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說:

《圍城》比任何中國古典諷刺小說優秀,可以稱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寫得最有趣、最細膩的小說,或許是最偉大的小說。”《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亦是最偉大的一部小說。

錢鍾書的《圍城》講述的是以方鴻漸為首的一群舊知識分子的愛情、婚姻以及他們的職場生涯,反映出他們在人生這座圍城中苦苦掙扎和突圍的艱辛歷程,以及在現實生活面前的無奈和無力感。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諷刺小說,小說呈現了別具一格的風格,是錢鍾書先生在困頓之中“錙銖積累”而成的,被譽為“新儒林外史”。小說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80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修訂本,1990年導演黃蜀芹將小說搬上了電視屏幕,由此這部小說更加得到了世人的關注和矚目。

今天我嘗試來解讀一下這部經典諷刺小說的魅力,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

  • 小說運用了網狀敘事結構,同時採用兩條線索同時展開故事情節
  • 小說獨特的敘事視角處理:多重敘事視角相結合
  • 小說中令人拍案叫絕的語言藝術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01、小說運用了網狀敘事結構,同時採用兩條線索同時展開故事情節

①小說採用的是網狀敘事結構,將各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得小說更加立體精彩,人物形象更加生動豐滿

《圍城》講述的是以方鴻漸為代表的舊時代知識分子的群生相,講述了他們的感情生活和職場經歷,同時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眾多,小說採用了網狀的敘事結構方式。網狀敘事結構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將多種矛盾貫穿在一個場景之中,使情節更加精彩,人物個性更加生動,小說更具藝術感染力,增添了可讀性。

比如在第三章中,方鴻漸到蘇文紈家裡做客,那個場景描寫非常精彩,方鴻漸初識唐曉芙,被唐曉芙的清純所吸引,禁不住妙語連珠,可是他卻不知道此時一旁的趙辛楣正視他為情敵,一直夾槍帶棒地攻擊他,而蘇文紈則很陶醉於兩個男人為他爭風吃醋的場景,更希望通過趙辛楣來激發方鴻漸的鬥志,而唐曉芙則很樂意以旁觀者的身份看一出好戲,但是她卻沒有想到方鴻漸的所有回擊只是為了博她的一笑,而並非為了蘇文紈。就是這麼一出場景將各個矛盾都在這裡凸顯了出來,不僅將這次“華山論劍”描寫得惟妙惟肖,每個人的神態、舉止和心理活動也是栩栩如生,令人一讀再讀,拍案叫絕。這種場景在小說中處處可見,後來在三閭大學的各種職場暗鬥都運用了這種網狀敘事結構。

整部小說都是用這麼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場景構建出一個網狀的敘事結構,不僅僅刻畫出一個個妙趣橫生的場景,將每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表現的淋漓盡致,更是推動著情節的發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最後小說嘎然而止,留給讀者無限遐想和唏噓。

而主人公方鴻漸始終處於矛盾的漩渦之中,無法自拔,小說就是運用了這種網狀敘事結構形象生動地描述了方鴻漸在人生的圍城中突圍和掙扎的艱辛歷程。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②小說通過明暗兩條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同時採用了時間敘事和空間敘事雙重敘事結構

《圍城》同時兩條線索展開故事情節,因為這和小說的主題密不可分,因為錢鍾書先生在小說中就開宗明義了小說的主題:

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圍城》

小說的明線是方鴻漸的幾段愛情故事,暗線就是他的職場生涯,當然核心還是講述方鴻漸的人生,一箇舊知識分子的掙扎和突圍,最後感到深深的無力感。

小說的明線是以方鴻漸的幾段感情經歷展開:

  • 方鴻漸和鮑小姐的感情遊戲
  • 方鴻漸和蘇文紈的一段曖昧感情交鋒
  • 方鴻漸和唐曉芙純真的愛情故事
  • 方鴻漸和孫柔嘉雞零狗碎的婚姻生活

小說的暗線是方鴻漸的職場生涯:

  • 在國外留學卻一事無成,買了一個假文憑回國交差
  • 回到上海,在前岳父手下生活和工作的經歷
  • 到偏遠小鎮的三閭大學任教
  • 辭職回到上海的工作經歷

小說呈雙線展開,不僅使得情節更加緊湊同時結構邏輯清晰明瞭,同時明、暗兩條線相互呼應,同時又相互襯托,推進了情節的發展,同時又讓小說的主題更加深刻,賦予了更加深刻的蘊意,小說同時展開雙線講述故事,不僅擴展了故事的深度和廣度,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也更加立體。

小說不是簡單地從兩條線索展開故事的講述,他巧妙地將兩條線索融會貫通,並且融入了時間線索和空間線索,小說的敘事時間線索基本和故事發生的時間一致,偶爾穿插一些倒敘來補充說明,小說的空間線索與主人公的職場生涯保持一致,國外-坐渡輪回上海-上海謀差事-去三閭大學任教的途中-在三閭大學任教-回到上海。

我們可以發現小說的空間線索呈圓形結構,這其實是作者的一個暗示:人生就是一個循環往復的旅程,許多人在混沌中走完了一生。這種尷尬、孤獨、冷峻的人生際遇就是困住我們的圍城,無法突圍,只好做困獸般掙扎。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02、小說獨特的敘事視角處理:多重敘事視角相結合

熱奈特把敘事視角分為:零聚焦型,外聚焦型和內聚焦型,聚焦型即全知全能的敘事視角敘事,而內聚焦型敘事視角就是敘述者和小說中的人物知道的一樣多,敘述者只借助客觀地向讀者表述他的視覺、聽覺及感受的一切,外聚焦型僅僅向讀者敘述人物的行為和語言,至於小說中人物的感覺和內心思想無從獲知,這種敘事視角有很大侷限性,但是極富戲劇性和客觀演示性。

《圍城》這部小說就很好運用了多重敘事視角,不僅可以更加完美地表現人物的形象和內心感受,也使得小說極富有戲劇效果。

①運用零聚焦敘事視角結合白描的方式,形象生動地展現了一群舊知識分子的形象

《圍城》中大部分敘述是運用零聚焦型敘事視角,因為這種敘事視角可以將焦點聚集在具體的人物身上,可以深入人物內心的隱秘活動以及他的內心思想活動,同時輔之以白描的寫作手法,這樣最適合於全景式的白描,作者以一種冷峻的筆調,居高臨下地俯視劇中的人物令他們的內心思想和感受無所遁形。

比如小說中趙辛楣請客吃飯那個場景,席間董斜川“用一支禿筆在菜單上寫詩”,而褚慎明“蒙娜麗莎般的神秘微笑”,以及他們各自內心的小心思的描述,讓我們看到了一群腹中草莽,裝腔作勢胸無點墨,而偏偏又要附庸風雅的一群知識分子形象。

小說中描述去三閭大學的路途中的那段經歷,基本上都是運用零聚焦敘事視角,一干人從上海前往偏遠小鎮的艱辛旅程,在一路上遇到了各種危機和困難,於是每個人的性格和內心思想都暴露無遺:李梅亭的自私小氣和好色的嘴臉,頗有俠義之氣的趙辛楣,毫無用處的方鴻漸,以及柔中帶剛,有帶點心機的孫柔嘉。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②運用內聚焦型敘事視角來刻畫人物的內心獨白

小說中恰到好處的運用了內聚型敘事視角,用於展現和刻畫小說中人物的內心獨白,揭示了內心思想與現實的反差,起到意想不到的戲劇性效果。

比如第三章中方鴻漸準備去看望蘇文紈,有段心理描寫全部是以方鴻漸為內聚焦型敘事視角來描寫的:

方鴻漸到蘇家,理想蘇小姐會急忙跑進客堂,帶笑帶嚷,罵自己怎不早去看她。門房送上茶說:”小姐就出來了。“......蘇小姐才出來,她冷淡的笑容,像陰寒欲雪天的淡日,拉拉手,說:”方先生好久不見,今天怎麼會來?“方鴻漸想去年分別時拉手何等親人,今天握她的手捏著冷血的魚翅......這時候他的心理,彷彿臨考抱佛腳的學生睡了一晚,發現自以為溫熟的功課,還是生的。《圍城》

這段文字中,由於運用了內聚焦型敘事視角,方鴻漸的內心獨白與真實世界中的客觀現實大相徑庭,不禁令人啞然失笑,笑方鴻漸的自以為是,同時又能深切體會到方鴻漸的尷尬和惶恐。

其實我們自己何嘗不是如此,總是沉浸在自我的臆想中,最後遭到現實生活的當頭棒喝。也許我們都不願意走出自己內心營造的圍城,去面對現實生活的圍城,於是在一次次掙扎和突圍中感受到現實的無情鞭撻。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③巧妙地運用外聚焦型敘事視角刻畫人物,保持了一份神秘感,成全了人物的完美性

不容置疑,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刻畫了眾多人物,都不同程度給予了批判和嘲諷,但是唯獨對於唐曉芙,作者是情有獨鍾。楊絳先生說,小說中方鴻漸和唐曉芙最後分手的結局,是因為錢鍾書覺得唐曉芙太過完美,所以不願把她嫁給方鴻漸這個俗人。

那麼我們來看看錢鍾書先生是如何刻畫唐曉芙這個人物的呢,其實小說中用於刻畫唐曉芙的筆墨並不多,而且作者獨具匠心,運用了外聚焦型敘事視角來描寫,通過方鴻漸和蘇文紈兩人看到的唐曉芙的形象,然後描述出來。

蘇文紈眼中的唐曉芙是善於玩弄心眼的女子:

這孩子雖小,本領大得很,她抓一把男朋友在手裡玩弄著呢!......你別以為她天真,她才是滿肚子鬼主意呢!

方鴻漸眼中的唐曉芙是美麗脫俗的女子:

方鴻漸看唐小姐不笑的時候,臉上還依戀著笑意,像音樂停止後嫋嫋空中的餘音。

這裡只有兩人眼中看到的唐曉芙的形象相去甚遠,作者似乎不願多費唇舌,一切留給讀者自己去揣測和考量。卻偏偏沒有唐曉芙的內心刻畫,唐曉芙人物形象變得神秘,但我能又能從小說中不多的描述中感受這個女子的美好,這種因距離感、神秘感而呈現烘托出唐曉芙完美的形象。

小說《圍城》中,錢鍾書先生則將多重視角綜合起來,靈活地在幾種敘事視角之間切換敘述事情,錢鍾書先生駕馭文字能力和掌控文章構架的能力可見一斑。

同時讀者可以享受到多重敘事視角帶來的藝術效果,這樣處理不僅豐富了小說主題"圍城"的意蘊,同時故事的情節更顯張力,故事人物的形象也變得生動豐滿,達到了意想不到的藝術效果。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03、小說中令人拍案叫絕的語言藝術

有人稱《圍城》是現代文學史上最有趣的小說,確實當之無愧,在讀《圍城》的過程之中,我們時時會被那些幽默風趣的語言所打動,繼而啞然失笑,回味再三,依然餘音嫋嫋,那些生動的比喻和幽默完全是信手拈來,但又貼切無比。

如果說魯迅的幽默中帶著辛辣,老舍的幽默則帶著一絲溫婉,張天翼的幽默稍顯冷峭尖刻,而錢鍾書的幽默則帶有睿智,同時又帶著哲理趣味,值得再三回味。

①生動風趣的比喻

《圍城》中的比喻有著不一般的深度和廣度,它不是單純的把甲比喻成乙,小說中的比喻中不僅可以看出錢鍾書先生深厚的文學底蘊,更有著廣博的見識。

比如小說的第三章中在蘇文紈家中,趙辛楣和方鴻漸之間的暗戰:

趙辛楣對方鴻漸雖有醋意,並無什麼你死我活的仇恨。他的傲慢無禮,是學墨索里尼和希特勒接見小國外交代表開談判時的態度。他想把這種獨裁者的威風,壓倒和嚇退鴻漸。給鴻漸頂了一句,他倒不好像意國統領的拍桌大吼,或德國元首的揚拳示威。幸而他知道外交家的秘訣,一時上對答不來,把嘴裡抽的菸捲作為遮掩的煙幕。蘇小姐忙問他戰事怎樣,他便背誦剛做好的一篇社論,眼裡仍沒有方鴻漸,但又提防著他,恰像慰問害傳染病者的人對細菌的態度。《圍城》

錢鍾書將趙辛楣的傲慢無禮描寫得惟妙惟肖,而且把他明明心裡醋意橫生,卻要假裝不在意的心理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比喻生動得展現出來,把兩人之間的明爭暗鬥比喻成兩個國家元首之間的談判,這巨大的反差本來就是一種誇張的幽默,同時順帶挖苦了一下那些傲慢的國家元首和裝腔作勢的外交官。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②入木三分的人物心理刻畫

錢鍾書對於人物心理刻畫也是駕輕就熟,入木三分,善於用洞燭幽微、幽默俏皮

的筆觸刻畫人物心理,其犀利精準的諷刺,使人物形象更具有立體感。

比如小說中的第六章,三閭大學的校長高松年將本來是教授的方鴻漸低聘為副教授,他們談判的過程:

一般人撒謊,嘴跟眼睛不能合作,嘴儘管雄糾糾地胡說,眼睛懦怯不敢平視對方。高松年老於世故,並且研究生物學的時候,學到西洋人相傳的智慧,那就是:假使你的眼光能與獅子或老虎的眼光相接,彼此怒目對視,那野獸給你催眠了不敢撲你。當然野獸未必肯在享用你以前,跟你飛眼送秋波,可是方鴻漸也不是野獸,至多隻能算是家畜......

“咦!怎麼沒收到?”高松年直跳起來,假驚異的表情做得維妙維肖,比方鴻漸的真驚惶自然得多。他沒演話劇,是話劇的不幸而是演員們的大幸......《圍城》

錢鍾書先生通過對高松年的外貌舉止,以及形象恰如其分的比喻,活脫脫描述出校長高松年的老江湖形象,一個老奸巨猾,在職場官場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滑頭一下子展現在讀者眼前,精通於各種談判和談話規則,小說中這段的心理刻畫也是精準無比,反觀方鴻漸,就如趙辛楣所說的那樣:“是個好人,但全無用處。”

③無處不在的幽默語言

小說中對於大大小小人物,除了唐曉芙之外,無不用用幽默辛辣的筆調和語言給予了諷刺和批判,對於眾人的行為和一些舉止進行了無情的批判。

比如:

因為“真理是赤裸裸的”,所以有人管衣著暴露的鮑小姐叫“真理”,又因為鮑小姐並未一絲不掛,所以大家修正為“局部的真理”。

兩個人在一起,有人就要造謠生事,比如兩根樹枝相接近,蜘蛛就要結網。《圍城》

錢鍾書先生在小說中無處不在的幽默諷刺,不僅僅是營造一種幽默的氛圍,而是用一種漫畫誇張的手法嘲諷舊知識分子陷入了精神困境,以及他們在這座圍城之中苦苦掙扎和突圍的眾生像。

同時錢鍾書對當時的社會風物、傳統文化和當時背景下的倫理道德的一種深刻諷刺和批判。

結語:

小說《圍城》作為一部優秀的諷刺小說,不僅僅是在小說的文字功底以及文學意義,更在於小說深邃的主題,也許我們常常在人生的圍城中突圍和掙扎,其實只是被我們的內心的慾望所圍困,這也許是這部小說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