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擁有當時最讓敵人害怕的岳家軍,若擁兵自重,能否開闢一個王朝?

玄德0906




岳飛本身出生在河南安陽湯陰縣一戶普通農家,生逢亂世,也吃了不少苦頭,對底層百姓的生活狀況有切身體會。岳家軍成分很雜,起初只有兩千人,幾乎是一路打,一路收編,有大量的起義軍,流民,壯丁,土匪等。軍官也只有早期的王貴,張憲等少數幾個人,牛皋是朝廷調來的,楊再興是剿匪收來的。就是這樣一群烏合之眾,在岳飛手裡,由於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短短數年,調教成威震天下的岳家軍。

岳家軍只是通俗叫法,官方牌照是後護軍,是南宋五大主力之一,有10多萬人,以武昌為基地。其它四大主力分別是:韓世忠的前護軍8萬人,以江蘇淮安為基地; 劉光世的左護軍5.2萬人,先以池州、廬州為基地; 張俊的中護軍8萬人,以建康府為基地;吳玠的右護軍7萬人,以興州(陝西略陽)為基地。還有其他雜牌軍約3-5萬人。岳家軍戰鬥力最強,也是銀子堆出來的,岳家軍的糧餉大部分是朝廷供給,少部分是岳飛自掏腰包。

宋高宗趙構不是一個昏庸無能的皇帝,他早有想和金人議和的想法,剛好秦檜在他瞌睡的時候給他提供了一個枕頭,朝廷分為以秦檜為主的主和派,和以岳飛韓世忠等為主的主戰派,但兩派都是以國家前途命運為己任的,忠於於皇帝和朝廷的。

從前面的分析,雖然岳家軍戰鬥素養高,人數多,但只是朝廷五大主力之一,且受制於朝廷糧餉;朝廷已經傾向於主和,如果岳飛擁兵自重,就會失去政治基礎;由於朝廷還沒有到氣數已盡,行將就木的地步,一旦岳飛起兵反叛,又會失去百姓基礎,大概率會遭受宋金合擊,這樣即使戰鬥力再強,也經不起持久消耗,必然會走向失敗,更別說開創新朝了。


鄭憨子


我來談一下自己的看法,很可能會召來人們的不認可。但我依然堅持認為,岳飛之死並不是個意外。

首先是肯定岳飛的功績。岳飛此人身材魁梧,箭法出眾,能開200石硬弓,非常符合戰神的形象,在軍中很有威信,具備感召力。更加難得的是,岳飛軍法紀嚴明,不擾民,不殺良冒功。得到了百姓擁戴。人們稱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特別是岳飛軍是宋王朝戰役總預備隊,往往需要馳援各子戰區救援,等到達現場的時候,金兵往往已經得手,燒殺搶掠後大部分撤退,只留下少數部隊打掃戰場,這時候岳飛過來一衝,殺上他三五個士兵,就可以冒充一場大捷。可以說政治宣傳的意義要遠高於戰場價值,岳飛很少有決定性戰役,這和孟拱相比差了很多。當然,這裡要忽略,不去探討演義小說裡的故事。

現在來探討他的必死。趙構覺得自己時日無多,想選定接班人。他中意老三,可是岳飛卻公開上書,反對廢長立幼。並主動與老大進行串聯,遙相呼應。這就給皇上帶來一個重大難題。假如繼續支持老三的話,則必須殺掉岳飛來剪除老大羽翼,保持老三的權力穩定。假如最後是給老大繼承的話,也不太好處理。這到底是趙構施捨主動願意給的呢,還是岳飛積極爭取到的?這裡面有一個好處歸誰的問題。立老大,岳飛就成了開國功勳,又手握重兵,對新皇帝有大功恩典,這以後已經沒有人能夠挾制岳飛,主弱臣強,這江山是要姓趙還是要改姓岳?因此無論怎樣,趙構都必須除掉這個障礙。江山能不能有序傳承,這才是皇帝最大的擔心。對於趙構而言,金兵只是些流寇,無非燒殺搶掠,要點金銀,殺點平民,搶幾個女人,給點好處就可以撤兵,並不會影響自己的吃喝,可是內亂卻能讓江山改姓,所以他把岳飛的威脅看的比金兵更大更重。這是岳飛的一必死。

岳飛軍受到廣泛愛戴,具有較高的群眾基礎,已經具備了登基造反的條件,趙構心裡多少有些防範,可是岳飛偏偏不懂收斂,不聽招呼,不服管理。岳飛後期自作主張,擅自進兵,給朝廷帶來很大被動。儘管取得了一定勝利,卻不符合朝廷的根本利益。當時的大背景是蒙古向金髮起了迅猛進攻,為了壓制蒙古,金將邊境士兵調離,造成了大片防地空虛,這時候南宋應該靜觀其變,等待蒙金兩敗俱傷。一定要講耐心,要等待。如果貿然開戰,萬一蒙金苟合,金國調頭南下,它的實力依然是遠超南宋的,這時候的金兵可就不再是騷擾,而是要亡國了。岳飛畢竟只是一路部隊,戰鬥力有限,不足以支撐大局。對趙構而言,他是做過金人俘虜的,心中存有恐懼,不敢貿然開戰。更何況核心將領不聽自己的號令,自行其是,在他眼裡,這就已經是反跡畢露了。岳飛的主動進攻,使得王朝騎虎難下,支持則意味著向金全面宣戰,反對則會面臨國內鋪天蓋地的罵名。此為岳飛的二必殺。

岳飛提出了打到黃龍府,迎回二聖的主張。表面上在於洗刷恥辱,楊我國威,其實會帶來更多的附加傷害。此時的二聖和他們的眾多女人們,是被當成奴隸對待的,並沒有基本的人權,被金人們侮辱,生下了無數野孩子,這些人都是他們的子女,無法查明血統,不能說明出處,卻都是趙構的遠近親屬,兄弟姐妹。這些人回國如何安排,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這時候二聖已經成了一聖,皇權雖然是不會旁落,但是這些人卻無法處理。如果都封王拜相,那就等於是把金人的侮辱帶進了漢人的血統裡,預示著漢人最高貴的血脈被金人汙染。這時候的迴歸其實一直是金人所希望的,事實上金人一直希望他們能早日回國為自己效力,是趙構在想方設法的進行推拒。岳飛的想當然,給南宋政府出了個大難題,這是岳飛的三必殺。後兩個必殺還不是最主要的,不服從中央政府的管理,自行其是,害怕岳飛造反,這才是殺他的主要原因。秦檜只是替趙構背鍋而已。

這到這裡,可以回扣我們的主題了。岳飛是不是想造反,並沒有切實的依據,關鍵是趙構覺得他可能會反,而岳飛也是有著這個嫌疑的,因為他處處不留體面,在心裡瞧不起自己的這個主子。儘管從情理上看,岳飛應該不會,可能沒有這些想法。

趙構的絞殺,應該是個準備充分,效果明顯的行動。對岳飛軍穩定回收,部隊沒有出現任何動盪。二是讓秦檜背上了罵名,被唾棄千年。而自己高高在上,遠離輿論中心。

當塵埃落定,遠觀岳飛的時候,我不禁感嘆,假如岳飛不是那麼愛出風頭,少說幾句話,少出風頭,那他就完美了,他就真的是一代英才一代霸主了。


小屋253315373


我們先來看看岳家軍的組成成份,

班底是岳飛在宜興當土匪時的幾千土匪,主力是收編的偽齊軍和投降的農民起義軍,只有少數牛皋,董先,傅選,李道等人,是高宗皇帝護持岳飛當節度使,“派”給岳飛指揮的正規軍。

再來看看戰鬥力,打偽齊李成和曹成這種戰鬥力五渣的三流角色,岳飛居然用了幾年時間才打贏。在郾城,面對剛剛被劉錡擊潰的韓常(岳飛奏摺裡的韓大王,實際上是金兀朮手下降將是最弱的一支)一萬五千人進攻(同樣是岳飛奏摺裡記錄的數字),只能力保郾城不失,沒有完勝的能力。面對駐紮在郾城和穎昌之間臨穎的金兵,同樣是無能為力,不但,在小商河被金兵全殲楊再興和吳林,王蘭等六將和三百騎兵,還讓金兵奪取戰略要地穎昌從容撤軍。看看戰果“郾城大捷”獲馬兩百騎,“穎昌大捷”“殺金兵五百”(王貴上報朝廷的數字,王貴剛剛逃出岳飛虎口,絕對沒理由還敢欺君罔上)。這就是岳家軍最大的戰績。

再來看看地理位置,岳飛防區襄樊,左有吳璘,右有韓世忠,前面有張俊和劉錡,後面有中央衛戎的楊沂中 ,岳飛一個都惹不起,更別談四面合圍 ,結果 顯而易見 ,今天造反,明天被滅。何況,岳家軍裡戰鬥力最強的部隊牛皋,董先,傅選,李道等人,是忠於朝廷忠於高宗皇帝的朝廷命官,他們幾個就分分鐘把岳飛捉拿歸案。

所以結論只有一個 ,岳飛如果造反,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一個滅門慘案!


曉風2016


答案是不能!

1、首先在南宋抗將領中威望最高的並不是岳飛,而是韓世忠,畢竟韓世忠在當時才是中興武功第一,既然是武功第一,那麼他手下的兵自然差不到哪裡去,而岳飛之所以出名是後世人們宣傳的,所以岳飛想要謀反就要去面對韓世忠這樣的敵手,除此之外,岳飛還要去和其他的將領如劉光世張俊去打,與他們比起來岳飛手裡那些兵並不是很多!

2、岳飛在當時的人設是北伐抗金、迎回二帝,正是這樣的原因手下的岳家軍才會對他死心塌地,如果說他要稱帝了,肯定會有不少軍隊離他而去,就像袁世凱一樣,段祺瑞聽到他要稱帝了直接就不管他了,而且段祺瑞跟了他20多年,所以不論打仗還是談戀愛,三觀一致非常重要,為啥皇帝連發12道金牌岳飛選擇了回去,因為軍隊看到他這樣抗命軍心已經動搖了,打仗靠的是什麼?令行禁止,主帥都不服從命令了,軍隊怎麼會服從你,正是這樣的內外壓力岳飛才選擇班師回朝的!

3、大家別忘了,宋朝是怎麼建立的,不就是陳橋兵變嗎?所以重文輕武防止武將做大一向是宋朝的基本國策,金朝來打我無非就是割地賠款,要是讓武將做大了那可是要亡國的,所以宋朝設立了一系列制度來控制武將,所以說既然朝廷敢讓岳飛領兵,那麼岳飛的軍隊還是在朝廷的控制之內的!

4、如果岳飛想割據一方,那麼會駐在什麼地方呢?只能是宋金之間的狹長地帶,本來朝廷內部就有主和派,你要是搞獨立,南宋和金分分鐘聯手消滅你,由於頻繁戰亂,大量人口早已南遷,你在當中間從哪裡搞軍餉呢?

5、還有一點,你手底下的兵雖然在你身邊,可他們的家庭還要朝廷那邊,恐怕沒人會跟你冒險吧!

綜上所述,無論從任何方面來看,岳飛都沒有獨立的資本!

當然,歷史不能推測,岳飛是一個偉大的英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陌上小樓


首先以岳飛的人格,他不可能造反,其次就算他像樓主說的那樣擁兵自重造反了,也不會開闢一個王朝,理由有二。



1,當時南宋除了岳飛以外還有其他悍將,比如韓世忠,比如吳玠,比如劉琦,比如張俊。張俊就不說了,但其他三個可不是吃素的,尤其吳玠,論戰功絲毫不亞於岳飛,帶兵打仗的能力也不遜於岳飛。岳飛打敗過金兀朮,韓世忠吳玠劉琦三個人也都打敗過金兀朮,那麼岳飛有能力同時對抗這三個人嗎?我看夠嗆。



2,即便岳飛的岳家軍無敵於天下,打敗了上述幾員大將,真的建立了政權,那岳飛有開闢一個偉大王朝的能力嗎?我覺得沒有。岳飛的軍事能力沒的說,但他的政治才能確實捉襟見肘。岳飛為人過於剛直,沒有心眼,眼裡又不揉沙子,這種脾氣的人治理國家,那估計比項羽強不到哪裡去。

所以,樓主的假設不成立。


北宋耶律蕭


岳飛擁有當時最讓敵人害怕的岳家軍,若擁兵自重,能否開闢一個王朝?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說;岳飛不會擁兵自重,當然岳飛在史料中記載,在兵權重威望高的情況下是多次交出兵權的,南宋高宗是非常喜歡和放心岳飛的,宋高宗夥通秦燴害死岳飛,並不是宋高宗怕岳飛謀反,這個我想愛好歷史的友友是清楚的。

若說“岳飛”以軍事能力,能不能開闢一個王朝,這個開闢王朝,必須的綜合考慮,不能單單以軍事才能論,假如岳飛擁兵自重的話,也開闢不了王朝,為什麼這麼說了,自古帶兵打仗,都是師出有名,才能勝,也就是《孫子兵法》裡所說的“道”。假如岳飛單以軍事能力開闢王朝,失了道義,得不到百姓支持,軍隊就成了無源之水。

還有就是“南宋”不僅有“岳飛”,還有“韓世宗”“劉光世”“李綱”楊沂中,等抗金名將。

岳飛要不傻,曾經朝廷讓他守“泰州”,他知道泰州守不住,不是也主動撤退了嗎?

岳飛不是不懂政治,岳飛被害是朝廷多人設的局。因岳飛從一無名小卒,短短几年內橫空出世,而且還很年輕,不光是遭到“秦燴”張浚等打壓,就連抗金名將“韓世宗”都不想岳飛風頭蓋過他。但岳飛是光明磊落的,受到皇帝重用時,就遭到朝廷很多人的嫉恨,當宋高宗不想迎回二帝,岳飛的收復失地也就得不到朝廷的支持,而被金人佔領的中原各地,武裝勢力都在呼應“岳家軍”,岳家軍代表了全國一致的呼聲。

所以“宋高宗”非常害怕,不得不和秦檜等站一條線,所以說古代君要臣死,臣是不得不死的。

岳飛是以精忠報國而留芳,所以岳飛不會擁兵自重,才留的百世英名。


夏有涼風61


岳飛有領兵統戰之才,但無治國御臣之能。自古能得天下者,不但要能忍常人之難忍,而且做事做人還要比常人更加殘忍。這一點,岳飛就做得不好。比如,紹興七年,岳飛數次上書宋高宗請求北伐,高宗因為懼怕金人,便出爾反爾,搪塞回絕了。岳飛大怒,便賭氣辭官跑到了廬山給母親守孝去了。高宗幾次派人去請都不願意下來,這讓宋高宗很不高興。最後還是因為高宗給李若虛王貴下了死命令,如果請不下來就處決。岳飛害怕連累他們,才願意回去。岳飛不能忍住一時的激動,衝撞了皇帝,讓皇帝下不來臺。如果從此不問北伐之事隱居廬山那也未嘗不可,沒想到岳飛卻因為怕連累他人,動了惻隱之心,忍不住激動又回去了。這樣一通折騰,惹的皇帝難堪,也為岳飛後來之死埋下了禍根。岳飛如果能夠忍耐一些,循序漸進,因勢利導,慢慢規勸宋高宗回心轉意,又怎會有後來的悲慘下場呢?若是沒有忍耐之心,一點不順便暴跳如雷,如何做得了一國之主呢?

岳飛從小對傳統儒家道統思想耳濡目染,不會背叛這一準則。更何況兩宋之時,程朱理學大興,叛君作亂是大忌,深為人所不齒。若是岳飛真的敢傭兵造反,必然會遭人口誅筆伐,得不到民心。

岳飛總是這樣,認定的事便要一條路走到黑。他一生之志便是北伐金人收復失地迎回二聖。

為了實現志向他可以不顧一切,完全不顧及皇帝的顏面。自古為臣者,便先以君命馬首是瞻。皇帝不願意北伐,做臣子的也不能死纏爛打地強逼著北伐。岳飛卻一根筋,認為自己勸得動皇帝回心轉意。但你永遠不能叫醒一個故意裝睡的人,更何況那個人是皇帝。時勢不允許有功高震主、桀驁不馴的英雄存在,而岳飛卻自認為自己可以造出北伐的時勢出來。可岳飛還是不懂得高宗的心思,他們是不同的人。趙構是工於心計的皇帝,他只想偏安江南,享受眼前的榮華富貴。而岳飛則是倔強單純的武將,心心念唸的是收復失地,迎回二聖這些偉大的功業。當君臣的矛盾水火不容時,便註定了岳飛的悲劇。後來的十二道金牌之事,岳飛本該拒絕,繼續北上,可是卻終囿於儒家傳統忠君觀念,致使十年之功毀於一旦!乾隆曾評價岳飛說,“知有君,而不知有身;知有君命,不知惜己命”,雖是出於為愚弄民眾而造出的有失公允的體統之語,卻也甚符合岳飛本身愚忠的致命弱點。這一點若不能克服,縱使擁有撼動高山之力的岳家軍,也永遠做不得真正的一國之主。

正是因為有這麼多小毛病,他才成為了我們所敬仰懷念的岳飛,他才成為了流芳千古的大英雄,事實上,他只成為了他自己,那個正義凜然、寬躬任厚、倔犟單純的自己。




調寄明月樓


若擁兵自重,消極畏敵避戰,就不是精忠岳飛,不會留下千古英名,也會有千條萬條辦法和舉措來避免被害,忠於朝庭忠於社稷,免於國之動亂,甘心赴死而"天日朝朝"。


慎獨40474747


不可能!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把他定位在39歲了,何況還能談到什麼擁兵自重,還能否開闢一個王朝,簡直是開了一個天大的國際玩笑。

請不要再給他再加上所謂的什麼附加條件了,巳經夠瞧的了,由原來的民族英雄現在都被改為抗金英雄了,難道一說,你還想再給他雪上加霜再給他扣一頂反叛的帽子做一代軍閥才甘心!那可就太慘了!可惜遺憾的是,他連一位愛國人士都不算了。”



人間正道陳德立


壓根本就沒有自立為王的想法,只是精忠報國,保江山社稷,救百姓水火戰亂之難,所以是民族的人民的英雄,防礙了,當權者和小人的利益。以未須有的罪名,慘遭喑算殺害。

隨後平反招雪,想穩民心,也沒能挽救宋朝的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