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 拿得起 放得下 所以張良能獨善其身 倖免於難

張良是秦末漢初傑出的謀臣,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有道是“伴君如伴虎”,漢高祖劉邦的疑心極大,張良陪伴皇帝左右還能夠自保,這確實是一大奇蹟!張良為什麼能夠在危機重重的宮廷鬥爭中得以善始善終?

張良 拿得起 放得下 所以張良能獨善其身 倖免於難

眾所周知,秦末亂世中,劉邦的崛起頗為傳奇。他出身低微,說好聽點兒是一介布衣,說不好則是一個“老混混兒”。他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身邊有著一眾出類拔萃的能人幫助,軍事方面由韓信全權指揮,後勤軍需可以放心的交給蕭何,而謀略策劃則是有著無雙智士的張良存在,一眾的助力輔佐下,劉邦才能夠順利的開創漢朝的天下。

劉邦曰:“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這一眾的能人都是劉邦的漢室江山的開國功臣,但是劉邦上位之後,為了能夠穩固自己的統治,卻是對一眾的功臣大開殺戒,韓信、彭越、英布等人先後慘死,而張良蕭何等人卻得以善終。如果說蕭何等人憑藉的是劉邦發小,有著同鄉情誼,那麼中途投靠的張良,又是憑什麼呢?

首先我們得知道,劉邦為什麼要殺功臣?劉邦的頭腦、權謀、手腕,不在秦始皇之下。劉邦雖然厭惡秦始皇的殘暴,但卻認可秦始皇的治國之策。劉邦認為,漢朝絕對不能像西周那樣出現“諸侯割據天下”的情況,秦始皇所制定的“郡縣制”才是管理大漢王國最好的手段。特別是異姓諸侯擁兵自重,始終是一個不穩定因素。你的知道,這些異姓諸侯,其實大都是因為利益才聚集到劉邦麾下,他們之中不少人都有過反叛前科。韓信、彭越、英布,那曾經都是項羽帳下。

所以,項羽乃是前車之鑑,既然他們敢反項羽,有朝一日,未嘗不會反你劉邦?所以劉邦為了不讓權力和土地落入外姓人之手,在建國之後,便開始尋找機會廢殺八大異姓王。這八大異王分別是韓信、彭越、英布、盧綰、張耳、臧荼、韓王信、吳芮。這些異姓王裡,除了盧綰和劉邦是發小,幾十年感情深厚,好的快要穿一條褲子外,其餘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半路投靠過來的,甚至還有降將。劉邦對他們基本上談不上有感情,主要還是利用他們的能力、身份等等。由於這些人的身份特殊,一統天下後不得不挨個封王。

張良 拿得起 放得下 所以張良能獨善其身 倖免於難

八大異姓王雖然是劉邦親自封賞的,但是劉邦卻並不完全信任他們,因為他們的手中不僅有權、有兵、有財富,還有封地。因此,劉邦必須要考慮後世之君能否壓制住這八位手握重權的“異姓王”,倘若不盡快除掉這八位異姓王,劉邦死後的西漢很容易回到戰國割據的情形。為了大漢江山能夠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劉邦必須在自己過世之前剷除掉威脅劉姓皇室統治的八位異姓王。

其實劉邦不是嗜殺殘暴之人,他的所作所為,不過是保障皇權,剷除威脅。他所殺之人,大都是有前科黑歷史的不穩定因素。至於其他人,只要是乖乖聽話,便不會有太大問題。特別是當初沛縣出來的那批老相好,哪個不是封侯拜相,衣錦還鄉?就連曾經背叛他的人雍齒,最終也是榮華富貴,享之不盡。所以劉邦為什麼不殺張良?結合前文來看其實就很簡單了,因為張良沒有實權,對劉邦構不成威脅。

劉邦之所以會殺盡功臣,是因為這些功臣是手中有著兵權的異姓王,這樣的存在無論是放眼任何一位統治者,都不會心慈手軟的,雖然劉邦是漢室的皇帝,但是這些異姓王天高皇帝遠,完全是有著自治權,而張良與韓信有著本質區別,武將難以管束,而張良不過是一個謀士,劉邦主要是依仗他的腦子。雖然劉邦給予了張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和足以光耀千古的榮譽,但卻沒有賜給張良與之相應的權力地位。

首先張良並不在八位異姓王的行列中,其次張良的手中既沒有兵權也沒有封地,甚至連政治權利都被劉邦刻意的削弱,劉邦沒有必要除掉“手無縛雞之力”的張良,更沒有必要將所有開國功臣都趕盡殺絕。當然,即便如此,很多人也難免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結局。特別是像張良這樣的開國功臣,其運籌帷幄之術,劉邦不可能不心生忌憚。而對此,張良早有準備,他了解劉邦這個人。只可共患難,不可同富貴,既然自己功成名就,人生價值已經實現,那麼接下來便該是隱退了。

張良 拿得起 放得下 所以張良能獨善其身 倖免於難

相較而言,韓信精通兵法卻不懂權謀,英布作戰英雄卻不通事故,而張良則不同,張良的智慧連劉邦都為之欽佩,可見張良並非“池中之物”。作為一個智計無雙的謀士,張良不僅非常善於謀劃,他的性格更是特別的隱忍,這一點通過黃石公多次讓張良撿鞋,就能看出,為此黃石公更是將《太公兵書》交給了張良,隱忍謙讓是張良性格的最大優點,並且張良對於劉邦十分的忠心。

張良在劉邦心中的存在,亦師亦友,兩個人是在天下剛剛大亂的時候半路結識的,一見之下就大為投契: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一個教的開心,一個學的透徹,兩個人名義上雖然是君臣,但劉邦對張良始終保持尊敬,因為張良並不僅僅是個書生,他胸中的韜略令劉邦折服。這一點從劉邦對待張良和那些儒生態度上的差異就能感受到,張良的勸諫與謀劃,劉邦幾乎無所不從,尊敬而親暱地稱呼“子房”,對儒生則是各種辱罵,自稱“而公”。這種私人情感基本上貫穿了劉邦的後半生,張良也因此得以倖免,沒有遭到清算。

劉邦獲得天下之後,採用大封功臣的手段,企圖用高官厚祿穩住人心,但是張良深知“功成身退”這四個字背後所隱藏的智慧,他先是推掉了劉邦賜予的“三萬戶”封地,後又請求劉邦讓自己留在留縣修道。留縣是劉邦和張良初次相遇、共同把酒言歡,謀劃大事的地方,象徵著兩個人純潔的君臣之情。劉邦被張良的忠誠所感動,允許張良在邑留縣修道,並且賞賜張良數萬擔黃金。張良既保住了性命,有獲得了取之不盡的財富,可謂一石二鳥。

除了劉邦遇到難題的時候出出主意外,基本上藉著體弱多病的原由,常年在家辟穀修道,以示無野心,對權力不感興趣,只想修道成仙;被呂后逼到躲不掉的時候,出謀劃策穩定了劉盈的儲位,相當於交好了繼任之君和呂氏家族。這樣一個無野心的人,劉邦怎麼會對付他,而劉邦死後,他同樣高枕無憂。此外,張良在確保自己無虞的同時,還順便搭救了一下老友長沙王吳芮,他的韜光養晦之計使得後者成為大漢碩果僅存的異姓王。用人精來形容張良已經不夠了,張良真不愧為“謀聖”也。

張良 拿得起 放得下 所以張良能獨善其身 倖免於難

其實縱觀歷史,那些所謂的大殺功臣,都不應該把帽子蓋在皇帝一個人頭上。如若不是臣子貪念權勢,又怎會不得善終?歷史上除了朱元璋的明朝,那些開國功臣們,凡是激流勇退的,其實都能得以善終。只要你不擅權,不掌兵,做一個對其帝位沒有威脅的人,那就沒多大問題。如果當初韓信、英布等人能乖乖放下手中權勢,做個安樂公,其實結局也不至於如此悲慘。

換句話說,不是劉邦放過了張良,而是張良放過了自己。張良博覽群書,世事洞明,劉邦做了皇帝之後,張良功成身退,只是要了一個留侯的職位,相當於現在的縣長。按說他是漢初三傑,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張子房,有赫赫功勞的開國元勳,竟然去當了一個小小的縣長。這就是張良的高明之處,遠離國都,過著半隱居生活。韓信如若功成身退,低調做人,不居功自傲。像張良一樣,自行卸甲,看淡功名利祿。也會平安無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