勵看似很合理,可這都是事後諸葛,員工每天、每月的工作成果與及時激勵遠比年終評價更有意義。年目標是天、周、月目標成果合計,目標週期越短,成果肯定越多。企業一方面要將激勵長效化,一方面還要短期化,這才是長短兼顧、相得益彰。


二、PPV量化產值薪酬模式,打破了傳統定編定崗來招人和付薪的模式,完全以工作量來招人和支付工資,推動員工從被動工作到主動工作,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人效,快速幫助企業減人增效加薪。

在這個模式下,HR固定薪酬的比例降到2000元,加大了浮動薪酬的比例。在新的薪酬模式下,她除了承擔招聘和培訓工作之外,還兼職行政、採購、自媒體運營、銷售等工作...


劉強東:員工都抗拒考核,做績效要根據實際情況,且要有正確方法

固定6000和底薪2000+績效工資你選哪個?別急,先看看本文

某公司行政人事薪酬

不管是本職工作,還是其他兼職內,每一項工作都將會被量化和定價:

1、招聘;每招聘一個員工入職:500,轉正後得500

2、培訓員工;每培訓一次(不低於2小時)得50元;

3、考勤管理;每月輸出考勤表 300/月

4、企業自媒體運營;每天更新企業自媒體渠道內容,包括微博、頭條號、公眾號等 1000/月

5、兼職銷售,為業務員輸送潛在客戶名單,成交後得到業務員提成的30%—40%

6、為企業採購物料和辦公用品,500/月

.....

在這個薪酬模式下,以這個HR專員的能力,她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因為她不甘於只拿6000的薪酬。

對於有能力的員工,我們要利用機制激發她,讓她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工資。

運行三個月後,她每月平均公司大概拿到了9000-10000。比之前的預期高了三分之一,但是我很開心,因為她不僅輸送了人才,還輸送了很多客戶名單,併產生了業績。

她在家自發加班工作,只為了做更好的結果。

並且對公司來說,三個人的工作,她一個人就能完成三個人的工作,精簡人員,提高人效,並且她要做出了結果才有好的收入,而不是得過且過,只做過程,不對結果負責。

企業不僅沒有增加成本,反而效益提高了。

老闆永遠要明白一個道理,企業購買的不是員工的時間、能力、經驗、或者學歷,而是她的價值。

能力再強,沒有發揮出來也沒有用,只有做出了結果,才意義。

PPV設計原理:

1、多勞多得:

讓員工為自己幹,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應該相對越高;

2、一專多能:

在擁有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在有主職角色的基礎上,讓員工可以同時承擔更多的工作角色,發揮更大的價值;

3、複合價值:

根據工作流程與工作量,以高效為目標,合併部門、崗位的職責功能,3個人幹4個人甚至5個人的活,通過優化人效,給員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機會。

很多企業老闆覺得,自己的員工經常偷懶,出工不出力,上班玩手機,但實際上,老闆需要反思的是,你是否給員工努力的理由?員工多做,又不能多拿?為什麼要那麼拼?


劉強東:員工都抗拒考核,做績效要根據實際情況,且要有正確方法

固定6000和底薪2000+績效工資你選哪個?別急,先看看本文

打破二線思維盲區的關鍵是薪酬模式

1、沒有好的機制,就會埋沒人才。沒有選對人才,再好的機制也難以發揮最大的價值!

2、人才是舟,機制是水;人才是魚,機制是海。

3、選人不一定要用最優秀的,而是適合的,關鍵是適合企業當前的環境和機制。

4、在機制面前,人人平等;在團隊面前,機制要靈動平衡。

5、沒有完美的人或機制,把人與機制組織合起來,就能創造趨近完美的人與團隊。

私信“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更多管理知識:關注我“績效新思路”每天干貨分享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