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江湖夜雨讀金庸》,作者是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馬大勇,"骨灰級金庸迷"。

書裡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話題——金庸為什麼得不了諾貝爾獎?

作者給出的結論是:金庸得不到諾貝爾獎不是他的水平問題,而是文化隔閡的問題。因為瑞典人無法理解什麼是"武俠",也沒有一個英語單詞能準確詮釋"武俠"的涵義。即便可以把"武"翻譯成"KongFu"(功夫),但"俠"是沒法翻譯的。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很多人可能不贊同:雖然中國有郭靖、楊過、令狐沖,但美國也有蜘蛛俠、鋼鐵俠啊!另外,法國有佐羅、英國有羅賓漢、日本有浪人和武士,這不都是"俠"嘛!

不一樣!可能全世界都有"俠"的行為存在,但只有在中國形成了"俠文化"這個專屬體系。在中國,"俠"有清晰的內涵,和文化流變軌跡。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俠”的內涵,是逐漸濃縮出來的

最早給"俠"下定義的,是大思想家韓非子。他在散文名篇《五蠹》(蠹dù,害蟲)中提出,國家要想安定繁榮,有五大隱患必須祛除,分別是:縱橫家、貴族門客、商人、儒家知識分子和遊俠。

為何要祛除儒家知識分子和遊俠?韓非子有名言道:"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意思就是:知識分子經常散佈輿論,造成國家不和諧;而俠士經常用武力對抗正常統治秩序,所以二者都是國家的害蟲。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韓非子的總結,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但他也在無意中,為"俠"劃定了一個廣義的概念,即"以武範禁"。

同時,韓非子也點出了"武"和"俠"的關係,"俠"必有"武",無"武"不俠,這也就奠定了"武俠"的概念。

(這裡插一句,雖然生活在戰國時期的韓非子,已經提出了"武"與"俠"的緊密聯繫,但作為整體概念的"武俠小說",其實直到1915年才出現。1915年,著名文學家林紓發表了一篇題為《傅眉史》的文言短篇小說,編輯在目錄和正文中明確標出"武俠小說"四個字,從那以後,這個概念才固定下來。)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回到正題。繼韓非子之後,誰將"俠"的內涵進行濃縮了呢?是司馬遷。

司馬遷在《史記》裡,專門寫了一篇《遊俠列傳》,記述了漢代三位俠士的史實。在這篇文章裡,司馬遷給"俠"下了三個層次的定義:

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強調守信;


二、"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強調救人和自我犧牲;


三、"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強調行俠仗義後的低調。

前兩層很好理解,守信和救人危難,都是"俠"最基本的品質;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電視劇《倚天屠龍記》——張無忌與周芷若

重點要解釋第三層,"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意思,就是不要誇耀自己的才能或賢德。這一點對"俠"來說非常重要,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不但不能稱之為"俠",還會成為無恥的小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舉一個例子。金庸小說《神鵰俠侶》裡有一個情節:小龍女誤以為楊過愛上郭芙,心灰意冷,情花毒發作,暈倒在絕情谷。恰好絕情谷谷主公孫止路過,將小龍女救回。

公孫止本來是做了件好事,但當他發現,自己救的是一個絕色美女時,色心大動,請小龍女嫁給他。情場失意的小龍女,勉強答應了。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電視劇《神鵰俠侶》截圖

但就在準備婚禮時,楊過闖進了絕情谷。小龍女看見楊過,立刻找回了本心。雖然救命之恩沒齒難忘,但她還是得向公孫止提出悔婚。

如果公孫止是一位俠,他就應該"不矜其能,羞伐其德",不拿自己的救命之恩說事兒,成全小龍女和楊過,畢竟人家是真的有情。可公孫止不是,他惡毒地威逼要挾,甚至以情花毒傷及楊過全身。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電視劇《神鵰俠侶》截圖

與楊過一同闖進絕情谷的莽漢馬光佐,在這裡說了一段話:

公孫老兒,你若要做個大仁大義之人,不如今日就讓他小兩口兒在此間拜堂成親,洞房花燭。若是你救了一位姑娘,便想霸佔她身子,豈不是如同下三濫的土匪強盜?

身為絕情谷谷主的公孫止,竟連一個莽漢都不如,的確是下三濫的土匪強盜,與俠背道而馳。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再看另一個相反的例子。《警世通言》所載的《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趙匡胤本是流浪軍漢,有一身好武功。流浪江湖時,遇上兩個人劫一個弱女子,他路見不平,將女子救下。

這個女子也姓趙,叫京娘,孤身一人要回家去,路途遙遠。趙匡胤便動了俠義之心,救人救到底,索性將她送回家。但孤男寡女需要避嫌,一想兩人都姓趙,於是就結拜成了兄妹。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一路相處,京娘愛上了這位救命恩人,向趙匡胤挑明:"倘蒙不嫌貌醜,願備鋪床疊被之數,使妾少盡報效之萬一。不知恩人允否?"

趙匡胤反倒生氣了:"趙某是頂天立地的男子,一生正直,並無邪佞。你把我看作施恩望報的小輩,假公濟私的好人,是何道理?"

這個故事,以京娘絕望至極、懸樑自縊收場,一樁美事變成了悲劇。有人可能會說趙匡胤太迂腐、太不近人情,但他的所作所為絕對比公孫止高尚出十萬八千里,是無愧於一個"俠"字的。

所以在司馬遷的提煉下,守信、救人危難、羞伐其德,這三個品質兼備,才能稱之為"俠"。

假如守了信、也救了人,卻沒做到第三點,而是像公孫止那般"矜其能、伐其德"的話,那距離"俠"也差得遠呢。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到這裡,"俠"的內涵就完全成形了嗎?還不夠!明清時期,人們對"俠"有了更高的要求,把"俠"上升到了"為國為民"的高度。

但其實,沒有人明確地提出"俠要為國為民",這似乎是一個在人們潛意識裡,慢慢積澱的品質。

首先,在南宋羅點的《任俠十三戒》裡,其中第九戒是"毋叛本國,毋拜夷狄",這便是"俠要為國為民"的雛形了。

然後到了元末明初小說《水滸傳》裡,晁蓋死後,宋江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他把原來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接著一百單八將排座次,對天盟誓:各無異心,生死相托,替天行道,保國安民……

過去這一百單八將,只是"以武犯禁、守信、救人危難、羞伐其德"的俠,但到此刻,又加上了"保國安民"的要求。"俠要為國為民"的概念,也就逐漸形成了。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再然後,應該就是金庸的武俠小說,為我們展現了明確的、形象的"為國為民之俠",那個人就是郭靖。

在《神鵰俠侶》裡,郭靖對楊過說:

行俠仗義、救人困厄固然是本分,但這只是俠之小者。江湖上所以尊稱我一聲“郭大俠”,實因敬我為國為民、奮不顧身的助守襄陽……只盼你心頭牢牢記得“為國為民,俠之大者”這八個字。

金庸借郭靖之口說的這番話,其實就是對"俠"內涵的總結——司馬遷所說的"守信、救人危難、羞伐其德",是俠,但卻是"俠之小者";而"俠之大者",是在此基礎上,還要達到"為國為民"的高度。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電視劇《神鵰俠侶》——楊過與郭靖

這樣"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並非只存在於文學作品裡,歷史上確有這般人物,比如"戊戌六君子"之首——譚嗣同。

當年慈禧太后要對維新黨下手,譚嗣同是最早收到消息的人之一。但是,在他之後收到消息的康有為、梁啟超都東渡日本,譚嗣同卻選擇了留下。他講了這樣一段很著名的話: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選擇用自己的血去喚醒矇昧的國家,"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獄中題壁》)

從韓非子的"以武犯禁",到司馬遷的"守信、救人危難、羞伐其德",再到金庸的"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我們看到"俠"的內涵不斷在豐富,也不斷在濃縮。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俠”身上,也有“儒”的某些品格

其實無論在歷史現實、還是在文學作品中,我們看到的那些真正能稱為"俠"的人物,身上不僅有上述的品質,還有一些儒家的精神品格。

"俠"與"儒"最鮮明的兩個共性:是浩然之氣,和報施觀念。

先說"浩然之氣"。它是儒家提出的修身目標,即正大剛直的精神。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有了浩然之氣,就能做到一些常人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比如"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浩然之氣"的修身目標,對後來很多仁人志士,產生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抗元名將文天祥,就是很好的例子。

文天祥抗元失敗,被元軍所擄,關押在元大都,忽必烈花了三年時間對他軟硬兼施,想要招降,但文天祥寧死不屈,寫下著名的《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正氣歌》產生的理論源頭,就是孟子說的"浩然之氣"。文天祥在這首詩中列舉天地、歷史、人間的各種正氣形態,用來勉勵自己,表達為了信仰不惜犧牲的精神追求。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而在俠文化裡,"浩然之氣"也是至高原則之一。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的男主人公喬峰,是我們心裡公認的"俠",他身上就有這種"浩然之氣"。

在"喬峰大戰聚賢莊"這場戲裡,喬峰已失去丐幫幫主身份,成為人人慾殺之而後快的匪類。他明知武林人士彙集聚賢莊,目的就是要剷除他,但為了到聚賢莊找薛神醫救阿朱性命,他還是義無反顧地去了。

其實此時的喬峰,和阿朱之間還談不上愛情,他只是覺得這花一樣美好的生命被自己誤傷,生命垂危,自己有義務救她。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電視劇《天龍八部》——喬峰與阿朱

薛神醫覺得好笑:"我們在這兒聚會是要除掉你,你憑什麼覺得我會幫你?"

喬峰說:"我來了,也沒打算活著回去。一會兒大戰起來,我饒你的命,你和這個女孩子一命換一命!"

接著,他又向聚賢莊的人要了酒,端起碗說了下面這番話:

這裡眾家英雄,多有喬峰往日舊交,今日既有見疑之意,咱們乾杯絕交。哪一位朋友要殺喬某的,先來對飲一碗,從此而後,往日交情一筆勾銷。我殺你不是忘恩,你殺我不算負義。天下英雄,俱為見證。

接下來的場面,不贅述了,總之是蕩氣迴腸。喬峰孤身一人,卻足以讓一眾武林豪傑膽怯,不僅因為他武功高,更因為他身上的浩然之氣、大俠風範。

值得注意的是,小說裡這一回的回目是——"雖千萬人吾往矣",語出《孟子·公孫丑》。看來,金庸也認可儒與俠的這一共同之處。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電視劇《天龍八部》——喬峰

再說"報施觀念",就是你怎樣待我,我就怎樣回報你。孟子說:"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的豫讓故事,就是"報施觀念"的最好反映:

豫讓是晉國人,曾做過範氏、中行氏的門客,並不出名。後來智伯消滅範氏和中行氏,豫讓便轉到智伯門下,智伯對他很是尊敬、器重。

但不久後,智伯被趙襄子所滅,趙襄子還把智伯的頭製成酒器。豫讓長嘆道:"士為知己者死,若不能替智伯報仇,我死而有愧!"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於是,豫讓變更姓名、自毀容貌、燒壞聲帶,就是為了讓趙襄子認不出來,然後伺機刺殺。

但豫讓的刺殺行動,還是被趙襄子發覺。趙襄子困惑地問:"你最初在範氏、中行氏門下做事,智伯把他們滅了,你不但沒替他們報仇,還改投智伯門下。現在我把智伯滅了,你為什麼就要找我報仇呢?"

豫讓回答:"範氏、中行氏以眾人(一般人)待我,我自然以眾人報之;智伯以國士待我,我又怎能不以國士報之呢?"最後豫讓橫劍自刎。

說豫讓是"俠",應該不會有人反對吧。"士為知己者死",既是儒家的報施觀念,也是俠文化的內涵之一。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最高境界的“俠”,應該是儒俠互補的樣子

"俠"與"儒"有相同點,也有區別:

比如儒家重禮,看重綱常秩序、君臣之禮;但通常來說,俠對朝廷都是不合作態度。

再比如,儒家不會用殺伐決斷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俠講究的就是快意恩仇,這一點跟儒家原則背道而馳。

拿《水滸傳》裡的武松來說,他血濺鴛鴦樓的行為,在儒家眼裡,就是"罪過罪過"!因為"血濺鴛鴦樓"是一場大屠殺,他一共殺了十五個人,這裡不僅有他的仇人,也有仇人的妻子、丫鬟,她們無辜,卻也跟著"血濺畫樓、屍橫燈影"。

這就是典型的江湖邏輯,非要殺掉對方滿門,"方才心滿意足"。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電視劇《新水滸傳》——武松

武松是俠嗎?某種程度上是,但他不是一個高境界的俠。在我心裡,高境界的俠,應該是儒俠互補的。

他可以是文天祥、譚嗣同那樣的"外儒內俠",有儒士的外在,也有俠士的內在精神,可以為國為民奉獻生命。

他也可以是郭靖、喬峰那樣的"外俠內儒",他們身上有俠的各種氣質,但同時他們也不會像武松那樣,因個人恩怨而大開殺戒。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如果沒有"儒"的規範和約束,"俠"就容易走上極端,容易以武犯禁;

如果沒有"俠"的參與,"儒"也很容易成為"小人儒"。孔子認為,儒有君子儒,有小人儒。小人儒無遠大見識,只追求眼前小功小利。有了"俠"的介入,"儒"才更具陽剛之氣,向君子儒邁進。

你看,沒有"俠",大不了是"小人儒",起碼還是"儒",後果不嚴重。但若沒有"儒",情況就糟糕得多。所以在儒俠互補裡,"儒"應該處於更本質的地位,起到約束的作用。

讀懂中國的“俠”,就看到了做人最高尚的樣子

"俠"其實是一把雙刃劍,"以武犯禁"不可取,但"俠文化"裡的其它內涵,卻是永遠閃光的,比如守信不渝、救人危難、羞伐其德、為國為民、浩然之氣、知恩圖報、施恩不圖報……這是一個多健全、多有魅力的人格!

當代詩人蔡恆平,曾以"王憐花"為筆名,寫下一本《江湖外史》。在書裡他這樣說道:

我之所以成為一個“人”,一大半都是從武俠小說裡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