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長平戰敗全軍覆沒是因為他只會紙上談兵嗎?

鵬友程


如果趙括只是一個誇誇其談之輩,趙軍就不會全軍覆沒。

長平之戰趙軍出動了四十多萬人馬,這相當於現代社會一座中等大小的城市人口了。

一座四十幾萬人口的城市,至少得有幾十平方公里吧。而為了管理這幾十萬人口,保證他們的健康、教育、治安,並且保證公共設施的正常運行,得有數以萬計的人為之服務。

如果這樣的一座城市沒有強有力的政府領導,就很容易變成罪惡之都,在墨西哥就有很多這樣的城市。


管理一座城市難,管好一支軍隊讓他們令行禁止就更難了,雖然士兵們紀律性遠強於普通人,但是他們有更強大的反抗能力,需要更加強有力的約束。

顯然,初出茅廬的趙括就有這樣的能力。


趙括在擔任長平前線指揮官的時候,軍旅生涯的空白使他在軍中並沒有威信,他只是一個熟讀兵書的理論家,能否知行合一沒人知道,而他的母親甚至對他的能力充滿懷疑到絕望!

但是沒有想到,趙括來到長平前線的之後,很快掌控了手下的數十萬大軍,這才讓長平之戰中白起能夠有機會引誘趙括率領的趙軍進入自己的口袋陣。

但是,即使被圍困數十天,趙軍仍然沒有垮掉,在趙構的指揮下竟然多次突圍,雖然沒有成功,也看得出來,趙括的管理能力是極強的,甭管大家服不服,反正聽話。

其實,如果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沒有管理能力,是一個誇誇其談之輩,趙軍反而不好全軍覆沒了!

試想一下這個場景,趙王把趙括派往前線,趙軍中的將軍們不想服從這個毛頭小子的。

那麼,很可能趙括的命令估計連帥帳都出不去。而前線的將軍們由於失去了統帥,就很容易陷入各自為戰。

結果就是,趙括命令士兵們攻擊秦軍,由於軍心渙散,士兵們不是追擊秦軍,而是趁著秦軍後撤的機會跑回趙國了,前線可能只剩趙括哥一個跟秦軍較勁!

於是,白起的計策也不會起作用,因為當白起讓秦軍撤走之後,他會驚奇的發現趙軍往相反方向跑了。


即使是白起派出騎兵追擊,也不可能將四十幾萬趙軍全軍殲滅,畢竟這可是趙國整整一代的青壯年男子,而秦軍也只不過有1萬多沒有馬鐙的騎兵,把趙軍逼急了反擊秦軍騎兵還真不見得打得過!

最後,趙王面對潰散的趙軍也不可能將這些人全都給斬首,最多殺幾個帶頭的將領,絕大多數人會被重新編入隊伍中抵禦秦國軍隊。

趙王一看趙括只會誇誇其談,會冷靜下來召回廉頗,那時雙方會再次陷入對峙,白起也只好退兵了!

所以你看,如果趙括真的沒有管理能力,只會紙上談兵,趙軍反而不會全軍覆沒。

白起的誘敵深入之計,也會成為一場笑話。


歷史風暴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不是紙上談兵,而是戰爭經驗不足。

大家記得電視劇《兄弟連》嗎?

裡面有一集,有一個西點軍校剛畢業的年輕軍官瓊斯中尉,被上面安排到E連擔任排長。

但幾個月後,尤其是執行了一次近距離戰鬥任務後,瓊斯中尉就被調走了,回到師部繼續做參謀。

那麼,師長為什麼這麼做?

主要是讓瓊斯中尉接觸實戰,積累一些戰鬥經驗。沒有戰鬥經驗的軍官,是不能做好手頭工作的,哪怕是參謀。

為啥?

因為書本是書本,現實是現實。

沒有經歷過實戰考驗的軍人,他在軍校的成績再優秀,其實都是扯淡的。

這就類似於在陸地上學習游泳,學的再好,你跳入水中也可能馬上會被淹死。

就比如馬謖,平時談戰略、談戰術,都能說得諸葛亮啞口無言,甘拜下風。

結果跑到街亭實戰,竟然把軍隊擺在沒有水源的山上,連麾下副將,身為大老粗的王平 都不如。

趙括倒黴的地方在於,他並不是像瓊斯中尉一樣,去執行一個無足輕重,失敗也可以接受的小戰鬥,而是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中,趙國是傾全國之力而來,大部分青壯年男人都在戰場。

一旦戰國戰敗,恐怕就要亡國滅種。

就算秦國的將軍很弱,趙括突然接受如此重任,也難以獲勝。

更別說,對手還是老辣沉穩的白起,就算廉頗也未必能夠打贏。

結果就是,趙括擅自出擊,被秦軍誘敵深入後包圍,自己也被射死。

其實,趙括自己並沒有什麼錯,他就是一個菜鳥。

真正傻逼的是趙王,竟然敢在如此重要時刻,用一個菜鳥。


薩沙


“圓窗觀點”的回答是:不是。

在趙括生活的年代,紙還沒有被髮明出來。趙括只會紙上談兵的看法,是後世的人意淫出來的。而趙括失敗的真正原因,會在文章結尾出,另外說明。

其實,在趙括那個時期,少年成名的人很多,比如說孫子,現在人讀《孫子兵法》的時候,就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年輕人寫成的兵書,當時的孫子,根本也沒有什麼赫赫戰績,但就憑一本兵書做敲門磚,也成為了統軍的大將。

回來說說趙括,趙括去接替的廉頗,就是因為不肯出戰秦軍,才被趙王撤職的。在當時,戰爭的大局就擺在那裡,廉頗採用的堅守戰術,在軍事上表面上可行,可實際上已經耗盡了趙國的實力,雖說對面的秦軍也很辛苦,可秦國實力更強,另外額外有四川物產的供養,秦國還能撐得下去。

戰爭消耗的是資源,打的是錢、糧,在秦國吞下四川后,關中和四川的物產,就成為了秦國的戰爭底氣。而這些好條件,是趙國不具備的。

當趙括肯去接替廉頗時,說明趙括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趙括的算盤,只能是靠主動求戰,在運動中殲敵一部,或者形成戰場優勢後,迫使秦軍撤退。這種情況,在戰爭中比比皆是,但這種戰法比較冒險,勝算也不高。趙括年輕人嘛,敢冒險。

戰爭總有輸贏,一個將軍即使大了敗仗,也不能就此,說別人是個笨蛋,比如淮海戰役中,國民黨被消滅了55萬人,但並沒有人就此斷定,國民黨的指揮官杜聿明,是個紙上談兵的傻瓜。

趙國方面的失策,在在大局上,大局已經輸掉了以後,還讓國家的主力,去打一場沒法勝利的戰爭,然後又因為實力不濟,在輕率的出擊中,損失了部隊。在政治層面上,就決定了長平之戰的失敗。

其實,趙括也敗在自己的年輕上,如果他是個廉頗那樣的老將,資格老、履歷深,就敢於抗命不戰,並緩緩的收縮部隊,以圖不敗。可惜啊,趙括這小夥子,還是年輕啊!


圓窗觀點


我的看法在於,趙國失去與秦國繼續對決的毅力!而非主將趙括之過!

秦國與趙國僵持,雖然佔據優勢,但秦國跨地域打擊,後勤補給的損耗遠超趙國,即便是傷亡運送都異常艱難!

而趙國此時,邯鄲城內依舊歌舞昇平,勳貴依舊醉生夢死,如果肯拿出財富分與百姓,或者與列國結交,只要後勤供養不斷,取得最後勝利的必然是趙國!



但短視的趙國君臣,不願與秦國過分的消耗,以使列國得利,又貪婪吝嗇,導致平民艱苦,卻將責任推到主張防守反擊的廉頗身上!

對廉頗而言,秦國千里出征,為的便是建立功勳,這份迫切與趙國的鬆散形成鮮明的對比,以這樣的士兵,即便能夠擊退秦軍,損傷將是難以承受!

堅守不出,即便秦國能取勝,可保趙國元氣不損傷!打和談判,至少也處於有利的態勢,如果運氣好,秦國斷糧,防守反擊取得勝利,不僅可以吞併上黨之地,還能削弱秦國!

因此廉頗的決策應當是最好的選擇,攻防兼備,唯獨忽略了趙王的感受,趙王既無能又短視貪財,命廉頗快速結束戰鬥,廉頗不服從,就認定廉頗有反心而被撤換!



無論任何人接替廉頗,只要不主動出擊,就要等著被撤換,趙括只是那個能力更高,更適合的人選!

首先,出身趙氏宗族,忠心可以得到保障!其次,過往隨軍獻策,取得過輝煌的戰果,最後,只有趙括願意領兵出戰,而餘將更支持廉頗的做法!

所以,趙括領兵出征,在不熟悉將領與配合的情況下,再被圍困期間,保持軍隊士氣不散,並能身先士卒率眾突圍!可以說趙括做到統帥能力所及,值得被後世銘記!

更應該譴責的是趙國君臣,廉頗,樂毅,李牧全都信不過,堆積如山的金銀,卻不肯與列國結盟共同應對秦國!

可惜趙括一身本領,真的生不逢時,若非此等昏庸無道,必將能創造屬於他的輝煌!


多臻貴


趙括長平戰敗,導致全軍覆沒不是因為他只會紙上談兵。趙國於長平之戰是敗北,基於當時的各國態勢、對戰雙方形勢、主帥實戰經驗等各方面原因。其實趙括僅僅是長平之戰的替罪羊,當時的主帥無論是誰,對戰爭的結局影響不大,最終逃不了一個慘敗。

長平一戰,決定了當時戰國最終的歷史走向,這一戰中,秦趙雙方都傾舉國之兵,各方能人名將紛紛登場。雖說趙國最終敗於趙括之手,但真正的原因並非他只會紙上談兵。

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來,國力漸強,兵精將勇,臣賢君明,成為戰國末期唯一有實力與強秦相抗的國家。秦國目標明確:即一統天下。那麼秦趙之間的一場惡戰在所難免,但誰有不曾想到竟是因為韓國點燃。

戰爭開始時各國態勢決定了趙國無援兵

在長平之戰從開始起到被圍困,最有可能,也能最快時間救援趙國的就是魏國。但秦國群臣早已有萬全準備。採取拉攏魏國的方式,將韓國的桓雍割讓給魏國,桓雍是韓魏交界之要道,特別重要之處在於,如果魏國得到桓雍,就可以避免秦國引滎澤水來淹滅魏都大梁。魏國君臣也正是明白這樣的利害關係,所以才對唇亡齒寒的道理不顧及,想救卻又不能,故而躊躇不前。

長平之戰開始之際,秦趙關係反常復甦,時而和談,更何況趙國使者到秦國和談之時,秦國故意讓各國的斥候探聽到消息,本來在是否中立的問題上,魏國和楚國還在猶豫,但是由於秦趙的公開表示友好,趙國自己都想談和,魏國、楚國、齊國等還有援助的必要麼?

戰爭雙方的具體形勢不利於趙,是戰敗的主因

長平之戰,雖說秦趙雙方皆舉國之兵而戰,但趙國是雖興全國之兵,但不能盡全國之力,不能聚全國之民於一戰。“胡服騎射”雖強國強兵,但並沒有做到富民富國,不適於打持久戰的,而長平之戰恰好是場長達幾年的戰役。而秦國從一開始就是國富民強,兵精糧足,全國之民皆繫於一戰之中,故秦趙雙方強弱力現。長平之戰無論是誰做趙國的主帥,到最後都必須要儘快的結束戰爭,因為趙國國力不足以支撐長久的持續堅守,與不斷的戰爭消耗。

趙括的一味求戰,不是個人因素

沒有趙國廟堂的決策,他敢於主動出擊?因為以上兩點最重要的原因,趙國必須儘快決戰,以解國內空虛,後續不支的困境。但真正決戰到失敗時的過程可以看出,40萬大軍無糧草的情況下,突圍次數之多,士兵無降,給秦國予以重創,也可以看出趙括也是一員名將,只是身不逢時,偏生於趙弱於秦,而必須一戰的時期。所以趙括的“紙上談兵”或許僅是正史野史中的一方史話罷了,更或許是戰敗的趙國君臣的背黑鍋者。這從戰敗後,趙孝成王依然善待其後人可以看出。若真無能戰敗,那時是要株九族的。

僅一家之言略聊其問,是非曲直本就是一團迷霧,期待更多的真實被髮掘!


談古論今話歷史


長平之戰,非趙括一人之罪。

趙括,受命危難之間,領兵時趙國已經顯現出必敗之勢,而趙括以一己之力,試圖力挽狂瀾然功敗垂成,身處絕境還想帶領趙軍回去保存軍隊,奮勇殺敵以死報國就是為了能完成心中所想。

秦趙的長平之戰,是戰國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長平之戰後,東方唯一能與秦國抗衡,能阻擋秦國東出的趙國,一蹶不振,秦國則是為一統天下掃平了東出的最大障礙,最終由秦始皇橫掃六合併吞八荒,以無敵的姿態一統天下。

長平之戰,產生了一個著名的成語:紙上談兵。而趙括,也作為趙國大敗的罪魁禍首,成為千古罪人。

長平之戰,秦軍60萬大軍進攻,趙國45萬精銳防守,其實趙軍作戰能力天下聞名,而且防守一方一般佔很大優勢,所以軍力趙軍並不吃虧。

但關鍵問題在於秦國經濟實力雄厚,戰略物資儲備充足,趙國雖然經過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但綜合國力明顯處於劣勢,無法支持大規模的連年戰爭長平之戰第一次統軍的廉頗用消耗戰對趙國來講並不是好的計策,對趙國來說,憑藉軍隊的強悍戰力速戰速決是最佳的選擇, 事實上,消耗到最後,秦國雖然有困難,但是趙國的困難更大,趙國已經陷入糧草耗竭的境地,向外國借糧不成,不得以又去秦國求和,都是因為趙國已經山窮水盡,無力堅持。

廉頗 “以逸待勞、後發制人”絕非是良策,就這麼拖下去,不用打趙國已經被拖垮了。廉頗是沒有像趙括那樣身敗名裂,保全了名聲,但是,廉頗還是誤國不淺。趙括選擇主動進攻,雖然最後失敗,卻是趙國唯一的選擇。趙國選擇速戰速決,是為了 避免國力耗盡後的慘敗,秦國選擇速戰速決,則是為了避免國力大耗後的慘勝,這一點上,雙方的目標是共同的,因為不是幾百人的戰爭,而是雙方共計上百萬的規模,這樣的規模任何一個國家都支持不久。

趙括真的是一個無能之人?

長平之戰,秦軍60萬,而趙軍總共出動45萬,而且還廉頗的接連大敗損失了5萬,到趙括手裡是40萬,在兵力上趙括是吃虧的,但是問題不算很大,因為是主要任務是防守。

戰後,秦國60萬大軍人損失過半,也就是至少30萬,而趙括戰死後,趙軍投降了20多萬,也就是戰死了不到20萬。

其實,趙括在堅守的時候已經軍中缺糧很久了,面對缺糧的情況之下,趙括領導的軍隊並沒有譁變,這能看出二個問題,一是趙軍訓練有素,二是趙括帶兵其實是有能力和實力的。

趙括在軍隊絕糧的時候,為了保存軍隊,身先士卒強攻秦國的壁壘,在各方面因素都不如秦國的不利情況下,仍然以20萬人的損失,強行消滅了秦國30萬人馬,這種情況之下還是指揮大規模軍團作戰還能做到如此的人,不可能是一個無能之人吧。

總結

長平之戰趙軍失敗,其實很正常,首先,國力沒有秦國雄厚,無法長期支持大規模的長期作戰,其次,秦國知道趙國臨陣換將了,而趙國對秦國換將一無所知,最後,既然是生死之戰,那必然被給予了極高的期望,但失敗之後,期望越高,指揮之人受到的責難就會越大。

秦趙生死之戰,總要分出勝敗,如果趙國贏了呢?或者是趙括成功帶領軍隊回去了呢?我想對於趙括的評價就不是惡評了,而是無上的嘉獎,甚至是走上神壇,而戰神白起則會走下神壇,跌入無間地獄,接受世人的詰難。


小南史


當然不是,趙括是趙國在名將輩出的環境下橫空出世的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紙上談兵是後人為了從中解讀一個側面,用這個側面來教育後學的一個典故,但是任何事情的真相,都是很多方面決定結果的,而不是一個面,我們在辯論中同樣很多時候是截取事情有利於自己論點的一個面是闡述自己的觀點,有時候這個面是主要的面,那麼這當然可以用比較“正確的以偏概全”達到在“複雜全面的事情”的分析中的正確結果和結論的目標,但是更多時候不是這樣,如果用次要的一個面去解釋整個事情,得到的就是一個偏頗的結論,更何況東漢蔡倫才發明了紙,這時候是在紙發明的幾百年前,所以就算從“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也可以看出,這是幾百年後的人去解讀這個結論,就像你去解讀明末戰爭,你覺得你能說準確嗎?對於趙括,我們可以看到的史料記載,白起戰後的評價是秦軍雖然戰勝,也是慘勝,國內十六歲以上男丁全部投入戰場,糧草供給消耗殆盡,雖然斬殺趙軍二十五萬,加上坑殺趙軍俘虜,使趙國一戰損失四十五萬精銳部隊,耗盡國力,如果不是因為投降,從戰損比來說,白起說了秦軍四十萬也是損失過半,也就是說基本上和趙軍是一比一的戰損比,而白起更是評價此戰最大收穫是斬殺了趙括,否則趙國難滅。由此可見,1.趙國戰敗是因為國力實在支撐不起持久戰了,必須有個瞭解;2.趙軍戰力是相當強悍的,幾乎可以和趙軍打成平手;3.趙括指揮的第一場戰爭,面對戰神白起,可以說表現是極為出色的;4.秦國的戰心強於趙國,趙國如果不打,不損失四十五萬軍隊,這些軍隊回國而沒有糧草,會不會釀成兵亂不好說。所以此時的趙軍和趙括,只有2個結果,要麼戰勝秦軍,並且取得給養,趙軍完勝,要麼全軍覆沒,否則對趙國和秦國來說都是隱患和累贅。這些想必趙括是明白的,所以戰爭的走向只能是這樣,不是一兩個人能左右的,是兩國的國情,國力,現狀決定的。只能說趙括有責任,但是紙上談兵的鍋他不應該背,就像你第一次考試就去高考,你考不好就是弱智嗎?


陽光下嫩草上的露珠


我是大頭爸爸,我來分享一下與別人不同的感覺。

趙括戰國末期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自幼熟讀兵法,初次代替老將廉頗上陣,長平之戰被白起團滅。後人就總是在人個上找原因。言趙不如白,學的兵法只知紙上談兵。

一,從國家層面分析。國力秦強趙弱,秦國經商君耕戰之變法,府庫充盈,士卒久戰。而趙兵糧草不繼,此趙國臨陣換將主要原因。廉頗苦守,國力難以支撐。

二,從人員層面分析,秦攻趙守,士氣上來說,攻方更勝一籌。秦四處擴張,官兵久戰,能力上更勝一籌。戰功獎勵到位,士卒有想戰之心。

三,趙括冒然出擊,是趙國士卒士氣與朝廷難以長時間支持糧草的原因。孫子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在處於劣勢的情況下,趙括這個選擇我覺得也沒有問題。

後秦再次攻趙而失敗,但也改變不了秦滅六國的結局,因此戰爭比拼的是國家綜合能力,白起趙括互換國家,難道趙國能攻下咸陽嗎。



大頭爸爸小頭兒子


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發生的最慘烈的一次戰役。這場戰役造成了秦趙兩國總計約六十萬的傷亡。無論是秦國還是趙國,在這場戰爭中都消耗巨大。

而這場戰役的主人公便是白起和趙括。也正是因為趙括,紙上談兵這個詞才廣為人知。那麼,長平之戰真的是因為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才輸的嗎?我認為有這方面的原因,但不盡然。下面我就試著分析。

身為主將,趙括這個鍋背得不冤

趙括領兵後,一改廉頗的防守策略,選擇了主動出擊。雖然主動出擊是形勢所迫,但是趙括也應該偵查清楚再選擇出擊。

當時廉頗這位名將尚且屢屢敗於秦軍,最終不得不選擇修築防守壁壘,以此抵抗秦軍。而趙括一上臺之後,就更換將領,改變軍中制度。最後更是被秦軍的佯裝撤退給迷惑,選擇了繼續追擊,以至於被白起切斷糧道。

究其根本,是因為趙括認為廉頗比不上自己,才會屢敗於秦軍。同時,更是因為他實際戰爭經驗不足,對戰爭缺少敬畏之心,才會被白起引誘,最終導致趙軍的大敗。

因此,這個鍋他背了,是毋庸置疑的。

秦、趙兩國國力對比,主動出擊,實屬無奈

分析完了趙括的過錯,再來兩國國力上的差距。

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糧食對於古代的戰爭有多重要。

同樣,戰國時期也是如此。兩國之間國力的比拼,實際上就是糧草的比拼。只有糧食產量提高了,才能獲得更多的人口,開拓更多的土地,以此良性循環。

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力漸增。而縱觀商君書中的內容,其實就一個主題:種田種田種田。重農抑商就是由此而來。同時,在秦惠文王時期,秦惠文王還攻佔了巴蜀大糧倉,再加上其本來就有的關中大糧倉,其糧食產量根本是其他國家難以比較的。

反觀趙國,也有過變法,叫做胡服騎射。胡服騎射的本質便是學習胡人的作戰模式,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但是對於國力,其實並沒有十分明顯的提升。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只稱呼趙國為僅次於秦國的軍事強國。而從這個變法名稱就可以看出,趙國更加靠近胡人,也就是草原。

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戰國策·齊策二·秦攻趙長平》

胡人,即遊牧民族。遊牧民族的特徵就是不種田,靠放牧。那麼靠近他們的趙國糧食產量會很高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也就是為何趙國會像齊國借糧的原因。

趙王如此急於撤下廉頗,換上趙括,不僅是因為秦國的反間計,還因為廉頗主守,趙括主戰。

結語

趙括長平戰敗全軍覆沒是因為他只會紙上談兵嗎?

廉頗和白起同為四大名將,但是長平之戰前期,秦國光是派遣王齕迎戰廉頗,就能屢次獲勝。這並不是說廉頗有多弱,而是秦國國力比趙國強太多了。

拼糧草,趙國拼不過,拼軍事實力,趙國也排在秦國後面。硬實力,軟實力,趙國皆處下風,就算趙王依舊任用廉頗,結局也是註定的。當然了,如果不是趙括,趙國起碼不會全軍覆沒,這也是我說這個鍋他得背的原因。


小云軒談史


長平之戰,趙國全軍覆沒,並非趙括一人“紙上談兵”,當時秦趙對峙好幾年,已經到了絕境,讓趙括替代廉頗是趙國高層反覆考慮的結果。長平之戰雖然趙國全軍覆沒,但是秦國也是慘勝,傷亡過半,趙國之所以失敗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根本原因,趙國綜合國力不及秦國

通過“胡服騎射”軍事改革後,趙國成為列國中最先擁有騎兵的國家,騎兵與步兵配合的得心應手。趙國北方抵禦遊牧民族大獲全勝,長平之戰後的邯鄲保衛戰,趙國以老弱病殘之軍重創秦軍,此時的趙國更是把燕國打得滿地找牙。因此,趙國軍事實力不比秦國差。

但是,趙國的綜合國力與秦國差距太大。秦國進行的商鞅變法,不只是軍事上的改革,還兼顧政治、經濟上的改革。

  • 經濟上,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私有買賣;獎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這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 軍事上,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這直接提升了軍隊的戰鬥意志。

政治上,建立縣制,由國家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這標誌著一個封建專制的國家已經形成,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 在戰國時期,打仗打的就是人口和糧食。秦趙長平對決後期誰的糧食多,誰就能掌握戰爭的主動權,趙國因為綜合實力的不濟,只能臨陣換將,讓善於進攻的趙括代替防守型老將廉頗。

客觀原因,趙國地緣政治比較惡劣。

趙國北方有林胡、婁煩等遊牧民族騷擾,東北部有燕國,東部有齊國,西邊有強秦,南邊則是韓魏

。而秦國地理位置偏僻,遠在西陲,易守難攻,憑著山川險阻與其它諸國分開,特別是在巴蜀歸併秦國後,在地緣環境上更有優勢。

突發原因,趙國國內發生了大地震。

這讓本就實力不濟的趙國更是雪上加霜,使得趙國上層亂了陣腳,催化了趙國實施速戰速決的決策。

最後,紙最早的發明者是東漢的蔡倫,而趙括生活在戰國末期,當時還沒有紙,何來“紙上談兵”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