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法律援助 讓貧困群眾感受法治陽光與溫暖

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保障經濟困難公民和特殊案件當事人獲得必要的法律諮詢、代理、刑事辯護等無償法律服務,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一項重要法律制度。今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行政系統不斷推進法律援助“擴面提質強保障”工作上新臺階,為全區困難群眾、弱勢群體撐起強有力的法律“保護傘”。在法律援助工作開展過程中,一步一步地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含金量”。一個個“溫馨的舉動”,讓群眾在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同時,也感受到法律援助制度在維護和保障人權、促進司法公正中所發揮的作用。

“法律援助的服務對象是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我們工作的目標是要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讓貧困群眾感受法治陽光與溫暖”,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相關負責人這樣介紹到。事實證明,一項項具體的舉動展示著寧夏回族自治區法律援助工作的“成果”,為貧困群體撐起了法治“藍天”,讓他們依法用法有了“底氣”。

“我是寧夏方和圓律師事務所律師,您需要什麼幫助?”

“我想和他離婚,上次起訴到法院,他當著法官的面出具悔改書,回家後卻變本加厲,實在過不下去了。”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居民何女士通過遠程視頻,向銀川市興慶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出法律援助申請。隨後,經過審核,在法援律師的幫助下,困擾何女士的煩心事得到解決。這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法律援助工作的一個生動寫照。

隨著銀川市縣鄉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建成,便利、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務正延伸到銀川市的每一個角落。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年、開展精準脫貧攻堅戰……一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法律援助工作,只為讓經濟困難的群眾感受到陽光與溫暖。

法律援助 让贫困群众感受法治阳光与温暖

行動 為民排憂解難

“‘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與12345、12315、110部門聯動”“縣(市、區)公共法律服務已實現全覆蓋”“公共法律體系建設年活動進展迅速”……7月9日,記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舉行的全國省級法制報社長(總編輯)“七五普法塞上江南行”活動中,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採訪該自治區法律援助工作時,感受到濃濃的“成就感”。

據介紹,寧夏回族自治區今年開展了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年活動,立足“法律事務諮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的平臺建設功能定位,堅持場所建設和服務質量效果提升並重,堅持線下與線上服務資源相結合,著力打造綜合性、便利性、多層次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建設。建成“12348寧夏法網”,實現了諮詢服務兜底、快捷信息查尋、法援業務系統對接;建成"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2月9日上線至7月4日,共接聽電話13429個,引導法律援助207個,引導調解18個,與12345、12315、110部門聯動9次,處理留言1184個,群眾滿意度達95%。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設全面啟動,目前全區已基本建成地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3個,縣(市、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22個,已實現全覆蓋;建成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243個,達到全覆蓋;建成村居(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1568個,佔應建數的55.82%。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沒有你們我都不知道該咋辦了。”運先生在銀川市一家鐵合金廠上班,兩年來,單位以不合理理由拖欠其及工友的工資和養老金,在得到法律援助,並依法討回自己應得的工資後,運先生如是說。運先生的這番話說出了很多受援人的“心聲”,這樣的“心聲”源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行政系統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助推精準脫貧攻堅戰的舉措。

今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司法廳聚焦中央精準脫貧攻堅戰、自治區脫貧富民戰略,充分發揮法律援助職能優勢,助推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突出落實五項重點工作:全面落實新修正《寧夏回族自治區法律援助條例》,降低申請法律援助經濟困難標準,放寬申請法律援助事項範圍;及時更新法律援助扶貧對象數據庫,將扶貧對象全部納入法律援助範圍,免予經濟困難、法律援助事項審查;重點關注貧困村務工人員、婦女、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體的法律援助服務;對貧困戶分類建冊,準確掌握貧困戶基本情況,針對每個家庭生產生活中的具體法律需求,提供精準法律援助服務;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為貧困村發展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治理保護等鄉村治理重大決策提供法律意見,幫助貧困村起草、審核、修訂村規民約,逐步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

法律援助 让贫困群众感受法治阳光与温暖

實效 撐起民生保護傘

“做得實、亮點多、效果好”,在今年一次承辦司法部培訓活動,實地觀摩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銀川市西夏區法律援助工作及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建設時,來自全國各地參訓人員對自治區相關工作給予了這樣的評價。這樣的評價,與自治區開展法律援助規範化建設專項行動“緊密相連”。

今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緊緊圍繞法律援助規範化建設,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加強法律援助培訓,穩步推進法律援助規範化建設。強化季度案件評查機制,重點評查律師與當事人溝通等方面的工作,嚴格要求法律援助案件承辦人辦案質量。上半年,全區共辦結各類法律援助案件5880件,其中辦理各類法律援助訴訟案件3423件,共為10489名受援人挽回及避免經濟損失15877.85萬元。落實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制度,在全區法院、看守所基本建立起值班律師工作運行機制。開展刑事案件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在銀川市、石嘴山市開展刑事案件審判階段律師辯護全覆蓋試點工作,今年2月份至5月份,兩市共辦理刑事案件541件。協調出臺文件提高案件補貼標準,將法律援助三類、二類、一類案件補貼標準由原來400元、800元、1100元提高到600元、1300元、1500元,平均上浮50%。將社會律師在法律援助機構、人民法院、看守所等機構值班補貼納入法律援助經費保障範圍,由各級財政保障,標準為每人每天不低於200元。(記者 劉嘉 見習記者 劉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