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癌痛,比癌症本身更可怕

目前我國每年新增加超過350萬的腫瘤患者,每年因腫瘤死亡人數超過200萬。我們都知道癌症很可怕,需要重視,但是有一樣發生在癌症患者身上同樣可怕的事情卻常常會被我們忽略,這就是癌症疼痛(癌痛)。

癌痛,比癌症本身更可怕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

在我國:

—初診癌症患者的疼痛發生率約為25%

—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發生率可達60%~80%,其中1/3患者為重度疼痛

—所有癌痛患者中僅有41%的患者痛苦得到有效緩解,晚期僅有25%的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緩解

癌痛,比癌症本身更可怕

注:“蔚藍絲帶”是針對癌痛患者公益活動的標誌,象徵著希望、美好和關愛

很多患者,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患者往往都認為疼痛不要緊的,忍一忍就過去了,家屬也常常覺得止痛是次要的,這是對於癌痛一個最大的誤區。有一句話叫:“急性疼痛是症狀,慢性疼痛是疾病”,而癌痛絕大部分都是屬於慢性疼痛。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疼痛確定為繼血壓、呼吸、脈搏、體溫之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在最新發布的國際疾病分類編碼(ICD-11)中,也可以看到癌痛是佔有“一席之地”的:

癌痛,比癌症本身更可怕

這也意味著癌痛和癌症一樣,是一種需要正規診斷和治療的疾病。如果癌痛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患者往往感到極度不適,可能會引起或加重其焦慮、抑鬱、乏力、失眠以及食慾減退等症狀,顯著影響患者的日常活動、自理能力和社會交往。從另一方面說,規範化的鎮痛治療可以明顯增加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同時還需要大家知曉的是:沒有經過規範化治療的疼痛,程度可能會變的越來越重,疼痛範圍也會擴大,也越來越難以控制。那麼怎樣才算是規範化的治療呢?

目前針對癌痛,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治療手段還屬藥物,治療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口服

口服是最方便的服藥方式,也便於劑量調整。很多人會認為打針止痛效果好,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的,對於絕大部分患者,口服給藥就可以達到很好的止痛效果。靜脈、皮下或者肌肉注射等方式起效可能更快,但同時也會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大部分患者自己在家也沒辦法很方便的給藥。

(2)按時給藥

很對患者會覺得,我又不是一直疼,只要疼的時候吃藥就行了吧,這個觀念也是不對的,長期如此可能會增加癌痛治療的難度。按規定時間間隔用藥,不論當時是否有疼痛發作,而不是等到疼痛時才用藥,這樣才能保證止痛藥物達到持續鎮痛的效果,同時也方便進行後續的劑量調整。

(3)按階梯用藥

WHO將常用的止痛藥物按照鎮痛強弱分為3個階梯,根據疼痛程度,選擇不同強度的止痛藥物。這部分內容比較多,我們留在後面慢慢說。

癌痛,比癌症本身更可怕

(4)用藥個體化

雖然都是疼,但是每個患者疼痛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針對癌痛治療並無標準的用藥劑量,建議癌痛患者尋求專業醫務人員的幫助,根據病情和自身具體情況使用足夠劑量的藥物,才能儘可能使疼痛得到緩解。

(5)注意具體細節

對於正在用藥治療的癌痛患者,需要密切觀察藥物的止痛效果以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必要時需要聯繫醫務人員進行處理。

總之,無論是醫務人員還是患者,目前人們對癌痛和癌痛治療的認識正在逐漸加深。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針對癌痛的治療一定會更加行之有效,讓廣大的癌痛患者真正能享有無痛生活的權利,維護生命的尊嚴。

癌痛,比癌症本身更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