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到底會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和災難?

新冠肺炎在今天正式有了名字,即新冠肺炎或者NCP。在上篇自救指南中,我們提到了加上新冠肺炎更加魔幻的2020年。那麼從行業角度來看,我們來詳細結合國際投行研究報告分析,來談談哪些會遭到衝擊。前方硬核預警!

新冠肺炎到底會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和災難?

客觀的說,我國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總體還是非常迅速、高效的。縱向比較,2003年非典措施實施的晚的多;橫向比較,比美國H1N1、巴西寨卡病毒等等國際性大事件,都及時的多。然而事情發生就是發生了,時間無法倒流。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略微判斷未來的趨勢,無論是對自己還是社會,無疑都是極好的。這次我們帶來的是,結合美國最著名的評級機構之一穆迪的研究分析來看看,哪些行業再次之下會受到衝擊。

新冠肺炎到底會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和災難?

對中國、全球和地區的經濟:短期受損整體來說,目前穆迪預計,中國年度GDP增長會保持不變,維持原預測5.8%;然而GDP的組成結構,可能會受到衝擊。
很重要的原因是,2003年SARS後中國經濟和股市僅僅只是短期受損,卻很快就在當年夏天恢復原先的增長路線了。當然,時過境遷,如今中國的GDP情況與當年大不一樣,這麼直接比較也不完全公平。
如下圖,03年中國一大部分GDP依靠固定資本形成總額 - 個人消費僅僅只佔總增長的20%不到,連續3年平均佔比也只是在47%。而在2019年,個人消費佔我國GDP增長的64%(連續三年平均)。

新冠肺炎到底會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和災難?

因此,對個人消費打擊相當大的流行病來說,這次新冠肺炎對中國經濟增長衝擊的可能性更大。

然而,基於政府已經採取的種種措施,比如注入流動性、減緩部分稅收等等,我們有理由相信,儘管短期會受到較大波動,年度GDP增長仍然會維持不變。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措施可能會在其他驅動彌補個人消費減緩導致GDP的損害就是了。

對全球經濟來說:中國經濟的規模,以及和其他國家的高度連通性,必然會將影響導向全球範圍。特別是對比SARS階段,目前中國與世界連通愈發緊密 - 一方面,假如其他國家也有爆發,全球的醫療體系都會受到衝擊。另一方面,當今全球的供應鏈也許會受到損害,不分產業。

對中國地區來說:特別是已經很脆弱的香港。我們都知道,去年香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動盪,不斷下調的香港地區的經濟增速在2020年看來,是很難能夠恢復過來了。曾經亞洲範圍內,就只有香港和新加坡是穆迪亞洲的最高評級 “Aa2“, 香港慘遭下調“Aa3"。看來短期是更難恢復了。

新冠肺炎到底會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和災難?

最受衝擊的:交通、旅遊和零售及衍生行業
最最明顯的衝擊,就是交通了。

如下圖,把過年期間中國的交通情況數據化,就更好理解了。下圖黃線表明,過年的40天內,人們總體的交通流量佔全一年的比例。而2019年,則達到了17%,接近1/5了。

2019年的春節,我國有251億的高速公路流量,有4.1億的鐵路出行流量。而到了2020年2月2日,中國總體只有1.9億的出行量,年降低73%。一來一去,交通行業的損失也能略窺一二了。

新冠肺炎到底會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和災難?

不光如此,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因素,國家決定延長各地的春節假期,以及封城、封路等等措施,導致了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所有交通出行量的大大降低:鐵路,公路,飛機,或者市內交通地鐵、公交等等。同時,由於要加強防疫,所有交通需要加大投入去僱傭人員和採購設施之類。從國際交通來看,由於有62個國家紛紛發佈旅行禁令,短期的交通和旅遊業勢必會更加凋零:如過往春節特別火的旅行目的地美國、日本、香港地區等。

新冠肺炎到底會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和災難?

然而, 還是反觀2003年SARS情況,情況最嚴重的香港,地鐵情況在4個月後,也就是03年7月份,出行量就恢復到正常水平了。自然,如果目前情勢一直延續下去的話,也許會有更加嚴重的後果。當然,每個地區、不同人群的出行偏好肯定略有區別,恢復時間也會有所不同。不過短期內,人們出行大趨勢肯定是更偏向於更安全可控的私家車了。
不過好消息是,國家政策也最直接的表示會支持,而國內的交通業也絕對是重中之重,會受到財政的重點扶持的。國務院也在2月2日發佈了相關政策。所以,儘管受到直接衝擊最大,但長期還是比較穩當的。而行業內的中小微企業,則只能拼盡全力,在肺炎過去之前,努力存活了。現實仍舊非常殘酷。

新冠肺炎到底會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和災難?

從這個思路往外延伸,那麼包括酒店住宿、餐飲、娛樂行業等等,或是依賴高人流量出行量,或是高度依賴好的經濟增長的,都會在衝擊範圍之中。快樂固然重要,但還是小命要緊。

舉個簡單的現象,全球賭城之一的澳門,宣佈賭博和相關娛樂事業停業半個月。完全可以設想,只要肺炎風波還在,開業了依然不會來幾個客戶的。

新冠肺炎到底會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和災難?

至於電影等相關娛樂行業,還是等經濟情勢變好,電影院能夠活著進出再談吧。

其他受到外圍衝擊的行業們:地產業,汽車業以及其他

新冠肺炎的影響力絕對不止以上哪些。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大家都不太願意出門了。而對於這些資產的配置,有多少家庭會願意,完全不在線下看房或者試車,在網上就把錢交好了??

更何況,這段期間無數多的銷售中心都相繼關門,生產工廠也延遲開工:例如大名鼎鼎的富士康,還有特斯拉的上海工廠等等。囤積著的庫存也難以賣出去。

新冠肺炎到底會給哪些行業帶來衝擊和災難?

對那些以出租寫字樓、商業樓盤或者購物廣場為生意的公司,則還面臨著各式各樣的租金問題,管理費問題,等等等等。租戶不願意交,樓主收不上來,一個字:難啊。

但對於那些頭部的、有著足夠現金流支撐它們活過這段日子的公司,相對還是好很多:它們甚至可以短暫的改變策略,調整生產和銷售的節奏和比例。等未來恢復了,再一起出來浪。


對於汽車業也一樣,每一天沒有賣出去,都意味著更大的資金壓力。有些慘的還有對武漢地區依賴度較高的公司譬如東風集團,有大約50%的生產線都在湖北省。這就很難過了。

就算能夠活下來,短期的借貸水平必然高企,預期D/E在年底都會上升高到2.7x.

新冠肺炎難倒的行業總結

可以這麼說,所有行業都面臨著或大或小的衝擊。這種特別出乎意料之外的不可抗力,還是很值得所有人去防禦和警惕的。

但上帝為你關上一個門的時候,窗戶可能還開著;窗戶也關了,不妨試試陽臺。再難的現實,也總會留下一線生機。抓住它,活下去,或許就是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