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我國的房價是否還具備持續漲價的基礎?

浮雲財經觀


看人口流向吧 國家級行政和經濟核心城市,一線新一線和省會,以及其市中心交通樞紐半小時高鐵可達區域,會不斷聚集資源和人口,其他城市會長期下降




和諧是我家


其實,房價持續上漲是一個大趨勢,過去30年城鎮房價整體一直在上漲,平均漲幅是每年10.5%,俗話說房價發展長期看人口,雖然我們人口增長近幾年增速減慢,但是人口基數還是比較龐大的,大量80後、90後都逐漸成家立業,就湧現出大量剛需購房需求。

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上升,對居住環境有了新的要求。那些“老公房”、分配房的品質太差。近幾年,全面推掉那些無小區綠化、無小區配套、戶型差,面積小的老舊房產,開發商逐漸投入新樓盤建設,可以想象住房的缺口有多大。巨大的需求量下,就會刺激房價持續上漲。

過去,房地產沒有像2018年一樣大規模調控前,房地產成為支柱產業,帶動上下游多個行業發展,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同時,房地產行業又成為地方收入的主要來源,久而久之,形成依賴,就成了重點保護對象。

從大概2015年開始,各地三四線城市開始棚改去庫存,大量的購房需求帶動了房價的上漲。而進入2018-2019年樓市調控週期,房價卻難以持續大漲,因為2016年以後的漲價去庫存透支了未來的漲幅,到了今年樓市穩定降溫,房價或將繼續橫盤。

關注我,交個朋友吧,一起探討更多有趣的樓市話題!


我房網


2019年剛剛開始,央行就放了大招,直接降準一個百分點,釋放1.5萬億資金。預計今年全年至少會有四五次降準,以信貸寬鬆刺激和穩定經濟成為不二選擇。


雖然一直是強調定向降準,為了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多貸款。但是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問題一是產能過剩,二是因高房價掏空居民儲蓄造成的消費不足,顯然降準解決不了這兩個核心問題。


市場上資金充裕了,自然就會尋找收益更高的地方。民營企業盈利困難,多數會選擇更加保守的經營方式,比如降薪裁員,縮減規模。只有少數銳意進取的企業才有可能去貸款,但是按照我們熟知的規則,真正拿到手的利率往往遠高於貸款利率,這會成為民營企業貸款的重要阻礙。


不論如何疏堵,資金不可避免會有一部分進入房地產領域。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鍊本已吃緊,但是降準之後一定可以得到一定資金支持,本來要降價的項目,又可以堅挺一段時間了。


對於購房者來說,當前很多城市首套房貸款利率已經開始下降,多地調控已經放鬆,而棚改還將持續,資金充裕下銀行會增加房貸供給,所以會有部分城市房價進一步上漲。


檣櫓之末,不能穿魯縞。如今的房價已經過高,遠遠超出了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首先按照當前房價,普通家庭即便是掏空六個錢包也不一定能付得起首付,其次是好不容易付完首付,夫妻二人的月收入一半以上都要還房貸,已經很難維持生活及養育子女。


最近幾個月關於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聲音不絕於耳,而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這樣的話也很常見。普通人可能對於經濟下行沒有概念,財智成功用一句話簡單一說,國民生產總值GDP每下降一個百分點,國內就會減少1000萬以上的就業崗位。


如果企業不賺錢,紛紛降薪裁員,而居民失業率增加,誰來還房貸?企業是創造財富的地方,民營企業更是解決了90%的新增就業,如今民營企業日子不好過,高房價已經失去了支撐,下降是唯一出路。


財智成功認為,今後三年,房價會有普遍30%以上降幅,如今房產已經完全失去了投資價值,剛需寧肯換個女朋友也不要在這個時間段當接盤俠。


財智成功


這個問題提出的非常好!

我國的房價是否還具備持續上漲的基礎,我認為不具備。

人們常說,房價上漲的基礎沒變:比如:城鎮化,貨幣超發等。

1、城鎮化,我國城鎮化水平還很低,遠沒有達到西方發達國家的水平;而且國家已經放開城市戶口准入,這是城鎮化的基礎,是房地產發展的基礎,所以房價一定還會漲。我說錯了!房價上漲也要符合客觀律的,任何商品總會在它的價值中區上下波動的。房價也是一樣。現在房價已經完全超出了它的價值中區,純粹是炒作造成的高房價;按現在居民收入根本就不支持現在的房價,房價下跌是早晚的事。只是城鎮化,會促使房價下跌減緩和減小房價下跌的幅度罷了。

2、貨幣超發,貨幣貶值。確實我國存在貨幣超發和貨幣貶值的現象;其實,全球國家都一樣,都存在貨幣貶值的現象。也確實是房價上漲的基礎。但是,你得考慮本國國民的收入和實體經濟發展的現狀。現在老百姓的收入能否支持高房價的持續上漲。

你得算一筆賬,按現在三、四線城市的平均收入算:現在平均收入只有3千左右,可是現在的房價是1.5萬/每平米左右;要是一個家庭買一套100平米的房子需要150萬元,一個家庭每月6千元左右

的收入,得不吃不喝贊接近30年才夠付房錢;你說現在房價貴還是不貴?要是房價在持續上漲,老百姓還活嗎?也就是說沒有購買力了,房價自然會下跌。

總之,過去房地產高房價是用銀行的錢做槓桿炒作的結果。國家出臺“房住不炒”的政策,抑制了房產炒作現象,房價不跌那是不可能的。所以“炒房”才是真正房價持續上漲的基礎。房價下跌是早晚的事,讓我們共同觀望吧!


xhfeng5918


我國的房價現在是沒有漲價的任何基礎,為什麼呢?一是炒房時代結束了,中央是多次強調房住不炒,強調房子必須迴歸到住房功能上,嚴厲打擊炒房,過去我國的房價上漲其實主要是炒房的結果,據統計,我國房地產存量是480萬億,其中的三分之一是在炒房者手中,過去十年像炒股一樣炒房成了我國的特色,讓全世界都看不懂,為什麼中國的房地產泡沫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價還能上漲,為什麼中國的房地產是大量過剩的,房價還能上漲?外國人當然不明白,中國人是在炒房,當房產具備了金融的屬性,成為了金融產品,就與房子本身的價值沒有關係了,金融產品只要有人炒,想炒多高就炒多高,就像炒股票一樣。

但是,所有的金融產品都是從那炒上去,再跌回到原來的價位,房子也不例外,當炒房時代結束後,房價長期下跌就是必然的趨勢,三分之一的房子在炒房者手中,需要多少人來接盤,又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消化掉?黑龍江某個城市的房子現在賣白菜價恐怕將來會成為部分城市的縮影。

二是房產稅在2019年由全國人大立法,接下來是房產稅的出臺,房產稅出臺後,擁有多套房和炒房者還會持有房產嗎?很顯然,誰都不再持有房產了,除了住房之外,也沒有必要再持有房產了,於是就從現在開始就會有大量的房產開始降價拋售。

三是高房價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導致我國的產業無法升級,高房價壓制了我國所有產業的發展。

四是高房價掏空了工薪階層幾代人的積蓄,讓大量的普通老百姓失去了幸福感和獲得感,讓年輕人被高房價壓垮掉,讓年輕人失去了創新創造的動力。所以,我國現在的房價沒有任何上漲的基礎,反而是房價長期下跌的趨勢已經形成。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如果您有投資或融資的難題也歡迎從我的首頁導航條中點擊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謝謝您們的支持。

p.s.有很多人問加頭條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麼加入圈子?

答:我現在只在圈子裡回答粉絲的提問,加入皓脈投融資聯盟,為你解決投資難題和融資難題。為個人解決投資賺錢的問題,為企業解決融資問題,資本運作和產業升級問題,建立企業融資平臺。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點擊這篇文章的下方“所屬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點擊到我的首頁,在導航條中最後一個是:圈子,點擊加入即可。加入後,你每天可以在“我的書架“查看更新,有問題可以及時提問,我都將免費為您解答。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還能如何漲呢?

現在中國的房價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人均GDP還遠遠未達到,房價需要等一等他的人民了。

以北京為例,2017年6月,房價中位數為6萬/㎡,當年的人均GDP為12.9萬/年,也就是說,人均年財富可購買2.12㎡(GDP全部分配給人民,同時不吃不喝不穿不住),50年可以購買一套100㎡的房子。

下邊,我們拿北京和世界最發達的兩座城市做一下對比,看看房價是不是貴的離譜:

世界第一大城市-紐約,2017年6月,房價中位數為11.19萬/㎡,當年的人均GDP為63.19萬,也就是說,人均年財富可購買5.65㎡(GDP全部分配給人民,同時不吃不喝不穿不住),18年可以購買一套100㎡的房子。

亞洲第一大城市-東京,2017年6月,房價中位數為2.7萬/㎡,當年的人均GDP為48.14萬,也就是說,人均年財富可購買17.78㎡(GDP全部分配給人民,同時不吃不喝不穿不住),6年可以購買一套100㎡的房子。

相比紐約和東京,北京房價對人均財富的透支已至極限,如果繼續大幅上漲,勢必造成嚴重的借貸金融泡沫和社會危機,對中國的大眾消費造成重創,生產更加過剩,經濟大蕭條就為時不遠了!



事實上,這兩年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高房價正在流血中國經濟,試圖讓房價軟著陸!一方面通過收緊房地產金融政策和開證房產稅,打擊房地產投機;另一方面加快建設公租房和廉租房,減少商品房的剛需。

當然了,中國經濟還未達到發達國家水準,城鎮化還有進一步提高空間,房價可能小範圍浮動,但房價高速增長的階段結束了,通過高速增長的人均財富和M2通貨膨脹,能夠稀釋掉調如今的透支型房價就阿彌陀佛了。

(今年1-8月全國重點城市房價中位數趨勢圖,事實勝於雄辯)


第十經濟觀察室


不說多,你試試讓通貨膨脹率下來,之前一碗燴麵三塊錢,你去看看還有麼,影響房價的不僅僅是你是否買的起,還有國家發展的必然因素,百分之七十是國家為購房者分擔的風險,當房價跌過這個水平線的時候就是國家在直接的虧錢,當你片面的考慮自身的時候,國家在對整個經濟體制進行調整,為什麼要用房產作為經濟支柱,是因為漲價是肯定的,一套房子可以融到房價的兩到三倍的資金,投資商用房子在銀行貸出的錢放到其他行業裡面,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所以所有行業都是相互關聯的,如果房市崩盤,不僅僅是建築業,而是所有行業都會受到致命的打擊,哪怕是街邊賣小吃的,經濟不景氣,會將社會倒退幾十年不止,看看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就是警告,眼前在沒有其他行業能夠完全替代房產業的時候,只能運用相對懷柔的政策去穩定房價,一方面是對老百姓的交代,另一方面是對一些違規行業的警告。人均收入問題才是應該考慮的問題,收入跟不上通貨膨脹,吃喝拉撒,最後才是睡,吃不飽穿不暖,帶來的影響才是更大的。


用戶67899270698


2019年剛剛開始,中國央行就宣佈要全面降準1個百分點,降準幅度之大歷史罕見,預計會釋放1.5萬億資金。央行這次全面降準的目的主要有二個:一是要穩增長,就是引導流動性進入實體經濟,特別是支持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二是要控風險。而控風險主要就是指房地產風險。所以,中國未來房價上漲可能性為零。

從目前國內房地產市場情況看,一二線城市房價已經基本穩定,新房價格穩中有降,二手房價格有價無市。三四線城市房價總體漲幅已經收窄甚至零漲幅。只有東北、西北地區部分三四線城市在補漲,不過漲勢也開始出現回落。

現在問題是,我國的房價是否還具備持續漲價的基礎?對此,我們認為房價已經進入到“擠泡沫、去槓桿、控風險”階段,並且要逐步迴歸居住屬性,未來房價不是具有上漲基礎,而是下跌的風險正在積驟。

首先,深圳是國內房價最先漲的城市,現在深圳房產均價達到了6萬元/平方米。但是房價漲得越高,對於實體經濟的傷害越大,現在包括華為在內的很多製造企業將工廠搬離深圳。一方面,高房價帶動了地價上漲,同樣廠房的租金也要漲,廠房租金漲,使得生產廠商生產成本上升,只能想辦法另租廉價地塊。

另一方面,房價在持續上漲,企業裡的職工或租房,或還房貸壓力在上升,對於企業來說,就得年年漲工資,而目前多數企業效益不好,漲薪就意味著生產成本的提升。結果只能是除了精兵簡政外,搬離高房價的城市。所以,實體經濟已經不允許房價再繼續上漲了。

再者,老百姓的購買能力也不允許房價再肆意上漲了。現在有8成以上居民反映已經買不起房。即使買得起的,也是要先動用六個錢包來付首付,隨後夫妻兩個人要拿出月收入一半以上的收入還房貸,不要說很難再生養子女,就連日常的消費都過得緊巴巴,國家指望擴大內需,啟動消費更是無從談起。

再次,中國經濟從之前的兩位數高增長,已經降到個位數中速增長。由於全球經濟下行,貿易摩擦不歇,國內房地產投資降溫,導致中國經濟目前具有較大的下行壓力。現在不僅是製造企業,還有互聯網企業、券商、房地產業等很多職工被辭退,現在人們都要努力“保工作,保收入”,對於購房者來說,已經對炒房沒有了興趣。而隨著房地產投資性需求下降,未來房價肯定會出現較大的跌幅。

最後,長效機制的建立,意味著房價將很難再繼續大漲:一方面,未來一二年內將出臺房產稅,這肯定會對投機性購房需求進行打擊。同時,還有住建部對房價上漲的城市採取了問責制,哪個城市房價上漲,就要對這座城市相關負責人問責。以後房價根本不可能漲得上去。

另一方面,在房地產調控的同時,各地政府還在加大保障房、租賃房市場的整治力度。未來低收入群體可以選擇保障房、共有產權房居住,高收入群體可以買商品房,而低收入群體可以選擇租房子居住。隨著購房需求的大量分流,商品房市場將房價在迴歸居住屬性後更趨於穩定,未來商品房價將由當地購房需求決定。

現在中國的高房價已經脫離了當地居民的購買力,就連當地的製造企業也深感壓力沉重,而隨著房地產的長效機制的建立,未來不僅房價不具備上漲的基礎,還具備了理性迴歸的可能。只是不同的地方房價下跌的程度不同。所以,要儘量要避免短期內的房價大漲之後的大跌,但是通過慢跌的方式,逐步迴歸理性,那肯定是可以接受的。


不執著財經


我覺得不會漲也不會跌

針對題主提出的問題,我覺得房價應該不會在上漲了,因為房子市場已經趨於飽和,而且國家也明確房子的定位,房住不炒。

國家定調

我覺得要是沒有國家定調前,房子應該還會在上漲的,因為畢竟各種炒房團確實實力嚇人。他們的炒房的做法簡單粗暴,之所以這樣,也是卻是他們獲利豐厚。但是苦了那些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所以國家出面必須控制房價,明確了房住不炒的調子。這對房價調控有了很有利的聲音和基礎。

市場飽和

我覺得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一套房,更多買房的額都是改善房或者購買學區房,主要是為了孩子上學考慮。就拿我們自己為例,之前上班買的是公司的福利房。當時是解決了住房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退役,和孩子的長大,發現福利房附近沒有好的學校。因為我們本身不能給孩子更好的 起跑線,也不能讓他出生在羅馬。只能力所能及的,幫他選個比較好的學校。也就是學區房成了很多有房族換房的一個重要因素。學區房的概念還是碧桂園炒起來 ,只能說碧桂園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讓我們這些工薪階層,還得壓傷一輩子的繼續,再買套學區房。因為都是期房,房子沒下來,只能先住著老房子,一邊還貸一邊賺錢,真的不容易,就等著新房下來,好吧老房子賣了,緩解一下壓力。所以這麼多人都期盼房價要保持住,不然我們就成了接盤俠了。

擊鼓傳花的遊戲

我覺得現在很多的樓盤和購房者,除了剛需的之外,更多的炒房客他們都在玩擊鼓傳花的遊戲。只是不知道這個遊戲啥時候出頭,反正我覺得在自然規律面前,這個遊戲結束只是時間問題。

最後總結:

房子我覺得從目前的 趨勢已經該買的都買了。已經榨乾了很多人的錢包。應該不會再有大的購買需求了。現在更多的調控都是穩房價,畢竟如果下跌,那情況就不敢想象了。所以我覺得,房價已經不具備上漲的條件和基礎了。


張敬醫


目前國內的房價已經不具備持續漲價的基礎了,但是房價可能會短時間內稍微上浮,但是總體來說,房價總體未來還是會下跌,上漲的動力已經枯竭了。

一,長期看土地——供需關係

從房地產的週期方面來看,任澤平曾經說過“長期看人口”,人口越多,對於這個地區的住房需求才會越大,購買的人口才會越多,所以分析長遠的房價情況應該從供需方面來考慮,國內的房價已經高到需要“六個錢包”了,人口很多,想買房子的人也多,但是高房價遏制了這樣的需求,因為買不起。


二,短期看金融——房貸利率,限制資金流入房地產等

關於房價方面,短期是需要看金融的,而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限制了市場上面的資金流入房地產行業,並且採取了提高住房貸款利率,提高首付比例等措施來增加購房成本,這些金融措施都是在限制房價,房價下降是必然。

三,經濟對於房地產的依賴加劇,不能過度依賴

房價高了,用於其他方面的支出就好了,比如生活消費等日常支出,而消費等低了,就會影響相關的一大串行業,雖然房地產行業可以帶動相關的幾個行業興旺,但是帶來的害處是大於好處的,經濟對於房地產的依賴高,地方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賣給房地產開發商的土地收入。

小財說一說

房價也和商品一樣,不可能一漲再漲,任何商品都是有周期的,房地產也不能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