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好看的二戰類的電影或電視劇?

腎功爆


太多了,《拯救大兵瑞恩》《最長的一天》《中途島海戰》《虎虎虎》《敦刻爾克》《戰爭風雲》……這還只是美國的。樓主要不要把問題範圍收小一些?喜歡宏觀戰爭的,還是局部戰場的,還是個人傳記,還是哪個國家……


歷史小挖客


《亮劍》



請不要忘記我們的抗日戰爭也是二戰,這部電視劇在我們眾多的抗日神劇中真的是個特例。最早陪我爸在家裡看的,後來是電視臺不停的重播,再後來我就自己上網看了。我已經不記得看過多少遍了,是真的挺好看,我甚至連新版也找來看了,不過我依舊推薦老版,經典。


這部劇就像我國的抗日戰爭給我們的感覺,熱血!歷史上的八年抗戰有多難,人人都知道,中國人們頑強的鬥爭,用團結的力量勝利了,電視上的《亮劍》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打仗難嗎?真難,但是它帶著你打過一場場熱血沸騰的戰鬥,看過一個個有情有義的戰士。如果你想看抗戰劇,這部首推。


古耽影知


1.《血戰鋼鋸嶺》(2016)

沖繩島戰役,是在琉球群島中沖繩島進行的一場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也是太平洋戰場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沖繩島戰役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徹底消滅了日本海上和空中力量,為二戰勝利奠定了基礎。

由梅爾·吉布森導演的《血戰鋼鋸嶺》即表現的是發生在沖繩島戰役中的真人真事,影片從正面展現了戰爭的血腥、殘酷,但本片的英雄卻是一位不願拿槍的醫護兵,主人公身上展現的人性的光輝與戰爭的黑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血戰鋼鋸嶺》是我心中2010年代戰爭片的無冕之王。

2. 《地雷區》(2015)

《地雷區》是丹麥導演馬丁·贊裡維特的作品,影片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表現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俘虜在丹麥用生命排雷的故事。

影片通過二戰結束後的事件反思二戰,角度獨特。戰爭結束之後,看似和平降臨,生活應該歸於平靜,但我們從屏幕上卻看到一個個年輕的生命突然之間被地雷炸的灰飛煙滅,讓人震撼。

觀眾能夠跟隨丹麥軍官卡爾對待德軍俘虜態度的轉變,思考戰爭與人性。

3. 《冒牌上尉》(2017)

《冒牌上尉》是一部德國的二戰題材影片,表現的是在德國戰敗前兩週發生的故事。

講述了一名十九歲的普通國防兵威利赫羅德在二戰最後兩週內成為所謂的“埃姆斯蘭德劊子手”的故事。他憑藉撿到的上尉制服而假冒軍官,將潰散的其他士兵聚集起來組成特別任務小組,一路搶掠地在行將陷落的納粹帝國大地上為所欲為,並以元首為榜樣掌握起逮捕和生殺大權。

如此荒誕的故事卻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這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現實,並從另一個角度反思戰爭和人性。

4. 《敦刻爾克》(2017)

《敦刻爾克》這部英、法、美、荷四國聯合制作的電影由克里斯托弗·諾蘭任編劇和導演。

故事改編自著名的二戰軍事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

英國士兵湯米在逃離海灘的過程中相繼結識吉布森與亞歷克斯,同時民用船主道森先生與兒子彼得、17歲少年喬治也離開英國,去往敦刻爾克拯救士兵。三人陸續搭救了海軍、飛行員柯林斯及湯米一行人,而戰鬥機飛行員法瑞爾則在被敵人雙面夾擊的艱難情形下頑強戰鬥。

影片的故事從陸、海、空三個角度穿插敘述,多角度展現敦刻爾克大撤退,營造出了命懸一線的緊迫感和緊張感。

5. 《小男孩》(2015)

《小男孩》這部美國拍攝的二戰片沒有從正面表現戰爭,而是通過後方的一個叫做Pepper的美國小男孩的故事來表現戰爭,讓我們思考戰爭與人性。

八歲小男孩Pepper天生矮小瘦弱,為此沒少受同齡人欺負,還被取綽號為“小男孩”。他最好的朋友兼搭檔,就是自己高大魁梧的父親詹姆斯。在父親的教導陪伴下,Pepper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直到父親應召入伍,投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中去。

就在Pepper期待父親回家時,噩耗傳來,他的父親在菲律賓被日軍虜為戰俘,生死未卜。而此同時,Pepper和他哥哥London將戰爭仇恨發洩在鎮上的一個日本人橋本身上,為此兄弟倆都接受了相應的懲罰。神父為了教育Pepper,將一個“古老的清單”交給他,只要他把清單上的任務都完成,他就能擁有可以移動大山的信念和力量,從而就能把他的父親從二戰戰場中帶回來。這個清單的其中一項,就是和日本人橋本成為朋友……

6. 《狂怒》(2014)

《狂怒》是一部英國和美國聯合拍攝的表現二戰末期在德國本土的坦克戰的電影。

1945年4月,德國納粹已成強弩之末,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落下帷幕,戰火正轉向德國本土。綽號“戰爭老爹”的坦克小隊隊長唐·柯利爾(布拉德·皮特飾)剛剛與戰友經歷了一場殊死之戰,疲憊和憤怒早已勝過了對戰爭的恐懼。休整期間,從沒有過戰場經驗的打字員諾曼(羅根·勒曼飾)被分到唐的坦克“狂怒”上。

影片通過諾曼在坦克“狂怒”上的故事,展現了戰爭是如何改變一個人的。

7. 《芬妮的旅程》(2016)

《芬妮的旅程》是一部由法國和比利時聯合拍攝的二戰題材的電影。

影片改編自《芬妮的回憶錄》,真實刻畫了二戰時期,一個叫做芬妮的猶太小女孩,帶領其他八個猶太小孩逃離納粹迫害的經歷,過程驚心動魄。





LAISHEN影仔


你好.我可以推薦你幾部電影....

1.電視劇《兄弟連》

製片人:斯皮爾伯格

導演:大衛佛蘭科爾

精良的製作,每一集都和電影一樣的效果.

講述美國101空降師506團E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真實故事。在二戰中,E連的陣亡人數是該連編制人數的1.5倍.

非常值得一看.演員陣容強大..

我自己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

2.電影《兵臨城下》

喜歡狙擊片的話可以看這個.相當經典.也有真人真事.改編.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紅軍傳奇狙擊手瓦西里·柴瑟夫與德軍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一場生死之戰

3.拯救大兵瑞恩

導演:斯皮爾伯格

畫面精良.很多經典的戰爭畫面.

二戰諾曼底登陸時候的事情.大兵瑞恩家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隸屬101空降師的小兒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已於兩週內陸續在各地戰死。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上將得知此事後出於人道考量,特令前線組織一支8人小隊,在人海茫茫、槍林彈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

4.老片.加里森敢死隊

中國第一部引進的國外電視劇

值得一看

5.電影《敦刻爾克》

6.《狂怒》

7.《風語者》

等等一些列.大手筆大製作.真的還有很多經典的.

國產劇:

1.文章演的.《雪豹》

2.李幼斌演的《亮劍》

3.《人間正道是滄桑》孫紅雷演的

先給您介紹這些.希望對你有幫助.





痞叔720


你好樓主非常高興來為你解答。

下面是我為你推薦的一部二戰類的電影《拯救大兵瑞恩》

該影片是1998年由夢工廠出品的戰爭片,該片描述了一個家庭中4名於前線參戰的兒子中除了小兒子瑞恩生死不明外,其他3個兒子皆於兩週內陸續在各地戰死。

為了不讓這位不幸的母親再承受喪子之痛,美國作戰總指揮部決定派出一支特別小分隊將她僅存的兒子瑞恩安全地救出戰區。

該拯救小組的任務落在了剛剛完成登陸任務的約翰·米勒上尉身上,米勒上尉必須組建一支小隊即刻出發開始拯救任務,他匆匆地挑選了幾位身邊較為優秀的士兵,然後又臨時從別的部隊徵召了幾名專業兵種,在別的部隊還在原地休整的時候,米勒的八人小隊又開始長驅直入敵方佔領地帶,在茫茫未知的廣闊地域中尋找一名叫瑞恩的士兵的征途。

影片在戰爭場面的表現非常逼真,幾乎是真實再現了當時的戰場血腥景象,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逼真的戰爭片之一,被很多二戰老兵稱之為“最真實反映二戰的影片”。

該片榮獲5項奧斯卡獎,並於2014年入選美國“國寶影片”名單。

最後非常推薦樓主去欣賞下該部影片,謝謝。


狗蛋剪輯


結合我的觀影經歷,推薦《血戰鋼鋸嶺》:

《血戰鋼鋸嶺》把遠離我們已經許久的惡魔在此拉回到觀眾的眼簾。這部電影是典型的兩段式敘事結構。

以鋼鋸嶺之戰為界碑,前半部分的劇情輕鬆明快,新兵營裡笑點不斷,如果忽略掉畫面和背景,只聽聽電影院裡此起彼伏的笑聲,可能很多人還會以為這是一部喜劇片。

不得不說,影片的前半部分,不論是敘事手法還是人物刻畫,都過於老套。

不論是男主邂逅女主時望著她傻笑,還是幾個鏡頭過後在馬路旁強吻女主的舉動,都是老右派直男戀愛觀的體現。一切都讓我恍惚間回到了上個世紀。“這戀愛談得也太直截了當了吧!羅曼蒂克在哪裡?”無怪乎《血戰鋼鋸嶺》上映的當日,就有影迷在群內吐槽:“女主怎麼愛上男主的?感情戲來得莫名其妙”



直到美軍爬上鋼鋸嶺、戰鬥開始打響的那一刻,才讓我平靜了一個小時的血脈頓時噴張起來。

從這一個爆頭開始,戰場變成了地獄。

被炸斷的雙腿,彷彿是從絞肉機里拉出來似的。

夜晚和地道里日本兵的突然湧現,更是讓我找到了一種看鬼片的感覺。雖然海報上寫的是12歲以下小孩在觀看時需由家長陪同。但是我很想建議一句:家長真的不要帶小孩來觀看此片!(嗯,其實我的建議是,不管什麼電影,家長都不要帶小孩去電影院看)

不是3D,卻讓觀眾有種不自覺身臨其境的感覺,很多戰爭片,會讓你產生一種“戰爭一點都不可怕”、“我能拯救世界”的錯覺。

但在這部電影裡,儘管主角數經大難而不死,你仍然只會帶入無名無姓、慘遭殺戮的士兵甲和士兵乙。

而不會誤以為自己是那個僥倖活下來的主角。

儘管在戰術細節上沒有嚴格遵照史實,但是在對戰爭殘酷性的刻畫上,絕對是超一流超寫實的。甚至遠超《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連》這種大作。

影片中的故事發生在沖繩島鋼鋸嶺,而真實的沖繩島之戰同樣殘酷無比。沖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而沖繩島登陸戰又被稱作“破門之戰”。

但因為日本此時大勢已去,他們很清楚,沖繩島是守不住的。所以此戰的目的不是守住沖繩,而是儘可能多地消滅美軍有生力量,讓美國人流血流到不敢貿然進攻日本本土,繼而爭取一個有利的停戰協定。這也是為什麼影片中的日軍沒有砍掉懸索,而放任美軍上來與其交火。

然而,日軍沒有想到的是,這次行動非但沒有為自己爭取有利的媾和條件,反而是使廣島、長崎遭受到了原子彈的轟炸。最終日本無條件投降。

因為戰術目的的特殊,這場戰爭自然而然就死傷慘重。

日軍傷亡八萬餘人,美軍傷亡七萬餘人。不止是交戰雙方,而沖繩島上的居民也遭受了滅頂之災,逾14萬人死亡。大戰過後,小小的沖繩島上摞滿了層層屍體。


有隻薩摩叫皮皮


《兄弟連》



《兄弟連》是2001年播出的美國10集電視連續劇,改編自Stephen Ambrose的暢銷書《Band of Brothers》,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戴米恩·劉易斯、馬修·賽特等眾多好萊塢明星主演,描寫美國101空降師506團E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真實故事。在二戰中,E連的陣亡人數是該連編制人數的1.5倍。本片在2002年美國主要影視獎項上,共各獲得15次提名、7次獲獎,其中在第54屆艾美獎上獲得13次提名,獲得包括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迷你劇等在內6項大獎;在第59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上獲得2次提名,獲得電視類-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獎。

《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是由HBO公司出品,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湯姆·漢克斯製作的二戰題材電視劇。劇集是從萊基(詹姆斯·貝吉·戴爾飾)、斯萊治(約瑟夫·梅澤羅飾)和巴斯龍(喬恩·塞達飾)三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視角展現整個太平洋戰場。電視劇劇情中表現的戰爭情節,涵蓋了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重要戰役。《太平洋戰爭》於2010年3月14日在HBO開播後,立刻成為最受熱捧的戰爭題材電視劇。在此之前,HBO的上一部戰爭片還要追溯到2001年7月13日開播的一部電視劇。那部片長10集的迷你劇集和《兄弟連》一脈相承。

《兵臨城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蘇兩軍對峙,成千上萬的士兵互相廝殺、屍橫遍野,傳奇性的俄國狙擊手瓦西里·扎伊採夫憑著他神準的槍法,殲滅敵軍無數,他的響亮名號傳到敵軍陣營。於是德軍派出最頂尖的神槍手康尼少校和他一決高下。他們就在槍林彈雨中,展開一場生死之戰。

《風語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初期,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總能用各種方法破譯美軍的密電碼,這令美軍在戰場上吃盡了苦頭。為了改變這種局面,1942年,幾百名印第安納瓦霍族人被徵召入伍,因為他們的語言沒有外族人能夠聽懂,所以美軍將他們訓練成了專門的譯電員,人稱“風語者”。作為美國海軍的秘密武器,每個“風語者”都肩負著美軍的至高機密,因此,他們也受到了特別的“照顧”──每個納瓦霍譯電員都由一名海軍士兵貼身保護,一方面確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譯電員即將被日軍俘獲,保護者必須殺死他以保證密碼不外洩。 海軍陸戰隊員喬·安德斯(尼古拉斯·凱奇飾)就是一名譯電員保護者,他奉命保護一個名叫本·亞茲(亞當·比奇飾)的納瓦霍士兵。在殘酷的塞班島戰役中,被俘的命運就在眼前,執掌他人生殺大權的喬陷入了道德與軍命兩難的抉擇:他到底能不能、該不該在緊急關頭殺死已經和自己親如兄弟的本,以履行軍人的職責、保護美軍的軍事秘密呢……


天狼星之殤


一、俄羅斯電影《女狙擊手》

這部電影取材二戰時期的塞瓦斯托波爾戰役,講的是這場戰役中的蘇聯女狙擊手帕夫利琴科的故事。華麗的色彩應用,傳奇的人物經歷,壯觀的戰爭場面,對蘇聯統治內部“河蟹”的批判,對女權主義的尊重,都令這部電影引人矚目。電影製作精良,演員表演出色,將戰爭的殘酷性、真實性以及對人的精神的摧殘表現得既細膩又震撼,引發了人們對戰爭的反思和對人性的思考,影片在觀賞性、思想性及藝術性上部算得上是上乘之作。


二、華裔導演吳宇森作品《風語者》

影片講的是二戰期間的故事,這是一部動作戰爭電影,於2000年上映。這部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為觀眾講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這是一部沒有愛情元素的純戰爭片。但引發了另一個深刻的思考“我是個他媽的好兵。”喬這樣說。因為他嚴守了命令,卻葬送了無數兄弟的性命。戰爭是殘酷的,在四次戰役的反覆之後,我想,喬仍然沒有明白到底該怎麼做。也沒機會了,喬死了。悲劇的產生,在於沒有誰做了錯事,災難就發生了,或者說,根本沒有對錯那樣分明的界限,但兩邊的終點卻是死與生。


三、好萊塢電影《珍珠港》

殘酷的戰爭環境下演譯的一段悲壯的三個人之間的戀情故事,電影《珍珠港》以其好萊塢大片式震撼的場面,曲折波瀾的愛情故事情節以及自始至終貫穿全片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深深的吸引著我。這本是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演繹的一段悽美的愛情傳奇。影片和經典大片《泰坦尼克號》有很大相似之處,同有相似的沉船場面,相似的生死離別,甚至極為相似的浪漫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