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是如何從真空中“無中生有”的?

用戶8535


要解釋物質如何“無中生有”最好通過量子場論來說。

用量子場論來看,物質存在的基本形態是量子場,每種粒子都可以看成是每種場的量子化表現。

大概意思就是,我們生活的空間中同時充滿了各種場,彼此相互疊加,每一種粒子對應一種場。比如光子對應電磁場,電子對應電子場,中微子對應中微子場,62種基本粒子就有62種不同的場,同時可以分為三類:實物粒子場(費米子場)、媒介子場(規範場)、希格斯粒子場。

場是比粒子更基本的物質狀態

量子場論認為,在所有場處於基態時,就是我們說的真空狀態,沒有任何粒子。基態是一種最低能量狀態,不是沒有能量。

而我們宇宙中隨時有能量波動,當某種場受到對應的能量影響,場由基態轉變為激發態,就會產生相應的粒子。場的不同激發態所產生的粒子數目及運動狀態都不一樣。

粒子的產生和溟滅,代表的對應場的激發和退激。不同場之間能進行能量轉換,這些能量裝換就變現為種種物理現象。

比如中子通過β衰變變為質子、電子和反中微子的過程,用量子場論表現就是下圖。

由於場之間的弱相互作用,中子場由激發態退激到基態,釋放的能量引起質子場、電子場、中微子場的激發,表現為中子泯滅,產生一個質子、一個電子、一反中微子。

所以說以量子場來看,真空其實並不是無,真空有基態的能量,而物質能“無中生有”其實是能量轉變成了物質而已。

物質的這種“無中生有”方式其實還容易理解,但如果我告訴你,科學家們認為宇宙也是“無中生有”來的,你相信嗎?

借題發揮,講一講宇宙“無中生有”的由來

現在最主流的宇宙理論是大爆炸理論,最早是1932年由比利時天文學家勒梅特首先提出宇宙是動態膨脹的假設,1948年,由移居美國的蘇聯物理學家伽莫夫在勒梅特假設的基礎上正式提出了宇宙膨脹的理論。

而真正讓這個理論成為網紅的“大爆炸”一詞,實際上來自於當時此理論的反對派英國天文學家霍伊爾。霍伊爾在上世紀50年代經常在電視上科普,而且堅持宇宙是穩恆態的觀點。於是他用“大爆炸”來嘲笑這一理論,從此讓宇宙大爆炸家喻戶曉。

但隨著伽莫夫預測的“宇宙背景輻射”相繼被眾多科學家證實,宇宙大爆炸理論瞬間成為了解釋宇宙的第一大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大爆炸理論得到進一步修正,科學家們提出了暴脹宇宙理論,即除了無法解釋了宇宙奇點,再宇宙初期曾發生過超光速的超急速膨脹。

在從大爆炸開始後10-36s到10-32s間,宇宙從不原子還小的體積擴脹到了250px直徑的球體。而光通過250px的空間,大概需要3.3×10-10s的時間。

至此,宇宙理論算是比較完整了,但奇點仍然是一個難題。

宇宙誕生時的“奇點”是一個物理上最不能接收的無窮大概念,無窮是一個純數學的概念,在物理中其實是不適用的。

宇宙奇點讓一切科學定律都失效了,這就成為了宇宙學最大的疑難:奇性疑難。

為了攻克這一難題,就出現了用量子理論來研究宇宙起源問題的量子宇宙學。因為誕生時宇宙的尺度是極小的,當然也就適合量子力學的解答範疇。

1982年,霍金等人最先用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結合的量子引力場論來研究宇宙起源問題,用宇宙波函數來描述宇宙誕生時的量子狀態,運用費曼的路徑積分方法就可以得出宇宙出現的概率幅。

也就是說霍金等人的量子宇宙學可以從“無”中生“有”,這就避免了“奇點”的出現。至少在量子力學上,這種描述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結論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就像老子的哲學思想一樣,或許“無中生有”才是宇宙的真諦。而科學是讓我們真正能看透這一本質的唯一手段。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古人早有預言,但探知這條路,如果不堅定的走下去,永遠不知道何為“還是”?


想法捕手


宇宙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產物,這也附合道家思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無中生有,不是真的無。按科學道理講,"無"是形成物質分子之前的物質。一旦細碎物形成物質分子,那就是有。分子按照不同順序排例,又形成不同屬性萬物。

科學家以物質分子為零界點,區分有和無。

那麼,這𠆤"有",一定有他的模版。大科學家都是堅定的有神論者,因為他們發現,物質分子排例,絕不是無序的,而是非常非常的嚴謹合理。

從而堅信神造萬物的可能性。

就是說,世間萬物,也包括我們人類,都有一個真身存在於宇宙某個角落。萬物生成只不過是物質分子按照那個模版,有序堆積起來的一個假像罷了,謝謝。


銀河系來者


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己經闡述得很清楚了。

在佛經中色指物質現象的器世界,而空並非指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存在的死空、真空狀態,而是一體兩面,互為轉化的運動規律。

在中國易經中也論述了獨陰不生,獨陽不長,陰中有陽,陽中蘊陰的的萬事萬物基本法則。

從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換種說法就是物質的本質也是無形無象的能量,就是無可生有,有也可變無,即質、能可互為轉化。

從弦理論來說,宇宙本質是比夸克更小的弦各種振動頻率合奏出的一曲恢宏的交響樂,高階頻率是人類目前感知探測不到的,所以暫時認為是真空,當弦由高階頻率降為一定的頻譜範圍內時,則顯現出我們所謂的物質,所以就從無中生有了。也就是從真空中轉化生成了物質。當弦的頻率繼續降到更低時人類同樣也探測不到,也即是暗物質。同樣暗物質也可轉化為我們熟悉的顯性物質,也即陰陽、色空兩種狀態的蘊育轉化。

人類可探測感知的頻譜是很狹窄的,所以這個宇宙目前可瞭解的只佔2%其餘98%的暗物質暗能量是人類所不瞭解的,這裡面暗藏著太多人類無法理解和掌握的知識,無中生有的現象真是太小兒課了,期待人類對於真理不懈追求。




深藍74


首先物質不是無中生有。

物質形成的故事,持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科學家是這樣講的。

140億年前,所有的物質和能量都包含在一個極小極小,小到我們完全沒有概念的小點中。當它小到不能再小到時候,就走向了反面,開始急速膨脹,也就是宇宙大爆炸。

初期,溫度極高,達到萬億度以上。以亞原子粒子形式存在的物質,與以光子的形式存在的能量之間相互作用。整個宇宙就像一鍋粒子粥。

當溫度下降到一億度以下時,質子與中子融合,形成了原子核。

溫度繼續下降,只有太陽表面溫度的一半時,所有的自由電子都和原子核結合,於是物質誕生。當時產生的元素只有三種,它們是氫,氦和鋰。其餘的物質都是從高溫的恆星核心,以及垂死恆星爆炸後的餘燼中產生的。

我相信這個故事。


用戶101469085971


【回答:只有能量降低,才能無中生有,產生物質】

現在有很多的人,把物質的無中生有用量子理論或者玄理論來解釋,這樣挺好,筆者也不反對,但是,畢竟只是猜想。什麼叫猜想,猜想就是從理論上推理出來可能是那樣的,但是,畢竟沒有通過科學的手段進行驗證。

既然是猜想,那麼,筆者今天也猜想一個。

組成宇宙的最基本的元素是三元,這個三元的名稱分別叫夷,叫希,叫微。對於物質世界的人類來說,三元是不可見的,借用一個名詞,叫它們暗物質吧,反正就是看不見。

順便說一下,在宇宙奇點最初向外猛烈膨脹的時候,三元具有非常大的能量。什麼原子彈,中子彈什麼的,和三元蘊藏的能量相比,差了N個數量級。

漸漸地,三元在膨脹的過程中,不斷相互碰撞,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在釋放大量能量的同時,不斷和合生出我們今天稱之為元素的東西。

而這些元素的再不斷組合,就形成了今天的物質世界。

這是老子說的,不是筆者說的,筆者翻譯一下而已。


老祖宗的智慧


在恰當的條件下,包括超高強度激光束和2英里長的粒子加速器 ,可以創造出無中生有的東西。

真空,或者什麼都沒有,是物質和反物質的結合 ,粒子和反粒子。它們的密度是巨大的,但我們無法察覺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因為它們完全可以觀察到它們的影響相互取消。物質和反物質在正常條件下接觸時會相互破壞。

事實證明:物質只是真空波動,物質是建立在脆弱的基礎上的。物理學家現在已經證實,表面上的物質實際上不過是量子真空中的波動。

理論認為它是由將夸克結合在一起的力產生的,這種力被稱為強核力。用量子的術語來說,這種強力是由一種叫做膠子的虛擬粒子場攜帶的,它會隨機地突然出現,然後又消失。

我們的大部分質量來自於在量子真空中汽化的虛誇克和膠子。所有的現實都是虛擬的。基本問題是什麼是真空,什麼都不是,超越了科學,它不僅深深植根於理論物理學的基礎,而且深深植根於我們對現實,生活,甚至世界從無到有的宗教問題的哲學觀念。





施無畏


物質不是從真空中產生的,是能量轉化而來的。怎樣轉化的呢?物質是有形的,它是蘊含能量的“外殼”與方式。當宇宙演變到最後階段,這時黑洞(或者比黑洞密度更大的天體)已經把周圍恆星吞噬完了,黑洞之間則相互吞噬,最後幾秒(或更短的時間)急劇坍塌為奇點。奇點,已經成為純能量點,前面已經說過,物質是能量的存在方式,因此,當宇宙坍塌為奇點後,純能量的奇點已經失去了存在的依託,於是立即大爆炸又形成物質的新宇宙。可能奇點也是一個物質體,如此小的物質體已經蘊含不了無限大的能量了,於是立即大爆炸。因此,奇點只存在一個時刻,它是新舊宇宙的轉折點。宇宙起源於奇點,又回到奇點,如此循環,就是宇宙的演變過程。(首)


惠舒旅社老闆


物質不是從真空生出來的,物質是從宇宙中的霧汽生出來的,宇宙中就沒有真空存在,就是我們現在的太空中也有一種淨氣存在,如果沒有一個淨氣存在,我們的地球也不能存在,就是一百個地球的引力加一起,也沒有真空的力大,如果地球四周都是真空,憑真之力會把地球撕爛,所以宇宙中根本就沒有真空存在。物質也不是無中生有的,它是從小而生大的,先說地球的形成,物質也就生來了,在宇宙中各種元素的濃霧翻滾,濃霧元素相接近的,滾結成一個球,由於濃霧抱團擠壓,通過壓力,這個濃霧球向中間壓縮,最後壓縮成為一個液體球,因為這個液體球是多種元素組成,發生化學反應,這個液體球向開鍋一樣翻滾,之後慢慢凝固,凝結成地球,這就是地球的形成,也是物質的形成。如果不信,現在的濃霧裡面也有物質,霧氣總是貼著地球不會向高空飄去。最後霧氣的小物質落到地球上,這也是物質由小到大組成的。


我的名字白興長明白嗎


首先“無中生有”的“無”不是人們理解的所謂“真空”,有時候可能為了講清某些問題可能被混為一談了。



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讓我們知道了整個宇宙是非常“熱鬧”的,除了物質的存在還有許多我們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存在。並且可能這類“存在”遠遠超過了物質。

中國有句古話:“一尺之杆,日取其半,萬世不絕。”是一尺長的竹杆,你每天都去砍掉一半,永遠都分不完。物質由原子構成,原子由電子與電子核組成,電子不可再分,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再分下去是夸克,目前認為有六種夸克。



科學家們現在寄希望於找到物質的“最基本”粒子,但目前看來還很難。目前更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實驗室還在建造,至於夸克以下是什麼,需要科學家們足夠的努力和人類去投很多很多的錢。



以科學為基礎,從這裡我們再去理解“空”,大約就有一些感覺了。其實“空”和“有”是相互相成的,誰離開了對方都不能孤立存在,說“無中生有”,也就能講“有裡存無”,道理一樣。中國古代的陰陽魚圖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切,不仿常以此為想。


祥河詩語


無中生有,不是無事生非,既是哲學界的終極命題,也是科學界的終極命題。

本文原創,探討無中生有的科學原理與動力學方程,先談場介質與量子化,然後深入真空特性,最後給出“無中生有”的方程式。

國學經典“無中生有”的要義

本問的哲學命題是:物質之有與真空之無,是相輔相成的互為因果的對立統一體。

考證這個字:炁=無+灬(🔥)=無極。這裡的無,特指看不到;這裡的火,特指光或能。

由此可見,國學經典的“無”有兩個要點:

①無≡炁質(能量介質),是看不到的物質;

②無≠虛無(絕對真空),虛無是不存在的。

諸如,無中生有、四大皆空、色空亦空、聚則成器·散則成炁、無極生太極,意思的一樣的。

色,是形形色色的有,是看得到的物質,稱作有形介質,或明物質,簡稱器。

空,是隱隱約約的無,是看不到的物質,稱作無形介質,或暗物質,簡稱炁。

無極,簡稱無或炁。無極是分子原子亞原子等有形介質消弭為極致均勻的無形介質。

太極,也稱為太一。筆者理解為,是無極之炁聚則成器的唯一存在的基元粒子即電子。

兩極,即陰陽兩極。或南極北極,或正負電子。正電子是質子內部光速震盪的高能電子,負電子是原子內部低速震盪的低能電子。

現代物理“真空不空”的要義

1. 愛因斯坦的出爾反爾

愛因斯坦在1916發表廣義相對論之引力場方程,是有宇宙真空場項目(Λgμν)的,換句話說,他本來認為真空不空,真空是場介質。

引力場方程有兩種,A是否定真空介質的膨脹宇宙模式,B是承認真空的絕對宇宙模式。A:Gμv=Rμv-½gμvR=(8πG/c⁴)TμvB:Gμv=Rμv-½gμvR=(8πG/c⁴)Tμv-Λgμv

但是當他獲悉哈勃定律可以支持勒梅特宇宙大爆炸理論而認為“真空≡幾何空間”,並稱自己提出真空場項目是“一生中最大錯誤”。

或許,提出真空場才是他的最大正確,否定真空場介質,才是他一生中真正的最大錯誤。

2. 真空不空的基本涵義

真空是不含分子·原子·亞原子等有形介質的空間。物質≡介質,介質=高密介質+低密介質。

真空充滿了吸能·載波·傳力的場介質。真空不空,即真空的介質性,表現在三方面:

①引力能載體、引力場、引力波、引力子;

②電磁能載體、電磁場、電磁波、光(量)子;

③機械能載體、熱力場、機械波、聲(量)子。

引力子、光子與聲子是虛粒子,是對場密度分佈的平均指標,不同於電子之類的實粒子。

量子,是可量子化的單元介質

1. 量子化的虛粒子,簡稱場量子

虛粒子,也叫場量子,是為便於統計場效應參量的量化指標,不是獨立存在形式。

西方把虛粒子說成零維量子是荒謬的。因為,若光子是零維粒子,則光子密度無窮大。

虛粒子之所以稱“虛”,不是虛無,而是通常指比實體密度低得多。不過,核子內空間的虛粒子密度是非常高的,這涉及希格斯玻色子。

虛粒子可以模擬為場介質的正弦波的波節,波節可拓撲為漩渦球。

波節長叫波長,波節振幅或半徑r=λ/2π。波節起伏時間叫週期,波節1秒起伏次數叫頻率。

引力波波節叫引力子,來自電子的光速自旋形成南北極之負壓差,擾動了真空場介質。

電磁波波節叫光量子,來自電子的繞核運動運動或光電子旅行,擾動了真空場介質。

機械波波節叫聲子,來自實粒子運動,擾動場量子激發電磁波,擾動實量子激發機械波。

2. 量子化的實粒子,簡稱實量子

實粒子,也叫實量子,是儀器“看得到”的具有高密度場介質的獨立存在形式。

實量子可以是分子原子等大量子,也可以是電子核子等小量子,還可以廣義到一個天體。

實量子稱“實”,強調其介質的封閉性、穩定性、密集性、獨立性、圓整度。

實量子稱“量子”,是因為實粒子運動,總是要擾動或推壓真空場介質進而激發電磁波、機械波、引力波,這些場效應皆可量子化處理。

例如,電子繞核震盪的動能,擾動場介質,場介質湧動表現為原子光譜:½m₀v²=hc/λ。

例如,地球繞日運動的動能,擾動輻射帶場介質,激發電磁波:½mv²=(m/m₀)hc/λ。

3. 瞬間即逝的介質,沒有必要量子化

基本粒子之基本條件,要有歸一性、獨立性、穩定性、分離性、可測性。

電子是最穩定的基本粒子,可分離的約束核子是複合粒子,不可分離的夸克只是理論模型。

電子與質子湮滅反應表明,實量子皆可分解為若干電子,最終消弭為場量子。

建議,用電子質量單位(m₀=0.511M)來表示實量子與場量子的質量,也可大大簡化計算。

例如:場量子或光子≡m₀,質子=1836m₀,中子=1840m₀,上夸克=2.4÷0.511=4.97m₀

希格斯子=125G÷0.511M=244.6×10¹²m₀,氦原子(₂⁴H)=(1836+1840)×2+2=3678m₀,地球質量=6×10²⁴÷(9.1×10⁻³¹)=6.59×10⁵⁴m₀

6. 能量,只是介質的屬性,不是獨立的存在

西方把能量說成獨立存在的物質是荒謬的。能量、動量、質量,只是介質屬性的物理參量。

能量是介質運動規模的總量指標,動量是介質運動衝擊力的總量指標,質量是介質密集性的總量指標,溫度是介質平均動能的強度指標。

能量子附著在場量子波節上。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輻射能附著在光子波節上,機械能附著在聲子波節上,引力能附著在引力子波節上。

能量的本質是基於場效應下的電磁輻射。沒有場介質作為載體,能量不可能得以傳播。

空氣分子的空間佔比只有0.1%,空氣分子的熱運動,不可能是分子與分子之間的裸碰撞,

也不可能是核外電子之間的裸碰撞(泡利不相容)。只能以聲子(或光子)為載體傳遞熱能。

作為真空場之“無”的深入探討

可以通過幾個真空場現象,做一些動力學分析,來看看“無”或“炁”的重要特性。

思考1:關於地球大氣層之空氣裡的真空場。

先計算空氣分子與真空場的有關參量

空氣組成:空氣分子(1‰)+真空場(999‰)

空氣密度:20℃時1atm,ρ=1.29kg/m³

個數密度:Na/0.024m³=2.5×10²⁴/m³

分子半徑:0.3nm (原子半徑的3倍)。

分子體積:4.2×0.09×10⁻²⁷=3.8×10⁻²⁸m³

總分子體積:2.5×3.8×10²⁴⁻²⁸≈0.001m³

分子間體積:0.999÷(2.5×10²⁴)=5×10⁻²⁵m³

分子間距離:³√(5×10⁻²⁵÷4.2)=4.9nm

分子間距是分子直徑的4.9÷0.6=8.2倍。好比直徑0.3米的籃球,每個籃球間隔2.5米,上下左右這樣排列:🏀<2.5米>🏀<2.5米>🏀

分子邊界層是高速繞核運動的核外電子,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通過場介質的間接作用。因為電子與電子是不可能直接碰撞的。

請問,場是如何作為載體來傳遞分子之間的震盪動能的?這裡存在兩個因素:

其一,核外電子繞核運動,擾動場介質而激發電磁波,該光子吸納電子動能而轉為輻射能,再作用到其它分子的核外電子。

其二,空氣分子整體飄蕩,電子被加速運動(v₀→v),擾動真空場而激發電磁波,再作用到另一個分子的核外電子。

思考2:密封容器的抽真空分析

如果有一個裝滿水的密封容器,全部抽出瓶中的水,剩餘的就是真空場。

在抽水前期,真空泵真空度>>容器內真空度,水會源源不斷被抽出。久而久之,真空泵真空度與容器內真空度趨向持平,水最終被抽空。

假定,容器空間不存在分子原子亞原子,成了真空腔。問題是,這個真空腔是不是空虛的?

當然不是。因為瓶中至少有四個場介質成分:

①器壁材料的核外電子總在激發原子光譜,被真空腔吸收容器;

②容器外圍的空間本來就充滿多種頻率的電磁波,有些高頻電磁波會從器壁透射進真空腔。

③地球引力場,也會介入真空腔,也不排除太陽引力勢能也會進入真空腔。

④如果真空腔的周圍環境,有噪音或聲波,也會通過聲子介質進入真空腔。

思考3. 真空越空,引力越大,熱脹變冷縮

托里拆利真空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飛機升力實踐、離心泵抽水實踐,都表明:真空度越大,內向引力場越強。

真空帶與外界有負壓差。真空界面引力=大氣壓力。1米²真空界面的場引力為10萬牛頓😱。

真空度是介質稀薄程度的指標。根據熵增膨脹原理:介質越稀薄,熵增越大,引力也越大。

同時,真空帶吸能潛力越大,就暗藏了“熵增膨脹→熵減收縮”的危機,物極必反。

熱脹效應,特指單一體系被加熱,電子被加速,擾動真空介質,加劇了場空間膨脹。

冷縮效應,在熱脹過程中,場密度下降,真空度上升,場引力加大,加劇了空間收縮。

單一體系是不存在的:宇宙有多個局宇宙。局宇宙有多個星系團。星系團有多個類星體。類星體有多個恆星。恆星有多個行星。分子有多個原子,原子有多個亞原子。


例如,太陽與比鄰星之間共享一個真空帶,簡稱O帶。由於熱核反應,太陽與比鄰星的空間不斷膨脹,密度不斷遞減直至O帶。

O帶的巨引力必然吸引對方的場介質而收縮。這就意味著,在“太陽·比鄰星”二體系統中,空間膨脹與空間收縮是動態抗衡的。

天體或粒子之間,各自的熵增熱膨脹與熵減冷收縮是相互制衡的,無限膨脹是不存在的,這就是筆者曾經提出的“萬有熵增減”法則。

思考4. 場量子既在本地震盪也會隨波逐流

上文說了:場量子,諸如引力子、光子與聲子,相當於正弦波的一個本地波節。

引力波、電磁波、機械波,是由相鄰而連續的本地波節的有效推湧,好比多米諾骨牌效應。

根據c=1/√(ε₀μ₀)假定:波節的起伏/漲落/自旋的速度是光速(c),自旋勢能:Ep₀≡m₀c²。

不考慮全局性位移,波節只在本地震盪或偏轉,沒有位移。好比池塘的一石激起千層浪。

光子運動不像子彈旅行,而是波節間推湧。電磁波會因場密度遞減而衰減,即降頻紅移。

電磁波速度取決於光速自旋,其參照系是波節所在的“本地”,本地座標沒有位移。

故可以無位移的各個“本地座標”抽象為絕對參照系。這是真空光速不變的基本原理。

速度取決於參照系。若以太陽為參照系,地球車燈光速=真空光速(c)+繞日軌道速度(v)。

這是數學上的超光速,沒有物理意義。因為燈光來自核外電子的加速。

參照系不可隨意更改,否則違背能量守恆定律。場量子可以隨波逐流,但不必超光速。

還是老話:物理是物理,數學是數學,數學只是物理工具,數學思維不能頂替物理機制。

探討“場量子造電子”之無中生有

真空不空的特別蘊涵就是:真空所在的場量子可以生產一個電子,這早就被實驗證實。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一個傑出貢獻是正負電子湮滅反應。兩個電子以光速對撞會急劇膨脹為兩個臨界光子(λ₀=2.42pm)。



反過來,在超高溫或超高壓條件下的兩個臨界光子,也會縮聚成兩個電子。

電子是有與無的臨界粒子。1836個電子可聚合為1個質子,1840個電子可聚合為1箇中子。

除了超高溫條件可以用光子造電子,有沒有在超低溫條件下也可以用光子造電子呢?

筆者認為是可以的,而且是無中生有模式的最主要的途徑,即:場量子窪地效應。

離地數百千米的大氣層,是大粒子的揮發性是所在不飽和蒸汽壓環境造成的。不飽和蒸汽壓意味著真空場體積佔比較大。

離地數萬千米的輻射帶,由於極度不飽和蒸汽壓或過高真空度,分子原子會降解為等離子態的電子與質子,即低溫等離子體。

離地數百萬千米的微波帶,由於極度真空,低溫等離子體降解為釐米、米波、乃至千米波。等離子體將不復存在。

但由於地球的O帶的巨引力會吸納其它天體的場介質(簡稱外場介質)發生窪地效應。

外場介質會極速填補地球的O帶,這個冷收縮過程,足以還原到低溫等離子態,包括還原到至少是自由電子。因此,絕對O帶是不存在。

結語

當追究電子與光子的內部是什麼,我們可以說:電子是高密場介質,光子是低密場介質。

當追究電子的歸宿時,我們可以說:電子既可以熱膨脹為光子,也可以冷發散為光子。

檔追究光子的歸宿時,我們可以說:光子既可以熱壓縮為電子,也可以冷縮聚為電子。

電子是實體的基元粒子,代表有或器。光子是真空的虛構粒子,代表無或炁。

無中生有的“無”與“有”,是相輔相成與互為因果的對立統一體。

其邏輯表達式:光子(輻射能)↹電子(動能)

其場效應方程:(m/m₀)hc/λ≡½mv²

Stop here。物理新視野與您共商物理前沿與中英雙語有關的疑難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