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將至,致家長的一封信

郝老師 好園長

家園共育 | 寒假將至,致家長的一封信

家園共育 | 寒假將至,致家長的一封信

各位家長你們好:


咱們幼兒園本學期已接近尾聲。在本學期中很高興,我們能一起見證孩子成長路上的每一個點滴瞬間,同時也感謝家長們對園所、班級所開展的各項活動的支持與配合。

寒假將至,希望您能與孩子度一個平安而有意義的假期,同時也是為了避免孩子長假後產生入園分離焦慮,請您進行以下配合,讓孩子以快樂的心情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家園共育 | 寒假將至,致家長的一封信

4個學會


“學會生活”


假期請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時間,儘量與幼兒園的生活作息時間一致,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寒假後回到幼兒園產生不適感。


建議:中、大班的小朋友,在家人的指導下,做個小小的寒假計劃,比如學會看鐘表、認識時間,從小培養孩子做時間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


“學會做事”


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還要適當的請孩子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包辦代替。


建議:小班幼兒學習自己穿衣、係扣、穿襪;中、大班幼兒學會疊被子、整理衣物、收拾餐具、洗襪子等,從勞動中獲得自我成就感。


“學會交往”


當孩子在與客人或同伴玩耍時,提示孩子舉止大方、使用禮貌用語。


建議:家長要擴大孩子與他人交往的接觸面,讓他有機會和各種人打交道,並體驗交往的樂趣。


“學會學習”


和孩子一起通過與自然、社會的接觸,學習更多新奇、有趣的知識。


建議:讀一本書、講一個故事、講一件春節裡有趣的事、畫一張畫、做一件手工作品等來豐富孩子的認知經驗。


家園共育 | 寒假將至,致家長的一封信

9個少做


寒假裡,離開了有規律的幼兒園生活環境,多數孩子的生活習慣將發生改變,與其在假期即將結束時幫助孩子調整良好的生活習慣,不如始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品質。


1、睡懶覺


偶爾睡個懶覺當然不是什麼大問題,如果天天作息時間不規律,將會使孩子的生活受到極大的影響,例如:吃飯、遊戲、學習的時間將會更為急促與短暫。更糟糕的是,等到寒假結束,還要恢復到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由於原先生物鐘已經打亂了,又需要一段時間重新調整。


對策:可以不完全按照上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來要求孩子,但這並不意味著寒假沒有規矩,而是

要有“寒假的規矩”。比如睡懶覺,重要的不是幾點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


2、吃零食


放假在家,各種零食隨手可得,尤其在春節期間,家長對此也會比較放鬆。然而零食吃的過多,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不好好吃正餐了,為此在吃飯時,飯桌就變成了“戰場”。


此外還有專家指出,在一段時間內集中大量進食,可能會影響大腦功能。會加重大腦控制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神經負擔,使相鄰的控制語言、記憶、思維等智力活動的神經處於抑制狀態,對新事物、新知識就很難產生興趣。  


對策:

可以讓孩子適當的吃一些零食,但要事先商議好一個比較合理的飲食方案。


3、看電視


孩子長時間看電視有很多危害性,例如損害兒童的視力、聽力,還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對策:孩子愛看電視,多數是因為孩子找不到有趣的事情來做,只要有喜歡的事做,孩子是不會太過分迷戀電視節目的。另外家長要有選擇性地陪同孩子一起適當觀看電視節目,並讓孩子明白長時間看電視的危害,不使眼睛過度疲勞。


4、“宅”在家


長時間“宅”在家裡,會導致運動量的不足,容易發胖的同時,精神狀態也不會太好,常常是一副懶懶的、百無聊賴的樣子。


對策:假期天氣好時,家長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參加戶外運動,鍛鍊孩子身體抵抗力,也能讓孩子的精神變得飽滿。


5、“兩面派”


假期,通常老人陪伴孩子的時間會更多一些,也會較為溺愛孩子。往往都是孩子說了算,出現與幼兒園和家長要求不一致的現象,這種“兩面派”很容易導致孩子認知出現誤差,對他的心理和人格成長很不利。


  對策:在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念,然後儘量和老人溝通,保持一致性。


6、依賴心


在幼兒園孩子獨立且自主,凡事都是自己做,自己吃飯、上廁所、收拾東西,而寒假待在家裡,尤其是在家長經常大包大攬的情況下,會導致孩子變得事事依賴。


 對策:家長要避免包辦代替,要耐心的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時表現出以孩子為驕傲的心情。


7、“人來瘋”


在人多的場合,孩子就會變得興奮、大喊大叫,或者對人不禮貌,並且有很強的表現欲,什麼事情都要“我來、我來!”尤其是在有其他小朋友的場合,一定要大家都注意他、說他最好。


 對策:“人來瘋”的背後,很可能是孩子受到的關注不夠多,如果父母平時給予他足夠的關注,孩子的內心就會很安穩、平靜,不需要在特殊場合、藉由特殊途徑,來獲取額外的關注。因此在解決這個問題上,關鍵還在平時家長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


同時,遇到人多熱鬧的場合,小孩子變得興奮起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對此父母只需要用平靜的口吻簡單地告訴他“要講禮貌”、“不要打擾到其他人”,等等,就可以了。一定不在人多的場合過分地訓斥孩子,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8、壞脾氣


通常假期中孩子會覺得“我辛苦了一個學期,終於到假期了,假期就應該放鬆。”不僅在家裡為所欲為,還經常發脾氣。


對策: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就會遵守規矩,在家就肆無忌憚。其實是因為,家更讓他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家長只要和孩子建立一定的規則和秩序,減少家庭生活和幼兒園生活的差異。如果太過放任,孩子回到幼兒園後反而會使他更加缺乏安全感,茫然不知所措。


9、物質欲


  春節大部分家長習慣給孩子派發壓歲錢,大部分家長也都會給孩子買新衣服、新玩具。大多數家長也會藉著假期、節日,給孩子買很多的玩具等做為不能陪伴孩子的補償。


這些都會助長小孩子對物質的慾望,並導致孩子的心理上出現匱乏時要靠物質來補且不會心存感念。


對策:家長要告訴孩子在接受他人贈送給自己的禮物和紅包時,應該向每一位長輩表示感謝,不要讓他覺得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家長也要減少為孩子隨意買玩具等行為,來彌補對孩子的陪伴缺失。多花點時間陪他玩玩,給予他心理上的滿足感,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家園共育 | 寒假將至,致家長的一封信

安全注意事項


1、不讓孩子獨自在家,不攀爬陽臺、門窗或其他高處;教育孩子不玩插座、開關、打火機、尖銳或易吞服的物品;家中的藥品要妥善保管,煤氣閥門要及時關閉,熱水瓶要放在孩子不易碰到的地方;


2、孩子外出要有家長或監護人陪同,不離開成人的視線;教育幼兒乘坐公交或私家車時,尤其上下車時注意交通安全;


3、教育孩子不燃放煙花爆竹,並遠離煙花爆竹燃放區;


4、讓孩子牢記一個聯繫電話,萬一發生意外可以立即撥打;


5、注意幼兒園開學時間的公佈。


最後祝願家長和孩子能夠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實踐、有益”的假期,讓我們共同呵護孩子健康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