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坤鵬論: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要先學會分辨,然後再去信任。

——韓寒

坤鵬論: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小米的股價在昨天大幅上漲,喜壞了朋友圈裡那些一直看漲小米的朋友,他們鄙視地說道:

看空小米的多屬於傳統行業,或傳統金融機構,年齡普遍在45歲以上。

看多小米的多屬於互聯網行業,年齡普遍在40歲以下。

其實,看多和信仰大部分時候是和自己利益掛鉤的,和年齡、行業沒半毛錢關係。

坤鵬論認為,小米上市恰恰證明了雷軍已經把自己企業家的名字給扔了,說到底就是到股市割韭菜,為什麼總要搞得那麼大義凜然,冠冕堂皇!

有個段子很精采:

你看他笑得多真誠,你看他講的多掏心窩子,你看他下一步就要撬動了整個地球,可到頭來原來是在惦記老子的本金。

所以,聽話聽音,要聽到話背後的意思,要明白信了這話以後,誰最終受益。

昨天,坤鵬論提醒大家遠離P2P網貸,第一原因就是近期P2P網貸平臺越來越密集的爆雷,6月出現問題的平臺有63家,7月這10天已有32家平臺爆雷,還有就是捕風捉影的信息多了起來,其目的無疑就是要迷惑人們,比如:“北京擬推出網貸白名單,為優質平臺正名”,但認真讀進去卻發現,消息號稱來自匿名的“接近北京市監管部門的人士”,文章後面還直接點名了三家平臺,一下子就司馬昭之心了。

7月9日,中國央行會同相關成員單位召開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下一階段工作部署動員會,副行長潘功勝指出,按照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總體安排,再用1到2年時間完成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化解存量風險,消除風險隱患,同時初步建立適應互聯網金融特點的監管制度體系。

這說明全國網貸備案延期1~2年已成事實,誰也別想矇混過關,國家絕對要動真格,這就像樓上那隻老也不落下的靴子,會讓許多P2P網貸平臺直接等到花兒也謝了。

同時,這次會議的精神也意味著互金行業的強監管模式還將持續,甚至可能進一步升級,只有生命力最頑強者才能僥倖活下來,1~2年,最後能剩下個1%都算不錯的成績了。

坤鵬論: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金融本來應該是把錢借給優質的個人和企業,因為他們有能力償還本金和利息,但近些年經濟一直很艱難,大部分以前的好企業也在生死線中掙扎,而好人大部分又被房貸套牢。

於是,金融機構,特別是互聯網金融們為了博取高額利潤,過度通過金融雜技為本來不應該得到貸款的人或企業提供貸款,還把由此產生的風險通過層層包裝隱藏起來,沒人能夠真正看到或看懂包裝紙下的底層資產。因為,前些年貨幣一直超發,所以借新還舊、發新標還舊標的擊鼓傳花遊戲可以維繫。

可是,借的錢終究是要還的,錢一緊,新的借不來了,包裝紙下面的垃圾就徹底暴露了。

回憶P2P網貸這幾年的歷史,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規律,只要建個網站做個APP,租最好的寫字樓,然後捨命舍錢做宣傳,第一號稱自己背後有誰,第二號稱自己拿了幾輪融資,第三號稱利息有多少,想做得更大,再請一下著名的網紅經濟學家,接著自然就會有人問也不問,乖乖送錢。

這要換到現實社會中,有人跟你借錢做生意,你肯定要問清楚,生意是什麼,投入多少,每個月銷售多少能保本,多長時間能還錢......即使打破了砂鍋,你也有可能不借。

怎麼到了互聯網,人都變得這麼容易輕信了?

魚那麼信任水,水卻煮了魚。

葉子那麼信任風,風卻吹落了葉。

其實這就是現代金融體系,支撐它的最重要基礎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實物資產,而是人們對於這個體系本身的信心以及這個體系中參與者在其他參與者心中的信用。

這些年,移動互聯網的碎片化也把人們的思想給碎片化了,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信息之繁多,看都看不過來,慢慢地,他們適應了被投餵信息的舒適,千人千面、“你關注的,才是頭條”讓他們閉上了嘴不再提問,人的懶惰本性被不斷激發,“歸根結底,互聯網就是把人變懶。”這是任志強2015年的開年金句。

懶人經濟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的弄潮兒。

但是,人身體上的懶不可怕,可怕是思想都懶了,直接把自己的大腦也交給了別人,把思考丟了。成了相信別人的人,結果被收割就成了遲早的事。

即使我們前幾年一直豔羨的那些手握大把鈔票的投資人,現在看來真正聰明能獨立思考的也沒幾個,為什麼獨角獸能不斷獲得鉅額投資,關鍵就是不懂而選擇跟風的投資人太多。

如今,遭遇錢荒,以前跟風投的項目不是黃了就是還沒找到北,結果不是效命的機構合併或是倒下,就是自己跳槽,有的乾脆轉行,還有立馬挺進區塊鏈,因為那裡錢多人傻,韭菜多。

據業內人士說,目前市場上依然活躍的投資機構只有幾十家,和去年相比,數量呈現斷崖式下滑。

坤鵬論: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2016年,在一個圓桌會上曾被稱為“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的龔虹嘉曾揶揄朱嘯虎:“他(朱嘯虎)看重哪個項目就砸大錢,往往他一砸大錢,長則一年,短則幾個月就結束戰鬥。我們花十幾二十年才能結個果,你(朱嘯虎)就整兩三年。所以你改變了我的人生觀,也改變了我的價值觀,向你致敬!”

這就是中國的創投,這就是人人稱頌的中國最牛逼的獨角獸捕手,他帶領著一幫沒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投資人,呼嘯而來,呼嘯而去,要不是生造個風口,要不就是將一個個有前途但費時費力的賽道搞成了大躍進,最後大部分都畸形而死,生生把中國的創業給帶偏了,生生把創業搞成了投機的買賣。

茨威格說,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胡瑋煒說,資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後,其實你都得還回去。

中國的古人說,不義之財來得容易,去得也快,肯定有人會替你把這錢花得乾乾淨淨。

中國俗話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從這兩年的結果看,摻和金融的很少有太好的下場,而且會越來越難有好下場,起初滿眼的暴利,到今天才發現暴利後面全都是坑。

咋一看互聯網金融企業的財務報表,一個月利潤就是幾千萬,但它不會告訴你,自己還有幾十億、上百億的本金被借了出去,到期能不能全還回來都是個未知。

昨天,坤鵬論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有段話寫得很有道理:

網貸平臺對接的中小微企業及企業主基本上就是社會上最精明的商人群體,有著異常的生存能力,在某些時候也會毫不客氣地給金融機構一口。呵呵,P2P倒是經常中招,被騙錢,各種逾期和壞賬,平臺只能咬著冰塊不敢說涼,背後八仙過海找資金“補窟窿”。

所以,看待金融機構,不能只看利潤,也不能只看賬面價值,還要看它持有的金融資產的風險係數,即使存在風險的資產並不大,但在金融中多米諾骨牌效應是很可怕的,壓死駱駝的很可能是最後那根輕飄飄的稻草。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3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3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4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