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你必須結婚”讓多少孩子患上抑鬱症、躁鬱症、迴避型心理障礙!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師,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抑鬱症患者自愈公益。

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

我只為讀過我至少10篇熱文並且能講出我的治療理念的人,以及因病致貧人群提供個別諮詢、診斷。

前不久我在一檔調解電視節目裡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企業家的母親和一個看上去有些懦弱的兒子共同走進了演播室接受調解。強勢的母親在節目狠狠地對孩子吼叫:“我那麼辛苦打拼,和父親離婚都是為了你,我安排了你的一切,學習、生活、留學、別人沒有的你都有,家裡什麼都不缺,將來我們的房子、事業都是你的!我讓你在同學面前有面子,現在你卻恩將仇報?別以為你現在翅膀硬了就可以胡作非為,你必須給我結婚!”,兒子說:“你以前讓我做什麼我都做了,現在我是個成年人了,現在我有權力選擇我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不想結婚。欠你的讀書的錢以後我會還給你。”兩個人爭執不下,節目幾次陷入僵局。直到節目結束,也沒有達成調解。兒子只是不情願說可以接受幾次相親。母親仍然接受不了孩子不婚的選擇。

母親只知道兒子有點怪癖,怕孩子發展成同性戀,殊不知兒子不是對婚姻的恐懼,而是對女性的恐懼,尤其是害怕像他母親這樣的強勢、目空一切的女性。孩子其實沒問題,除了有一點懦弱,在他最後想為自己爭取權益的時候選擇了勇敢。而更應該接受心理輔導的應該是他的母親。

“你必須結婚”讓多少孩子患上抑鬱症、躁鬱症、迴避型心理障礙!

最近我也聽了好幾位重度抑鬱症、躁鬱症患者的故事。無一例外的,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有一個畸形的家庭關係。都是在非民主家庭中長大。孩子最後發展成了兩種人格,一種是自卑又好強善於偽裝的高智商的冷血性格,另一種發展成了懦弱膽小不敢自己做決定的考拉性格。他們的父母即使是在孩子得了迴避型心理障礙、抑鬱症、躁鬱症之後,他們的母親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在孩子患病之後的長達十年的時間裡,甚至連抑鬱症和躁鬱症的發病原理和治療取向都搞不清楚,問他們有沒有為孩子讀一些專業醫書、心理學書籍,他們搖搖頭說沒有。我對這些父母的無知感到心酸。

孩子沒有病,只是因為母親太強勢選擇了上網打遊戲,結果被送進精神病院,吃藥吃成了躁鬱症。

孩子沒有病,只是因為母親自己太貪玩瘋癲不做家務,內向的他有點接受不了而抑鬱。躁狂的母親沒被治療,母親一直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應該聽他的,被他馴服,所以孩子以為自己病了。

孩子沒有病,只是被逼著考名校、考公務員,找有錢的對象結婚,最後無法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抑鬱想自殺。

孩子沒有病,即使有心理障礙可以用心理疏導解決,可是卻被貼上了精神病的標籤。父母告訴孩子,只要配合醫生好好吃藥就能治療孩子不想學習、不想結婚、逆反心理,殊不知這病靠吃藥是治不好的。一旦治不好,孩子會更加抑鬱。其實最需要治療的是他們自己。直到孩子拿出準備已久的工具準備實施暴力的時候,他們才認識到孩子不是裝,不是懶,不是逆反,而是真的病了。這時候父母到處求醫問藥,求神拜佛,已經無力迴天。

“你必須結婚”讓多少孩子患上抑鬱症、躁鬱症、迴避型心理障礙!

強勢的母親,毀三代!這話不無道理的!只之前的文章裡,我給大家介紹過抑鬱症和躁鬱症的成因和治療取向。今天我們就單獨說說強勢父母調教下形成的孩子的迴避型人格障礙

古羅馬哲學家馬可奧勒留說過,即使遵循正確的原則,也未必能事事順利;如果這樣,請不要退縮,不要氣餒, 不可失望。就是讓我們警惕形成迴避型人格障礙。有個小故事解釋了什麼叫回避型人格障礙。

史蒂芬在一家電腦公司做銷售員。說起這份工作,史蒂芬非常感慨,他說本來 自己想從事廣告業,但因為高考落榜,他沒得選擇,只能從事這個工作。史蒂芬的 工作雖然辛苦,但收入很高。史蒂芬的工作也很出色,業績好,多次受到老總的嘉獎, 並擔任了營銷主管。一年後,公司招進了3名大學本科生,其中一人做了史蒂芬的 助手。

有一名大學生做助手,本來可以使事業如虎添翼,然而史蒂芬卻陷入了自身的 泥沼,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情緒低落,不愛講話;工作勁頭大打折扣。4個月後, 老總看到業務成績下降,免除了史蒂芬的營銷主管職務,並讓其助手來接替他。這 以後,史蒂芬的情況日益惡化,不與任何人說話,看到人總是低著頭,當他人主動 與其接近時總是有意迴避。

公司舉辦客戶聯歡會,原則上所有的人都要參加,但史蒂芬沒有報名。公司領 導動員其參加,史蒂芬就和大家一起參加排練,但正式演出時他就不知跑哪兒去了。

“你必須結婚”讓多少孩子患上抑鬱症、躁鬱症、迴避型心理障礙!

事後史蒂芬說他心底總有一種痛,因為他的人生並不順利。沒有考上大學,這個結在他心底早就有了,當他習慣性遺忘時,他會忽略;而一旦受到刺激時,他就會想起來,使他非常不安。他想回避所有的人和事,甚至想

迴避這個世界。史蒂芬說:“我甚至連電話都不願意接。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卑微的人,沒有人關愛我,包括我的戀人。我只能迴避一切。”史蒂芬患的是迴避型人格障礙,患有這種人格障礙的人的最大特點是行為退縮、心裡自卑,面對挑戰多采取回避態度或無能應付。其具體表現為:

容易因為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除非確信受歡迎,一般總是不願卷人他人的事務之中;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在的困難、危險或可能的冒險;心裡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緘默無語,害怕惹人笑話或者回答不出問題;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面前露出窘態;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交活動或工作總是儘量逃避;很少有或者沒有好朋友或知心朋友。

如果你日常的行為中有符合上述狀態中的4項,那麼你就很有可能患有迴避型 人格障礙。其實,患有輕微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不必過於擔心,通過下面幾方面的 嘗試,情況會有所好轉:

1、正確認識自己,提高自我評價。

2、正確認識自卑感的利與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自信心。

3、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勵,相信事在人為。

當然,如果情況嚴重,就要考慮找心理醫生幫忙了。

“你必須結婚”讓多少孩子患上抑鬱症、躁鬱症、迴避型心理障礙!

像文章開頭講到的孩子被強勢的母親逼婚,導致不想結婚甚至對女性反感到精神病性的心理障礙,就需要心理治療了。這個治療過程可能是非常漫長的。吃藥和行為治療都沒有什麼用!因為大腦的神經元的損傷是不可逆的,生長出新的神經元負責戀愛結婚這個工作,需要時間。有時候三年、五年,也可能是一輩子。如果這個兒子自己不願意接受治療,如果他覺得自己選擇不婚或選擇和男性在一起生活,作為父母再不情願也要接納自己的孩子。選擇這樣的這樣的方式,其實也是一種心理治療。至少能保證孩子內在心理和諧,不會長期陷入自責、抑鬱、恐慌和焦慮之中,避免發展成抑鬱症和躁鬱症、多面人格障礙。

對於恐婚者,不一定全部都需要接受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他們自己選擇和大眾不同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治療。除此之外,在其他方面和大眾無異,是健康的,甚至在某些領域比大眾人群做的更好。這就是自卑、焦慮的迴避型人格障礙的補償機制。就像故事中這位既優秀又自卑的公司主管一樣。

“你必須結婚”讓多少孩子患上回避型心理障礙、抑鬱症、躁鬱症!因此爭吵不休的家庭,患病孩子的父母親,當你拿到精神科醫生對你孩子的診斷書的時候,你是不是感到後悔不已?既然已經認識到錯誤,你也不必自責,就從現在開始,自學心理學知識,做孩子的和自己的心理醫生,用愛去治療孩子和自己的心靈創傷。不讓抑鬱症、躁鬱症成為孩子和您一生的痛,反而讓抑鬱症、躁鬱症成為激發孩子不斷成長的一生的財富,激發孩子更多表達愛的能力,哪怕是終身服藥、終身都需要心理治療。在我以前的文章裡也提到了,除了閱讀以外,還需要輔助香道、花道、種菜、茶道、瑜伽、太極、手工、行走、靜坐,書法來為自己和孩子做心理治療,激發的就是孩子和你都缺少的知覺、情感官能。

“你必須結婚”讓多少孩子患上抑鬱症、躁鬱症、迴避型心理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