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易經智慧:原來這才是感應和合關鍵!

鹹卦是第三十一卦,《易經》下經第一卦。《易經》上經第一卦是乾卦,第二卦是坤卦,因此上經是以天地開始的;下經第一卦是鹹卦,第二卦是恆卦,講的是人道。“鹹”即“感”,鹹卦的卦象是澤山鹹,上面是“澤”(兌卦),下面是山(艮卦)。在一個家庭中,兌卦為少女,艮卦為少男,少男少女在一起就會迸出火花,產生感應。恆卦為雷風恆,上面是雷(震卦),下面是風(巽卦),震卦為長男,巽卦為長女,長男長女在一起意為結為夫妻,是永恆的。因此,先儒們認為上經偏於講天道,下經偏於講人道;但我認為上經是以天道講人道,下經是以人道講天道,天人合一。

易經智慧:原來這才是感應和合關鍵!

《序卦傳》解釋:

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

有了天地然後產生萬物,有萬物了就有人了,人分男女,有男女就結為夫妻,有了夫妻然後就有了父子,有父子瞭然後就有君臣,有了君臣就有了上下的觀念,於是就制定了禮儀、次序、倫理、道德規範。所以“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恆”:經過鹹卦少男少女的相互感應,就有了長久的夫妻之道,因此下經第二卦是恆卦。

“鹹”和“感”就差一個“心”字,“鹹”是沒有心的感應,“感”是有心的感應,二者有何區別?我琢磨少男少女在一起,更多偏於生理的感應,有人說愛情就是激素,是“荷爾蒙”、“內啡肽”、“腎上腺素”、“多巴胺”,這些是難以長久的,鹹卦沒有心的感應就是偏於無意識的感應。後面“恆”卦有“忄”(心),有心感應才能長久。鹹卦的感應是從下往上、偏於生理上的自然純真的感應,只要感應是從內心發出並變為情感,就非常可貴。

易經智慧:原來這才是感應和合關鍵!

我們來看鹹卦的卦辭:

鹹,亨,利貞,取女吉。

鹹卦有所感應是亨通的,守正道是有利的,娶這個女人是吉祥的。這說明鹹卦少男少女的感應是感情的開始,只要堅持住,並且守正道,就是吉祥的。“取女吉”:“女”是少女,少男娶了少女結為夫婦就是吉祥的,這是從無心感應變為有意去相親相愛,發展為夫婦之道。

《彖傳》解釋:

彖曰:鹹,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

“鹹,感也。柔上而剛下”:鹹卦說的是感應。“柔上”指上面的兌卦,兌卦只有一根陰爻,屬於陰(柔)卦;“剛下”指下面的艮卦,艮卦只有一根陽爻,屬於陽(剛)卦,這就是剛柔相和:柔在上剛在下,陰在上陽在下。“二氣感應以相與”:陰陽二氣互相感應和合,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止而說”:止於喜悅,“止”為下卦的艮卦,“悅”為上卦的兌卦,少男少女在一起互相感應,非常喜悅;“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艮卦這個少男甘居於兌卦這個少女的下方,這是亨通的,符合正道,所以娶這樣的少女是吉祥的。少男甘居下位,說明男人尊重女人,這樣的關係是非常好的,陰陽二氣就會感應。

然後《彖傳》進一步發揮,符合正道感應還要推而廣之,“天地感而萬物化生”:這裡從少男少女逐漸推廣為天地,天地如果感應,萬事萬物就開始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聖人與百姓的人心相感應,天下就太平了;“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所以觀察鹹卦如何感應,天地萬物的所有情況就可以表現出來了,也就是知道天地萬物是從何而來了,這就是感應的重要性。

易經智慧:原來這才是感應和合關鍵!

學《易經》要重視感應的意識,並變其為感應的能力。《易傳》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學了《易經》,要“無思無為”,“無思”是沒有思慮,“無為”是不去妄為;“寂然不動”,非常靜寂、安寧,是不動的,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會有感應,“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能感應到天地萬物所發生的或將要發生的情況。我們要學會《易經》陰陽感應的能力:對於人而言,是男人和女人的感應;對自然界而言,是天地、日月、天和萬物的感應。作為領導者,要從內心和下面的人相感應,要有意識地修煉感應的能力,靜下心來慢慢感受與天地萬物相通,“天人合一”。

“鹹”是無心、本能地感應,“感”是有心、有意識的感應,萬事萬物都要經歷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再到無意識的感應過程,所以下經是從鹹卦少男少女的無意識感應開始,然後少男少女結為夫婦,有了家庭,然後就有了村、鄉、國家及整個天下。推而廣之,天下如果能相互感應,就能達到合和和合、和平、和諧。

我們再來看《象傳》解釋:

象曰: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

“山上有澤,鹹”:鹹卦的卦象是山上面有沼澤。山本來從山腳到山頂都是實的,而這裡山尖上有沼澤,說明山中間是空的,沼澤裡有水,山和水可以互相感應;水偏陰,山偏陽,陰氣下降,陽氣上升,陰陽之氣相溝通感應,就構成了鹹卦,泰卦“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也是這樣,天之氣往上,地之氣往下,是天地相感應而溝通。

“君子以虛受人”:君子要按照這個卦象用虛心的態度來容納眾人。山頭空出來才能容納沼澤,才會有水,所以君子要放空自己,用虛心來容納眾人。“虛”,謙虛是第一步,謙虛寬容才能感應。前面講的《繫辭傳》說“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拋棄已有觀念、思維方式等,放空自己,才能接受新鮮事物,才能感應。好比一杯水,如果已經裝滿了,就無法容納其他水;只有這杯水被倒掉,才能裝下新鮮的水。因此,“實”不能 “受人”,“虛”才能“受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