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劉備為何閒置張飛7年,直到他死在閬中?

靜靜觀天下


本人認為劉備沒有閒置張飛,反而委以重任,用心良苦。

這個我們查看三國地圖就會發現其中奧秘,就明白劉備為什麼會這麼決定了。閬中這個地方,雖說不是邊境和都城,但卻像蜀地的心臟一樣重要。

此地的戰略意義重大:

1.上可順正道直達漢中,若漢中戰事危急,可以迅速前往接應支援;

2.往東順流而下的話,張飛可直達江州,支援東線,以防江東孫權;

3.閬中離成都也不遠,中途沒有險關阻礙,若成都發生兵變,張飛可以迅速做出反應。

總之閬中對於蜀漢來說,是紐帶、守盾,更是長矛,是戰略要地,攻守皆可,聚離皆宜。



圖百分享家


劉備是沒有讓張飛去征戰,讓他在閬中待了七年,但是讓張飛待在閬中可不是什麼閒置,而是重用,因為閬中可不是什麼無足輕重的地方,反而確實一個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



一,閬中坐守嘉陵江,溯江而上過白水關,是通漢中的正道;順江而下直達江州,可通東線;到成都不算遠,路也是平路。北上東進西還都算方便,這裡放預備隊是極為合適的。


二,據考古證實,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裡生息,戰國時為巴國國都,歷代在此設郡、州、府、道治所,閬中在古代一直被視為川北政治、軍事、文化中心。其次,就是漢中沒被當成“重要方面軍”。


三,當時漢中,閬中兩地守將的選擇是魏延和張飛,之所以不讓魏延守漢中是因為魏延是個標準的守將,在漢中防備曹魏更為合適。放張飛在閬中,還可以造造攻勢,騷擾武都陰平,對關隴保持壓力的作用,放魏延在閬中的話,就只是藉助地勢固守門戶了。


劉備拿下漢中後,就有調整東線的想法了,而閬中無疑是一個蜀中重地,閬中為什麼會是蜀中重地呢?看看蜀中的地理位置。

蜀中北部有一道巨大的山脈屏障,由劍門山脈和大巴山脈組成,把四川和北方隔離開來這道屏障只有兩個入口。



第一個入口叫做金牛道,走劍門山脈這一邊,這是蜀中與外界交通的主幹道。



第二個入口叫做米倉道,走大巴山脈這一邊。而閬中恰好位於劍門山脈和大巴山脈的夾擊之處的米倉道這裡。



這就是從北方入四川有且只有的兩條路,但是從閬中往南,比從金牛道往南選擇要多了很多。換句話說閬中就是米倉道的一個樞紐關卡,卡在了米倉道最關鍵的一個部位。理清楚了閬中附近的地形,現在我們來說一說閬中對於益州的重要性了。




首先是輔助性,雖然在《太平廣記》裡表示米倉道這條路並不好走,通行能力很弱。但是通行能力弱,並不代表不能走,米倉道完全可以成為主幹道金牛道的一條輔路。

其次是速度,米倉道的缺點是通行困難,優點卻是路途相對比較近。歷代益州與北方交通,平時走金牛道,急事都選擇走米倉道。

再來是防禦,從蜀國防禦的角度來看,劍閣和閬中,是兩個必守之處,是川北防禦體系的兩把鎖,甚至在戰局發生變化時,閬中對蜀國大本營益州來說,重要性還要甚至還在劍閣之上。

從輔助性到速度再到防禦,米倉道都是如此重要,那麼作為米倉道上最重要的樞紐閬中,對於蜀國大本營的益州來說,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閬中對於成都來說,幾乎是最為重要的一個要地,可以此向北方進軍,北方曹魏來襲也是最好的防禦之地。將張飛放在這樣一個地方,怎麼可以說是閒置呢?其實正是重用。


小姐姐講史


張飛身上的故事多多,而桃園結義及後來同劉備和關羽“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這個自是小說之誇張,在劉備的心目中,關羽的地位遠高於張飛。

關羽被東吳斬殺後,劉備是哭得死去活來,不顧諸葛亮和趙雲等人的反對,傾全國之力去攻打東吳,最後一個夷陵之戰,被陸遜打得屁滾尿流,逃到白帝城後便翹翹了。

而張飛死後呢,他只是如聽了一個與自己沒有太多關係的報告,僅說了“噫!飛死矣”四個字後便沒了下文,好淡漠!這哪是一個親如兄弟之人能表現出來的態度,直讓人冷得心寒。

張飛一生最輝煌的戰績,或者叫獨檔一面的功勳,就是在這地方擊敗了魏國大將張郃,過程就不細述了,網上一查便知,但這是發生在劉備剛入蜀之時。

曹操拿下了漢中,主將夏侯淵派張郃經米倉山南下,不過,並不是要拿下閬中進而南下成都,只是作為一種襲擾和牽制。

張飛當時還在荊州,“率精卒萬人”緊急回援,大敗張郃,“立馬勒銘”,此役被稱為“三巴之戰”,是張飛最顯赫戰功。

要說後來的張飛同劉備的關係,我覺得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麼鐵,我們只要從張飛的鎮守之地,便可看出端倪,原來他早已是一個被劉備冷落之人。

自劉備佔據益州後,也就是我們四川盆地,這真是個好地方,南面是些構不上威脅的渣渣小國,當時屬南蠻夷,向西是青藏高原,亦是安全之地,向東只能沿江而下湖湘,向北是秦嶺山脈。

南面和西面是不可能有戰事的,東面可謂天險,因為逆長江而上攻擊巴蜀之地的可能性極小,只要控荊湘而帶五湖,手握荊州就能直接同吳國對壘,再有可能發生戰事的地方就在北面。

東面的荊州是交給了關羽把守,北面是直接面對關中平原以北的魏國,重鎮為漢中,但劉備此時任命的太守卻是當時在蜀漢並非一流戰將的魏延,而並不是張飛,由此可見張飛在劉備心中的定位。

我長期工作和生活在廣元,對此地的地貌還是有些瞭解的;當年劉邦入蜀火燒的棧道就是此地,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秦嶺山脈將關中平原和四川分割開來,守住漢中即能守住廣元,如果要從漢中平原去四川,古時的主要通道,便是被李白稱為“蜀道難”的金牛古道

它是從漢中出發,由寧強偏西一點,過七盤關,經廣元,越劍門而下江油,至成都,這是一條主幹道,建國後的寶成鐵路走的就是這條線。

所以,在劉備佔據益州後,前期的征戰都集中在漢中,此地原為張魯所據,攻佔此地後,便佔據了進退自如的前沿,一旦失守,即可退據廣元的劍門關固守,如後來的姜維一樣,而後來諸葛亮屢次興兵北伐,也是在廣元以北一帶。

而張飛守的閬中是哪兒呢?它在廣元以南,有一條偏道可以抵達,就是由漢中直接向南,翻越廣元的米倉山,經南江,過巴中而到達閬中,這在當時幾乎是一條不能稱其為路的羊腸小道。

雖然說是兩條道,但它的起點都在漢中,守住漢中,巴蜀便平安無事,這是由魏延把守的,而張飛扼守的卻是未端之閬中,至少從戰略意義上來說,二者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漢中如此之重要,為何只讓一個當時的二等將領魏延來把守,這一等一的張飛去了何處?無論在正史《三國志》中張飛的傳記中沒有交待,在《三國演義》中也無描述,倒是在《三國志•曹休傳》中透出了原因,原來張飛在漢中遭到了慘敗。

其時,張飛率大將吳蘭等一眾人同曹休激戰,在固山一役中,曹休發動猛攻,並斬殺吳蘭等人,令張飛慘敗而回,書載:“進兵擊蘭,大破之,飛果走。太祖拔漢中”,張飛從此離開漢中戰場。

此後,他便一直駐紮在閬中,從此無任何征戰,一代名將就此閒置,直到劉備準備興兵伐吳時,才給張飛下達指令,讓他合兵一起進攻東吳,可惜張飛卻因撻罰部下,被刺身亡,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從張飛死後劉備的態度來看,真是讓人不可思議,同聽聞關羽死後的表現之強烈實在是天差地別,但依我來,二人之死固然是劉備集團的重大損失,但劉備心中應該還有一種如劉邦聞韓信死訊後的感覺,即“且喜且憐之”。

我說這話肯定會被一堆地板磚拍來,這只是我的感覺,對與不對不知道,但肯定是與人們心中那“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桃園結義是嚴重不相符的,所以,捱罵是必然的。

劉備在竊取了劉璋的益州當皇帝后,對這昔日的兄弟之情便發生了變化,任何一個君主可以在打天下時,同那些一起征戰的兄弟們同生死,共患難,然而一旦上位後,還能一起勾肩搭背,稱兄道弟,這就不可想象了。

做得最好的是趙匡胤,一個“杯酒釋兵權”統統搞定,最差的當然如劉邦和朱元璋,將昔日的功臣,一起打天下的兄弟夥全部斬殺殆盡。

劉備也是如此,之所以他對關羽之死還能大哭,他哭的是丟失了荊州這個進攻東吳的橋頭堡,也失去了巴蜀東邊的屏障,當然,也是哭給大家看的,讓眾人知道他還是個重情重義之人。

接下來的起兵伐吳,與其說是為兄弟報仇,還不如說是為了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他必須確保將相對弱勢的孫吳政權鯨吞希望,這也可以說是劉備的既定方針,不管誰丟失荊州他都要大哭,不管誰死他都要出兵,何況是死了他的兄弟,為兄弟報仇,一石二鳥,他是不會放過這“師出有名”的機會的。

而張飛死就不同了,張飛早已只是他閒置已久的一枚棋子,同一般將領毫無異同,有魏延在前面擋著曹魏,一個張飛在後方能起多大的作用,更不可能將其放在身邊,昔日的兄弟現在已變為君臣,萬一張飛不識相,還以從前的關係看待他這皇帝,這豈不是讓他為難,所以,將他遠遠地放在一個不重要的地方,是最好的處置方式。

而他攻吳的決策是不得人心的,包括諸葛亮,趙雲這班一流的文臣武將都是反對的,所以,只能棄之不用,讓他們留守成都,而此時的張飛作為一員猛將,當然又被他想了起來,要重新啟用了。

及至聽說張飛遇刺,也就如同手下一位將軍突然病故一般,死了就死了吧,沒太大關係,一切按既定方針辦,所以才有了他的冷漠,只輕輕地吐了四個字,就給他們這被後世羨慕千古的“桃園結義”,劃上了一個句號。

如果不是以上情況,就不能解釋劉備的所作所為!可惜張飛赤膽忠心,沒奈何以前的兄弟變為現在的皇帝,自古皇家冷血,哪還記得你昔日的袍澤之情,沒找個理由拿你開刀就算萬幸了,唉。


青林知青


建安18年(公元213年)劉備入川戰役打響,徵調諸葛亮、張飛、趙雲兵分三路入川支援趙雲走南路,攻克江陽、犍為,繞襲劉璋後方,諸葛亮中路直奔洛城劉備本部,張飛分兵北上去閬中控制米倉道,三路兵馬成合圍之勢。

此時川北已無劉璋之兵,為什麼要派張飛分兵北上?兵法之道,用兵講究的是攻防兼備,戰爭一旦爆發,防禦弱點就可能會暴露出來,若不及時堵上,一旦生變,則可能全盤皆輸。派張飛北上主要的戰略意義其實是防守防禦。北邊的張魯統治整個漢中,且他的部署多是巴人,所以連米倉道北邊的巴中地區,也在他控制範圍中,若劉備放任不管,全都去成都,倘若張魯南下閬中,再沿嘉陵江到合川、江州(重慶),就截斷了劉備和荊州聯繫,屆時全軍困死蜀中也說不定。

建安19年(公元214年),劉備平定益州,任張飛為巴西郡太守,治閬中。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年曹操入漢中敗張魯,張魯逃離漢中,從米倉道躲去巴中,劉備派黃權去收編,可惜晚了一步,張魯舉家降曹。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張頜南侵巴西,張飛大敗曹軍將領張頜,曹軍收攏戰略防線,經此一戰,米倉之南,再無曹兵。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劉備傾國之力征討漢中,大戰持續了將近兩年,最終一舉大破曹軍,奪佔漢中,自立漢中王,拜張飛為右將軍。

可見從建安18年到建安24年,張飛一直鎮守閬中,這期間絕非閒置,而是北方的第一道防線,為劉備鞏固益州的統治作出重要貢獻。此後張飛依然駐守閬中,則是諸葛亮佈局的大邊防體系,劉備取漢中後,令魏延為漢中太守,劉封、孟打治上庸,馬超治臨沮,關羽治荊州,這個防線按照今天的地理標示基本上就是湖北、重慶、陝西的三省分界線,退守戰略位置都是非常重要,此時閬中已然成了後方的第二道防線,為什麼這樣安排呢?

看下蜀道閬中的地圖就會明白些什麼。

閬中的戰略意義非常重要,“左通荊襄,右出秦隴,前控六路之師,後據西蜀之粟”,可謂是蜀漢咽喉,蜀地北接中原只有兩條路:金牛道和米倉道

金牛道全長600公里,其中有軍事要塞天險雄關劍門關(劍閣)、白水關,是通漢中的正道;米倉道全長500餘里,翻越巴嶺山,全程道路險峻,極其難走,是商旅行走的捷徑,但閬中坐沿嘉陵江畔,朔江而上白水關,可以同時制約金牛道和米倉道出入陝甘。

北上可以走正道直達漢中,若漢中戰事危機,可以迅速前往支援,離成都也不遠,中途沒有險關阻礙,倘若成都發生病變,張飛可以迅速作出反應,往東順流而下,可直達江州,支援東線以防東吳。

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封張飛為車騎將軍,隨後出兵伐吳,為關羽報仇,讓張飛從閬中出兵江州以為策應,不料卻落的個出師未捷身先死,

閬中對於剛建立的蜀漢政權來說,是紐帶、守盾,更是長矛。

張飛性格上存在的致命缺陷,註定了他命喪小人之手的悲劇。張飛被殺,在《三國志》中記載不多,公元221年,章武二年“其帳下將張達,範疆殺飛,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





拂心淡趣覽山月


有陰謀論者會對劉備把張飛放在閬中7年充滿懷疑,認為劉備是在打壓張飛,但只要看大小張皇后就能明白,劉備對張飛是多麼的信任。

所以,我們可以很明瞭的看出劉備把張飛放在閬中是因為他對張飛極為的信任,因為閬中的戰略地位類似蜀地的心臟。可以說除了自己的親身骨肉外,只有張飛、關羽、趙雲這樣的人,劉備才敢讓他們鎮守。

從劉備進入漢中自立為王開始,他對關、張兩位兄弟大肆封賞,封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

劉備更是把荊州重要之地交給了關羽,而對於漢中的鎮守任務,大家原以為非張飛莫屬的時候,卻出所有人意料的,劉備把漢中太守給了魏延。

《三國志.魏延傳》原文說道:

“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而事實也證明劉備看人的眼光確實精明,魏延鎮守漢中十多年來,讓漢中固若金湯,曹魏毫無辦法,不負劉備期望,而魏延也確實有大將風範。

劉備為什麼不讓張飛守漢中,而去閬中,並且一直到死?

從魏延守漢中、張飛鎮閬中的安排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劉備用人手段之高明,閬中這個地方雖不像荊州和漢中那樣有著明確的戰略地位,但它的存在就像蜀地的心臟那樣重要,如果這個地方被曹魏拿下,那麼就會導致蜀地“供氧不足”而全盤落敗。

我們先看下閬中所在位置:

從上面地圖我們可以看出,閬中所在的位置有著極強的戰略意義:

  1. 往上,若漢中有戰事,可以迅速前往支援;

  2. 往東,可直達江州,以防孫權;

  3. 閬中與成都的距離也不遠,若成都有事,可以迅速反應。

所以,閬中的意義就在於,對外可禦敵,對內可支援,打不過可以防守。

劉備的御人之術

歷史上的劉備對人才的運用可謂是爐火純青,他早已將張飛、馬超等人看透。當時他讓關於收荊州、張飛守閬中,把新降的馬超放在臨沮。而臨沮的的位置東連荊州,西接閬中,剛好在關羽和張飛的中間,這難道不是劉備有意為之?

作為新來的人,劉備很惜才,但有擔心馬超另有心思,而關羽和張飛所處的位置可以隨時預防馬超有任何動作,所以這也是劉備把張飛放在閬中的一個原因。

只是雖然劉備把這一切都安排的很好,但奈何張飛性格有致命缺點,導致命喪小人之手。其實劉備對張飛的性格會遭到波折已有預料,他曾提醒張飛:

“卿刑殺即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

對於張飛脾氣暴躁、喜歡大罵嚇人的脾氣,劉備也能無奈,但性格決定命運,飽經沙場的人又有幾個脾氣好的?

(張飛廟)

終於,他被範強、張達砍了腦袋,情急之下把首級拋入江中,後被一漁翁發現打撈起來,埋于飛鳳山麓。因此有張飛”頭在雲陽,身在閬中“的說法。


大國布衣


三國時期想從漢中去成都,有兩條路。 一條是金牛道,經劍閣到成都。

另一條是米倉道,經閬中到成都。

從圖上可以看出,左邊金牛道的要津是劍閣,而右邊米倉道的樞紐就是閬中。


從閬中不但可以直達成都,還可以通重慶,通荊州。

閬中坐守嘉陵江,可溯江而上從白水關通漢中,也可順江而下經江州聯通荊州,它處在荊州和成都的中軸線上,是北拒曹魏、東抗孫吳的大本營,也是聯繫成都與荊州的紐帶, 劉備奪取益州,派張飛鎮守閬中時,還沒有佔領更加前沿的漢中。

這個時候任命張飛鎮守閬中,相當於讓張飛坐鎮最前沿,怎麼說是對張飛不重視?


後來劉備取了漢中,任命魏延守漢中,馬超守臨沮,張飛繼續守閬中,關羽繼續守荊州,更是高明的一招。

這相當於利用魏延、關羽、張飛形成一個三角形,把馬超包在中間了。

雖然看起來是對新降的馬超的不信任,但絕對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因為馬超在羌、涼一帶的威望太高了,劉備不放心,也是正常的。

所以張飛守閬中七年,正是劉備信任這個三弟的結果。


原創文章,打字辛苦,喜歡的請加個關注,謝謝!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t


剛日讀史


我是天高雲淡任心遨遊,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閬中在當時對蜀漢政權是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閬中坐守嘉陵江,溯江而上過白水關,是通漢中的正道;順江而下直達江州,可通東線;到成都不算遠,路也是平路,一旦成都有什麼變故,張飛可以隨時支援;閬中以北就是漢中,處於成都至漢中的大道之上,如果漢中遭遇來自北方曹操的攻擊,張飛可以迅速支援漢中;閬中往西就是劍閣,可以從這個地方進攻曹魏的隴右地區,進攻武都、陰平二郡。此外,閬中還是蜀漢政權的第二大經濟文化中心。所以讓張飛駐守閬中,並不是小視張飛,恰恰相反,劉備是把拱衛蜀漢政權,做好戰略總預備隊的重任交給了張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