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長平戰敗全軍覆沒是因為他只會紙上談兵嗎?

鵬友程


“圓窗觀點”的回答是:不是。

在趙括生活的年代,紙還沒有被髮明出來。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的看法,是後世的人意淫出來的。而趙括失敗的真正原因,會在文章結尾出,另外說明。

其實,在趙括那個時期,少年成名的人很多,比如說孫子,現在人讀《孫子兵法》的時候,就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年輕人寫成的兵書,當時的孫子,根本也沒有什麼赫赫戰績,但就憑一本兵書做敲門磚,也成為了統軍的大將。

回來說說趙括,趙括去接替的廉頗,就是因為不肯出戰秦軍,才被趙王撤職的。在當時,戰爭的大局就擺在那裡,廉頗採用的堅守戰術,在軍事上表面上可行,可實際上已經耗盡了趙國的實力,雖說對面的秦軍也很辛苦,可秦國實力更強,另外額外有四川物產的供養,秦國還能撐得下去。

戰爭消耗的是資源,打的是錢、糧,在秦國吞下四川后,關中和四川的物產,就成為了秦國的戰爭底氣。而這些好條件,是趙國不具備的。

當趙括肯去接替廉頗時,說明趙括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趙括的算盤,只能是靠主動求戰,在運動中殲敵一部,或者形成戰場優勢後,迫使秦軍撤退。這種情況,在戰爭中比比皆是,但這種戰法比較冒險,勝算也不高。趙括年輕人嘛,敢冒險。

戰爭總有輸贏,一個將軍即使大了敗仗,也不能就此,說別人是個笨蛋,比如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被消滅了55萬人,但並沒有人就此斷定,國民黨的指揮官杜聿明,是個紙上談兵的傻瓜。

趙國方面的失策,在在大局上,大局已經輸掉了以後,還讓國家的主力,去打一場沒法勝利的戰爭,然後又因為實力不濟,在輕率的出擊中,損失了部隊。在政治層面上,就決定了長平之戰的失敗。

其實,趙括也敗在自己的年輕上,如果他是個廉頗那樣的老將,資格老、履歷深,就敢於抗命不戰,並緩緩的收縮部隊,以圖不敗。可惜啊,趙括這小夥子,還是年輕啊!


圓窗觀點


長平之戰,非趙括一人之罪。

趙括,受命危難之間,領兵時趙國已經顯現出必敗之勢,而趙括以一己之力,試圖力挽狂瀾然功敗垂成,身處絕境還想帶領趙軍回去保存軍隊,奮勇殺敵以死報國就是為了能完成心中所想。

秦趙的長平之戰,是戰國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長平之戰後,東方唯一能與秦國抗衡,能阻擋秦國東出的趙國,一蹶不振,秦國則是為一統天下掃平了東出的最大障礙,最終由秦始皇橫掃六合併吞八荒,以無敵的姿態一統天下。

長平之戰,產生了一個著名的成語:紙上談兵。而趙括,也作為趙國大敗的罪魁禍首,成為千古罪人。

長平之戰,秦軍60萬大軍進攻,趙國45萬精銳防守,其實趙軍作戰能力天下聞名,而且防守一方一般佔很大優勢,所以軍力趙軍並不吃虧。

但關鍵問題在於秦國經濟實力雄厚,戰略物資儲備充足,趙國雖然經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但綜合國力明顯處於劣勢,無法支持大規模的連年戰爭長平之戰第一次統軍的廉頗用消耗戰對趙國來講並不是好的計策,對趙國來說,憑藉軍隊的強悍戰力速戰速決是最佳的選擇, 事實上,消耗到最後,秦國雖然有困難,但是趙國的困難更大,趙國已經陷入糧草耗竭的境地,向外國借糧不成,不得以又去秦國求和,都是因為趙國已經山窮水盡,無力堅持。

廉頗 “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絕非是良策,就這麼拖下去,不用打趙國已經被拖垮了。廉頗是沒有像趙括那樣身敗名裂,保全了名聲,但是,廉頗還是誤國不淺。趙括選擇主動進攻,雖然最後失敗,卻是趙國唯一的選擇。趙國選擇速戰速決,是為了 避免國力耗盡後的慘敗,秦國選擇速戰速決,則是為了避免國力大耗後的慘勝,這一點上,雙方的目標是共同的,因為不是幾百人的戰爭,而是雙方共計上百萬的規模,這樣的規模任何一個國家都支持不久。

趙括真的是一個無能之人?

長平之戰,秦軍60萬,而趙軍總共出動45萬,而且還廉頗的接連大敗損失了5萬,到趙括手裡是40萬,在兵力上趙括是吃虧的,但是問題不算很大,因為是主要任務是防守。

戰後,秦國60萬大軍人損失過半,也就是至少30萬,而趙括戰死後,趙軍投降了20多萬,也就是戰死了不到20萬。

其實,趙括在堅守的時候已經軍中缺糧很久了,面對缺糧的情況之下,趙括領導的軍隊並沒有譁變,這能看出二個問題,一是趙軍訓練有素,二是趙括帶兵其實是有能力和實力的。

趙括在軍隊絕糧的時候,為了保存軍隊,身先士卒強攻秦國的壁壘,在各方面因素都不如秦國的不利情況下,仍然以20萬人的損失,強行消滅了秦國30萬人馬,這種情況之下還是指揮大規模軍團作戰還能做到如此的人,不可能是一個無能之人吧。

總結

長平之戰趙軍失敗,其實很正常,首先,國力沒有秦國雄厚,無法長期支持大規模的長期作戰,其次,秦國知道趙國臨陣換將了,而趙國對秦國換將一無所知,最後,既然是生死之戰,那必然被給予了極高的期望,但失敗之後,期望越高,指揮之人受到的責難就會越大。

秦趙生死之戰,總要分出勝敗,如果趙國贏了呢?或者是趙括成功帶領軍隊回去了呢?我想對於趙括的評價就不是惡評了,而是無上的嘉獎,甚至是走上神壇,而戰神白起則會走下神壇,跌入無間地獄,接受世人的詰難。


小南史


答案是否

不可否認,一個極其出色的將領確實會改變戰爭的勝負,甚至歷史的走向。如鉅鹿之戰中,楚軍在項羽的出色指揮下以少勝多擊潰秦軍主力,將幾乎敗局已定的趙國解救出來,也奠定了秦朝滅亡的基礎。但是,趙括並不是這種人,他只是為那場失敗承擔了罪責的替罪羊。

秦趙力量對比

長平之戰的百年前,秦國便開始了著名的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勵耕織政策的實施保證了秦的農業生產,小家庭政策則則為國家提供了主要的財稅和兵役來源。正是由於這次變法,徹底完成了秦的社會變革,也讓秦逐漸成為了六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開始了統一的道路。

戰國初期,趙國除淺嘗輒止地實行了公仲連改革外,並沒有更多的變革。而公仲連改革更多的側重點竟然是宣傳王道、節儉開支。雖然經過曇花一現般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趙國一度成為可以與秦相抗的超級強國,但是“沙丘宮變”之後,趙國的強大一去不復返。


趙括真的只會“紙上談兵”嗎?

首先,趙括從小就開始學習軍事,自認為很厲害。但他並不是沒有自知之明,長平之戰前夕,趙王召來趙括問其有沒有把握勝利。趙括回答道,秦軍將領唯獨對武安君白起沒有把握,如今秦軍由王齕指揮,是沒有問題的。可見,趙括並非如書中說的那樣目空一切,以為自己天下無敵。

再者,按史書記載,趙括曾與父親趙奢討論軍事,趙奢都難不倒他。趙奢曾經領兵成功解救廉頗、樂乘都沒把握的韓國,被封為“馬服君”,成為與廉頗地位相當的將領,他的軍事素養可見一般。那麼能與他討論軍事的趙括又怎麼會是簡單的一句“紙上談兵”就能形容的呢?

那為什麼趙王要任命趙括為帥呢?

當秦軍在王齕的率領下向趙國撲來時,廉頗奉命展開反擊,長平之戰正式開始。交戰數次後,廉頗發現自己率領的軍隊在戰場上根本不是王齕手下“虎狼之師”的對手,為了避免更大的失敗,他開始固守不出,期望以此來拖垮遠征的秦軍。

但是這一拖就是兩個月,秦倒不打緊,迅速在國內召集勞力開通渠道,糧食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而趙國此時的糧食卻開始不足了。因此趙王對廉頗堅守的策略頗為不滿,甚至想親自帶兵出征。

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趙王用趙括換下了廉頗,準備強行攻打秦軍。而秦這邊也秘密調來實力超群的殺神白起作為統帥來應對趙括。

趙括一上任便改變廉頗的防守戰術主動出擊,結果沒有攻下秦軍營地,自己反被分割包圍。堅守四十六天之後,糧食的匱乏讓趙括不得不再次選擇親自帶兵主動突圍,慘遭射殺。趙括陣亡後,失去主將的趙軍向秦投降。長平之戰也趙國大敗結束。

戰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比較,指揮者只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況且先天不足的趙軍在廉頗和趙括的指揮下都面臨了失敗,趙括卻因為“紙上談兵”揹負了失敗的罵名。


壹品鏟史官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戰爭經驗不足。

大家記得電視劇《兄弟連》嗎?

裡面有一集,有一個西點軍校剛畢業的年輕軍官瓊斯中尉,被上面安排到E連擔任排長。

但幾個月後,尤其是執行了一次近距離戰鬥任務後,瓊斯中尉就被調走了,回到師部繼續做參謀。

那麼,師長為什麼這麼做?

主要是讓瓊斯中尉接觸實戰,積累一些戰鬥經驗。沒有戰鬥經驗的軍官,是不能做好手頭工作的,哪怕是參謀。

為啥?

因為書本是書本,現實是現實。

沒有經歷過實戰考驗的軍人,他在軍校的成績再優秀,其實都是扯淡的。

這就類似於在陸地上學習游泳,學的再好,你跳入水中也可能馬上會被淹死。

就比如馬謖,平時談戰略、談戰術,都能說得諸葛亮啞口無言,甘拜下風。

結果跑到街亭實戰,竟然把軍隊擺在沒有水源的山上,連麾下副將,身為大老粗的王平 都不如。

趙括倒黴的地方在於,他並不是像瓊斯中尉一樣,去執行一個無足輕重,失敗也可以接受的小戰鬥,而是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中,趙國是傾全國之力而來,大部分青壯年男人都在戰場。

一旦戰國戰敗,恐怕就要亡國滅種。

就算秦國的將軍很弱,趙括突然接受如此重任,也難以獲勝。

更別說,對手還是老辣沉穩的白起,就算廉頗也未必能夠打贏。

結果就是,趙括擅自出擊,被秦軍誘敵深入後包圍,自己也被射死。

其實,趙括自己並沒有什麼錯,他就是一個菜鳥。

真正傻逼的是趙王,竟然敢在如此重要時刻,用一個菜鳥。


薩沙


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發生的最慘烈的一次戰役。這場戰役造成了秦趙兩國總計約六十萬的傷亡。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在這場戰爭中都消耗巨大。

而這場戰役的主人公便是白起和趙括。也正是因為趙括,紙上談兵這個詞才廣為人知。那麼,長平之戰真的是因為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才輸的嗎?我認為有這方面的原因,但不盡然。下面我就試著分析。

身為主將,趙括這個鍋背得不冤

趙括領兵後,一改廉頗的防守策略,選擇了主動出擊。雖然主動出擊是形勢所迫,但是趙括也應該偵查清楚再選擇出擊。

當時廉頗這位名將尚且屢屢敗於秦軍,最終不得不選擇修築防守壁壘,以此抵抗秦軍。而趙括一上臺之後,就更換將領,改變軍中制度。最後更是被秦軍的佯裝撤退給迷惑,選擇了繼續追擊,以至於被白起切斷糧道。

究其根本,是因為趙括認為廉頗比不上自己,才會屢敗於秦軍。同時,更是因為他實際戰爭經驗不足,對戰爭缺少敬畏之心,才會被白起引誘,最終導致趙軍的大敗。

因此,這個鍋他背了,是毋庸置疑的。

秦、趙兩國國力對比,主動出擊,實屬無奈

分析完了趙括的過錯,再來兩國國力上的差距。

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糧食對於古代的戰爭有多重要。

同樣,戰國時期也是如此。兩國之間國力的比拼,實際上就是糧草的比拼。只有糧食產量提高了,才能獲得更多的人口,開拓更多的土地,以此良性循環。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力漸增。而縱觀商君書中的內容,其實就一個主題:種田種田種田。重農抑商就是由此而來。同時,在秦惠文王時期,秦惠文王還攻佔了巴蜀大糧倉,再加上其本來就有的關中大糧倉,其糧食產量根本是其他國家難以比較的。

反觀趙國,也有過變法,叫做胡服騎射。胡服騎射的本質便是學習胡人的作戰模式,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但是對於國力,其實並沒有十分明顯的提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只稱呼趙國為僅次於秦國的軍事強國。而從這個變法名稱就可以看出,趙國更加靠近胡人,也就是草原。

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戰國策·齊策二·秦攻趙長平》

胡人,即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的特徵就是不種田,靠放牧。那麼靠近他們的趙國糧食產量會很高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也就是為何趙國會像齊國借糧的原因。

趙王如此急於撤下廉頗,換上趙括,不僅是因為秦國的反間計,還因為廉頗主守,趙括主戰。

結語

趙括長平戰敗全軍覆沒是因為他只會紙上談兵嗎?

廉頗和白起同為四大名將,但是長平之戰前期,秦國光是派遣王齕迎戰廉頗,就能屢次獲勝。這並不是說廉頗有多弱,而是秦國國力比趙國強太多了。

拼糧草,趙國拼不過,拼軍事實力,趙國也排在秦國後面。硬實力,軟實力,趙國皆處下風,就算趙王依舊任用廉頗,結局也是註定的。當然了,如果不是趙括,趙國起碼不會全軍覆沒,這也是我說這個鍋他得背的原因。


煮酒聽史


如果趙括只是一個誇誇其談之輩,趙軍就不會全軍覆沒。

長平之戰趙軍出動了四十多萬人馬,這相當於現代社會一座中等大小的城市人口了。

一座四十幾萬人口的城市,至少得有幾十平方公里吧。而為了管理這幾十萬人口,保證他們的健康、教育、治安,並且保證公共設施的正常運行,得有數以萬計的人為之服務。

如果這樣的一座城市沒有強有力的政府領導,就很容易變成罪惡之都,在墨西哥就有很多這樣的城市。


管理一座城市難,管好一支軍隊讓他們令行禁止就更難了,雖然士兵們紀律性遠強於普通人,但是他們有更強大的反抗能力,需要更加強有力的約束。

顯然,初出茅廬的趙括就有這樣的能力。

趙括在擔任長平前線指揮官的時候,軍旅生涯的空白使他在軍中並沒有威信,他只是一個熟讀兵書的理論家,能否知行合一沒人知道,而他的母親甚至對他的能力充滿懷疑到絕望!

但是沒有想到,趙括來到長平前線的之後,很快掌控了手下的數十萬大軍,這才讓長平之戰中白起能夠有機會引誘趙括率領的趙軍進入自己的口袋陣。

但是,即使被圍困數十天,趙軍仍然沒有垮掉,在趙構的指揮下竟然多次突圍,雖然沒有成功,也看得出來,趙括的管理能力是極強的,甭管大家服不服,反正聽話。

其實,如果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沒有管理能力,是一個誇誇其談之輩,趙軍反而不好全軍覆沒了!

試想一下這個場景,趙王把趙括派往前線,趙軍中的將軍們不想服從這個毛頭小子的。

那麼,很可能趙括的命令估計連帥帳都出不去。而前線的將軍們由於失去了統帥,就很容易陷入各自為戰。

結果就是,趙括命令士兵們攻擊秦軍,由於軍心渙散,士兵們不是追擊秦軍,而是趁著秦軍後撤的機會跑回趙國了,前線可能只剩趙括哥一個跟秦軍較勁!

於是,白起的計策也不會起作用,因為當白起讓秦軍撤走之後,他會驚奇的發現趙軍往相反方向跑了。


即使是白起派出騎兵追擊,也不可能將四十幾萬趙軍全軍殲滅,畢竟這可是趙國整整一代的青壯年男子,而秦軍也只不過有1萬多沒有馬鐙的騎兵,把趙軍逼急了反擊秦軍騎兵還真不見得打得過!

最後,趙王面對潰散的趙軍也不可能將這些人全都給斬首,最多殺幾個帶頭的將領,絕大多數人會被重新編入隊伍中抵禦秦國軍隊。

趙王一看趙括只會誇誇其談,會冷靜下來召回廉頗,那時雙方會再次陷入對峙,白起也只好退兵了!

所以你看,如果趙括真的沒有管理能力,只會紙上談兵,趙軍反而不會全軍覆沒。

白起的誘敵深入之計,也會成為一場笑話。


歷史風暴


我的看法在於,趙國失去與秦國繼續對決的毅力!而非主將趙括之過!

秦國與趙國僵持,雖然佔據優勢,但秦國跨地域打擊,後勤補給的損耗遠超趙國,即便是傷亡運送都異常艱難!

而趙國此時,邯鄲城內依舊歌舞昇平,勳貴依舊醉生夢死,如果肯拿出財富分與百姓,或者與列國結交,只要後勤供養不斷,取得最後勝利的必然是趙國!



但短視的趙國君臣,不願與秦國過分的消耗,以使列國得利,又貪婪吝嗇,導致平民艱苦,卻將責任推到主張防守反擊的廉頗身上!

對廉頗而言,秦國千里出征,為的便是建立功勳,這份迫切與趙國的鬆散形成鮮明的對比,以這樣的士兵,即便能夠擊退秦軍,損傷將是難以承受!

堅守不出,即便秦國能取勝,可保趙國元氣不損傷!打和談判,至少也處於有利的態勢,如果運氣好,秦國斷糧,防守反擊取得勝利,不僅可以吞併上黨之地,還能削弱秦國!

因此廉頗的決策應當是最好的選擇,攻防兼備,唯獨忽略了趙王的感受,趙王既無能又短視貪財,命廉頗快速結束戰鬥,廉頗不服從,就認定廉頗有反心而被撤換!



無論任何人接替廉頗,只要不主動出擊,就要等著被撤換,趙括只是那個能力更高,更適合的人選!

首先,出身趙氏宗族,忠心可以得到保障!其次,過往隨軍獻策,取得過輝煌的戰果,最後,只有趙括願意領兵出戰,而餘將更支持廉頗的做法!

所以,趙括領兵出征,在不熟悉將領與配合的情況下,再被圍困期間,保持軍隊士氣不散,並能身先士卒率眾突圍!可以說趙括做到統帥能力所及,值得被後世銘記!

更應該譴責的是趙國君臣,廉頗,樂毅,李牧全都信不過,堆積如山的金銀,卻不肯與列國結盟共同應對秦國!

可惜趙括一身本領,真的生不逢時,若非此等昏庸無道,必將能創造屬於他的輝煌!


多臻貴


一般歷史書上都是這樣表述的,因為趙括的“紙上談兵”,只有書本知識而沒有實際經驗導致長平一戰全線崩潰。但是,事實的真相究竟為何,我們可能要回到當時的局面進行分析。

一、當時的局勢

戰國時候戰火紛飛,各國都想兼併他人做老大。其中尤以秦國野心最大。

公元前263年,秦攻打韓國,把韓的領地上黨郡與韓國切斷聯繫。逼迫上黨郡歸順於他,哪知上黨郡的郡守不向秦國淫威屈服,轉而將上黨郡獻給趙國。趙國很高興,派廉頗駐守長平。

這無疑激怒了秦國。

公元前262年,秦國派王齕攻打長平。秦趙兩國均出動大量兵力鏖戰。

二、雙方力量對比和主將對比

長平之戰,秦國出兵60萬,趙國出兵45萬。

秦國主將是白起,趙國主將是廉頗。

最初,白起與廉頗對峙,兩人不分上下,雖然在兵力上趙國不如秦國,但是,畢竟是在趙國的土地上,時間越久對秦國越不利,廉頗的想法就是拖死秦國。

但是趙王聽信讒言,怪罪廉頗按兵不動,加之國內糧草不足,故換下廉頗由趙括率軍。

趙括空有滿腹經綸卻無實戰經驗,與經驗豐富的白起相比,簡直是天上人間,所以,趙國必敗不是天意而是註定。

三、反間計導致趙國全盤皆輸

戰爭開始之初,秦國並無優勢,雙方呈僵持狀態。

但秦王想速戰速決,於是撤回王齕,改派白起。

白起知道趙王生性多疑,於是故意製造謠言說廉頗按兵不動是偷懶,說秦國人不怕廉頗只怕趙括。

趙王見廉頗與秦國周旋早就不滿,趙括談論軍法時總是滔滔不絕,令人信服,故相信了傳言:秦國人怕趙括。

於是換下廉頗,由趙括擔任主帥。

光讀死書的趙括,怎麼可能是白起的對手,結果自然是全軍覆滅。

秦國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四、長平之戰的意義

長平之戰是秦國率軍在趙國的長平一帶同趙國軍隊發生的戰爭,是秦國統一中國的決定性戰爭。

其實秦國統一隻是時間問題,長平之戰不過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是戰國曆史的最後轉折點,也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

這場戰爭是歷史上最悲慘的一次戰爭。秦國獲勝進佔長平,並坑殺趙軍約45萬人。

為什麼不收編呢?哎,悲慘!


老道讀書


趙國最為悲慘的一戰-長平之戰,舉國兵力四十五萬投入戰場,僅剩二百餘人回國,四十四萬多人死在長平。此戰,趙國元氣大傷,從戰國時期唯一可以媲美秦國的國家,淪落為像韓、魏一樣的弱國。長平之戰戰敗,後人用紙上談兵來取笑趙國的主將趙括。長平之戰的真實原因:趙括的確有脫離不了的關係,但關係其實並不大,而是當時秦國方方面面都略勝於趙國。

首先是糧草

長平之戰雙方對峙三年,趙國糧草已經全部投入戰場,包括國庫裡的糧草。此時的趙國朝廷已經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如何是好。秦國的丞相范雎見勢,立刻派人來趙國宣傳謠言,“秦軍害怕馬服君的兒子趙括”。消息傳入宮中後,范雎又買通趙王的寵臣郭開添油加醋。求勝心切的趙王,頭腦一熱,撤回廉頗,換上趙括替代。秦國的糧草雖然跟趙國一樣告急,但秦國的糧草稍微略勝於趙國。趙國君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秦國正在巴蜀之地籌糧準備運到戰場,而此時的趙國已經消耗不起。

然後是主將

秦軍的主將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生歷經七十餘戰,從未有過戰敗。在秦國的軍功爵制度下,一步步升到大良造,成為戰國時期赤手可熱的大將。戰國時期,各國一聽聞白起,無人不聞風喪膽。趙國的主將趙括,長平之戰之前從未有過一戰,整日呆在家裡和老爹馬服君鬥嘴。連他老爹馬服君都打心眼裡鄙視這個兒子。一個連仗都未打過,只會耍嘴皮子的將領,能和歷經七十餘仗,從未有過一敗的將領白起相比嗎?

長平之戰,趙國戰敗錯在於趙王,而不是趙括。趙王明知鬥不過秦國,還敢拿下上黨這一塊地。長平之戰的戰敗,大部分原因在於趙王的貪心,少部分原因在於趙括。





納諫如流


從來都是以成敗論英雄,如果趙括在長平大敗白起,史書上對他的評價就是另一種說法了。然而他敗了,還差點斷了趙國的國運,才被釘在恥辱柱上,為後世警戒。

趙括很聰明、有才氣,要不然名聲也不會傳到秦國人耳朵裡。才氣與才能之間,雖一字之差,距離卻相差何止萬里。未經過時間、實踐檢驗的才氣,都不能稱之為才能。趙括從小熟讀兵書,因家世耳濡目染,在軍事上比其他人多幾分見識,談論兵法時連父親名將趙奢都辯不過他。趙公子也是洋洋自得,認為自己所差的只是一個證明的機會了。

打仗是個系統工程,排兵佈陣、水源地勢、氣候風向、補給士氣等等,任何一項都會影響戰局的走向。這些內容在兵法中有的詳細說明,有的一筆帶過。書本中提到戰法、案例、經驗,都是曾發生過的,未發生的就需要主帥隨機應變。趙奢、廉頗、白起,哪一個不是從低層做起,在戰鬥中積累經驗,在戰爭中樹立威信,而經驗閱歷就是能力,趙括缺的正是經驗,戰局瞬息萬變,對手是不會給他留下翻書本的時間。

趙括覺得自己才堪大用,但別人卻認為不堪一用。

首先是他的父親趙奢。趙家是貴族,靠的就是軍功,趙奢對兒子嚴厲,卻不會刻意貶低。當時想要做官,一看家世,二看名望,三看能力,趙奢對兒子的評價若是傳出去,會影響仕途,可他還是給了個很差的評價。

其次,是趙括的母親。趙括被委以重任,趙母不但不支持、鼓勵,反而急忙忙劃清界線。如果不是對兒子真實本領知之甚深,也不會做出這樣自損家族名聲的對策。

最後,是秦國人的態度。如果趙括真的有才能,白起何苦給自己找麻煩,散佈謠言讓趙國換將?有時候,最瞭解你的,恰恰是你的敵人。

趙括可能真的是一位好的軍事理論家,但想成為真正的軍事家,一代名將,還須沉下心來,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陸游的四句詩可能是最好的註解:詩為六藝一,豈用資狡獪?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