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歷史上有哪些驚人的巧合?

楊陽同學


因為做記者的緣故,有幸親歷很多歷史時刻,今年,汶川地震10週年紀念日,我採訪了一個特殊的孩子,她就是“歷史驚人巧合”的主角:地震中,四川什邡市出生的108個羅漢寶寶中的第一個寶寶唐震雯。

2008年512地震時,唐震雯母親陳世抄正在內的什邡市婦幼保健院待產,地震發生後婦幼保健院坍塌,她和其他的20多產婦流落街頭無處可去,而最令人痛心的是,這些產婦中有很多即將分娩。
圖為羅漢寺僧人與羅漢娃


情理之下,與該婦幼保健院毗鄰的什邡市羅漢寺主持素全法師當機立斷:敞開了佛門淨地,打破宗教禁忌,讓禪房變成產房。

羅漢寺的僧人們在寺院的空地上為婦幼保健院打掃場地,並用彩條油布為婦幼保健院搭建臨時蓬。

5月13日,唐震雯成為第一個出生在羅漢寺的飯堂上的寶寶。此後,相繼無數產婦前往羅漢寺避難,素全主持和羅漢寺38位僧人懷著無私的愛對所有產婦給予了援助。

在他們的關懷照顧下,羅漢寺相繼有100多個寶寶順利降生,當8月,所有產婦撤出羅漢寺時,人們驚奇地發現,這些寶寶的數目,竟然好像冥冥中註定一樣,正好是羅漢的數目:108個!

於是,人們親切地將這些幸運稱為“羅漢娃”。在這場浩劫中,素全法師用自己的行動闡釋和踐行了佛陀慈悲濟世的偉大教義,他把佛陀慈悲的種子撒向這片承受苦難的土地。 他的善行感動了所有產婦,為了表達謝意,羅漢娃的媽媽們每人扯下一塊布,並用這108片布做成了百衲衣送給素全法師。

創造奇蹟的什邡羅漢寺,始建於公元600年,是佛教禪宗臨濟宗的主廟,是禪宗第八代祖師道一禪師的出家處和晚年說法處,素 有“西川佛都”之舉,盛名傳諸海內外。


圖為:素全法師與羅漢寶寶慶生

如今,十年過去後,羅漢娃之一的唐震雯已經10歲了,在電話中,她告訴我雖然距離地震已經過去十年了,但是每年,媽媽都要帶她重回羅漢寺。媽媽告訴她,要感恩,將來要用善心回饋世界!


因為種種原因,這次採訪中,我並未見到唐震雯本人,但透過電話,從她鈴聲般清脆的歡快嗓音裡,我聽到:她過得很好!

因為,他們是帶著愛和善來世間,所以,未來,他們會更好!

末了,感謝羅漢寺全體僧人,有愛,就會有奇蹟!



記者李滿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講的是商人的先祖簡狄,有一次和幾個閨蜜去洗澡,看見一隻鳥下了一隻蛋。想必當時是餓極了,拿起來就吃,然後就懷孕了,生下商人的祖先契。

天命腳印,降而生周。

講的是周人的祖先姜嫄,有一次和幾個閨蜜去散佈,看見路邊有一個大腳印。想必當時是無聊了,就踩了一腳,然後就懷孕了,生下週人的祖先稷。

天命羊圈,降而生教。

講的是基督教祖先瑪利亞,有一次自己個兒去羊圈,看見外面草地有一道光。想必當時是太黑了,就摸了一下,然後懷孕了,生下基督教教主耶穌。


世界上真有這麼多巧合嗎?怎麼就吃了個鳥蛋,就懷孕了?懷孕真要是這麼簡單,還要那麼多不孕不育醫院幹嘛?

我覺得這裡頭有很大的陰謀,這三個婦女在說謊!分明就是溜出去,被人給那個啥了,回去發現懷孕了,不敢說,然後給自己編了個理由。

還好生下的兒子有出息, 要不然,肯定會被人打斷腿的。

不過,他們找的理由也太蹩腳了吧!簡直就是侮辱人的智商。所以啊,同志們啊,還是得多讀書,要不然出門有了外遇,編個理由都編不圓,被後人笑話。


祗樹


一、新石器時代的兩個“玉”王國

在中國的新石器時代,玉器作為財富、權力以及宗教信仰的象徵流行在一些考古學文化中,最為著名者莫過於東北地區的紅山文化和江浙地區的良渚文化。我們稱之為“玉”的王國。

根據以往考古材料及研究,我們能看出二者考古學文化有以下的相似性:

(1)年代上:都距今約5000年左右,良渚文化稍晚,但有幾百年重合期。

(2)器形上:都有玉珠、墜、管、串、環、玦、鐲、璧、璜,此外還有錛、刀、斧、鉞等

(3)特殊器物:都有龜、鳥、魚等動物紋及玉人像;

(4)都有玉殮葬的習俗,且大型玉件均出自大型墓葬中;

(5)都有祭壇。

(注:圖片引自王煒《紅山文化與良渚文化玉器研究》,《北方文物》,2003年)

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除了上述相似性外,還有很多區別,比如良渚文化玉器紋飾繁雜,頗具神秘性;器形上有琮、冠飾等,出土玉器的墓葬多集中中高等級墓葬,且隨時間分佈中心不斷遷移等;紅山文化中玉器種類單一,多素面,出土玉器的墓葬多平均分佈等。

二、新石器時代一個“陶”王國

與此同時期的中國大地上,在中原地區卻出現與上述二者不同的考古學文化,即以彩陶文化聞名於世的仰韶文化,各式的彩陶器及紋飾,讓人驚歎,我們稱之為“陶”的王國。

三、兩個“玉”王國的巧合命運

過考古學家們的發掘及研究,最終我們可以看到,兩個“玉”王國最終衰亡,消失在歷史中,而以彩陶為主的“陶”王國最終綿延千年,成為中華文化的基幹。那麼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命運呢?

四、巧合背後的解讀

相關考古學家也進行了多年研究,一般認為良渚文化和紅山文化是以神權為主的國家,國家大量財富和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用以祭祀、裝飾等奢侈需求,而仰韶文化則是以王權為主,並沒有把大量財富浪費在這些上面,是以最終的結局不同。(詳情參見李伯謙先生《中國古代文明演進的兩種模式》一文)簡單概括,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中國大地上,曾經興起三個古國,兩個相似玉王國與一個陶王國,由於採用的“模式”不一樣,而最終亡國。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做哪些預測與解讀呢?固然由於治國模式的選擇上會導致王國衰落,但為何在高緯度東北地區和較低緯度的江浙地區會興起類似的以崇玉為主的王國?是因為本身玉石礦藏的原因?據有學者研究,良渚文化的玉器來源並非單一的本地,有很多外來,比如新疆地區?因此,小編認為首先解決為何會選擇以“玉”為財富、精神信仰的象徵這個問題,才有可能解決模式選擇,最終找到衰亡的原因。歷史的巧合(相似性)的背後,也許是千差萬別的意外,只不過限於技術、認知能力等原因,還未曾被發現。

歡迎各位一起來討論!


(注:未註明圖片來源者,來自於網絡,侵權必刪!)


我的圖書館和博物館


說幾個中國歷史上有趣的巧合事件和人物!

一、李靖和粟裕

唐朝李靖平定蕭銑、輔公祏時,當時的主帥是河間王李孝恭,唐高祖李淵的堂侄,李靖為行軍總管,但唐高祖李淵以李孝恭沒有經歷過太多軍旅戰事,三軍戰役指揮,一律由李靖代之統領。 這種關係和狀況就有點像中國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和副司令粟裕的情況:陳毅不擅長指揮打仗,軍事戰役指揮都交由粟裕統攝,所以才有了華東野戰軍的赫赫戰功!

更巧的是,當年李孝恭、李靖率軍戰鬥的地方也和陳毅、粟裕的華東野戰軍的活動區域大都重合!也就是說,軍神李靖和戰神粟裕曾經都以副職身份總攝正職軍事指揮大權,在相同的地方戰鬥並且立下赫赫戰功!如果二公英靈跨越千載相遇,豈不惺惺相惜哉!穿越千年的巧合,歷史真是很有趣!

二、歷史上三位平陽公主和她們赫赫有名的家奴

中國史書記載,被封為平陽公主的一共有八位,其中最出名的有三位。一位是漢武帝劉徹的姐姐,西漢平陽公主;一位是漢成帝劉驁的姐姐,西漢後期的平陽公主;最有名的當屬唐太宗李世民的姐姐,唐朝平陽昭公主。這三位平陽公主雖然都不十分有名,但巧合的是,她們家中的家奴卻個個了不起!這在古代歷史之中,十分巧合且罕見。

1、西漢平陽公主,家奴皇后衛子夫和大將軍衛青

這位平陽公主命硬,接連“克”死了兩任丈夫。雖然平陽公主婚姻不幸,但在她的家奴之中卻出了兩位中國歷史上兩個了不起的人物:歌伎衛子夫,以後成了有名的衛皇后。騎奴衛青即衛子夫的弟弟,以後成為鼎鼎大名的大將軍—衛青。他數次率領漢騎兵千里襲龍城、復河朔,徹底擊垮了當時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國,一舉洗刷大漢王朝數十年的屈辱,立下不世之功!衛青後來娶了平陽公主,成為了她的丈夫。

2、唐朝平陽公主,家僮開國大將馬三寶

唐朝的平陽公主是開國皇帝唐高祖李淵的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胞姐姐。她的丈夫是柴紹。這位卻屬於真正的巾幗不讓鬚眉,真正的中國古代第一位統領千軍萬馬的女中豪傑!最主要的是,能叫平陽公主的,好像家裡的奴婢就是神奇,都出人才。這個平陽公主的一位家僮叫馬三寶,機敏異常,能言善道。

馬三寶隨平陽公主起兵,隻身說降起義軍何潘仁、收編了李仲文、丘師立!後來,馬三寶,跟隨李世民戰長安、攻叛胡、平薛仁杲,東征西討。後隨柴紹敗吐谷渾。每陷陣必率先衝鋒。貞觀初年,論功行賞,家僮馬三寶被封為左曉衛大將軍,進爵為公,成為大唐王朝開國名將!

3、西漢後期平陽公主,家奴皇后趙飛燕

這位平陽公主的兄弟是漢成帝劉婺。她在歷史上其實並不為人所知,她之所以有名實在是因為她原原本本玩了一次和他的遠曾姑奶奶—上一任平陽公主—漢武帝的姐姐一模一樣的把戲。收養美女在家,培養成歌舞伎;一日她的兄弟漢成帝劉婺來家做客,家伎出來歌舞以助酒興,皇帝又喝高了,獨獨看上一個歌伎,臨幸了她。 歷史就是如此驚人的巧合,同樣叫平陽公主,又幹出了如出一轍的事情!相隔一百多年,她們是商量好了嗎?不對,就算是商量好故事情節,也不能決定故事的結果。可就是那麼巧!就連結果都如此相像!這次的這個歌伎後來同樣成了皇后,同樣是鼎鼎有名,她就是能為掌上舞的趙飛燕。她和唐朝的楊貴妃楊玉環在歷史上並稱“環肥燕瘦”,但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紅顏禍水的典型。順便說一下,她的妹妹趙合德更是美豔無雙!

同樣是平陽公主,一位生於大漢,一位活在初唐,家奴卻都成為一代名將,留名青史。這不是巧合?同樣是平陽公主,同屬大漢王朝,卻遠隔一百多年,家伎卻用同樣的方法被皇帝看中,併成為皇后。這還不是巧合?歷史有時真是有趣,不是嗎?

三、韓信和李靖

韓信和李靖,一位是大漢兵仙;一位是大唐軍神。兩人雖然異代而立,家世背景不同,但卻有著兩處驚人巧合的相似經歷。

臨刑大呼 刀下逃生

  • 韓信以前是跟項羽混的,混了三年而不見重用,垂頭喪氣改投劉邦去了。然而劉邦也沒正眼瞧他,安排他一個後勤糧草小官。沒想到就這樣,還一不小心犯了軍法,以律要殺頭。腦袋快要挨刀的時候,韓信喊了一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劉邦的貼身好“司機”夏侯嬰當時在場,“壯其言”且看其相貌不凡,免其一死。韓信得以刀下逃生。

  • 這樣的故事到了隋唐,在李靖身上同樣上演,只不過情節略有不同。隋末天下大亂,太原留守李淵暗中招兵買馬、陰結豪傑。李靖當時為隋朝的馬邑郡丞,感覺李淵這老小子是要造反啊!於是,把自己喬裝打扮囚徒,一路向江都進發,準備向隋煬帝楊廣檢舉揭發李淵反叛。沒想到,李靖剛走到長安,李淵就一路打到長安城了。城陷,李靖被抓,被李淵定罪殺頭。腦袋快要挨刀的時候,注意,又來詞了!李靖大呼:“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這臨死之詞,幾乎和韓信一模一樣。當然結果也是李淵“壯其言”,李世民為之求情,免其一死。李靖得以刀下逃生。

共同點:都是臨死一呼,其言神似,得以死裡逃生。歷史就是如此巧合

不受敵降 只求滅國

  • 韓信破趙之後,引兵東向,準備削齊國。還沒走到平原,就傳來說客酈食其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已經勸服齊國投降的消息。在辯士蒯通的鼓動之下,依然決定進攻齊國。齊國此時已打算投降了,沒有任何防備,韓信乘機直入,打到齊國都城臨淄,繼而襲破齊楚聯軍,殺龍且,攻滅了齊國!

  • 無獨有偶,唐朝李靖也遇到了同樣的情況!貞觀四年,李靖率騎兵三千攻破定襄,東突厥的頡利可汗有點發蒙害怕,派遣使者入朝謝罪,請求投降,內附於唐。唐太宗於是接受其降,派唐儉、安修仁去安撫慰諭東突厥。李靖卻在此時挑選精騎一萬,準備偷襲東突厥國。將軍張公瑾說:“皇上已允許其投降,現在還有朝廷使者在那裡,此時進攻不太好吧?”李靖說:“此兵機也,時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如唐儉等輩,何足可惜。”大意是“良機不容錯過!這正是韓信當年一舉破齊的路子!像唐儉、安修仁等輩,死就死唄!又有何惜!”於是,乘機急速進發,攻破東突厥,繼而擒獲突厥頡利可汗!


品談客


“三王”伯爵

在詳述這段傳奇軼事前,“吃瓜觀眾”們應該看看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激動的那顆心:

《皇明奇事述·卷二》:文臣封伯,雖前後十人,然以戰功得者僅三人:靖遠伯(王)驥,威寧伯(王)越,新建伯(王)守仁耳。皆王姓,威名皆盛於諸伯,大奇大奇。

【王世貞畫像】

兩個“大奇”,透露了王世貞對於三位前輩“驚人的巧合”的驚異。的確,“三王”馳名於有明一代,直至後世仍可謂是一個典型的特例。他們有著一些共同點:

  • 均是進士出身;
  • 均是以文臣身份領軍成就功名,並受封伯爵;
  • 均姓王(這個誰都知道,但也很重要)

在明代,文臣得封伯爵,是極大的殊榮,難度高。自明朝開國以來,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文臣才能受封爵位,如開國功臣、靖難功臣、奪門功臣等等,而這些人之中(除去開國功臣如誠意伯劉基、韓國公李善長及靖難功臣姚廣孝等),多有投機取巧的機會主義者,他們的受封,完全是因為個人看準了形勢,而非本人為國家作出瞭如何貢獻。

在這種情況下,王驥、王越、王守仁三位文臣,均是憑著實打實的戰功受封(王驥三徵麓川,王越屢擊韃靼,王守仁定寧王之亂、平瑤亂),這不可謂不是個令人歎為觀止的“奇觀”。

【王守仁畫像】


相對王驥來說,王越與王守仁之間的關係似乎更為“親密”。在《王文成公全書》記載了這麼一件趣事。

弘治十二年(1499年),王越逝世,而此時剛中進士的王守仁奉命護送王越靈柩回到其家鄉浚縣安葬,並負責葬禮等事務,包括督造王越之墓。王守仁受命後大感驚奇,因為自己幼時曾夢到王越把征戰威寧海(王越的代表戰役——威寧海之戰)時的弓、劍贈予自己。等王越之墓修建完成後,王越之子為表示感謝,竟真的把王越佩過的寶劍贈給了王守仁,王守仁覺得這印證了自己年幼時的夢,於是接受了。

先生未第時嘗夢威寧伯遺以弓劍。是秋欽差督造威寧伯王越墳,馭役夫以什伍法,休食以時,暇即驅演‘八陣圖’。事竣,威寧家以金帛謝,不受;乃出威寧所佩寶劍為贈,適與夢符,遂受之。

如此巧合,真不知是“天意”還是“人謀”了。


潯陽鹹魚


西漢末年的時候,外戚當權,土地兼併嚴重,民不聊生,明眼人都能看出來西漢王朝已經快走到尾聲了,民間也開始流傳“劉秀髮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的讖言。意思就是上天要排一名叫劉秀的人來當新的天子。

當時王莽新朝的國師劉歆聽到這個讖言後,居然趕緊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劉秀,然後喜滋滋的坐等上位。

說起來這位劉歆也算是漢室宗親,楚王劉交之後,曾經編過三統曆,研究過圓周率,在政治上也吃的開,先被漢哀帝當成心腹近臣,接著又幫全力以赴王莽篡了漢,成為新朝的國師。

他的父親劉向同樣厲害,是漢宣、元、成三朝元老,寫過《說苑》、〈列女傳〉、編輯過〈戰國策〉,連那個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也是經他手裡傳下來的。

按說這樣一個書香門第不應該出智障,而且這倆父子本來就是研究讖緯之學的,販毒的一般不應該吸毒。

但這個劉歆就是做出了這樣塗改彩票號碼試圖領獎的奇葩行為,只能說封建迷信害死人啊……

更可憐的是,這位爺就連叛亂還要先算卦。先是推算出來只有在東方才能成事,臨出兵了又說等太白金星出來咱再走,結果拖拖拉拉之間貽誤了戰機,失敗被殺。

而就在劉歆改名的同一年,在濟陽有一個小孩恰好出生,他的對讖言一無所知的父母給這個小孩起了一個名字:劉秀。

而這個小孩就是後來的東漢光武皇帝!

歷史就是這麼巧合!


皮耶霍


大家都知道在二戰的尾聲,美國向日本的本土投下了2顆原子彈,其中僅一枚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的爆炸威力就相當於2萬噸TNT。卻很少人知道,運輸這幾顆原子彈的是一艘排水量上萬噸的軍艦,而且在完成任務後返航途中湊巧被日軍擊沉了。

上圖就是運輸這些原子彈的主角--印第安納波利斯號巡洋艦,該艦是“波特蘭”級重巡洋艦的2號艦,1930年開始建造,1932年入役美國海軍部隊。標準排水量9950噸,滿載時排水量可以達到13700噸,裝備有9門203毫米的主炮和很多高射炮,水線部分還有5英寸厚的裝甲帶,可以說攻防兼備。

自從1945年美國研製出原子彈後,便計劃著把這種威力巨大無比的武器扔到日本的國土上。選定B29轟炸機作為投擲原子彈的機型後,一個問題出現了:B29轟炸機的基地距離美國過於遙遠,必須得把原子彈先送到基地,空運的風險太大,最後決定用完成維修準備返回戰場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來運輸這些原子彈。

整個運輸過程都是在極端保密的情況下完成的,順利完成任務後,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獨自駛離基地,趕往作戰海域。在途中被一艘日軍的潛艇發現,直接就兩枚魚雷給幹沉了。當時艦艇上有大約1200名美軍,死裡逃生的僅有317人,有800多人全部在此次襲擊中葬身大海。

不幸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也因此成為了二戰中被日本潛艇幹掉的最後一艘大型戰艦。10天后,兩枚原子彈在日本的國土上空炸響,誰都沒有想到,運輸這些原子彈的戰艦早已經被日軍的潛艇消滅掉了。


軍武見聞


一、隋煬帝弒殺其兄長楊勇,千年後,另一個叫楊勇的地產開發商挖掘出隋煬帝的陵墓。

二、隋煬帝處心積慮給陳後主上了一個“煬”的諡號,沒想到十多年後這個諡號也用在他自己身上了。

三、荷蘭侵佔臺灣的時間是1624年~1662年,鄭成功的生卒年份剛好也是1624年~1662年,似乎是上天派他來完成收復臺灣的使命的。

四、從隋朝開始,不算五代十國這樣的小朝廷,幾乎各個朝代開國皇帝的長子都沒有能夠繼承皇位,也就是說從隋朝開始的各個朝代的第二位皇帝全都不是開國皇帝的長子。

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是隋文帝的次子

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唐高祖的次子

遼朝的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也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次子

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

西夏的第二位皇帝西夏毅宗李諒祚是西夏景宗李元昊的幼子

金朝的第二位皇帝金太宗是金太祖的弟弟

元朝的第二位皇帝元成宗是元世祖的孫子

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是明太祖的孫子

清朝的第二位皇帝清太宗是清太祖的第八子

五、蒙古滅亡金朝在1234年。


寒山泉


歷史長河數千年,巧合確實不少,有的還相當驚人。下面,俺說兩個大家不太注意又非常值得玩味的巧合。

秦和隋

這兩個國家都是結束了幾百年的亂世,都是短暫的大一統,都有一個英明神武的開國皇帝和一個飽受爭議的敗家“帝二代”。秦始皇和隋文帝都是中國歷史上非常傑出的帝君,可作為接班人的兒子與老子相比,卻是天差地別。秦二世胡亥軟弱無能,朝中大權盡在宦官趙高手中。隋煬帝楊廣剛好相反,好大喜功,虛耗國力。不過,他們兩個殊途同歸,最終都讓帝國走上不歸路。

更巧合的是,取代秦、隋的兩個朝代,又都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漢唐盛世。

如果說,秦漢和隋唐是一種巧合的話,那麼兩宋的歷史則更是巧合中的巧合。

北宋和遼國相持近百年,最終女真崛起。北宋和女真簽訂海上盟約,相約南北合力,一起攻擊遼國,最終遼國滅亡。可是更野蠻的女真沒放過北宋,靖康之變,北宋首都汴梁淪陷,兩位皇帝被女真捉住,北宋滅亡。若干年以後,與女真對峙了近百年的南宋和蒙古簽訂合約,一起攻擊女真,結果女真亡。歷史重演了,更野蠻的蒙古同樣沒放過南宋,在整合了北方以後,揮師南下,滅亡南宋。

不過,南宋與北宋還是有不同之處。

北宋不懂唇亡齒寒,被滅掉屬於活該。可南宋不一樣,南宋吸取了北宋的教訓,有過聯合女真的打算。問題在於,女真的國策是“北損南補”,也就是說,北方被蒙古打掉的領土,要從南宋那裡去搶領土來減少損失。結果,活生生把南宋逼到蒙古那裡去。最後,大家一起完蛋。

歷史上,驚人的巧合還有不少,這裡就不一一例舉了。這兩次,是對中國歷史影響較大的兩次巧合。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友情提示:回答拿破崙和希特勒的那位,答案裡有很多處錯誤

這個回答是從知乎上轉過來的吧?正巧我早先在知乎上看過,順手把正確的貼出來。

1、拿破崙執政是1799年,希特勒就任元首是1933年,相隔134年,不是129年。


2、拿破崙攻入維也納是1805年,希特勒吞併奧地利是1938年,相隔133年。
3、拿破崙徵俄始於1812年,希特勒侵俄是1941年,相隔129年。(這次是真的129年)
4、拿破崙戰敗是1814年,希特勒戰敗是1945年,相隔131年。
5、拿破崙掌權是30歲,進攻俄國時是43歲,戰敗時是52歲,相隔都不是129年。
6、拿破崙逝於1821年,生於1769年,享年52歲。希特勒1945年自殺,生於1889年,活了56歲,兩人出生相隔120年,死亡相隔124年。

綜上所述,拿破崙和希特勒諸多相隔129年的巧合都是虛構的。

前面回答大多都混淆了“巧合”與“相似”的概念

巧合不是單純表象上的相似,更不是規律決定的必然,而是本來毫無關係的人、物或事件,卻在表象上呈現出高度的雷同,並且這種雷同完全是偶然的,沒有人為因素刻意安排,也不是由某種規律決定,如同我們在一些科幻電影中看到的場景。

比如結束亂世的秦朝二世而亡,結束亂世的隋朝二世而亡,只能說是兩個王朝命運相似,卻不能說是巧合,因為它們的衰亡是有歷史規律的作用,並非純粹的偶然。

下面這一個我認為是世界歷史上最驚人最重大的巧合了:

兩位遇刺身亡的美國總統:林肯&肯尼迪

兩位總統有驚人的相似:

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美國第16任總統,1846年參加眾議院選舉成功,1847年到華盛頓上任;約翰.肯尼迪(John F.Kennedy),美國第35任總統,1946年參加眾議院選舉成功,1947年到華盛頓上任,相隔100年。

林肯於1860年當選美國總統,肯尼迪於1960年當選美國總統,相隔100年。

兩人的繼任總統都是南方人,繼承人的名字都叫約翰遜(Johnson),繼承林肯的安德魯·約翰遜(Andrew Johnson)生於1808年,繼承肯尼迪的第36任總統林登·貝恩斯·約翰遜(Lyndon B. Johnson)生於1908年,相隔100年。

兩人的姓都是七個字母,都對公民權有特殊興趣。

兩人的妻子在居於白宮期間都有流產的經歷。

兩人都在星期五被暗殺,都是頭部中彈。

林肯在被刺殺的一星期前,在馬里蘭州的夢露城(MONROE, MARYLAND) ;肯尼迪在被刺殺的一星期前,和著名影星瑪麗蓮夢露在一起(MARILYN MONROE) 。

兩名兇手也有驚人的相似:

刺殺林肯的兇手約翰·威爾克斯·布斯(John Wilkes Booth),刺殺肯尼迪的兇手李·哈維·奧斯瓦爾德(Lee Harvey Oswald)

兩名兇手的名字都有三個單詞,一共有十五個字母。

兩名兇手都是美國南方人,前者出生於1839年,後者出生於1939年,相隔100年。

兩名兇手的結局十分巧合,刺殺林肯的兇手從一間劇院跑出,在一間倉庫被抓獲;刺殺肯尼迪的兇手從一間倉庫跑出,在一間電影院被抓獲。


兩名兇手都是未經審判,便被神秘人物槍殺,導致真相成迷,刺殺林肯的兇手在被擊斃時27歲,刺殺肯尼迪的兇手被擊斃時24歲,都是不到3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