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历史偏见,赵括的军事水平到底如何?

文昱文远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赵国的主帅是赵括,秦国的主帅是白起,主战场在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是秦国同赵国的军队发生的战争。

战争的结局是残酷的:赵军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秦坑杀赵国45万降兵。

《通典》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法言义疏》:蚩尤之乱,不过於此矣。
蔡泽:长平之下,流血成川,沸声若雷。


此战结束后,彻底的改变当时的国家态势与格局。

赵国经此战后,元气大伤,国力由盛而衰;秦因此战,为日后横扫七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

世事皆以成败论英雄,都是“胜王败寇”,作为失败者的赵括,成为历史上的悲剧人物。“纸上谈兵”的典故由此而来。

史书上更有记载:

蔺相如曾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赵括的父亲赵奢也直接指出:”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被任命为主帅时,赵母向赵王说:"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父子异志,愿王勿遣。"

司马迁《史记》:"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徐钧:"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

的确,赵括年轻气盛,自视甚高,实战经验十分的不足,长平之战的失败他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但是他的军事才能,难道真的如此不堪吗?

且抛开赵括究竟有无战略上的错误,历史一旦尘封多年,难免有所歪曲。

长平之战的战争全貌

战略思路

长平之战前,赵国以廉颇为主将,廉颇坚守不出,和秦国打持久战。但此时的秦国历经商鞅变法,国力日益强盛,有钱有粮。

而赵国却刚刚实行“胡服骑射”的变革,作战特点就是“野战与快攻”。战争的胜败,就是双方国力的比拼,打长时间的消耗战,赵的国力支撑不了太久。

赵王理应知道这点,所以撤换廉颇,并非赵王中了什么离间计,而是形势所逼。撤换掉廉颇,新上任的赵括战略思路也只能是积极进攻。

战争态势

赵括到达前线后,进行了军纪的整肃,对将领进行撤换,统一了作战思想,赵军上下呈现出进攻的态势,也打了不少胜战,可是战争的态势瞬息万变,秦昭王也在此时撤换王龁,启用白起。

白起作为久经沙场的“战神”,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同时也切断了赵军的粮道,赵军无粮,军心浮动。

战死沙场

即使在无粮的情况下,赵括依然率领赵军与秦军对峙四十几天,赵军饥饿难忍,甚至出现士兵互相残杀为食的情况,赵军就是不投降。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赵括的统率力,最后,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



对手评价

长平之战后,白起拜见秦襄王时,云:“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

白起的这一句话证明了秦军虽然胜利了,但是他们的损失也是惨重的,而秦国军队在长平之战中的巨大损失,无疑和赵括存在直接的关系。

故事,已湮没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长平之战”中的赵括给赵国带来的损失是惨痛的,他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更成为后人眼中的笑话,但也不能否定他的军事能力和”以身殉国,抵死反抗”的无畏精神。

赵括是在不合适的位置上,做了件当时他自己“力不能逮"事。

有诗云::当年血战染长平,功过至今不厌评。竖子无情杀降卒,赵王有恨愧书生。两千余载一词训, 四十万魂同日坑。天令斯文蒙此辱,中华始幸有同衡。。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侵联删除


文刀木公


赵括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但却不是一个实战家。一方面,他的军事理论知识丰富,对于兵法倒背如流,但是却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作为理论的支撑。因而也就不能活学活用,不能够很好的因地制宜进行变通。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名将马服子赵奢之子,他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兵法,对于兵法有很高的兴趣。根据历史记载,他谈论兵道无人能敌,就连他的父亲也比不上他。他跟时人谈论兵法时,能够根据兵法排兵布阵,说的别人无言以对。他的母亲高兴的赞扬他,但是他的父亲马服君赵奢却说:“战争,是死生之道,存亡之理,如果括儿将兵法谈论的如此容易,会葬送很多将士的性命。倘若赵国不用他则已,如果用他,必然遭到惨败。”

其实,他的父亲也能够明白,赵括作为自己的儿子对于兵法理解的如此透彻,他自然高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战争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亡,数以万计将士的生命,能够左右一个时代的天下大势,不能仅凭兵法就妄加评论。


首先,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你所知道的,难保别不知道。倘若赵括事事依据兵法,很容易就被熟读兵法之人看出意图,而战争一旦被敌人看出作战意图,这将是致命的。因为,敌人知己知你,他也能百战不殆。

其次,兵法有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兵法的灵魂就是活学活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需要在战争中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一个将军,如果陷入依据兵法按图索骥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不知因地制宜,活学活用,将会导致导致难以挽回的失败。


奈何,历史验证了马服君赵奢的预言。当秦军东取韩国上党之后,上党郡守却将上党献给了赵国。历史的进程中,一场小人物的决定,竟然将秦赵两国推上了决战之路,一场影响战国局势的战争就此拉开。

秦赵两国因上党之争,将久推不决的长平防线推向风口浪尖。秦军明面上以王纥为将,但真正的统帅却是称病的白起。秦相范雎以离间计,迫使赵王换下了以百里石长城据守长平多年的廉颇,而新将却是初出茅庐的赵括。历史的结局果真如同赵奢所言,赵括以失败告终,不仅搭上了四十万赵军的性命,更终结了赵国的霸业,从此再也没有一个诸侯国可以与秦国抗衡。

如果抛开历史的偏见,赵括的失败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秦赵两国国力因素

赵国为什么要换下驻守长平多年的廉颇,就是因为赵国多年据守已经消耗了大量国力,粮草难以供给到前线。虽然秦国也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但是秦国拥有富庶的巴蜀之地,可以为长平战场投入大量的粮草。

2.国君的贤明与否


当白起利用百里石长城等地势将赵括围困时,秦军军力出现了严重的不足。年迈的秦昭襄王亲自前往河内,征伐十五岁以上男丁,为百姓升高一爵。相比于秦昭襄王的积极参与,赵孝成王则显得无所作为,只是坐等着长平前线的军报。而且,在战争开始之初,赵孝成王任命一个连兵都没有当过的人,去指挥举国之兵,还压上了整个赵国的命运,显示出的是他的赌徒性格。

3.赵括对手过于强大


相比于赵括的初出茅庐,没有实战经验,白起则是老成持重,他在长平之战前早已名声大噪,令诸侯闻风丧胆。白起用兵不按常理出牌,而且以狠辣著称。他所指挥的每一场战争,都是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摧毁敌国国力为目的。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战国时期因为战争各国共损失两百多万人口,而白起所指挥的战争就斩杀了一百多万人。

4.赵括实战经验不足,不够稳重

赵括虽然军事理论丰富,但是实战经验不足。长平之战前,他从来没有指挥过一场战争。面对着军事素养,和实战经验百倍于他的白起,赵括自然难以招架。另外,赵括面对兵败时,并没有冷静面对,而是在胜负也定之时自杀谢罪,缺乏一个战略家的稳重。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以来,对于失败者,后世多非议之。然而,不以成败论英雄,才是研究历史的正确方法。抛却历史的偏见,就赵括的军事水平而言,他军事理论丰富,却不是一个实战家,他并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去支撑自己的军事理论。然而,长平一战的失败,并非赵括一人所致,与两国国君部署及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长平战场上,赵括率领赵军也消耗了秦军大量的有生力量,起码在秦国援兵没有到来之前,赵括与白起处于势均力敌的拉锯战之中。


历史方位


长平之战,赵括担任赵国主将时期,选择主动出击,在秦国诈败的时候就贸然发动全军,导致弦氏至故关一带被秦国5000骑打穿,赵括幕府以及主力所在地韩王山和辎重所在地大粮山隔绝。而廉颇苦心经营的赵军最后一道防线——百里石长城,因为赵括的疏忽,反倒成了白起25000骑包围赵军的绝佳位置。

在被包围期间,赵军主力在韩王山一带或许可以有所作为,毕竟丹河在赵军控制下,即使断粮也不至于断水,而背靠韩王山也可以俯视秦军阵地,寻找突破。但赵括无甚作为,只是消极等待邯郸方面的援军和粮草,以及大粮山的粮草支援,但其实这些都已经被秦河内民众“遮绝”而不可能供应到赵括军中了。如此直到最后关头,赵括才决定分向突围,但已经于是无补,自己也战死军中。

在赵军全军覆没之后,秦军也有“伤亡过半”的惨状。这一部分是赵括的突围导致的,一部分是在坑杀阶段,秦军并非对赵军活埋,而是先杀再埋,这也就导致狗急跳墙赤手空拳的赵国降军鱼死网破般得挣扎,又导致了一部分秦军伤亡。骁勇善战的赵国军队如果可以得到适当的指挥和部署,本应对秦国军队造成更大的伤亡,但在赵括的统帅下,以赵国军队全军覆没的代价仅仅换取了秦国军队伤亡过半,这个战绩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赵括本人执行的战略也不完全是个人意图,而是赵孝成王的战略。在《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中,记载赵孝成王因廉颇在空仓岭阵地失守,而害怕这种防守战术失效,因而想 “束甲而趋之”,虞卿针对性地提出了保守的合纵战略,想避免这场决战,但赵孝成王没有听从,最终导致长平之战失败。《史记 赵世家》也记载了在上党降赵之前赵孝成王乘龙而飞的梦境,说明赵王的心里也是希望能有所作为。总之,主动进攻的战略的确是由赵孝成王主导,而赵括仅为战略的实际执行者。赵国在长平之战的失败,在赵孝成王决定执行主动进攻战略,派遣赵括代替廉颇之时已经成为定局。当然,如果赵括真的是一位出色的战术家,即使不能避免失败,也不至于造成全军覆没这样惨痛的结局。

赵孝成王决意执行主动进攻战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空仓岭阵地的失守,并认为防守战略无法成功。但赵孝成王并没有意识到,在丹河阵地廉颇已经稳固防守,而秦军经过三年对峙已经呈现了疲态,所谓“秦虽战胜于长平,三年然后决,士民倦,粮食X”。基于错误的判断,赵孝成王急于求成,像赌徒一样想主动进攻创造奇迹,便改变战略,最终造成了赵国的失利。军事只不过是政治的延续,此言得之。

关于廉颇在对峙阶段的粮食问题是涉及廉颇赵括赵孝成王等人评价的一个关键因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在长平对峙期间廉颇赵军已经缺粮,因此赵孝成王不得不改变战略。而实际上,关于赵军缺粮没有任何记载,而赵孝成王改变战略的原因在《平原君虞卿列传》以及《秦本纪》《白起王翦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等篇目已经描述的很详细。促成赵孝成王改变战略的主要原因有二,一为空仓岭阵地失守,二为秦应侯范雎的反间计,让赵孝成王误以为廉颇即将投降。而赵国缺粮的记载唯一一处是《田敬仲完世家》中记载的在前259年,齐国庙堂关于是否给赵粮食的辩论。实际上,前259年长平之战赵国已经失利,大粮山的大批量辎重也已经被秦国俘获,所以接下来的邯郸保卫战才需要齐国楚国的救援。当然,不少学者对这一记载存疑,认为此事太史公误退一年,实际发生年代是前260年。但即便是存此说者也无一例外地认为,此事发生的阶段是赵括军队被围困后,韩王山赵军主力和大粮山辎重部队被分割包围。而当时秦昭王亲赴河内号召民众“遮绝赵救及粮食”,一方面是遮绝大粮山和韩王山的粮草通路,一方面是遮绝太行山东面诸侯可能的救援,这与《田完世家》记载暗合,也是太史公惯用笔法。

赵括是赵孝成王主动进攻战术的执行者,可以说失败在所难免。但如果赵括稍微有一些临阵水平,也不至于造成全军覆没的惨痛结局。对赵括的总结性评价,如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无能。如果他在上任之前就可以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有点自知之明,也许可以避免战略的改变。而如果在临阵之后他能够指挥得当,也不至于有这么惨的结局。当然,赵括毕竟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将领,是统帅四十万大军的赵国统帅。他的失败源于他的无能,而不是他对赵国不忠诚。而赵括因为年轻气盛,在最后阶段尝试突围,造成了秦国伤亡过半,这一点也是有目共睹的。所谓“起何残忍括何愚”,对赵括的情感,可以说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赵括的事迹,正如同明清鼎革之际的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屡次错失良机,战略执行不到位,但在扬州城破后从容赴死,被南明士民缅怀。当然,对人物的评价不能因为个别的因素而大幅度倾斜。如果想一想赵国的四十万将士,对赵括的无能再怎么骂也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