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憑什麼能成為將近2000年中醫無法逾越的高峰?

近兩千年來,《傷寒雜病論》是中醫界始終無法逾越的高峰,時至今日,依然指導著大批醫學志士。

《傷寒雜病論》成書於東漢末年,是醫聖張仲景晚年曆經世事後,窮盡心血的偉大作品。

一部書能影響後世2000餘年,為什麼有這麼大魔力呢?也許我們從張仲景的傳奇人生中能找到答案。

《傷寒雜病論》憑什麼能成為將近2000年中醫無法逾越的高峰?


大約公元150年,張仲景出生在現河南一個普通人家,父親只是一個沒品的小官。

此時正值東漢末年漢桓帝時期,漢朝已開始落寞。再往前5年,為關公刮骨療傷的華佗已經出世了。

161年,張仲景11歲的時候,拜了同郡很有名氣的醫生張伯祖為師。

張仲景為什麼踏上醫學這條道路呢?也許是上天冥冥中安排的。從後來他的作為來看,真真是:

天不生張仲景,萬古醫道如長夜!

張仲景在作為學徒的時候,就顯出他醫學上的天賦來了:聰明穩重、肯鑽研、不怕苦、有仁愛心。

是的,一個好的醫生所要求的就是這麼簡單。

南陽何顒曾評價他: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

何顒就是評價曹操“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那位。

這段時期,張仲景努力跟著老師學習醫術,同時博覽古代醫書,《皇帝內經》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張仲景也有了自己的偶像。

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師;切而知之謂之工。”仲景的偶像就是能望而知之的扁鵲。

《傷寒雜病論》憑什麼能成為將近2000年中醫無法逾越的高峰?


168年,張仲景18歲,醫術已“青出於藍勝於藍”,此時逢漢靈帝繼位,仲景因舉孝廉在朝廷做了官,實現了他“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生長全,以養其身”的夢想。

漢靈帝時朝局並不穩定,具體大家從《三國演義》可見一斑,又兼時疫大作,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接連出現瘟疫,民不聊生,橫屍遍野。

此時張仲景醫術雖有小成,對待如此大面積的瘟疫也是毫無辦法,瘟疫也奪走了他很多家人的生命。在後來的《傷寒雜病論》序中,曾記載有: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末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

對瘟疫無能為力的自責和看到朝廷對瘟疫的態度,張仲景對為官已經很不感冒了,反而更激起了他對醫術的鑽研。親人的凋零也讓他有了攻克瘟疫的大願。

世事總是顛顛倒倒,196年,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張仲景又被派為長沙太守。

在其位謀其政,為政之餘,張仲景也不忘為百姓治病。戰亂頻繁,瘟疫時至,病人越來越多,張仲景於是決定每個月初一和十五兩天不問政事,將公堂當做醫官,治癒無數病人,深得百姓愛戴,被百姓稱為“坐堂醫生”。

《傷寒雜病論》憑什麼能成為將近2000年中醫無法逾越的高峰?


除了臨床診治,他還刻苦鑽研《素問》、《靈樞》、《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古代醫書。同時又努力收集民間經方。

日升日落,花開花謝,我們的醫聖忙碌在自己的世界裡,從不懈怠,彷彿一團火,所有的努力都是讓這團火更加明亮和溫暖,驅散人們對病魔的恐懼和黑暗。

正是這時期的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讓張仲景的醫術有了顯著提高。

205年,張仲景終於對瘟疫有了深刻的理解,遂開始著書。

幾年後,凝聚張仲景畢生心血的《傷害雜病論》問世了,一經問世,便成了一座山,以致2000年後的人們都仰之彌高。

另一位神醫華佗在晚年讀到此書時,嘆道:“此真乃活人之書也!”

此後,張仲景還著有《辨傷寒》十卷、《評病藥方》一卷、《療婦人方》二卷、《五藏論》一卷、《口齒論》一卷,可惜都早已散失不存。

相傳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路上很多窮人凍了耳朵,便記在心裡。

沒過幾天就研究了一個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草藥用麵皮包了煮著吃,就是我們今天的餃子。

然後派人到路口舍藥,因為那天是冬至,所以後來流行冬至吃餃子就是為了紀念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憑什麼能成為將近2000年中醫無法逾越的高峰?


張仲景卸任還鄉後,長沙每年都會派代表來看望他,甚至會為他百年後葬在哪和本地人爭論不休。

非救百姓於水火,哪能得百姓如此愛戴。

張仲景回家鄉後一直行醫到215年,有求必應,活人無數,最後溘然長逝,功德圓滿。

《傷感雜病論》發展並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法則,集中華古醫書之大成,是張仲景在理論和實踐中千錘百煉的心血,非有大心願者不能為。為後世點燃了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

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

這是張仲景在書中自序的原話。

大哉!醫聖張仲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