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都說他是哭出來的?

兔牙傳說


劉備劉玄德東漢末年的軍事家、政治家。漢高祖六世玄孫(無法考證),早年間以販賣草蓆為生。後遇關羽、張飛結拜為兄弟,組織軍隊抗擊黃巾軍。後討董卓、戰徐州、鬥呂布、擊曹操、借荊州、平西川終於爭得三分天下,傲視群雄!劉備此人有心胸、有謀略善於收買人心愛惜百姓。哭只是他的一種手段而已!


將傑傑


說這話的明顯是被《三國演義》給騙了,在《三國演義》裡劉備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哭,遇到問題都是靠諸葛亮來解決。不過正史裡劉備也是一代人傑,無論文治武功都非常出色。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最後只剩下曹操、劉備、孫權三家。而這三大勢力中,劉備無疑是起點最低的一個。因為父親死的早,劉備和母親“販履織蓆”為生,在族人的資助下才得以拜盧植為師。後來靠著鎮壓黃巾軍的建立軍功,劉備正式出仕為官。開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縣尉,一步步從底層做起。此後劉備多次創業失敗,顛沛流離,年過半百以後才創立了一份基業。

雖然出身低,創業之路艱難,但是劉備還是網羅到了不少人才。像關羽、張飛有萬人敵的美名,曹操、周瑜等人對他們都有很高的評價。但是關羽和張飛卻始終追隨在劉備左右,不離不棄,可見劉備的人格魅力還是很高的。

而劉備的軍事能力也不錯。和演義裡打仗靠諸葛亮不同,劉備的基業其實基本都是靠自己打下來的,直到他死後諸葛亮才接管了軍權。敗在劉備手下的人不少。像曹操手下的劉岱、王忠、蔡陽、夏侯惇、于禁等人都先後被劉備擊敗過。甚至曹操在漢中之戰時也吃過劉備的虧。

也正是因為劉備文治武功都很出色,曹操才會評價“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袁紹、劉表、孫權、劉璋等人面對曹操的軍事壓力,都會想起劉備,請他來幫忙。能得到這麼多人的認同,可見劉備能力之強。

因此正史上的劉備絕對不是演義中那個只會哭的廢物,能力強,性格堅韌,是個可怕的對手。


不沉的經遠


一、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

劉備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愛民愛材、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

二、劉備的哭

劉備經常哭是因為要收攏人心

很多人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

最經典的一次哭:

劉備捱了打,後邊有曹操在緊追著,準備要了劉備的命。當時那種情況下該落跑了吧,可劉備不跑,抓緊時間掉了幾滴淚。為啥啊,想帶著百姓逃難但是帶不走啊。於是劉備情真意切的哭了一哭,這一哭,百姓們算是鐵了心要跟著劉皇叔打天下了。

還有一次:

劉當初結盟的時候,把妹妹給許配給劉備了,意思是讓她當個間諜,隨時彙報情況,孫尚香也應了。劉備回不去荊州的時候,哭著對孫尚香說,我捨不得你才不走。給孫尚香感動的鼻涕一把淚一把,間諜的事也忘了,直接倒戈成劉備集團的人了。

所以說,劉備為何總愛哭?當然是為了籠絡人心。




品勢怪獸


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劉備的為人一直存有爭議,大多數人認為劉備是仁德之君,少數人認為劉備有“腹黑”的嫌疑。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從三國演義角度來看,這種說法其實是有一定原因的,很多關鍵時候確實劉備“哭功”起到了一定效果。

一哭得來諸葛亮

劉備軍師徐庶,因母親被曹操擄獲,不得以要辭別劉備,投身曹營。劉備送別徐庶時,聲淚俱下,徐庶感其至真至誠,許諾終生不為曹操獻上一計。此外將諸葛亮推薦給了劉備,這才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典故,從此如魚得水

二哭換來“仁德之君”稱呼

曹操征討荊州時,劉備無力抵抗曹操大軍,只有逃亡,劉備不願捨棄新野百姓,決心帶著百姓一起走,行走過程中看到百姓艱苦,徒步艱辛,不禁潸然淚下。百姓更是感其恩情,喚之“仁德之君”

三哭換來趙子龍的忠心

趙子龍七進七出帶著劉備之子劉禪,逃出曹操包圍圈,當劉備看到帶子而歸的趙子龍,不管劉禪,大手將劉禪一扔,抱著子龍淚如雨下,從此趙子龍忠心護主,數次救劉備性命。

四哭換來荊州之地

劉備巧借荊州時,東吳的魯肅前來討要荊州,劉備又是一哭,一番匡扶漢室之類的正義之詞,換的感性之人魯肅的同情,以此設定期限歸還荊州,從而短期內佔得荊州,以此為根據,圖謀霸業。

五哭換來蜀漢皇帝

當得知漢獻帝劉協為曹丕所害之後,號啕大哭,以至於混到暈厥,不能理政。此時以法正為首的蜀國大臣,全力勸劉備繼承漢室大統,成皇帝位。






暴雪長空


劉備是一代英雄,辛棄疾有詞雲:“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詞對三國三位大佬的評價,不可謂不準確。只有曹劉才是真正的英雄,孫大帝也算梟雄,但籍父兄之名,再加上合淝十萬送人頭,終究差點意思。為什麼說劉備是哭出來的天下,這個印象應該和《三國演義》脫不了干係。


魯迅曾評價《三國演義》雲“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羅貫中先生作為蜀漢忠實粉絲,為了凸顯劉備的仁德,不斷地給劉備增加戲份。從而把一切優秀品質都堆加在劉備身上,以致露出一些有悖人情道理的馬腳,比如摔阿斗和不停地哭鼻子,最終達到了一粉頂十黑的作用,使得人民大眾覺得劉備虛偽和無能。但這些其實都只是羅貫中先生的藝術創作,只是小說家之言,如果把這些小說情節帶入歷史裡面,便是不準確的。

歷史上的劉備其實並不愛哭,年輕時和好朋友田豫分別的時候哭過一次,中年功業未成,髀肉復生哭過一次,後來龐統,法正去世哭過,以及晚年殺劉封哭過。但這些在正史裡的描述只是痛苦哭“流涕”,也就是流眼淚,和曹操比起來還是算不了什麼。


在正史裡,曹操才最愛哭,而且還是痛哭。年輕時,年輕的時候東征陶謙,把家人託付給好朋友張邈,後來活著回來了,兩個人面對面流眼淚,那場景想起來就很有感覺。諷刺的是張邈馬上在陳宮的唆使下造反了,劫持了時任郡功曹畢諶的家人,曹操說你走吧,畢諶說不管他們了,我就跟著您幹,曹操又感動哭了。最後捉住陳宮時,曹操在殺他前又為他哭了一場。袁紹死的時候,他又痛哭流涕,轉眼把人家全家老小殺得乾淨。荀攸跟隨策畫三十年,死時當然要哭,龐德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當然也要哭。但是任峻只是個負責屯田的官僚,袁渙更是一輩子忘不了在劉備那裡的時光,這些人曹操通通都要哭。至於哭曹衝什麼的,都不用提了。人死了哭一下還不算什麼,作為老牌文藝青年,平時也是要哭的,他看古書的時候看到樂毅蒙恬的事蹟,就會忍不住哭(己亥令),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自己逝去的漢忠臣夢想。死前,曹操把曹林託付給其他兒子的時候又哭了一次。


那為什麼說劉備是英雄呢?劉備龜縮益州,三分天下最弱,屢戰屢敗怎麼能算英雄呢?怎麼評價比國家更強的孫權更高呢?

1.劉備出生微末,白手起家

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但在東漢末年,這個名頭著實是沒什麼價值。大漢國運400多年,漢室宗親基本滿地都是,軍閥裡面漢室宗親就有劉虞,劉表,劉焉劉璋父子,還有劉繇,劉岱,就連曹操的謀士裡也有漢室宗親劉曄。劉備這個淪落到織蓆販履的遠房窮親戚,有誰會拿正眼瞧?袁術就曾經不屑一顧的說道:“術生年以來,不知天下有劉備”。

而劉備對手曹操呢?曹操爺爺就是十常侍出身,父親也是太尉,雖然被人嘲笑,但也是高幹子弟。幼年就可以和四世三公的袁家兄弟玩耍,年紀親親就被舉孝廉,隨後擔任洛陽北部尉,而同時代的劉備還在和老母親賣草鞋補貼家用。劉備和曹操的區別,就像國級幹部子弟和路邊流動小販的差距,可這個小販竟然能被這個幹部子弟視為一生最大的對手,可見這個小販的能力。

2.劉備屢敗屢戰,從不放棄

眾所周知,劉備前期缺乏合格的團隊和穩定的地盤,屢戰屢敗,一路從河北流亡到湖北。年過半百都還沒有一塊土地,要知道在當時的平均年齡,劉備可能說不準哪天就病死了。可劉備卻依舊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失敗了大半輩子還在堅持,這種精神,又有幾人能做到?袁紹,袁術這些人不厲害嗎?袁紹官渡之戰一輸,本錢還在都還接受不了,轉眼氣死了。袁術也是,輸了幾次而已,可淮南還在,就氣的吐血而死。要是劉備也是這種性格,徐州一丟,劉備也就氣死了。

3.當時的人也認為劉備是英雄。

陳登陳元龍曾說:“有王霸之氣,吾敬劉玄德。”袁紹也曾說:劉玄德宏雅有信義。”曹操更是直說:“天下英雄,唯使君和我耳。”

劉備前來投靠,曹操是“禮之愈重”,表劉備為左將軍,袁紹親自出鄴城二百里相迎,劉表也是“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對劉備更是沒話說!

而陶謙更是一見劉備來徐州,就甘願以徐州拱手相讓(而且還是一讓再讓)?反覆無常的呂布奪了劉備的徐州、抓了劉備的妻子,劉備一無所有了,為什麼呂布還會歸還劉備的妻子,讓劉備屯兵小沛,給了他安身之地,盡力討好他?難道這些軍閥都是老好人?看劉備可憐同情他?

還有關羽,張飛,諸葛亮,這一大群人才為什麼一直跟著劉備,為了劉備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4.劉備仁義

劉備攜民渡江這件事也是真的,而不是小說虛構的,想當年曹操數次屠徐州,官渡之戰坑殺數萬袁軍,孫權也屠殺了沙羨一城,相反劉備不但沒屠城,還帶著百姓一起逃跑。難不成,真像易中天說的:“把百姓作為資本吧?”都生死存亡了,還搞這些,不早點跑路,不是蠢就是真的仁義。看其他人對劉備的評價和諸葛亮,關羽張飛的行為,我更願意相信後者。


百勝軍節度使


劉備作為一個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他的優點是多方面的,如愛民愛材、寬厚仁義、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誠。《三國志》評論劉備“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盡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不二,誠君臣之聖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俠,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爾。

  ”他能將一大批優秀的政治、軍事人材收為己用。

為什麼說他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呢

是為了要得人心吧

失徐州,投袁紹,附劉表,多少挫折,劉備沒有哭,可見其是堅強的,唯有欲得人心時,男兒淚隨叫隨到。即使這樣的眼淚不完全真誠,但也算是“以人為本”了。



妖在西遊


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咱們國內老幼皆知,其中最讓人記憶深入的君主那麼非劉備莫屬了,許多老百姓都認為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縱觀劉備一生有幾次哭,十分的著名,也十分地見效果:

一哭徐庶,徐庶是有名的孝子,在其母被曹操拘留之後,無法之下,只能歸順曹操,徐庶一走,於劉備而言,無疑是在失去左膀右臂的同時,又壯大了敵人的實力,所以,在送走徐庶的時分,劉備聲淚俱下,意想不到的是,徐庶非常地領情,不但承諾進曹營之後一言不發,還向劉備引薦了更為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假如沒有這一哭,劉備的實力恐怕不會壯大。

二哭新野百姓,劉備因故必需放棄新野,卻捨不得新野百姓,寧可冒著拖慢行軍速度的風險也要帶走新野的一方百姓,看到百姓因旅途勞累,而苦不堪言,劉備再一次流淚,其實,有沒有必要帶上百姓還是有待商榷的,假如劉備不帶著百姓分開,或許這一方百姓也用不著遭受這旅途勞累,但劉備這一哭,著實得到了愛民如子的美名,都說三國之中,曹操佔了天時,孫權佔了天時,而劉備佔了人和,縱觀三國,劉備的人和多數是他哭出來的。

三哭子龍,常山趙子龍,一勇擋萬將,長板坡,趙子龍七進七出救阿斗,將阿斗完好無損地交給劉備,誰想劉備接過阿斗便摔了下去,一把將子龍抱住聲淚俱下,這一哭,哭得子龍對劉備再無二心,鞍前馬後,任勞任怨,假如沒有子龍交命,劉備恐怕早就與世長辭了,何來蜀漢基業?綜上所述,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也是不無道理的。

另一方面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實力無疑是最弱的,即便是在正史之中,劉備的實力也是最弱的。

可是現往常的大局部人們最為敬仰的是梟雄曹操,曹魏的實力以至是要比孫權和蜀漢加起來都要兇猛。不過曹魏最終的贏家不是曹氏宗親,反而是司馬懿。話說回來,在小說三國演義裡,劉備表現的是十分仁義的。

這樣對劉備停止描寫與很多要素有關,歷史上的劉備與小說中的劉備可有很大的區別。小說中的劉備,遇有大敗和將士陣亡只會哭鼻子抹眼淚,三國演義對劉備這樣的描寫,結果招致了後人們以為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

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歷史上的劉備可不是這樣。首先劉備在歷史上並非窩囊廢,並非只會用哭和淚水換來江山。要曉得,蜀漢可以樹立,劉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因而劉備絕不是會哭那麼簡單。

論出身,魏蜀吳三國的首腦,曹操繫世家子弟,其祖曹騰官至中常侍大長秋,為皇后心腹,其父曹嵩位居太尉,掌管軍事,與司徒、司空並稱“三公”;孫權本將門之後,出道時已有其父兄替他拼殺奠定的雄厚基業;獨劉備乃草芥庶民,織蓆販履為生,完整憑數十年東征西討,終至稱王稱孤,與早已割據坐大的吳魏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平心而論,不能不說劉備是比曹操、孫權更為出色的英雄。而且劉備取天下純以寬厚,曹操奪天下好耍陰謀;劉備處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曹操待人,“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負我”。二者在人格上也有優劣之別。

論得人心,劉備也可謂數一數二。關羽、張飛是何等人物,一個自視甚高,一個暴躁難馴,就連號稱臥龍、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的諸葛亮,有時也極難駕馭。可劉備竟然能同關張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且又能使他們於稠人廣座之地侍立整天,不忘君臣之禮。這恩威兩面的尺度,如何把握才幹恰如其分,真實是劉備獨到的學問。大抵劉備能得部下死力,而卒成帝王之業,不可謂與此無關。故然後來決意替關張二弟報仇,置社稷於不顧,親提數十萬大軍伐吳,甘冒矢石之危,以致兵敗猇亭,無論如何,都是令人瞭解而大受打動的做法。人格的感化力氣,在劉備身上,可說是到達了圓滿的表現。

至於三顧茅廬,歷來被後世傳為美談。從中固然反映出劉備禮賢下士的王者風範,但諸葛亮之“許先帝以驅馳”,必是於三顧之中,調查出劉備是比曹操、孫權更值得本人效命的君主。否則何不近投孫權,遠奔曹操,而何樂不為跟定了尚無立錐之地的劉備?在判別劉備終究屬於何種級他人物的問題上,一向旁若無人的曹操,也得供認劉備與己同為天下英雄;東吳名將周瑜,赤壁大戰能夠傲視曹操,對劉備卻不敢小覷,稱其面帶“梟雄之姿”。二人評價,恰從另一側面,闡明劉備並非等閒之輩。所以前人云,“三顧頻煩天下計,一番晤對古今情”,其實只是看到了問題的一面。劉備於諸葛亮,除情感要素而外,的確就有許多讓諸葛亮自愧弗如的優點。街亭一仗,馬謖違亮節度遭至兵敗,其本源在諸葛亮用人不當。令人詫異的是。劉備早已看出馬謖“誇大其詞,不可大用”。就知人之明而論,諸葛亮顯然不及劉備眼光。

論見識器度,劉備更足令歷朝歷代所謂聖君明主,相形見絀。白帝城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自秦至清,抱定“家天下”傳統不放的皇帝,有誰敢對功高權重的大臣,作如此一番說話?單以此點而論,劉備也不失為名垂千古的英雄。

現往常看來,小說三國演義對劉備的仁義描寫,只能說是讓劉備表現的更為仁慈。由於在小說中,劉備是遭到追捧的,三國演義是捧劉貶曹的。從這一點來說,劉備遭到了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的讚揚。

歷史上的劉備關於人才是十分注重的,其次劉備更是善用人才,這一點是很難得的。知人善用,這一點就是劉備最大的特性。舉個例子來說,劉備停止漢中之戰,攜帶的謀士是法正而不是諸葛亮。為什麼呢?由於諸葛亮的內政十分兇猛,但是軍事就差很多了。這樣一來劉備只選擇帶了法正,沒有帶諸葛亮,這就是知人善用的表現。當然了,劉備的為人與功績我們都是在史書上了解的,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已留在歷史與傳說之中。



寂靜漫談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愛民如子,舉國拖孤為世人讚歎。政治家,軍事家。

一、籠絡人心哭,求賢若渴哭

徐庶的媽媽被曹操抓走後,徐庶要離開,劉備哭了。目的是希望感動徐庶,讓他留下來,輔佐自己。望著徐庶離開的背影。

趙子龍拼死救出阿斗後,誰想到劉備接過阿斗便摔了下去,一把將子龍抱住痛哭流涕,這一哭,哭得趙子龍對劉備再無二心,鞍前馬後,任勞任怨。

二、愛民如子哭

劉備放棄新野時,捨不得新野百姓,冒著危險也要帶走新野的一方百姓,一路上看到百姓因旅途勞累,衣衫不整,內心苦不堪言,劉備哭了,劉備這一哭,得到了愛民如子的美名。

三、出山哭,託孤哭。

劉備三顧茅廬,請孔明出山。這其中,劉備也哭了一場,如果不是劉備這一哭,諸葛亮未必會出山,劉備拜請孔明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溼。這一哭,帶來的好處一直到劉備死後。

劉備將死時說,”先主命內侍扶起孔明,一手掩淚,一手執其手,曰:“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孔明曰:“有何聖渝!”先主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吾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這一哭,哭的諸葛亮,中心不二,輔佐阿斗,繼續為蜀國大業,鞠躬盡瘁。




青柑藍白


劉備雖然是白手起家,但我覺得他就是個小人。他投靠曾投靠過,公孫瓚、陶謙、袁紹、呂布、曹操還有劉表。呂布死時劉備一句話也活幫他,陶謙、劉表的地盤都他奪了。雖然他能曲能伸,但知恩不報就是一小人。

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其實也不為過。一、哭徐庶,當時天下兩大奇才“鳳雛臥龍”。為讓鳳雛徐庶不為敵所用,也不願揹負殺人才之名,讓天下有志之士寒心,在送徐庶走時,痛哭流涕讓徐庶感動,答應劉備只為救母,不為曹操出謀劃策。還為劉備推薦未出山就已三分天下的曠世奇才臥龍諸葛亮。

二、哭新野百姓,劉備為留得愛民如子的美譽,帶領新野百姓離開新野,還撤離時看到百姓途中苦不堪言流下了眼淚。

三、哭趙子龍,長板坡趙子龍單騎七進七出捨命救出劉備之子阿斗,劉備抱住趙子龍哭得昏天暗地,哭得一干將領無不感動,哭得手下死心塌地的跟隨左右。

四、哭劉表,哭自己情非得已,哭自己被逼無奈。

可見,劉備的文臣武將是哭來的。劉備佔的人和,愛民如子的美譽也是哭出來的。甚至劉備的立足之地、江山都是哭來的。





生活領域百科


劉備有幾次哭,非常的著名,也非常地見成效:一哭徐庶,徐庶是有名的孝子,在其母被曹操扣留之後,無奈之下,只能歸順曹操,徐庶一走,於劉備而言,無疑是在失去左膀右臂的同時,又壯大了敵人的實力,所以,在送走徐庶的時候,劉備痛哭流涕,意想不到的是,徐庶十分地領情,不但承諾進曹營之後一言不發,還向劉備推薦了更為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如果沒有這一哭,劉備的實力恐怕不會壯大。二哭新野百姓,劉備因故必須放棄新野,卻捨不得新野百姓,寧可冒著拖慢行軍速度的危險也要帶走新野的一方百姓,看到百姓因旅途勞累,而苦不堪言,劉備再一次流淚,其實,有沒有必要帶上百姓還是有待商榷的,如果劉備不帶著百姓離開,也許這一方百姓也用不著遭受這旅途勞累,但劉備這一哭,著實得到了愛民如子的美名,都說三國之中,曹操佔了天時,孫權佔了地利,而劉備佔了人和,縱觀三國,劉備的人和多數是他哭出來的。三哭子龍,常山趙子龍,一勇擋萬將,長板坡,趙子龍七進七出救阿斗,將阿斗完好無損地交給劉備,誰想劉備接過阿斗便摔了下去,一把將子龍抱住痛哭流涕,這一哭,哭得子龍對劉備再無二心,鞍前馬後,任勞任怨,如果沒有子龍交命,劉備恐怕早就一命嗚呼了,何來蜀漢基業?綜上所述,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也是不無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