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啥意思?又有什麼說法呢?

在我國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民俗、俗語,雖說今天有很多民俗、俗語都消失了,但卻還是有一部分保存了下來,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講的

“正月佔歲”的習俗以及與之相關的“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的俗語。

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呢?

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啥意思?又有什麼說法呢?

在中國民間的神話傳說中,女媧創造了世間所有生靈,初一造雞,初二造狗,初三造豬,初四造羊,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才造了人。因此,從初一到初六分別對應了六種動物,叫做六畜之日,六畜之日不食牲畜也是過年的傳統了。

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啥意思?又有什麼說法呢?

“古代有一種說法叫做:“五德之禽啼,福氣滿門來”,這五德之禽,是意欲雞有五德(文、武、勇、仁、信)。所以初一不光不能吃雞,也不能殺雞,而且還不能幹活,不能說不吉利的話等風俗,寓意在新的一年裡能夠好好休息,吉祥平安。

正月初五迎財神,正月初六送窮神,這兩天,大家要祭祀財神,打掃衛生,把那些“窮土”給掃出門,好把“財神”迎進門。還要把廁所給打掃乾淨,通過這樣的方式祭祀廁神。

俗語“頭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啥意思?又有什麼說法呢?

這些風俗是不是很有意思?不過隨著科技發展,不少風俗已經被確定為封建迷信,很多地方也就沒有這些忌口了,每到春節,家家戶戶桌上都擺滿了各種美食,跟那些習俗相比,團聚的歡樂才是任何東西都換不來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