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風溼?還是類風溼?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風溼和類風溼是當前對風溼性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簡便稱呼,都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雖然兩者均以關節症狀為主要表現,但是二者又有本質的不同,是兩種相互獨立的疾病,從發病原因、高發人群、發病部位、臨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治療乃至預後都有很大的區別。

風溼?還是類風溼?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 發病原因:風溼性關節炎可能與鏈球菌感染相關,發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而類風溼性關節炎可能與遺傳、感染、免疫紊亂等相關。
  • 高發人群:風溼性關節炎多發於5~15歲兒童和青少年,而類風溼關節炎多發病於30~50歲的中年女性。
  • 發病部位:風溼性關節炎多侵犯大關節,包括膝蓋、肘部、腳踝、肩部等。而類風溼關節炎主要侵犯小關節,如手指、腳趾部位
  • 臨床症狀:風溼性關節炎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發紅、發熱,症狀可從一個關節轉移至另一個關節,一般不會導致關節的嚴重畸形,但容易累及心臟,導致風溼性心臟病。
  • 類風溼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關節疼痛、僵硬和腫脹,疼痛多在固定位置,不會遊走不定,晚期會導致關節畸形和骨質融合,造成關節變形,甚至致殘。還可出現類風溼結節和心、肺、腎、周圍神經及眼的病變。
風溼?還是類風溼?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 實驗室檢查:風溼多有抗鏈球菌溶血素“O”升高。而類風溼關節炎常有類風溼因子(RF)和(或)抗環瓜氨酸多肽(CCP)升高。
  • 治療: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以消除鏈球菌為主,主要應用抗生素治療,同時應對關節疼痛、心臟病變等進行處理。而類風溼性關節炎需要儘早使用抗風溼藥物,以防止關節破壞,改善關節功能和預後,出現內臟併發症時需要對症治療,此外,還需運動和改變生活方式,嚴重者需手術治療。
  • 預後:風溼性關節炎經過規範、及時治療,一般預後較好。而類風溼性關節炎無法治癒,但經過積極治療可以緩解症狀和控制疾病進展。


風溼?還是類風溼?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