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雪中悍刀行》中的人物借的是歷史上誰的人設?

劉屹珺


雪中悍刀行,烽火戲諸侯著。

此篇網文中,無論是名字還是情節,揉捻了不少歷史上的人物,傾聽我與你一一道來。

徐鳳年的原型

離陽最大異性王,北涼王徐驍嫡長子,北涼鐵騎三十萬,長子徐鳳年,紈絝子弟。

民國最大軍閥,一代東北王張作霖嫡長子,奉軍四十萬,長子張學良,紈絝子弟。

張作霖死前,東北安然無恙,死後僅三年,東北淪陷。

徐驍死前,百萬北莽蠻子安然不動,死後,北莽南下,涼莽兩戰,死傷百萬。

徐鳳年即將接任北涼王時,放任陳芝豹入蜀,放虎歸山,親自將鍾洪武折了,自斷一臂。

張學良接任東北王之後,擅殺楊宇霆,常蔭槐二人,自斷一臂。

如果不是書外之人黃三甲,擅自改了運道,徐鳳年在涼莽之戰的結果大敗。那徐鳳年在史書上也一定是,放任陳芝豹,逼走鍾洪武,色令智昏,聲名狼藉,離陽最大的敗家子。

但是,烽火的主角,怎麼可能會輸?年哥兒可不是小六子。

陳芝豹的原型

一開始喜歡徐鳳年,畢竟主角光環,後來對陳芝豹也愈發的喜歡。

徐鳳年可以說是和徐驍一脈相承,無論這個天下是誰的,但是他一定不會是徐家的。

忠心耿耿。

但是陳芝豹就不是,他想和這個天下講講道理。

可是,雖有滿腹經略,雖有萬千謀劃,雖有雄心壯志,可惜,他不是主角。

真是苦了這位白衣兵聖!

白衣梅子酒,兵聖陳芝豹。

他的原型,大概就那位戰無不勝的南朝將軍陳慶之。

名臣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張鉅鹿的原型

碧眼兒這個外號,是三國時期東吳孫權的,但是這裡只是借用一下這個稱謂而已。


人設原型,更多的是大明王朝萬曆時期的改革家,一人為大明王朝續國祚50年的張居正。

張居正,明朝萬曆年間首輔,素有站皇帝之說。

同樣也是生前極盡輝煌,死後禍及子孫,家族被抄。

而碧眼兒的另一個原型,大概就是晚清名臣李鴻章了。

李鴻章,外號裱糊匠,而書中張鉅鹿亦如是。

李鴻章死後不久,清朝滅。

張鉅鹿死後,天下大亂,離陽雖然依舊在趙氏之手,但是此趙氏非彼趙氏。

毒士李義山,絕戶計,人設原型大概是三國毒士賈詡,絕戶計也是他的手筆,而這個名字,則是李商隱,字義山。

不過在此文中,毒士李義山,不謀己身,只謀北涼。而歷史上的賈詡,可以說是最擅長謀己身的謀士。

大奸大惡褚祿山,應該就是安史之亂之前的安祿山。

人屠徐驍,有著人屠白起和東北王張作霖的影子。

黑衣宰相楊太歲,原型則是助朱棣造反成功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因改革而被油烹的荀平,無疑就是因為改革而落一個五馬分屍悽慘下場的商鞅。

坦坦翁桓溫,桓溫之名,取自東晉軍事家桓溫,而坦坦翁則是明初洪武年間有一翰林學士,名為劉三吾,號坦坦翁。

魚幼薇,魚玄機,歷史上真有其人。魚玄機,處名幼薇,唐代四大女詩人之一,大才子溫庭筠的忘年交,一生坎坷,最後因打死婢女而被處死。

徐龍象,和隋唐演義中李世民的四弟李元霸倒是有些相像之處。

春秋第一守將王明陽:看名字和事蹟應該是明朝大儒王陽明無疑。

黃龍士:直接用的清末棋壇大家黃龍士的名字。

拓跋菩薩:有點像大唐雙龍傳裡的草原宗師畢玄。

北莽女帝:女帝武則天

李淳罡: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倒是有點李白的意思。

還有很多人名,也都可以在史書上找到其人,但是生平事蹟皆不相同,大概只是懶得取名而隨手借鑑,還有不少詩詞歌賦,打油詩,也有借鑑。

暫且說這麼多吧。

以上。


木劍溫不勝


雪中悍刀行,有歷史,卻未全部採納。

大總管的功力在於,天下萬物皆為我所用,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雪中悍刀行》不是借鑑歷史,而是歷史眾生相。

徐驍

徐驍不止借鑑了一個歷史人物,但其前半生是大秦王翦。徐驍的春秋滅國戰,對應的是王翦戰國統一戰。離陽數百年,直到先帝時統一中原,徐驍帶領徐家軍蕩平六國。秦國同樣是見過數百年之後,在秦始皇的手上統一,王翦率領大軍評定三晉和楚,四國。

徐鳳年

以人物性格和事蹟而言,東北張學良是契合度最高的一個原型。少年時期都是花花公子,執掌權位之後,徐鳳年鎮守西北國門,抵禦北莽,不反離陽,張學良坐鎮東北,最終改弦易幟,促成民國統一。

陳芝豹

與南北朝時期的“千軍萬馬避白袍”的陳慶之相似。一樣的喜歡騎白馬,穿白衣。陳芝豹用兵如神,調度有方,在春秋之戰中10萬以上的兵力調度堪稱無敵。陳慶之曾率麾下200騎奔襲,破敵前鋒,旋引還,與諸將連營而進,背渦陽城與敵軍相持,以數千之眾,取32城,威震中原。

魚幼薇

原名魚玄機,不論是本名,還是化名,都是借用於晚唐女詩人魚玄機。魚幼薇豐腴客人,尤其是胸前風景,波瀾壯闊,且善於舞劍,舞劍天下無雙又是借鑑與公孫大娘。魚玄機,色既傾國,喜讀書屬文,尤致意於一吟一詠。

李當心

白衣李當心,形象與大唐的唐三藏相似。兩人都是得到高僧,都曾西行取經,歸來時都曾被皇帝接見,也都曾有“吃肉長生”的傳言。

張鉅鹿

離陽失其鹿,與大秦二世殺李斯相似;開科舉,為天下寒士大開門戶,“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則是隋唐兩代宰相的事。而開創中興盛世,改革官職,雖然歷朝歷代都有,但與明朝張居正相似。

趙姓天師

離陽趙姓天師,與歷史上的張姓天師如出一轍,都收到朝廷重視,都是黃紫貴人,都是天下道教持牛耳者,都在龍虎山修行。

詞句借鑑

《雪中悍刀行》中大楚滅亡時,魚幼薇父親寫給孃親的詩《望城頭》後四句“大凰城上豎降旗,唯有佳人立牆頭。十八萬人齊解甲,舉國無一是男兒!大凰城上豎降旗”。

原詩出自五代時期女詩人花蕊夫人《述國亡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望城頭》前半部分“西楚有女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先帝侍女三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則是源自唐朝詩人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天不生我李淳罡,劍道萬古如長夜。

這句整個離陽江湖都家喻戶曉的句子,借鑑於《唐子西文錄》:“蜀道館舍壁間題一聯雲:“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不知何人詩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