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歷史偏見,趙括的軍事水平到底如何?

文昱文遠


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60年,趙國的主帥是趙括,秦國的主帥是白起,主戰場在在趙國的長平(今山西省晉城高平市西北)一帶,是秦國同趙國的軍隊發生的戰爭。

戰爭的結局是殘酷的:趙軍戰敗,秦軍獲勝進佔長平,秦坑殺趙國45萬降兵。

《通典》長平之戰,血流漂滷。
《法言義疏》:蚩尤之亂,不過於此矣。
蔡澤:長平之下,流血成川,沸聲若雷。


此戰結束後,徹底的改變當時的國家態勢與格局。

趙國經此戰後,元氣大傷,國力由盛而衰;秦因此戰,為日後橫掃七國,一統天下打下了基礎。

世事皆以成敗論英雄,都是“勝王敗寇”,作為失敗者的趙括,成為歷史上的悲劇人物。“紙上談兵”的典故由此而來。

史書上更有記載:

藺相如曾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趙括的父親趙奢也直接指出:”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趙括被任命為主帥時,趙母向趙王說:"始妾事其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飲而進食者以十數,所友者以百數;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父子異志,願王勿遣。"

司馬遷《史記》:"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徐鈞:"少年輕銳喜談兵,父學雖傳術未精。一敗誰能逃母料,可憐四十萬蒼生。

的確,趙括年輕氣盛,自視甚高,實戰經驗十分的不足,長平之戰的失敗他是要負主要責任的。



但是他的軍事才能,難道真的如此不堪嗎?

且拋開趙括究竟有無戰略上的錯誤,歷史一旦塵封多年,難免有所歪曲。

長平之戰的戰爭全貌

戰略思路

長平之戰前,趙國以廉頗為主將,廉頗堅守不出,和秦國打持久戰。但此時的秦國曆經商鞅變法,國力日益強盛,有錢有糧。

而趙國卻剛剛實行“胡服騎射”的變革,作戰特點就是“野戰與快攻”。戰爭的勝敗,就是雙方國力的比拼,打長時間的消耗戰,趙的國力支撐不了太久。

趙王理應知道這點,所以撤換廉頗,並非趙王中了什麼離間計,而是形勢所逼。撤換掉廉頗,新上任的趙括戰略思路也只能是積極進攻。

戰爭態勢

趙括到達前線後,進行了軍紀的整肅,對將領進行撤換,統一了作戰思想,趙軍上下呈現出進攻的態勢,也打了不少勝戰,可是戰爭的態勢瞬息萬變,秦昭王也在此時撤換王齕,啟用白起。

白起作為久經沙場的“戰神”,運用奇兵巧計,假裝戰敗退走,卻由背後偷襲趙軍,把趙國的軍隊截斷為兩部分,同時也切斷了趙軍的糧道,趙軍無糧,軍心浮動。

戰死沙場

即使在無糧的情況下,趙括依然率領趙軍與秦軍對峙四十幾天,趙軍飢餓難忍,甚至出現士兵互相殘殺為食的情況,趙軍就是不投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趙括的統率力,最後,趙括親自率勇士突圍,英勇殺敵,分四路突圍五次不成,被秦軍射殺而死,四十餘萬趙兵盡降,後被秦軍坑殺。



對手評價

長平之戰後,白起拜見秦襄王時,雲:“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

白起的這一句話證明了秦軍雖然勝利了,但是他們的損失也是慘重的,而秦國軍隊在長平之戰中的巨大損失,無疑和趙括存在直接的關係。

故事,已湮沒在漫漫歷史長河中,“長平之戰”中的趙括給趙國帶來的損失是慘痛的,他也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更成為後人眼中的笑話,但也不能否定他的軍事能力和”以身殉國,抵死反抗”的無畏精神。

趙括是在不合適的位置上,做了件當時他自己“力不能逮"事。

有詩云::當年血戰染長平,功過至今不厭評。豎子無情殺降卒,趙王有恨愧書生。兩千餘載一詞訓, 四十萬魂同日坑。天令斯文蒙此辱,中華始幸有同衡。。

圖片部分來自網絡,侵聯刪除


文刀木公


趙括是一個優秀的軍事理論家,但卻不是一個實戰家。一方面,他的軍事理論知識豐富,對於兵法倒背如流,但是卻沒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作為理論的支撐。因而也就不能活學活用,不能夠很好的因地制宜進行變通。


趙括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馬服子趙奢之子,他從小跟隨父親學習兵法,對於兵法有很高的興趣。根據歷史記載,他談論兵道無人能敵,就連他的父親也比不上他。他跟時人談論兵法時,能夠根據兵法排兵佈陣,說的別人無言以對。他的母親高興的讚揚他,但是他的父親馬服君趙奢卻說:“戰爭,是死生之道,存亡之理,如果括兒將兵法談論的如此容易,會葬送很多將士的性命。倘若趙國不用他則已,如果用他,必然遭到慘敗。”

其實,他的父親也能夠明白,趙括作為自己的兒子對於兵法理解的如此透徹,他自然高興。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戰爭關係到一個國家的興亡,數以萬計將士的生命,能夠左右一個時代的天下大勢,不能僅憑兵法就妄加評論。


首先,兵者,詭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你所知道的,難保別不知道。倘若趙括事事依據兵法,很容易就被熟讀兵法之人看出意圖,而戰爭一旦被敵人看出作戰意圖,這將是致命的。因為,敵人知己知你,他也能百戰不殆。

其次,兵法有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兵法的靈魂就是活學活用,因地制宜,因勢而動,需要在戰爭中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一個將軍,如果陷入依據兵法按圖索驥的本本主義和教條主義,不知因地制宜,活學活用,將會導致導致難以挽回的失敗。


奈何,歷史驗證了馬服君趙奢的預言。當秦軍東取韓國上黨之後,上黨郡守卻將上黨獻給了趙國。歷史的進程中,一場小人物的決定,竟然將秦趙兩國推上了決戰之路,一場影響戰國局勢的戰爭就此拉開。

秦趙兩國因上黨之爭,將久推不決的長平防線推向風口浪尖。秦軍明面上以王紇為將,但真正的統帥卻是稱病的白起。秦相范雎以離間計,迫使趙王換下了以百里石長城據守長平多年的廉頗,而新將卻是初出茅廬的趙括。歷史的結局果真如同趙奢所言,趙括以失敗告終,不僅搭上了四十萬趙軍的性命,更終結了趙國的霸業,從此再也沒有一個諸侯國可以與秦國抗衡。

如果拋開歷史的偏見,趙括的失敗有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秦趙兩國國力因素

趙國為什麼要換下駐守長平多年的廉頗,就是因為趙國多年據守已經消耗了大量國力,糧草難以供給到前線。雖然秦國也消耗了大量的國力,但是秦國擁有富庶的巴蜀之地,可以為長平戰場投入大量的糧草。

2.國君的賢明與否


當白起利用百里石長城等地勢將趙括圍困時,秦軍軍力出現了嚴重的不足。年邁的秦昭襄王親自前往河內,征伐十五歲以上男丁,為百姓升高一爵。相比於秦昭襄王的積極參與,趙孝成王則顯得無所作為,只是坐等著長平前線的軍報。而且,在戰爭開始之初,趙孝成王任命一個連兵都沒有當過的人,去指揮舉國之兵,還壓上了整個趙國的命運,顯示出的是他的賭徒性格。

3.趙括對手過於強大


相比於趙括的初出茅廬,沒有實戰經驗,白起則是老成持重,他在長平之戰前早已名聲大噪,令諸侯聞風喪膽。白起用兵不按常理出牌,而且以狠辣著稱。他所指揮的每一場戰爭,都是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摧毀敵國國力為目的。根據歷史學家的考證,戰國時期因為戰爭各國共損失兩百多萬人口,而白起所指揮的戰爭就斬殺了一百多萬人。

4.趙括實戰經驗不足,不夠穩重

趙括雖然軍事理論豐富,但是實戰經驗不足。長平之戰前,他從來沒有指揮過一場戰爭。面對著軍事素養,和實戰經驗百倍於他的白起,趙括自然難以招架。另外,趙括面對兵敗時,並沒有冷靜面對,而是在勝負也定之時自殺謝罪,缺乏一個戰略家的穩重。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自古以來,對於失敗者,後世多非議之。然而,不以成敗論英雄,才是研究歷史的正確方法。拋卻歷史的偏見,就趙括的軍事水平而言,他軍事理論豐富,卻不是一個實戰家,他並沒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去支撐自己的軍事理論。然而,長平一戰的失敗,並非趙括一人所致,與兩國國君部署及國力有著密切的關係。長平戰場上,趙括率領趙軍也消耗了秦軍大量的有生力量,起碼在秦國援兵沒有到來之前,趙括與白起處於勢均力敵的拉鋸戰之中。


歷史方位


長平之戰,趙括擔任趙國主將時期,選擇主動出擊,在秦國詐敗的時候就貿然發動全軍,導致弦氏至故關一帶被秦國5000騎打穿,趙括幕府以及主力所在地韓王山和輜重所在地大糧山隔絕。而廉頗苦心經營的趙軍最後一道防線——百里石長城,因為趙括的疏忽,反倒成了白起25000騎包圍趙軍的絕佳位置。

在被包圍期間,趙軍主力在韓王山一帶或許可以有所作為,畢竟丹河在趙軍控制下,即使斷糧也不至於斷水,而背靠韓王山也可以俯視秦軍陣地,尋找突破。但趙括無甚作為,只是消極等待邯鄲方面的援軍和糧草,以及大糧山的糧草支援,但其實這些都已經被秦河內民眾“遮絕”而不可能供應到趙括軍中了。如此直到最後關頭,趙括才決定分向突圍,但已經於是無補,自己也戰死軍中。

在趙軍全軍覆沒之後,秦軍也有“傷亡過半”的慘狀。這一部分是趙括的突圍導致的,一部分是在坑殺階段,秦軍並非對趙軍活埋,而是先殺再埋,這也就導致狗急跳牆赤手空拳的趙國降軍魚死網破般得掙扎,又導致了一部分秦軍傷亡。驍勇善戰的趙國軍隊如果可以得到適當的指揮和部署,本應對秦國軍隊造成更大的傷亡,但在趙括的統帥下,以趙國軍隊全軍覆沒的代價僅僅換取了秦國軍隊傷亡過半,這個戰績只能說是差強人意。

趙括本人執行的戰略也不完全是個人意圖,而是趙孝成王的戰略。在《史記 平原君虞卿列傳》中,記載趙孝成王因廉頗在空倉嶺陣地失守,而害怕這種防守戰術失效,因而想 “束甲而趨之”,虞卿針對性地提出了保守的合縱戰略,想避免這場決戰,但趙孝成王沒有聽從,最終導致長平之戰失敗。《史記 趙世家》也記載了在上黨降趙之前趙孝成王乘龍而飛的夢境,說明趙王的心裡也是希望能有所作為。總之,主動進攻的戰略的確是由趙孝成王主導,而趙括僅為戰略的實際執行者。趙國在長平之戰的失敗,在趙孝成王決定執行主動進攻戰略,派遣趙括代替廉頗之時已經成為定局。當然,如果趙括真的是一位出色的戰術家,即使不能避免失敗,也不至於造成全軍覆沒這樣慘痛的結局。

趙孝成王決意執行主動進攻戰略的原因,主要是由於空倉嶺陣地的失守,並認為防守戰略無法成功。但趙孝成王並沒有意識到,在丹河陣地廉頗已經穩固防守,而秦軍經過三年對峙已經呈現了疲態,所謂“秦雖戰勝於長平,三年然後決,士民倦,糧食X”。基於錯誤的判斷,趙孝成王急於求成,像賭徒一樣想主動進攻創造奇蹟,便改變戰略,最終造成了趙國的失利。軍事只不過是政治的延續,此言得之。

關於廉頗在對峙階段的糧食問題是涉及廉頗趙括趙孝成王等人評價的一個關鍵因素。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在長平對峙期間廉頗趙軍已經缺糧,因此趙孝成王不得不改變戰略。而實際上,關於趙軍缺糧沒有任何記載,而趙孝成王改變戰略的原因在《平原君虞卿列傳》以及《秦本紀》《白起王翦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等篇目已經描述的很詳細。促成趙孝成王改變戰略的主要原因有二,一為空倉嶺陣地失守,二為秦應侯范雎的反間計,讓趙孝成王誤以為廉頗即將投降。而趙國缺糧的記載唯一一處是《田敬仲完世家》中記載的在前259年,齊國廟堂關於是否給趙糧食的辯論。實際上,前259年長平之戰趙國已經失利,大糧山的大批量輜重也已經被秦國俘獲,所以接下來的邯鄲保衛戰才需要齊國楚國的救援。當然,不少學者對這一記載存疑,認為此事太史公誤退一年,實際發生年代是前260年。但即便是存此說者也無一例外地認為,此事發生的階段是趙括軍隊被圍困後,韓王山趙軍主力和大糧山輜重部隊被分割包圍。而當時秦昭王親赴河內號召民眾“遮絕趙救及糧食”,一方面是遮絕大糧山和韓王山的糧草通路,一方面是遮絕太行山東面諸侯可能的救援,這與《田完世家》記載暗合,也是太史公慣用筆法。

趙括是趙孝成王主動進攻戰術的執行者,可以說失敗在所難免。但如果趙括稍微有一些臨陣水平,也不至於造成全軍覆沒的慘痛結局。對趙括的總結性評價,如果只有一個,那就是無能。如果他在上任之前就可以清晰地認識自己的能力,有點自知之明,也許可以避免戰略的改變。而如果在臨陣之後他能夠指揮得當,也不至於有這麼慘的結局。當然,趙括畢竟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將領,是統帥四十萬大軍的趙國統帥。他的失敗源於他的無能,而不是他對趙國不忠誠。而趙括因為年輕氣盛,在最後階段嘗試突圍,造成了秦國傷亡過半,這一點也是有目共睹的。所謂“起何殘忍括何愚”,對趙括的情感,可以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趙括的事蹟,正如同明清鼎革之際的南明兵部尚書史可法,屢次錯失良機,戰略執行不到位,但在揚州城破後從容赴死,被南明士民緬懷。當然,對人物的評價不能因為個別的因素而大幅度傾斜。如果想一想趙國的四十萬將士,對趙括的無能再怎麼罵也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