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計算退休工資?

碎在揚花裡的文字


樓主您好,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計算退休工資嗎?我們說靈活就業人員所交納的養老保險,它也是屬於職工養老保險的範疇,它跟企業在職職工所交納的基本養老保險是完全一致的,是沒有任何區別的,而且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轉移到企業單位去,累計計算自己的繳費年限,當然作為企業在職職工也可以轉移成為靈活就業的形式,來參保自己的養老保險。

所以說靈活就業人員所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那麼也是能夠正常累計計算年限的,因為累積年限是決定自己今後退休金待遇的一個重要條件,所以說能夠正常的累積計算自己的繳費年限,對於自己的退休金都是有很大的一個幫助的,那麼我們靈活就業人員所繳納的養老保險完全是可以計算退休金待遇的。

只要是你沒有工作單位,那麼你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來交納自己的職工養老保險,他實際上和企業在職職工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可以享受到累計計算繳費年限。所以說自己完全不必要擔心按照靈活就業的形式來交納的養老保險,他基本上和企業在職工是沒有區別的,累積年限都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就是靈活就業人員所承擔的社保的繳費會更高一些。


社保小達人


很多人覺得靈活就業人員繳納養老保險可能並不划算,繳納的錢數需要10年才能拿回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從養老金計算公式說起

現在,我們繳納養老保險產生的養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這兩部分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全國統一的,如下圖所示:

由於很多靈活就業人員只求有一份養老保險待遇,絕大多數人都按照60%的最低檔次繳納社保,而且很多人繳費滿15年就終止了。

如果按照60%的檔次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按照100%檔次繳費,一年可以領取1%;300%檔次繳費可以領取2%。總體來看,按照60%檔次繳費,收效比還是更高的。

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個人賬戶的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個人賬戶的餘額又相當於繳費基數的8%形成的,60歲退休計發月數是139個月。

如果當地的社平工資是5000元,每繳費一年,產生的基礎養老金待遇就是5000元×0.8%=40元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等於3000元×8%×12除以139,大約等於20元。也就是說,按照3000元基數(60%檔次)繳費一年,會增加養老金60元。

個人需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是3000元×20%×12=7200元。

因此,繳納的錢數需要7200元除以60,等於120個月,也就是10年才能夠拿回本來。

上述的說法是錯誤的

實際上,上述的計算模式是靜態的計算,單純以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算繳納的錢數和生成的養老金。但實際上社會是動態的,有很多需要仔細考慮的地方。

第一,社會平均工資。我們的經濟在發展,社會平均工資在提高,現在繳納社保未來辦理退休,養老金是不可以按照現在的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的。目前,我們的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仍然維持在8%~10%之間,相應的基礎養老金也會同步提高。


第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裡的錢數,每年會根據國家公佈的記賬利率,計發個人賬戶利息。2016年國家統一公佈記賬利息後,這三年來的記賬利率分別是8.31%、7.12%和8.29%,遠遠超過了銀行理財4%~5%的利息。

第三,養老金增加。每年國家都結合當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和物價增長情況調整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式主要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三種方式進行。按照山東省的養老金調整方式,繳費15年退休,每月可以增加89.5元(按照基本養老金1000元計算),相當於每繳費一年平均可以增加6元養老金。因此,養老金也是在不斷增加的,回本的時間會更短。

第四,喪葬撫卹待遇。參保人去世以後,如果個人賬戶沒有領取完畢,餘額可以繼承。另外,參保人的家屬還可以享受到相應的喪葬費和一次性撫卹金或者救濟金待遇。相應的文件依據實際上是1951年的勞動保險條例,不過很多地區仍然在執行。像山東省一次性救濟金高達當年月均社平工資的10倍,按照2019年5449元的平均工資計算,高達54490元呢。這也是繳納養老保險的待遇。

綜上所述,各種待遇一相加,在人均壽命76.7歲的情況下,多數人都不會虧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