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既然是以多欺少,以強打弱,為啥列為經典戰役?

京東李達康


前言:長平之戰,成就了“戰神”白起威名,也坐實了趙括只有“紙上談兵”的能力。那麼長平之戰隊長的雙方有強弱之分,為何還會被列為經典戰役?就得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長平之戰的原因

《戰國策·卷十八·趙策一·秦王謂公子他》:韓恐,使陽城君入謝於秦,請效和黨之地以為和…乃使馮亭代靳黈。

秦相範睢為秦國的未來做了規劃,他的發展策略是“遠交近攻”,目的很明確就是採取步步蠶絲的政治策略,逐步瓦解其他諸國的聯盟,而此時的秦國目標便是周邊的趙韓魏三國。韓國的實力遠遠不敵秦國,見秦國大軍壓境,他們選擇了妥協的方式向秦示好,其代價是獻出上黨郡的十幾座城池。而上黨郡的郡守馮亭卻有自己的打算,上黨郡顯然是要獻出去的,可是給秦的話其國家會實力更弱,但是如果獻給其實力略遜於秦國的趙國,讓他們兩相爭鬥,對韓國而言多少還是有點好處的。

而聽說上黨郡的郡守要把諸多的城池獻上,趙國的國君顯然是心動了,畢竟那麼多次的攻伐對戰都功敗垂成,今天居然唾手可得,那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那麼事情有這麼簡單嗎?平陽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禍大於所得。”看來在趙國的朝臣中還是有明白人的,可是這誘惑太大,趙國國君還是接受了另外一位大臣平原君的建議,心安理得的接受了韓國的“禮物”-----上黨郡,而秦趙的爭奪戰由此進入狀態。

長平之戰是以多欺少?不要再給粉飾貪慾的趙國加同情分

《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

這是韓國上黨郡守馮亭的借力打力計劃,意思很明確就是如果硬碰硬跟秦國打,顯然是沒有勝算的,但是如果把上黨郡獻給趙國,換來兩國的結盟而共同對抗秦國,那麼可能局面會不一樣。那麼趙國有沒有為這樣的“同盟”做些什麼呢?趙軍長平,以按據上黨民。這是趙國在接受上黨郡之後所做的事情,原來秦軍已經開始對上黨郡用兵,趙國就派兵在長平這個地方接收從上黨逃荒的百姓。這對於秦來說,就是自家的東西被別人給強佔了,那麼實力不弱的秦國自然要討回既得利益,那就是開打,畢竟在大秦的發展規劃圖上趙也是要攻下來的,現在對方把韓國獻給自家的東西給霸佔,這樣的理由正好可以攻伐。

以多欺少?是說趙國是無辜的,而秦國是倚強凌弱?既然上黨郡的郡守打的主意是借獻城之際,做好韓趙聯盟的美夢,那麼有沒有做什麼呢?韓國與趙國形成聯盟?一起攻打秦國?沒有!可能韓國會覺得上黨郡已經獻給你趙國了,你趙國的國土丟失跟自己有什麼關係?那麼這樣的話何來聯盟之說?這不是赤裸裸的放長線釣大魚,隔岸觀火麼?而趙國也不是垂涎人家上黨郡的城池嗎?他們會不知道一旦吃下上黨郡這塊肥肉,想完整的吐出來,那代價絕不是交出上黨郡就能了結的!那麼既然都是想要上黨郡這塊肉,究竟是多少兵力的投入,何來的以多欺少之說?反之,如果韓趙魏齊楚都結成聯盟,把秦國在長平之戰打殘,那麼秦國是不是也要扮演弱者的角色,來一句他們就是以多欺少?

長平之戰實力懸殊能成為經典戰役源於三個“最”

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阬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 最慘烈。此戰後白起的“人屠”的標籤就被牢牢粘上了,簡單地說就是除了放走的二百四十人,其他在長平之戰中的趙國將士都被斬殺或者坑殺,人數在四十五萬之多,秦國這邊呢?在四十多天的消耗戰中,其兵力損耗也可見一斑。

  • 最“出名”。這裡的最出名顯然要說到趙括,他是趙奢之子,是趙國的將門之後。在秦的反間計的作用下,趙國臨陣換帥,換上了無實戰經驗的趙括,人們不禁要問當時的趙國就沒有大將可用了嗎?顯然是有的!一方面是經過之前的閼與之戰,趙國的感覺還是過於良好了些,另外一方面大將廉頗被替換,樂毅年邁且周旋於燕趙兩國,其忠誠度必然不受趙王待見,而之後出名的李牧大將軍,此時還未名揚天下,在戍守邊疆呢。

  • 最持久。這裡的最為持久戰役說的是春秋戰國時代而論,那時的戰國群雄,不論是單戰還是聯盟戰,其攻防雙方時間都不會太久,像長平之戰投入這麼多的兵力,物力,財力甚至賭上國力相抗,在相持兩年多的時間後,失敗方付出如此慘烈的代價而告終。

結語:長平之戰其實是春秋群雄在棋盤上的博弈,不能單輪誰輸誰贏,就說誰是以多欺少,誰是倚強凌弱,只能說實力不濟就得承認。戰場殘酷不比棋盤下棋,何況棋盤論輸贏也是落子無悔,而長平之戰的出名是有諸多因素構成,如攻防兩國的人員調配,戰爭策略,使用的軍事計策等等,此戰也改變了春秋戰國群雄的格局走向,而白起與趙括也經過此戰書寫各自的別樣人生。


相關史料:

1.《史記·秦本紀》

2.《史記·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傳》

3.《戰國策·卷十八·趙策一·秦王謂公子他》


農夫說歷史


我們從今天的角度看,會以為秦國實力十分強大,但是其實長平之戰前秦趙齊三國是三強鼎力,綜合實力差不多,可以說趙國在長平之戰之前實力是十分強的。

但是論綜合實力還是秦國強。

趙孝成王繼位到長平之戰的這段期間,秦趙之間的比拼,趙國處於絕對下風。

比較典型的事蹟,就是魏相魏齊逃到趙國,秦昭襄王把平原君給扣了,讓趙孝成王把魏齊的腦袋交出來這事才能拉倒。

當時的處理結果是,給長安君送去齊國當人質,叫來齊國出兵,當然也確實把魏齊的腦袋送過去了,秦國才退兵的。

……顯然當時趙國並沒有和秦國叫板的底氣。

那長平之戰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秦國攻韓的時候,當時縱方的勢頭更盛啊。

秦國攻韓的時候,在虞卿的活動下楚、魏、趙就已經眉來眼去了,而長平之戰一開打,燕、齊就明確站隊站趙國這一邊了。

當時趙國肯定底氣足,動員的力度狠啊。

所以最終形成了趙國能單扛秦國的假象。

其實這個問題沒那麼複雜:

趙國那個地方沒法種冬小麥(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法種水稻(不是占城稻),也沒有滷水可以煮鹽。

就佔著冶鐵相對發達,商業相對發達(注意是相對),也就是能招架一下。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失去了李兌那種級別的縱橫家時,趙國就不可能有趙惠文王時期那麼順心了。





鈿車寶馬


首先更正下,長平之戰,並非以多勝少,以強打弱。

長平之戰,趙軍共投入四十五萬,秦軍先期投入四十多萬,後又傾國之力投入二十多萬,可以說是勢均力敵。前期一個守,一個攻,可以說是打個平手,雙方都沒有佔到便宜!趙軍吃緊,秦軍更焦慮。國力方面,雖然秦國稍強,趙國稍弱,但趙國能挺住,再向別的國家求援,秦國也堅持不了多久,從後來邯鄲之戰就可得到驗證,也不致於一敗塗地!

君臣同心,是取得勝利的關鍵要素!

前期,趙軍主將是廉頗,他的作戰方略是以守為攻,這是取得不敗之地的根本。因為,長平的地形複雜,易守難攻,秦國又勞師遠征,所以開始時打了幾仗,秦軍並沒有取得便宜。秦軍開始的主將是王齕,僵持了好長時間,並沒有取得進展,秦國也有點吃不消,因為打消耗戰對秦國十分不利。於是,秦昭襄王聽從範睢建議,對趙國採用了反間計,說廉頗受了秦國好處,故意採取消極態度,萎縮不前。因此,趙孝文王聽了平原君趙勝等人意見,將廉頗換下派了沒有實戰經驗的趙括,並冷落了廉頗,可見趙國朝堂此時君臣並不同心!

而此時秦國見離間目的己達,則秘密換上戰神白起,此時戰場格局完全改變。白起先假裝懼怕趙括佯敗撤軍,趙括有點得意乘勝追擊,以為秦軍主將還是王齕,中了白起誘敵深入之計。並派五萬精兵切斷趙軍後路,斷了趙軍糧道,趙軍失去糧草供應,引起恐慌,戰鬥意志一落千丈,最後全軍覆沒!

長平之戰,徹底顛覆了戰國七雄的格局,從此,沒有哪國能有國力與秦國抗衡,加強了秦國的統一步伐!


車工00


長平之戰,戰國時期最為悲慘的一場戰役。秦,趙雙方投入的兵力高達百萬,在古代的戰爭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戰役。此戰決定了秦,趙雙方國運的走向。長平之戰秦軍的數量的確比較趙軍多(秦軍60萬,趙軍45萬),兵員素質也的的確確比趙軍強,而且秦軍的主將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論哪方面,趙軍都比不過秦軍。那麼為什麼長平之戰還被列為經典戰役呢?

長平之戰,趙括被白起牽著鼻子走。說實話趙括被白起牽著鼻子走,在古代戰爭史上這並不算什麼,只能怨趙括自己蠢而已。整個長平之戰的精髓在於白起對趙軍的包圍圈!

趙括的愚蠢自大,被白起牽著鼻子走

長平之戰,趙孝成王聽信讒言,將老將廉頗換下,用馬服君之子趙括替代廉頗,經營這場決定兩國國運的戰役。

趙括一來便是更換將領,無心過問戰事,等到更換將領完成之後,又修改軍中的規章制度。秦軍的白起收到趙括在軍營內大肆改革的消息後,認定這將是個無知的小夥。

白起立刻派兵與趙軍作戰,假裝潰敗。第一戰打敗秦軍之後,狂妄自大的趙括不知輕重,竟然率領全軍趁勝追擊秦軍,正中白起的下懷。從趙括率領全軍出征,戰局就已經明朗。

白起藝術性的包圍

對於經驗老道的廉頗而言,秦軍的小聰明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但對於年紀輕輕的趙括而言,秦軍的小聰明將會套走45萬趙軍的命。

趙軍被白起引蛇出洞後,秦軍一直假裝潰敗,而趙括選擇帶領全軍追擊,

留下了少數的兵馬守在百里石長城防線裡面。

白起引蛇出洞成功後,派兩萬五千秦軍從百里石長城旁邊的仙公山突襲在百里石長城內防守的趙軍。由於防守力量薄弱,秦軍很快就擊敗了防線內的趙軍,佔領了趙軍原有的防線。白起又派五千騎兵從趙軍的主力部隊和輜重部隊中間插去,斷掉趙軍的糧食。由於行軍時,隊伍拉扯過長,面對秦軍五千騎兵的突襲,趙軍並沒有做出有力的反擊。

趙軍被五千秦騎兵直接穿插而過,到達百里石長城內,與兩萬五千的秦兵匯合,共同防守趙國原有的防線。

由於後方的防線被佔領,趙軍無法與趙國通信,被夾在中間。由於主力部隊和輜重部隊的分離,導致趙軍沒有任何糧食補助。

趙軍被包圍之後,曾幾次試圖衝出包圍圈。但由於廉頗先前築成的百里石長城在秦軍手上守得固若金湯,趙軍無法衝出包圍圈,夾在中間,一直無法得到補給。直到四十六天後,趙括身死,趙軍全部投降。

(↑趙軍就是被包圍在這兩條石長城的中間)

總結

《孫子兵法》曰:十則圍之,而白起利用地形的關係,用60萬秦軍包圍45萬的趙軍,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形成的包圍圈。被列為經典戰役很正常。

趙括率領著45萬的趙軍被60萬的秦軍包圍,要不是真實發生誰敢相信?趙括之所以不是雖敗猶榮,是因為他率領的45萬的趙軍竟然被只多自己15萬的秦軍包圍,跟開玩笑一樣。


永樂解史


雖然是以多勝少以強打弱,但是長平之戰依然被列為經典戰例!其理由要從政治軍事兩個方面來論述,不能單以軍力來論,因為畢竟軍力相差不大,勉強算得上是勢均力敵,但是細讀長平之戰背後,秦趙兩國圍繞長平之戰展開的政策變化,也同樣的精彩!其明爭暗鬥絲毫不遜於戰場上的搏殺!這才是長平之戰被列為經典戰疫的原因,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重溫歷史尋找答案。

這場史上著名的戰役,開始並非是秦趙兩國,而是始於秦國攻打韓國,韓國被揍得扛不住了,韓恆惠王怕被滅國,主動獻出上黨郡給秦國,以求秦能放過韓國,而且韓恆惠王還特意下旨給上黨守將馮亭:讓他獻城投降!如果馮亭遵旨奉命就沒有長平之戰了!可惜馮亭是個天生的槓精!偏要和秦國對著幹,沒向秦軍投降,卻把城池獻給了趙國!而趙孝成王呢,剛繼位年輕氣盛一時衝動,白撿的便宜不佔也太沒天理了吧?那可是一城十七縣,多大的一塊國土啊!他這一接受,秦昭襄王不幹了,我費錢糧損兵折將就為了上黨,你一點力沒費白撿便宜啊?於是調轉槍口直奔趙國而來。要說趙孝成王慮事不周呢?這樣大的事居然只派了小對人馬去接收上黨,結果被秦軍直接打散了,秦軍一路開進趙國境內,趙王忙派老將廉頗領兵迎敵,結果就是兩軍於長平附近迎頭相撞,趙軍被擊退,廉頗退守長平!長平之戰拉開序幕!這是公元前261年的事

開戰之初,廉頗想憑優勢兵力和秦軍一較高下,但打了兩三次都敗退無功而返,於是廉頗改變戰術,以守為攻拒不出戰!秦軍統帥是名將王齕,當時秦軍大約有兵力60萬,趙軍為50.萬,幾次戰鬥打下來,趙軍損失5.萬左右,剩餘45.萬。雖然廉頗敗退堅守,但沒傷元氣,而且經過幾次小戰,廉頗已經看出秦軍戰略意圖,所以採取堅守待變的應敵戰略,《孫子兵法》所謂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即此之謂也!面對老謀深算的勇將廉頗,王齕也束手無策。就這樣居然耗了一年多,到了第二年(公元前260年)七月份,趙孝成王耗不住了,沒辦法,地主家裡也沒有餘糧啊!幾十萬軍隊每天耗在那裡,居然一年多了沒一點進展,這怎麼行?雖然他也數次下旨讓廉頗出擊打退秦軍,但廉頗就是不出戰,一如既往地堅守陣地!趙孝成王沒辦法了,只好派出使者到齊楚魏等國聯繫借糧,同時也商議聯合抗秦之事,現在你們不幫趙國,以後秦國就會打你們,你們看著辦!這步棋趙孝成王走對了,但是他同時還走了步臭棋:派使者去秦國議和!這就是明擺著告訴秦國:我撐不住了!秦昭襄王經驗何等老到,豈有看不出來?馬上找來范雎商量對策,范雎給出了最佳答案,善待趙國使者,答應議和請求先談著再說,同時派出各路使者帶上金銀出使齊魏各個諸侯國,聲明秦趙已經議和,讓他們別再摻和了,否則誰借錢糧給趙國,秦軍就調頭揍誰!接著再對趙國使團人員散佈消息:秦國不怕老將廉頗,就怕年輕有為的猛將趙括!趙國使者得了好處,回國後馬上向趙孝成王彙報了信息。接著各諸侯國聽說秦趙已經議和不打了,而且秦國已經聲明不讓摻和了,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不去理會了!各路使者兩手空空回來把情況一說,趙孝成王腦筋一轉,既然秦軍怕趙括,廉頗又抗命拒不出戰,那就換趙括去領兵退敵吧!而且趁著議和之名再來個突然襲擊,年輕氣盛的勇將趙括或許能打敗秦軍呢!當然趙王要用趙括,是趙括確有戰功,且是名將趙奢的兒子!趙奢,那可是曾令秦軍聞風喪膽的趙國名將!不然秦軍怎麼會說只怕趙括不怕廉頗呢?簡單介紹一下趙括的那次戰功

趙括曾隨父參加攻打齊國的麥丘城,麥丘守軍糧草充足,又堅守不出,趙奢圍攻數月也無法得手。就在趙奢為之焦灼不已時,,趙括向父親建議改變戰術,於是在一次攻城戰鬥中抓回了數名俘虜,趙括以好酒好菜款待俘虜,還和他們交流談心,詢問俘虜家裡的情況。從俘虜口中得知城裡糧草將盡快撐不住了。於是趙括不但放俘虜回家,還送給他們很多財物。過來幾天,趙括再施以相同戰術,接著又停止攻城數天。之後估計城內無糧了,突然集中兵力全力攻城。城內百姓本就缺吃少喝餓得半死,又聽俘虜們回來說趙軍寬待俘虜,還有財物相送。於是在趙括全力攻城時,百姓譁變開門迎接趙軍,趙奢最終勝利攻取了麥丘。由此可見,趙括並非紙上談兵的庸才,而是有軍事能力的。

得知趙孝成王要用趙括取代老將廉頗後,兩個人進宮向趙王提出反對,病中的老臣藺相如和趙括的母親!藺相如態度明確:老將廉頗久經沙場,熟知秦軍,要退秦軍必須廉頗!而且臨陣換將,會動搖軍心和士氣,萬一秦軍趁機而動,趙軍危矣!藺相如反對意見正確中肯,那麼趙括母親為啥也反對兒子領軍呢?理由既真實又正確:趙奢以前領軍獲得獎賞,都拿出來和將士同享,而趙括得到的獎賞,卻全部用來置家產了!還有趙奢臨死前曾明確說過,假如趙國有大戰發生,一定別讓趙括領軍,他只知謀略而不知變通,假如統領趙軍必定會誤國害民!所以我不同意讓我兒趙括領軍!如果大王堅持,那麼趙括戰敗時,請不要連累我!趙孝成王沒有聽取兩個人的正確意見,還是讓趙括去長平換取廉頗了!

再看秦國,送走趙國使團後,秦王馬上下令:長平秦軍加強戒備,再讓白起秘密前往長平取代王齕為秦軍主帥!同時嚴令:有洩露白起為將者,殺無赦!接著秦昭襄王再按范雎建議,到關西征兵:凡年滿15.歲者必須充軍至前線,把徵集的5萬人馬秘密穿插到長平趙軍背後,切端趙軍後面的援軍。接下來的事情很熟悉了,趙括改變廉頗堅守的策略,主動進攻秦軍,白起主動後退,引誘趙括進入了秦軍的伏擊圈。趙括被圍後,先堅守派人求救,再分兵拒敵!堅守一個多月後,裡無糧草外無援兵,趙括下令:把部分馬匹殺了吃,再集中精銳騎兵衝殺,企圖撕開秦軍包圍!但是白起沒有給他這個機會,趙括雖然失敗,但也沒給父親趙奢丟臉,而是自己和先鋒隊一起衝殺在前!結果被秦軍亂箭射死!最終趙軍40萬俘虜被白起坑殺!只有300多年少者被放回報信。

這就是長平之戰作為經典戰例的原因。






JSDD


長平之戰,參戰雙方的秦國、趙國,都是當世一等一的超級大國。大戰之前,這一仗究竟誰勝誰敗?還真不好說。畢竟秦、趙兩國壓上了舉國血本,沒信心,誰會將寶全押上呢。

 

先說趙國,在大戰以前,在當世人的眼裡,趙國是戰國末期唯一有軍力和強秦抗衡的國家。要不然,韓國的馮亭也不會選擇將上黨郡的誘餌拋給趙國,趙國也不會那麼快惹禍上身。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以後,趙國軍力大增,尤其是騎兵所向披靡,連一向擅長騎射的匈奴都被趙將李牧打的蜷縮漠北。改革以前,趙軍是以車兵和步兵為主,戰力弱,除了秦國能欺負他以外,孱弱的魏國也能輕易擊敗趙軍,但是胡服騎射以後,情況大為改變,趙武靈王將先祖趙襄子“兼戎取代,以攘諸胡”的策略發揮的淋漓盡致,趙軍打破長袍寬袖的戰鬥阻礙,換成短衣短袖,拋棄笨重的戰車,以騎兵對抗騎兵。而且長平之戰前,趙軍相對於秦軍,不管名將還是國家人口總數,其實並不吃虧。

 

秦國這邊,雖然,經過商鞅變法,激活了底層百姓渴望在戰場上建立軍功,博得爵位,國家的戰爭總動員能力,似乎也超越了關東六國。但從秦昭襄王不斷增兵戰場的結果看,秦國人並沒有絕對的把握能贏。當時在秦國境內,即便算上剛剛吞併的巴蜀,總人口也就400萬左右,與趙國的總人口相當。秦軍的士兵戰力,因一直和楚、魏、韓交戰,水準較高,但請別忘了,趙軍也一直在和彪悍的匈奴騎兵在打,秦軍的優勢並不明顯。

 

趙國最後之所以失敗,除了趙括個人紙上談兵的因素以外,內部派系鬥爭、人心不齊才是失敗根本。因為在趙國內部,從開國起,就一直存在有代地和邯鄲兩大派系,趙國當世名將廉頗、李牧都屬於代地人,在邯鄲的當權派眼中,除了受排擠,還得忍受對方雞蛋裡挑骨頭。在長平之戰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趙孝成王能中郭開的反間計,臨陣換將,以趙括代替廉頗,派系鬥爭是其主要原因,因為來自代地的將領在邯鄲不受待見,廉頗成了犧牲品,進而影響到戰爭結局,更何況在長平之戰中,趙國面對的是“殺人收割機”白起。

 

但在緊接著長平之戰的延續,關乎趙國生死的邯鄲保衛戰,趙國的人心開始變得空前團結,此時的秦軍,才真正意義上是碰到了硬骨頭。在邯鄲保衛戰中,秦將王陵先後兩次得到秦昭襄王的大規模增兵,統帥軍隊45萬,在士氣極為旺盛的優勢條件下,卻依然無法攻克趙國孤寡病殘堅守的邯鄲城,最後,秦國戰敗,秦軍30年不敢東出函谷關,此一戰極大遲緩了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





米缸摟著麥芽糖


首先以多欺少,這個其實是有爭議的,其實兩國當時投入的兵力是差不多的,不過之所以稱長平之戰時經典戰役,只因為開始就註定了結局。

長平之戰趙國必敗有三點

1.趙孝成王先不聽相國虞卿的話,聯合各國給秦國壓力,而且主動求和,其他各國也被迷惑的不知道他們到底是戰是和,不敢貿然和秦作對!這是戰略上失敗。

2.中了范雎的反間計,大張旗鼓的換帥,而秦國也是換帥,責是悄無聲息,生怕走漏風聲,要知當時白起的可是殺神,趙括要是知道肯定也是小心翼翼,這是態度的失敗!

3.用兵上趙括把原來廉頗所建造的防禦工程完全棄置不顧,把下面的郫將全部換成了自己人,那麼短的時間,怎麼可能人人都很熟悉,而廉頗留下來的指揮的人全部換掉,40萬人發佈指令都很難傳到下面。而且剛開始被圍時居然不是想法突圍,卻是等待援軍?這個鍋只有他自己背,所以這是戰術上的失敗!

所以趙國必敗!


小雨中行走


長平之戰,我國古代的經典戰役之一。在這場戰爭中,秦趙雙方都投入了數十萬的軍隊,且都損失慘重,而趙國更是被秦國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軍。然而這場戰爭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因為此時的秦國可以說是當時唯一的超級大國,趙國萬萬不是他的對手。

那麼,既然這場戰爭本身就是不平等的,為何此戰會被列為經典戰役呢?

長平之戰為何能成為經典戰役?

長平之戰的參戰雙方,趙國和秦國其實力確實不在一個水平面上。廉頗和白起同為戰國四大名將,而廉頗卻連王齕都打不過,只能勉強防守,這就能看出雙方的實力差距了。但是這並不能否定長平之戰的理由。

長平之戰,表面上看只是秦、趙兩國之間的矛盾,實際上卻是山東六國和秦國之間的矛盾。此前的兩個大國,楚國被張儀戲耍,由此衰弱,而齊國也因為樂毅伐齊從此一蹶不振。可以這麼說,山東六國能否阻擋住秦國統一天下的步伐,全看趙國了。而長平之戰,本質上就是秦國和趙國之間國力的對抗。

事實也的確如此,長平之戰以後,中原各國之間再也沒有什麼稱得上經典的戰役,因為秦國統一天下已成定局。哪怕是邯鄲之戰,秦國慘敗,也只是延緩了秦國統一的腳步,而不是阻止。

秦強趙弱是事實,但是影響戰爭勝負的因素還有很多

秦國強大,趙國弱小,這是事實,但是兩國之間的差距其實並沒有大到影響戰爭勝負的地步,否則秦國也不會用反間計換下廉頗,而趙國也不會和秦國僵持這麼久。

長平之戰的起因就是上黨之戰。上黨這個地方在韓國境內,是秦國東出的必經之路。因此,秦國對於上黨是志在必得的。

然而上黨郡守並不想被秦國吞併,因此他決定投入趙國的懷抱。而趙國和韓國,原本都是三家分晉國,因此上黨距離趙國可比秦國近多了。

在古代的戰爭中,糧食消耗一直是一個大問題,大部分的糧食不是被消耗在前線士兵身上,而是被消耗在了運糧兵身上。因此,戰線的長短甚至能夠直接影響一場戰爭的勝負。

這也是為何廉頗一開始就選擇防守不出的原因,因為秦國雖然強大,但是秦國的戰線比趙國長多了。以彼之長攻彼之短,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事實也的確如此,廉頗防守的姿態使得秦國糧食的運轉漸漸出現了問題,因此秦國才施行反間計離間廉頗和趙王,其目的就是為了儘快結束戰鬥。

結束語

長平之戰中,秦國固然處於強勢的一方,而結果也是以秦國的勝利而告終。但是一場戰爭之所以被稱為經典戰役,並不是看這場戰役是不是勢均力敵,而是看這場戰役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比如說彭城之戰,劉邦幾十萬大軍被項羽殺得片甲不留。那麼這場戰役難道就不是經典戰役了嗎?並不是,這場戰役差點直接影響了整個楚漢爭鋒的走向,足可以稱之為經典戰役。更何況長平之戰,如果沒有反間計的影響,秦趙雙方誰輸誰贏還不一定,遠稱不上以強打弱。


小云軒談史


長平之戰回顧: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國在擊敗韓國以後,立馬轉入長平和趙國張開對峙。趙國派名將廉頗鎮守長平,雙發互有勝負。在兩個月後陷入消耗戰,廉頗以善於防守著稱,無論秦軍如何挑戰,就是堅守不出,久攻不下的秦國用反間計離間了趙王和廉頗的關係,使得趙國用趙括替換廉頗做了趙軍的主將。


在趙括上任後,白起秘密的進入秦軍當中開始指揮戰鬥,自此戰局開始發生改變。秦軍先是詳敗誘敵深入,趙國“趁勝追擊”之時被白起用二萬五的騎兵切斷後路,自此趙國四十五萬大軍被圍等待救援,到了九月,已經被圍了近兩個月的趙軍投降,長平之戰以趙國失敗告終。長平之戰直接導致戰國損失兵力45萬,國力消耗嚴重。自此趙國再也沒有能力與秦國抗衡。

軍事上的經典戰役

長平之戰為何被稱為經典主要有以下幾點:

1、此次戰爭的確是一次秦國以多勝少的戰役,秦國投入兵力在50萬至60萬之間,兩國投入總兵力達到了上百萬,在戰國時期的非常罕見的。在實力方面秦國的實力稍強,不能說是碾壓的態勢。戰爭前期在廉頗和王齕的對峙中雙方是互有勝負的,可能趙國還稍有優勢。因為秦國在長平之戰前剛打下韓國並沒有做好休整就和趙國在長平展開決戰,從廉頗堅守不出時,秦軍想激他出兵決戰以及反間趙國換將決戰就能看出秦軍是消耗不起的。

2、秦趙雙方都在戰爭的中期更換了主帥,這也是很少見的。秦軍利用反間計讓趙國換帥,而自己又主動換帥,這很明顯是秦國已經為和趙國的決戰計劃很久了,通過類似“田忌賽馬”的方式取得優勢。在長平之戰之前先攻打了韓國,其中一個目的就是使得趙國失去韓國這位外援,避免出現“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的局面。

3、作為經典戰役,其中有很多可以有很多可被後世借鑑和採納的點,比如秦國的反間計,白起的暗度陳倉,以及廉頗通過堅守消耗秦軍的方式。作為經典戰役就有一定有可被後人分析以及學習的點。

長平之戰的長遠意義

趙國和秦國是戰國後期實力最強的兩個國家,雙方的決戰在所難免。秦國長平之戰勝利後,最後一個有能力抗衡秦國的趙國也失敗了,秦國一家獨大的局面徹底確立,直接加快了秦國統一的步伐。

首先,這場戰爭是秦趙兩國在改革變法後國力與否的直接體現。其次,趙國失敗後真正確立的列國聯合抗秦的聯盟,原本趙國國力遠朝其它列國,並不想與他們聯合抗秦,在長平之戰以後看到了與秦國的差距,趙國便“放下姿態”和列國聯合抗秦。

以上就是我對長平之戰的一點點看法,歡迎評論互動。


不羈de汪


長平之戰,秦軍四十萬,趙軍四十五萬。此戰秦軍傷亡一半左右,趙軍全軍盡墨,從數字上已經看出是秦軍處於優勢。

不過僅僅從這些方面來看,此戰不足以算得上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事實上在古代正面攻守戰中,攻城一方必須兩倍兵力於對方,才有論勝負的機會。攻城方兵力為守城方三倍,才會贏面較大。

秦軍與趙軍兵力相近,能有這樣的戰果,實屬不易。在戰場之外的謀略更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此戰敗在趙國朝堂,參戰將士罪責不大,試問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當時趙括血氣方剛,冒死領兵,勇往直前,已算不易。

只是需要盾的時候,往前線扔了一支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