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岳飛死的冤不冤?為什麼?

偉大的時代


冤!!!

岳飛,字鵬舉,現河南湯陰人,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岳飛從遇宗澤起十餘年,率領岳家軍大小征戰數百戰,所向披靡。《宋史·岳飛傳》:“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飛北伐,軍至汴梁之朱仙鎮,有詔班師,......而卒死於秦檜之手。蓋飛與檜勢不兩立,使飛得志,則金仇可復,宋恥可雪;檜得志,則飛有死而已。......高宗忍自棄其中原,故忍殺飛,嗚呼冤哉!嗚呼冤哉!”

岳飛大軍先鋒已進抵朱仙鎮,完顏兀朮已逃出開封之時,岳飛卻在一天之內接連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遞發的班師詔,詔旨措辭嚴峻:命大軍即刻班師。致使岳飛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岳飛班師回朝,即遭秦檜黨羽万俟卨、羅汝楫的彈劾,在秦檜授意下,張俊利用岳家軍內部矛盾,威逼利誘岳家軍內部將領王貴,王俊告岳飛親信將領張憲“謀反”,目的是牽連岳飛。張俊又私設公堂,向張憲嚴刑逼供,張憲抵死不從,於是捏造張憲口供“為收岳飛處文字謀反”。由此,岳飛被投入大理寺獄中,在此之前,岳飛長子岳雲也已提前被捕下獄。在獄中也對岳飛父子百般逼供。逼供不成,為了坐實冤獄,又羅織搜剔了岳飛的所謂“指斥乘輿”、“坐觀勝負”等數條罪名,欲將飛一舉定為死罪,滿朝正直文武無不怒不可言。韓世忠因岳飛入獄之事質問秦檜,檜回答:“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莫須有的意思,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這就是罪名!!!

公元1142年一月二十七日,農曆 臘月廿九日,宋高宗下達命令:“岳飛特賜死。張憲、岳雲並依軍法施行。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年39歲;岳雲和張憲被斬首。岳飛的供狀上只留下八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作為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秦檜是一名堅定的投降求和派。自靖康之恥隨二帝被俘入金後,即投靠大金朝,實質已經成了金國在大宋的代理人,《宋史.岳飛傳》記載:“兀朮遺書檜曰:‘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檜亦以飛不死。終梗和議,己必及禍,故力謀殺之。”。而岳飛功高震主,擁兵自重,尾大不掉,岳飛不死,二帝迎回,就是太上皇,到時宋高宗又至於何處?趙構睡覺都會睡不著。所以說是趙構和秦檜聯手害死了岳飛!




古今尋


宋朝傳奇名將岳飛,在反攻金國的戰爭中連戰連捷,當推進至距離首都開封20公里的朱仙鎮時,被宋高宗十二道金牌召回,隨後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於國而言,反攻金國十年之功廢於一念;於個人而言,百年難遇忠義之將盛年隕落,無論何種角度,都是一種損失。岳飛之死肯定冤,一個盡職盡責為國為民的將領,即使有些“瑕疵”,也沒有必要處死。所以,對待岳飛之死,客觀分析原因是尊重歷史,教條主義的“平反”是庸人自擾。



在岳飛一案中,談及最多的就是他的政治敏感度不足,招來殺身之禍。

這主要是說岳飛不僅將迎二聖的思想一直藏於心中,而且還時常掛在嘴邊,從而引發趙構不滿。其實這只是捕風捉影,最早提出迎二聖是趙構自己。建炎元年(1127年),趙構在登基大典之上喊出“同徯兩宮之復”,這個作秀的意圖很明顯,也就是草創之際,急於站穩腳跟、拉攏民心、贏得支持。

“行復三關迎二聖,金酋席捲盡擒歸。”——《題翠巖寺》

政治上的宣傳往往具有風向標的作用,就像前些年村頭紅牆上的“少生孩子多種樹”。一旦這種宣傳被喊了出來,首先就會被官僚梯隊當做信仰,並跟風式的寫出各種詩詞文章。岳飛只不過是官僚梯隊中的一個,他以迎二聖為主題思想作了一首詩,這並沒有什麼錯,就像今天開完會了還要寫個觀後感,這是政治作業!


岳飛的這個詩會被無限放大,是因為他的個人戰績在不斷提高。當年作詩時,岳飛只不過是一個心中有理想、筆下似憤青的毛頭小吏。倘若岳飛就此戰死了,他的這首詩也就終不見天日了。所以說人怕出名豬怕壯,岳飛從一個小兵成長成岳家軍的統率後,宋金戰爭也發生了轉機,才使宋高宗看到了迎二聖的可能。宋高宗的心態應該是“我隨便說說,造造輿論,你還真要去接二聖?”

而就整個南宋政權的架構看,宋高宗殺岳飛之前,就已經形成了“脫離”北宋的行政班底,即宋高宗親手提拔出的高層體系,都是北宋時期混的不怎麼樣的。再者,徽欽二宗算是亡國之君,高宗算是中興之主,即使迎來了二聖,也動搖不了趙構的帝位和官民根基。所以迎二聖的政治敏感度問題,並不能當做岳飛案的主要原因。

岳飛自身的問題是太過“倔強”,他的這種倔強會讓君主覺得難以駕馭。

在“靖康之變”後,岳飛以修武郎的身份給趙構上了一個劄子,修武郎是什麼概念呢?在徽宗即位之後,給武臣定了五十三個官階,修武郎位列第四十四階。這樣的的身份,能將劄子遞給趙構,也實屬不易。這個劄子主要是針對趙構的巡幸計劃,當時趙構覺得應天府(河南商丘)並不安全,想繼續往襄陽、揚州或者西邊的長安遷移。這個計劃主要是主和派汪伯彥等人提出來的,所以岳飛在劄子中罵汪伯彥等人誤國誤君,請求皇帝不要遷都。


趙構的回覆是“小臣越職,非所宜言”,可能這個事情在當時並沒有給趙構留下太深的映象,所謂言輕莫勸人,言輕之人也就不是什麼重要角色。這也是岳飛第一次因倔強受到挫折,隨後被革除軍職、軍籍,趕出了軍營。但當時的宋朝軍事疲弱,各地軍官都下發了募兵權,以充實守備力量,岳飛雖被開除了宗澤部籍,卻還能投往別處,並沒有因此斷送軍旅生涯。

時隔三個月後,岳飛毅然向北,投了招撫使張所,又開始了抗金事業,因戰功迅速升至統制一職,分撥於王彥麾下。此時趙構有意向金乞和,所以開始打壓主戰派,李綱被罷相,張所被髮配嶺南,河北西路招撫司也受裁撤。當時岳飛正隨王彥攻打衛州,等於說大本營被趙構給端了,成了漂泊在外的孤軍。


“二帝蒙塵,賊據河朔,臣子當開道以迎乘輿。今不速戰,而更觀望,豈真欲附賊耶!”——岳飛

因敵眾我寡,王彥作為最高將領,制定了堅守石門山的戰術。岳飛再次表現出倔強的一面,以下犯上的將直管領導王彥痛罵一頓,然後私自帶兵出擊。在攻克新鄉縣後暴露出兵力不足的問題,金軍主力迅速形成合圍,至七千餘宋軍在此戰中折損過半,岳飛本人帶殘軍突圍之後,轉戰於太行山區,打起了遊擊,至此脫離了王彥。

後來岳飛再歸宗澤時,王彥也到了宗澤部,按照級別來講,依舊比岳飛高。但因上次的合作不愉快,岳飛並不願意接受王彥領導,後來王彥令岳飛駐守榮河時,岳飛也並不願意聽從調派,所以宗澤只好從中調和,後將岳飛留在身邊聽用。這其實說明岳飛的倔強會在特殊時期出奇制勝,也會在常規時期難以駕馭,或者說岳飛在軍營中只認宗澤,別人誰也不好使。

宗澤去世之後,杜充繼任東京留守,成為故都前沿軍區總司令。但趙構南遷後,杜充並沒有認識到開封的戰略緩衝作用,他隨即以勤王為由,向南撤退,這是開封淪陷的重要原因。趙構一心想著求和,而金人攻勢正盛,並沒能隨趙構心願。面對金兀朮一路向南施壓,杜充指揮不力,最終建康陷落,杜充本人降金,岳飛只能獨自帶隊離開,進行獨立發展。



在獨立發展階段,岳飛收編了潰散於建康城外的宋軍,整頓訓練後向金軍反攻,還連戰連收復了建康城。時地方人民傳唱“父母生我易,公之保我難”,這是岳飛樹立威望的關鍵時期,從地方百姓到軍中將士,都將岳飛視做神話。在北宋末年的戰爭中,被動挨打的宋朝軍民迫切渴望勝利,岳飛能夠走向神壇,與這個大背景是分不開的。另外,在議和破產的背景下,無論是出於現實需求,還是出於好奇,趙構也都想見一見這個收復建康的年輕將軍,因此岳飛第一次受到了皇帝的召見。



這次召見,君臣二人應當聊的非常融洽,此後趙構撥調了大量兵馬充實岳飛軍力,牛皋、董先就是這一次調撥入岳飛帳下的。岳飛也並沒有辜負趙構的期待,隨後便收復了襄陽等六郡之地,又於紹興五年(1136)平定了洞庭湖附近的農民起義,繼而兩次北伐金人扶持的偽齊政權,收復失地。



在這一系列軍事勝利後,趙構再次召見岳飛,而且是在趙構的寢宮之內,這樣的規格其實是將岳飛看作內庭親信,趙構以“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的言詞表達自己對岳飛的欣賞。但我們說看問題要有辯證思維,此話的分量過重,不禁令人聯想到趙構的試探之意。因為此時的岳飛正在朝著全民偶像的地位發展,偶像如同領袖,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領袖,一個信仰。就後來的事情發展來看,趙構的試探之意也得到應驗。

“異時迎還太上皇帝、寧德皇后梓宮,奉邀天眷歸國,使宗廟再安,萬姓同歡,陛下高枕無北顧憂,臣之志願畢矣。”——《乞出師札子》

在這次召見中,趙構答應將劉世光部的五萬軍撥調給岳飛,以此充實北伐力量。岳飛隨即就寫了一道《乞出師札子》表決心,此間也沒有迎二聖的言論,只迎合趙構心態,要接韋太后(趙構生母)回朝,將徽宗遺體帶回,欽宗則被寫成“天眷”,這表明岳飛尊趙構為正統,欽宗只是皇帝的親戚。這個劄子無論怎麼看,都體現了岳飛的政治智,所以那些以政治智慧低下評價岳飛之死的言論,不攻而破。


但比較巧合的是,在此札子呈上後,趙構許諾的增兵五萬沒有兌現,這就難免讓人將此札子與趙構的決定聯繫在一起。其實這二者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這個札子趙構御覽後,親賜御札嘉獎,並立即向都督府受命,向劉光世傳達調兵聖意。也就是在此之後,才有張浚、秦檜出面勸阻增兵岳飛。

其實劉光世也是宋末不可多得的名將,在淮南一帶頗有名聲,其所領部隊與岳家軍一樣,也是多年征戰積累下來的家兵,哪能說讓就讓的?所以此處更應該是劉光世向秦檜等人做了工作,苗劉兵變時,劉光世迅速出兵勤王,算是趙構的救命恩人,所以趙構更改決定也在情理之中。



此事之後,岳飛再次展現倔強的一面,遞交了辭職報告,未等批覆便回到老家。要說趙構這皇帝不好當,人才匱乏之際,也不敢治岳飛的罪,還得再三派人請歸。可以說岳飛的倔強在君王眼裡,就是難以駕馭的一面,所以在手握重兵的情況下,趙構心有顧忌是可以理解的。

在趙構產生這種心態的時候,金人主動提出要將宋欽宗的太子趙諶送回南宋,明眼人都明白這是在擾亂南宋內部的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全憑趙構決定就行了,外臣插嘴是大忌,但岳飛不僅插嘴,還給出了建議。因趙構已無親生骨肉,且在苗劉兵變中驚嚇過度,失去了生殖能力,所以只得收養趙瑗為養子。岳飛的建議就是立趙瑗為太子,意思就是金人送回來的趙諶無法給儲位問題帶來擾亂。



岳飛的思路是沒問題的,就像後來明朝的土木堡之役,瓦剌抓了大明皇帝,以此來勒索明朝廷。于謙就是擁立了朱祁鈺,才化解了這種擾亂朝局的威脅。岳飛在朝中無人敢言時,破天荒的以武將身份開口皇儲問題。太祖杯酒釋兵權後,奠定了文人掌握話語權的基調,從未遇見過武將直接發聲皇儲問題的先例。這並非岳飛毫無政治智慧,他在發聲前就說了“臣子一體,也不當顧慮形跡”,說明他知道提出這個建議會帶來什麼樣的政治後果,只因他的倔強造就了他的愚忠,這也讓趙構心裡產生了新的看法——猜忌岳飛的野心。



“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岳飛

另外關於戰和問題,趙構草創之際並沒有足夠的財力,從全局考慮的話,以全部家當來堵復國大計並不明智。反觀金國,強大財力支持下的三年一大徵,更加削弱了南宋的實力。所以紹興七年(1137)時,金國內部權力更迭帶來了金向宋的主動議和,這就非常符合趙構乃至南宋的現實需求了。與此同時,金國的議和頗有誠意,他們同意歸還黃河以南的北宋故地,並放回趙構生母韋皇后以及宋徽宗梓宮。這對趙構的誘惑力已經足夠了,岳飛在這個關頭諫言勸阻,還將秦檜等議和派罵了一通,可以說是朝趙構頭上潑了冷水。



“朕有天下,而養不及親,徽宗無及矣。今立信誓,明言歸我太后,朕不恥和。”——趙構

岳飛的忠心不可否認,但趙構的言辭也體現了肺腑之言,趙構是一位大孝子,相比較河南之地,韋太后迴歸的條件更令趙構垂涎。在議和達成後,趙構大赦天下,並以開府儀同三司的高位安撫岳飛,岳飛還是倔強的辭而不受,後來趙構特下“溫詔”才勉強接受。從這件事情來看,趙構這個還給確實不容易,對岳飛的安排也算夠意思了。

紹興十年(1140),金人毀約南下,岳飛迎來了最後的巔峰之作,他在這次宋金戰爭中完勝金兀朮,最後兵至朱仙鎮,壓迫著金兀朮放棄開封城。也正是這個時期,金兀朮受人指點:“自古未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於外者!以愚觀之,嶽少保禍且不免,況欲成功乎?”



這就是宋金戰爭發聲轉折的重要一環,也被認為是秦檜勾結金人的證據,但歷史上並未記載金兀朮是否與秦檜取得聯繫,施以離間計。但結果是朝著高人指點的方向發展的,在秦檜的運作下,對金作戰的部隊全線後撤,韓世忠和張俊先被撤至江淮一帶。這樣就使岳飛的兩翼出現真空,隨後便順理成章的向岳家軍發出了不得孤軍深入的指示,十二道金牌隨即而至,北伐事業就此終止。

金兀朮趁機奪回被宋軍收復的土地,正如岳飛所言“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回朝後的岳飛再無復國的激情,再三請求解甲歸田,趙構並未批准,並令岳飛其參與了次年的宋金淮西戰役,這也是岳飛最後一次抗金戰役。

莫須有形成的原因分析

綜合趙構與岳飛的君臣關係來看,導致趙構動殺心的主要原因是君主對武將的猜忌。

宋初建立了權力分散的軍事體系,全國軍隊的調兵、掌兵、練兵和統兵權都是分開的,這確實對維護中央集權帶來了積極意義。但靖康之變以後,北宋的禁廂軍基本潰不成制,抗金武裝大都是戰爭中成長起來的,由臨時機構各鎮招撫司募集,然後形成私募武裝。這些軍隊雖屬於抗金力量,但都是私人武裝,朝廷無法調配節制,軍隊主帥就是士兵眼中的最高領導,如“岳家軍”、“韓家軍”、“劉家軍”都是如此,於皇帝而言,有擁兵自重的隱患。



岳飛被河南、淮西的人民稱再生父母,士兵對其唯命是從,聲望漸高。但岳飛的倔強導致他有過不聽領導命令、撂挑子不幹了等瑕疵。如此難以駕馭、手握重兵、深得軍民崇拜的軍事將領,你是皇帝你也愁啊!

紹興七年(1137年)八月,劉光世所部統制官酈瓊、王世忠、靳賽等發動叛亂,殺死頂替劉世光的監軍呂祉,以四萬軍、十餘萬百姓叛投了偽齊,史稱淮西兵變。這就是在張浚挑唆下撤換劉光世的惡果,這件事證明了私人武裝的難以節制。此事對宋金形勢的影響更大,直接導致北伐中斷,南宋以長江為線轉攻為守,趙構由此更加傾向於議和,所以用主和派秦檜頂替了張浚出任宰相。一方面推進議和,一方面削弱私人武裝,加強朝廷對軍隊的控制。



此後,岳飛頻繁上書請戰,抵制議和進程,這是與趙構作對,也是和秦檜的政見分歧。在裁撤過程中,韓世忠、劉光世、王俊等私募武裝的將領,都能順利過渡,交出兵權,接受朝廷安撫加封。尤其是紹興十一年宋金議和後,趙構分別將張俊、韓世忠、岳飛調離軍隊,安排到臨安樞密院任職,張俊很清楚的看到了趙構的心思,於是向趙構提出收回宣撫司兵權,這個建議非常迎合趙構的思想,很快便落地實施。次年,張俊再請求交出樞密使一職,得到趙構恩准之後,獲封清河郡王,做了個逍遙快活的“地主老財”。岳飛則倔強無比,不願意接受朝廷的封賞,就像個哄不好的孩子,就差一哭二鬧三上吊了。



而當金人再次提出議和時,岳飛出面阻止,這一次阻止的不僅僅是宋金和議,還包括趙構的母子重逢。另有一個說法是金人議和時,點名要殺掉岳飛才會推進議和,更有“釋母必殺岳飛”的條款,由於這一點沒法考證,也就不做討論。但如果趙構想要保岳飛,辦法還是有的,罷官軟禁也是拿得出手的談資,倘若岳飛態度沒有那麼激進,趙構不會不念其功勞。



在岳飛案中,最受詬病的是秦檜,他被塑造成元兇的形象。其實在秦檜去世以後,趙構為許多人平反,可就是不肯為岳飛恢復名譽,由此可見元兇還得是趙構本人。秦檜與岳飛的矛盾在於政見不和,但他作為主和宰相,趙構最依賴的大臣,為趙構背鍋並不奇怪。

岳飛一案記錄為“詔獄”,也就是說這是皇帝欽定的案件,皇帝若不下詔,是沒有哪個機構具備定罪權的。且宋代大理寺審案在審訊、詳斷、判刑、評議、定判、複核等程序中皆有嚴格規定,秦檜沒有授權,是無法在每個環節進行操作的,所以說能操控案件走向的非趙構本人不可。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當時秦檜忙於議和,面臨不殺岳飛,難以促成議和的局面,秦檜很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添油加醋,推動趙構下定決心殺岳飛,以此可以促成議和的同時,剷除自己的政敵。



“檜、俊不能屈,乃求得貴傢俬事以劫之,貴懼而從。”——《金佗稡編》

為了促成殺掉岳飛的罪名,趙構、秦檜進行了周密的安排,從岳飛身邊人入手,比如案件審理前期策反張憲,但張憲守住了底線,並未與官方合作。万俟卨最初以淮西戰場停滯不前給岳飛定罪,從而罷黜岳飛樞密副使一職,充為“萬壽觀使”的閒差。後又對王貴、王俊進行策反,將岳飛案往謀反上引導,但議和進程不得耽誤,故而草草結案,以“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定罪,隨後上報趙構,經批准後,將岳雲、張憲處斬,岳飛賜死獄中,時年39歲。消息傳至議和前線,金國於邊境線大辦慶祝宴會,高呼“和議自此堅矣”!

綜上,岳飛的命運其實是掌握在自己手裡,他所有的行為都是來自內心的倔強,一種憂國憂民的倔強、一種心無旁念只求正義的倔強。這種倔強看似缺乏政治智慧,但實際上是岳飛不願意以所謂的政治智慧,顛覆了自己的正義感與使命感。這也造就了趙構與秦檜策劃的君臣雙簧,趙構藏於幕後,秦檜站在臺前,岳飛成了這場雙簧戲的冤魂。倘若一個正義到倔強的人,死於“莫須有”都不算冤,那還有什麼可以稱為冤呢?

參考資料:《三朝北盟會編》、《金佗稡編》、《宋史》


棍哥觀史


功過自有後人評,歷史雖然遙遠,但是公道自在人心,岳飛的冤屈,是無可非議的。近千年來,世世代代在人們心中,岳飛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岳飛的事蹟都刻在人們的心中。

岳飛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征戰沙場百戰百勝,難得的軍事家,戰略家。卻因堅持自己的戰略思想,堅持抗金,與以秦檜為主的求和派格格不入。最終,秦檜和金兀朮內外勾結,以“莫須有”罪名,害死岳飛。

時間是公道的,歷史會說明一切。岳飛死時是公元1142年,到公元1162年,宋孝宗繼位後,為岳飛平反,岳飛的冤屈得雪。後人為了紀念岳飛的事蹟,世代立碑著書,為岳飛鳴冤叫屈。時至今日,人們還在為岳飛喊冤,岳飛廟前香火鼎盛,那陷害岳飛的歷史罪人,在岳飛廟前長跪不起。

為了深入解讀,岳飛是冤非冤?我們要以以下兩點進行剖析。

其一:時代背景和歷史事件。

岳飛時代,是封建王朝統治時期,帝王制度。公元1127年後,靖康之變,金兵入侵,擄走宋徽宗和宋欽宗,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宋高宗趙構繼位。宋高宗一面任用,以岳飛為代表的主戰派,一面任用,以秦檜為代表的主和派,玩弄的是,兩面手法。金兵侵佔南宋疆土,南宋岌岌可危時,需要岳飛這樣的人才,去衝鋒陷陣,保家衛國。擊退金兵後,南宋有了喘息的機會。宋高宗動了私心,怕岳飛乘勝追擊,接回宋徽宗和宋欽宗,自己皇位不保,便重要主和派,打壓主戰派。後來宋高宗利用主和派,陷害岳飛,岳飛冤死。

其二:岳飛的精神世界

岳飛從小勵志,精忠報國。在岳飛的精神世界裡,拯救民族興旺,保衛家國平安,保衛百姓免受生靈塗炭是一種責任。岳飛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不朽的動力,他詮釋著中華民族英勇無畏的精神,堅決抵禦外來侵略的意志,人們對民族昌盛、繁榮的美好向往,對和平的渴望。岳飛對南宋的功勞是巨大的,可就是這麼一個,肯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而因為“莫須有”罪名,慘遭陷害至死,實屬中華民族的悲哀,確實冤枉。

一代忠臣岳飛的死,是民族的悲哀。岳飛的死,是南宋走向衰落起源。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那個烽煙瀰漫的時代,一位精忠報國的英雄是多麼可貴,一位橫掃沙場、百戰百勝的將領是多麼難得。岳飛在那個時代的影響力可見一斑,岳飛的死,是時代的損失,是民族的不幸。而在那個強權時代,岳飛的精忠之志、報國之心被壓制。被奸臣陷害至死,實數千古奇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