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既然是以多欺少,以强打弱,为啥列为经典战役?

京东李达康


前言:长平之战,成就了“战神”白起威名,也坐实了赵括只有“纸上谈兵”的能力。那么长平之战队长的双方有强弱之分,为何还会被列为经典战役?就得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长平之战的原因

《战国策·卷十八·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韩恐,使阳城君入谢于秦,请效和党之地以为和…乃使冯亭代靳黈。

秦相范睢为秦国的未来做了规划,他的发展策略是“远交近攻”,目的很明确就是采取步步蚕丝的政治策略,逐步瓦解其他诸国的联盟,而此时的秦国目标便是周边的赵韩魏三国。韩国的实力远远不敌秦国,见秦国大军压境,他们选择了妥协的方式向秦示好,其代价是献出上党郡的十几座城池。而上党郡的郡守冯亭却有自己的打算,上党郡显然是要献出去的,可是给秦的话其国家会实力更弱,但是如果献给其实力略逊于秦国的赵国,让他们两相争斗,对韩国而言多少还是有点好处的。

而听说上党郡的郡守要把诸多的城池献上,赵国的国君显然是心动了,毕竟那么多次的攻伐对战都功败垂成,今天居然唾手可得,那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那么事情有这么简单吗?平阳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祸大于所得。”看来在赵国的朝臣中还是有明白人的,可是这诱惑太大,赵国国君还是接受了另外一位大臣平原君的建议,心安理得的接受了韩国的“礼物”-----上党郡,而秦赵的争夺战由此进入状态。

长平之战是以多欺少?不要再给粉饰贪欲的赵国加同情分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其守冯亭与民谋曰:“郑道已绝,韩必不可得为民。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若受我,秦怒,必攻赵。赵被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

这是韩国上党郡守冯亭的借力打力计划,意思很明确就是如果硬碰硬跟秦国打,显然是没有胜算的,但是如果把上党郡献给赵国,换来两国的结盟而共同对抗秦国,那么可能局面会不一样。那么赵国有没有为这样的“同盟”做些什么呢?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这是赵国在接受上党郡之后所做的事情,原来秦军已经开始对上党郡用兵,赵国就派兵在长平这个地方接收从上党逃荒的百姓。这对于秦来说,就是自家的东西被别人给强占了,那么实力不弱的秦国自然要讨回既得利益,那就是开打,毕竟在大秦的发展规划图上赵也是要攻下来的,现在对方把韩国献给自家的东西给霸占,这样的理由正好可以攻伐。

以多欺少?是说赵国是无辜的,而秦国是倚强凌弱?既然上党郡的郡守打的主意是借献城之际,做好韩赵联盟的美梦,那么有没有做什么呢?韩国与赵国形成联盟?一起攻打秦国?没有!可能韩国会觉得上党郡已经献给你赵国了,你赵国的国土丢失跟自己有什么关系?那么这样的话何来联盟之说?这不是赤裸裸的放长线钓大鱼,隔岸观火么?而赵国也不是垂涎人家上党郡的城池吗?他们会不知道一旦吃下上党郡这块肥肉,想完整的吐出来,那代价绝不是交出上党郡就能了结的!那么既然都是想要上党郡这块肉,究竟是多少兵力的投入,何来的以多欺少之说?反之,如果韩赵魏齐楚都结成联盟,把秦国在长平之战打残,那么秦国是不是也要扮演弱者的角色,来一句他们就是以多欺少?

长平之战实力悬殊能成为经典战役源于三个“最”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 最惨烈。此战后白起的“人屠”的标签就被牢牢粘上了,简单地说就是除了放走的二百四十人,其他在长平之战中的赵国将士都被斩杀或者坑杀,人数在四十五万之多,秦国这边呢?在四十多天的消耗战中,其兵力损耗也可见一斑。

  • 最“出名”。这里的最出名显然要说到赵括,他是赵奢之子,是赵国的将门之后。在秦的反间计的作用下,赵国临阵换帅,换上了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人们不禁要问当时的赵国就没有大将可用了吗?显然是有的!一方面是经过之前的阏与之战,赵国的感觉还是过于良好了些,另外一方面大将廉颇被替换,乐毅年迈且周旋于燕赵两国,其忠诚度必然不受赵王待见,而之后出名的李牧大将军,此时还未名扬天下,在戍守边疆呢。

  • 最持久。这里的最为持久战役说的是春秋战国时代而论,那时的战国群雄,不论是单战还是联盟战,其攻防双方时间都不会太久,像长平之战投入这么多的兵力,物力,财力甚至赌上国力相抗,在相持两年多的时间后,失败方付出如此惨烈的代价而告终。

结语:长平之战其实是春秋群雄在棋盘上的博弈,不能单轮谁输谁赢,就说谁是以多欺少,谁是倚强凌弱,只能说实力不济就得承认。战场残酷不比棋盘下棋,何况棋盘论输赢也是落子无悔,而长平之战的出名是有诸多因素构成,如攻防两国的人员调配,战争策略,使用的军事计策等等,此战也改变了春秋战国群雄的格局走向,而白起与赵括也经过此战书写各自的别样人生。


相关史料:

1.《史记·秦本纪》

2.《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

3.《战国策·卷十八·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


农夫说历史


我们从今天的角度看,会以为秦国实力十分强大,但是其实长平之战前秦赵齐三国是三强鼎力,综合实力差不多,可以说赵国在长平之战之前实力是十分强的。

但是论综合实力还是秦国强。

赵孝成王继位到长平之战的这段期间,秦赵之间的比拼,赵国处于绝对下风。

比较典型的事迹,就是魏相魏齐逃到赵国,秦昭襄王把平原君给扣了,让赵孝成王把魏齐的脑袋交出来这事才能拉倒。

当时的处理结果是,给长安君送去齐国当人质,叫来齐国出兵,当然也确实把魏齐的脑袋送过去了,秦国才退兵的。

……显然当时赵国并没有和秦国叫板的底气。

那长平之战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秦国攻韩的时候,当时纵方的势头更盛啊。

秦国攻韩的时候,在虞卿的活动下楚、魏、赵就已经眉来眼去了,而长平之战一开打,燕、齐就明确站队站赵国这一边了。

当时赵国肯定底气足,动员的力度狠啊。

所以最终形成了赵国能单扛秦国的假象。

其实这个问题没那么复杂:

赵国那个地方没法种冬小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法种水稻(不是占城稻),也没有卤水可以煮盐。

就占着冶铁相对发达,商业相对发达(注意是相对),也就是能招架一下。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失去了李兑那种级别的纵横家时,赵国就不可能有赵惠文王时期那么顺心了。





钿车宝马


首先更正下,长平之战,并非以多胜少,以强打弱。

长平之战,赵军共投入四十五万,秦军先期投入四十多万,后又倾国之力投入二十多万,可以说是势均力敌。前期一个守,一个攻,可以说是打个平手,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赵军吃紧,秦军更焦虑。国力方面,虽然秦国稍强,赵国稍弱,但赵国能挺住,再向别的国家求援,秦国也坚持不了多久,从后来邯郸之战就可得到验证,也不致于一败涂地!

君臣同心,是取得胜利的关键要素!

前期,赵军主将是廉颇,他的作战方略是以守为攻,这是取得不败之地的根本。因为,长平的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秦国又劳师远征,所以开始时打了几仗,秦军并没有取得便宜。秦军开始的主将是王龁,僵持了好长时间,并没有取得进展,秦国也有点吃不消,因为打消耗战对秦国十分不利。于是,秦昭襄王听从范睢建议,对赵国采用了反间计,说廉颇受了秦国好处,故意采取消极态度,萎缩不前。因此,赵孝文王听了平原君赵胜等人意见,将廉颇换下派了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并冷落了廉颇,可见赵国朝堂此时君臣并不同心!

而此时秦国见离间目的己达,则秘密换上战神白起,此时战场格局完全改变。白起先假装惧怕赵括佯败撤军,赵括有点得意乘胜追击,以为秦军主将还是王龁,中了白起诱敌深入之计。并派五万精兵切断赵军后路,断了赵军粮道,赵军失去粮草供应,引起恐慌,战斗意志一落千丈,最后全军覆没!

长平之战,彻底颠覆了战国七雄的格局,从此,没有哪国能有国力与秦国抗衡,加强了秦国的统一步伐!


车工00


长平之战,战国时期最为悲惨的一场战役。秦,赵双方投入的兵力高达百万,在古代的战争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战役。此战决定了秦,赵双方国运的走向。长平之战秦军的数量的确比较赵军多(秦军60万,赵军45万),兵员素质也的的确确比赵军强,而且秦军的主将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论哪方面,赵军都比不过秦军。那么为什么长平之战还被列为经典战役呢?

长平之战,赵括被白起牵着鼻子走。说实话赵括被白起牵着鼻子走,在古代战争史上这并不算什么,只能怨赵括自己蠢而已。整个长平之战的精髓在于白起对赵军的包围圈!

赵括的愚蠢自大,被白起牵着鼻子走

长平之战,赵孝成王听信谗言,将老将廉颇换下,用马服君之子赵括替代廉颇,经营这场决定两国国运的战役。

赵括一来便是更换将领,无心过问战事,等到更换将领完成之后,又修改军中的规章制度。秦军的白起收到赵括在军营内大肆改革的消息后,认定这将是个无知的小伙。

白起立刻派兵与赵军作战,假装溃败。第一战打败秦军之后,狂妄自大的赵括不知轻重,竟然率领全军趁胜追击秦军,正中白起的下怀。从赵括率领全军出征,战局就已经明朗。

白起艺术性的包围

对于经验老道的廉颇而言,秦军的小聪明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但对于年纪轻轻的赵括而言,秦军的小聪明将会套走45万赵军的命。

赵军被白起引蛇出洞后,秦军一直假装溃败,而赵括选择带领全军追击,

留下了少数的兵马守在百里石长城防线里面。

白起引蛇出洞成功后,派两万五千秦军从百里石长城旁边的仙公山突袭在百里石长城内防守的赵军。由于防守力量薄弱,秦军很快就击败了防线内的赵军,占领了赵军原有的防线。白起又派五千骑兵从赵军的主力部队和辎重部队中间插去,断掉赵军的粮食。由于行军时,队伍拉扯过长,面对秦军五千骑兵的突袭,赵军并没有做出有力的反击。

赵军被五千秦骑兵直接穿插而过,到达百里石长城内,与两万五千的秦兵汇合,共同防守赵国原有的防线。

由于后方的防线被占领,赵军无法与赵国通信,被夹在中间。由于主力部队和辎重部队的分离,导致赵军没有任何粮食补助。

赵军被包围之后,曾几次试图冲出包围圈。但由于廉颇先前筑成的百里石长城在秦军手上守得固若金汤,赵军无法冲出包围圈,夹在中间,一直无法得到补给。直到四十六天后,赵括身死,赵军全部投降。

(↑赵军就是被包围在这两条石长城的中间)

总结

《孙子兵法》曰:十则围之,而白起利用地形的关系,用60万秦军包围45万的赵军,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形成的包围圈。被列为经典战役很正常。

赵括率领着45万的赵军被60万的秦军包围,要不是真实发生谁敢相信?赵括之所以不是虽败犹荣,是因为他率领的45万的赵军竟然被只多自己15万的秦军包围,跟开玩笑一样。


永乐解史


虽然是以多胜少以强打弱,但是长平之战依然被列为经典战例!其理由要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来论述,不能单以军力来论,因为毕竟军力相差不大,勉强算得上是势均力敌,但是细读长平之战背后,秦赵两国围绕长平之战展开的政策变化,也同样的精彩!其明争暗斗丝毫不逊于战场上的搏杀!这才是长平之战被列为经典战疫的原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历史寻找答案。

这场史上著名的战役,开始并非是秦赵两国,而是始于秦国攻打韩国,韩国被揍得扛不住了,韩恒惠王怕被灭国,主动献出上党郡给秦国,以求秦能放过韩国,而且韩恒惠王还特意下旨给上党守将冯亭:让他献城投降!如果冯亭遵旨奉命就没有长平之战了!可惜冯亭是个天生的杠精!偏要和秦国对着干,没向秦军投降,却把城池献给了赵国!而赵孝成王呢,刚继位年轻气盛一时冲动,白捡的便宜不占也太没天理了吧?那可是一城十七县,多大的一块国土啊!他这一接受,秦昭襄王不干了,我费钱粮损兵折将就为了上党,你一点力没费白捡便宜啊?于是调转枪口直奔赵国而来。要说赵孝成王虑事不周呢?这样大的事居然只派了小对人马去接收上党,结果被秦军直接打散了,秦军一路开进赵国境内,赵王忙派老将廉颇领兵迎敌,结果就是两军于长平附近迎头相撞,赵军被击退,廉颇退守长平!长平之战拉开序幕!这是公元前261年的事

开战之初,廉颇想凭优势兵力和秦军一较高下,但打了两三次都败退无功而返,于是廉颇改变战术,以守为攻拒不出战!秦军统帅是名将王龁,当时秦军大约有兵力60万,赵军为50.万,几次战斗打下来,赵军损失5.万左右,剩余45.万。虽然廉颇败退坚守,但没伤元气,而且经过几次小战,廉颇已经看出秦军战略意图,所以采取坚守待变的应敌战略,《孙子兵法》所谓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即此之谓也!面对老谋深算的勇将廉颇,王龁也束手无策。就这样居然耗了一年多,到了第二年(公元前260年)七月份,赵孝成王耗不住了,没办法,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啊!几十万军队每天耗在那里,居然一年多了没一点进展,这怎么行?虽然他也数次下旨让廉颇出击打退秦军,但廉颇就是不出战,一如既往地坚守阵地!赵孝成王没办法了,只好派出使者到齐楚魏等国联系借粮,同时也商议联合抗秦之事,现在你们不帮赵国,以后秦国就会打你们,你们看着办!这步棋赵孝成王走对了,但是他同时还走了步臭棋:派使者去秦国议和!这就是明摆着告诉秦国:我撑不住了!秦昭襄王经验何等老到,岂有看不出来?马上找来范雎商量对策,范雎给出了最佳答案,善待赵国使者,答应议和请求先谈着再说,同时派出各路使者带上金银出使齐魏各个诸侯国,声明秦赵已经议和,让他们别再掺和了,否则谁借钱粮给赵国,秦军就调头揍谁!接着再对赵国使团人员散布消息:秦国不怕老将廉颇,就怕年轻有为的猛将赵括!赵国使者得了好处,回国后马上向赵孝成王汇报了信息。接着各诸侯国听说秦赵已经议和不打了,而且秦国已经声明不让掺和了,那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不去理会了!各路使者两手空空回来把情况一说,赵孝成王脑筋一转,既然秦军怕赵括,廉颇又抗命拒不出战,那就换赵括去领兵退敌吧!而且趁着议和之名再来个突然袭击,年轻气盛的勇将赵括或许能打败秦军呢!当然赵王要用赵括,是赵括确有战功,且是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那可是曾令秦军闻风丧胆的赵国名将!不然秦军怎么会说只怕赵括不怕廉颇呢?简单介绍一下赵括的那次战功

赵括曾随父参加攻打齐国的麦丘城,麦丘守军粮草充足,又坚守不出,赵奢围攻数月也无法得手。就在赵奢为之焦灼不已时,,赵括向父亲建议改变战术,于是在一次攻城战斗中抓回了数名俘虏,赵括以好酒好菜款待俘虏,还和他们交流谈心,询问俘虏家里的情况。从俘虏口中得知城里粮草将尽快撑不住了。于是赵括不但放俘虏回家,还送给他们很多财物。过来几天,赵括再施以相同战术,接着又停止攻城数天。之后估计城内无粮了,突然集中兵力全力攻城。城内百姓本就缺吃少喝饿得半死,又听俘虏们回来说赵军宽待俘虏,还有财物相送。于是在赵括全力攻城时,百姓哗变开门迎接赵军,赵奢最终胜利攻取了麦丘。由此可见,赵括并非纸上谈兵的庸才,而是有军事能力的。

得知赵孝成王要用赵括取代老将廉颇后,两个人进宫向赵王提出反对,病中的老臣蔺相如和赵括的母亲!蔺相如态度明确:老将廉颇久经沙场,熟知秦军,要退秦军必须廉颇!而且临阵换将,会动摇军心和士气,万一秦军趁机而动,赵军危矣!蔺相如反对意见正确中肯,那么赵括母亲为啥也反对儿子领军呢?理由既真实又正确:赵奢以前领军获得奖赏,都拿出来和将士同享,而赵括得到的奖赏,却全部用来置家产了!还有赵奢临死前曾明确说过,假如赵国有大战发生,一定别让赵括领军,他只知谋略而不知变通,假如统领赵军必定会误国害民!所以我不同意让我儿赵括领军!如果大王坚持,那么赵括战败时,请不要连累我!赵孝成王没有听取两个人的正确意见,还是让赵括去长平换取廉颇了!

再看秦国,送走赵国使团后,秦王马上下令:长平秦军加强戒备,再让白起秘密前往长平取代王龁为秦军主帅!同时严令:有泄露白起为将者,杀无赦!接着秦昭襄王再按范雎建议,到关西征兵:凡年满15.岁者必须充军至前线,把征集的5万人马秘密穿插到长平赵军背后,切端赵军后面的援军。接下来的事情很熟悉了,赵括改变廉颇坚守的策略,主动进攻秦军,白起主动后退,引诱赵括进入了秦军的伏击圈。赵括被围后,先坚守派人求救,再分兵拒敌!坚守一个多月后,里无粮草外无援兵,赵括下令:把部分马匹杀了吃,再集中精锐骑兵冲杀,企图撕开秦军包围!但是白起没有给他这个机会,赵括虽然失败,但也没给父亲赵奢丢脸,而是自己和先锋队一起冲杀在前!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最终赵军40万俘虏被白起坑杀!只有300多年少者被放回报信。

这就是长平之战作为经典战例的原因。






JSDD


长平之战,参战双方的秦国、赵国,都是当世一等一的超级大国。大战之前,这一仗究竟谁胜谁败?还真不好说。毕竟秦、赵两国压上了举国血本,没信心,谁会将宝全押上呢。

 

先说赵国,在大战以前,在当世人的眼里,赵国是战国末期唯一有军力和强秦抗衡的国家。要不然,韩国的冯亭也不会选择将上党郡的诱饵抛给赵国,赵国也不会那么快惹祸上身。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后,赵国军力大增,尤其是骑兵所向披靡,连一向擅长骑射的匈奴都被赵将李牧打的蜷缩漠北。改革以前,赵军是以车兵和步兵为主,战力弱,除了秦国能欺负他以外,孱弱的魏国也能轻易击败赵军,但是胡服骑射以后,情况大为改变,赵武灵王将先祖赵襄子“兼戎取代,以攘诸胡”的策略发挥的淋漓尽致,赵军打破长袍宽袖的战斗阻碍,换成短衣短袖,抛弃笨重的战车,以骑兵对抗骑兵。而且长平之战前,赵军相对于秦军,不管名将还是国家人口总数,其实并不吃亏。

 

秦国这边,虽然,经过商鞅变法,激活了底层百姓渴望在战场上建立军功,博得爵位,国家的战争总动员能力,似乎也超越了关东六国。但从秦昭襄王不断增兵战场的结果看,秦国人并没有绝对的把握能赢。当时在秦国境内,即便算上刚刚吞并的巴蜀,总人口也就400万左右,与赵国的总人口相当。秦军的士兵战力,因一直和楚、魏、韩交战,水准较高,但请别忘了,赵军也一直在和彪悍的匈奴骑兵在打,秦军的优势并不明显。

 

赵国最后之所以失败,除了赵括个人纸上谈兵的因素以外,内部派系斗争、人心不齐才是失败根本。因为在赵国内部,从开国起,就一直存在有代地和邯郸两大派系,赵国当世名将廉颇、李牧都属于代地人,在邯郸的当权派眼中,除了受排挤,还得忍受对方鸡蛋里挑骨头。在长平之战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赵孝成王能中郭开的反间计,临阵换将,以赵括代替廉颇,派系斗争是其主要原因,因为来自代地的将领在邯郸不受待见,廉颇成了牺牲品,进而影响到战争结局,更何况在长平之战中,赵国面对的是“杀人收割机”白起。

 

但在紧接着长平之战的延续,关乎赵国生死的邯郸保卫战,赵国的人心开始变得空前团结,此时的秦军,才真正意义上是碰到了硬骨头。在邯郸保卫战中,秦将王陵先后两次得到秦昭襄王的大规模增兵,统帅军队45万,在士气极为旺盛的优势条件下,却依然无法攻克赵国孤寡病残坚守的邯郸城,最后,秦国战败,秦军30年不敢东出函谷关,此一战极大迟缓了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





米缸搂着麦芽糖


首先以多欺少,这个其实是有争议的,其实两国当时投入的兵力是差不多的,不过之所以称长平之战时经典战役,只因为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长平之战赵国必败有三点

1.赵孝成王先不听相国虞卿的话,联合各国给秦国压力,而且主动求和,其他各国也被迷惑的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战是和,不敢贸然和秦作对!这是战略上失败。

2.中了范雎的反间计,大张旗鼓的换帅,而秦国也是换帅,责是悄无声息,生怕走漏风声,要知当时白起的可是杀神,赵括要是知道肯定也是小心翼翼,这是态度的失败!

3.用兵上赵括把原来廉颇所建造的防御工程完全弃置不顾,把下面的郫将全部换成了自己人,那么短的时间,怎么可能人人都很熟悉,而廉颇留下来的指挥的人全部换掉,40万人发布指令都很难传到下面。而且刚开始被围时居然不是想法突围,却是等待援军?这个锅只有他自己背,所以这是战术上的失败!

所以赵国必败!


小雨中行走


长平之战,我国古代的经典战役之一。在这场战争中,秦赵双方都投入了数十万的军队,且都损失惨重,而赵国更是被秦国白起坑杀了四十万赵军。然而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因为此时的秦国可以说是当时唯一的超级大国,赵国万万不是他的对手。

那么,既然这场战争本身就是不平等的,为何此战会被列为经典战役呢?

长平之战为何能成为经典战役?

长平之战的参战双方,赵国和秦国其实力确实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廉颇和白起同为战国四大名将,而廉颇却连王龁都打不过,只能勉强防守,这就能看出双方的实力差距了。但是这并不能否定长平之战的理由。

长平之战,表面上看只是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却是山东六国和秦国之间的矛盾。此前的两个大国,楚国被张仪戏耍,由此衰弱,而齐国也因为乐毅伐齐从此一蹶不振。可以这么说,山东六国能否阻挡住秦国统一天下的步伐,全看赵国了。而长平之战,本质上就是秦国和赵国之间国力的对抗。

事实也的确如此,长平之战以后,中原各国之间再也没有什么称得上经典的战役,因为秦国统一天下已成定局。哪怕是邯郸之战,秦国惨败,也只是延缓了秦国统一的脚步,而不是阻止。

秦强赵弱是事实,但是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还有很多

秦国强大,赵国弱小,这是事实,但是两国之间的差距其实并没有大到影响战争胜负的地步,否则秦国也不会用反间计换下廉颇,而赵国也不会和秦国僵持这么久。

长平之战的起因就是上党之战。上党这个地方在韩国境内,是秦国东出的必经之路。因此,秦国对于上党是志在必得的。

然而上党郡守并不想被秦国吞并,因此他决定投入赵国的怀抱。而赵国和韩国,原本都是三家分晋国,因此上党距离赵国可比秦国近多了。

在古代的战争中,粮食消耗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大部分的粮食不是被消耗在前线士兵身上,而是被消耗在了运粮兵身上。因此,战线的长短甚至能够直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负。

这也是为何廉颇一开始就选择防守不出的原因,因为秦国虽然强大,但是秦国的战线比赵国长多了。以彼之长攻彼之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事实也的确如此,廉颇防守的姿态使得秦国粮食的运转渐渐出现了问题,因此秦国才施行反间计离间廉颇和赵王,其目的就是为了尽快结束战斗。

结束语

长平之战中,秦国固然处于强势的一方,而结果也是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一场战争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战役,并不是看这场战役是不是势均力敌,而是看这场战役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比如说彭城之战,刘邦几十万大军被项羽杀得片甲不留。那么这场战役难道就不是经典战役了吗?并不是,这场战役差点直接影响了整个楚汉争锋的走向,足可以称之为经典战役。更何况长平之战,如果没有反间计的影响,秦赵双方谁输谁赢还不一定,远称不上以强打弱。


小云轩谈史


长平之战回顾:
公元前260年四月,秦国在击败韩国以后,立马转入长平和赵国张开对峙。赵国派名将廉颇镇守长平,双发互有胜负。在两个月后陷入消耗战,廉颇以善于防守著称,无论秦军如何挑战,就是坚守不出,久攻不下的秦国用反间计离间了赵王和廉颇的关系,使得赵国用赵括替换廉颇做了赵军的主将。


在赵括上任后,白起秘密的进入秦军当中开始指挥战斗,自此战局开始发生改变。秦军先是详败诱敌深入,赵国“趁胜追击”之时被白起用二万五的骑兵切断后路,自此赵国四十五万大军被围等待救援,到了九月,已经被围了近两个月的赵军投降,长平之战以赵国失败告终。长平之战直接导致战国损失兵力45万,国力消耗严重。自此赵国再也没有能力与秦国抗衡。

军事上的经典战役

长平之战为何被称为经典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此次战争的确是一次秦国以多胜少的战役,秦国投入兵力在50万至60万之间,两国投入总兵力达到了上百万,在战国时期的非常罕见的。在实力方面秦国的实力稍强,不能说是碾压的态势。战争前期在廉颇和王龁的对峙中双方是互有胜负的,可能赵国还稍有优势。因为秦国在长平之战前刚打下韩国并没有做好休整就和赵国在长平展开决战,从廉颇坚守不出时,秦军想激他出兵决战以及反间赵国换将决战就能看出秦军是消耗不起的。

2、秦赵双方都在战争的中期更换了主帅,这也是很少见的。秦军利用反间计让赵国换帅,而自己又主动换帅,这很明显是秦国已经为和赵国的决战计划很久了,通过类似“田忌赛马”的方式取得优势。在长平之战之前先攻打了韩国,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使得赵国失去韩国这位外援,避免出现“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的局面。

3、作为经典战役,其中有很多可以有很多可被后世借鉴和采纳的点,比如秦国的反间计,白起的暗度陈仓,以及廉颇通过坚守消耗秦军的方式。作为经典战役就有一定有可被后人分析以及学习的点。

长平之战的长远意义

赵国和秦国是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双方的决战在所难免。秦国长平之战胜利后,最后一个有能力抗衡秦国的赵国也失败了,秦国一家独大的局面彻底确立,直接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首先,这场战争是秦赵两国在改革变法后国力与否的直接体现。其次,赵国失败后真正确立的列国联合抗秦的联盟,原本赵国国力远朝其它列国,并不想与他们联合抗秦,在长平之战以后看到了与秦国的差距,赵国便“放下姿态”和列国联合抗秦。

以上就是我对长平之战的一点点看法,欢迎评论互动。


不羁de汪


长平之战,秦军四十万,赵军四十五万。此战秦军伤亡一半左右,赵军全军尽墨,从数字上已经看出是秦军处于优势。

不过仅仅从这些方面来看,此战不足以算得上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事实上在古代正面攻守战中,攻城一方必须两倍兵力于对方,才有论胜负的机会。攻城方兵力为守城方三倍,才会赢面较大。

秦军与赵军兵力相近,能有这样的战果,实属不易。在战场之外的谋略更是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此战败在赵国朝堂,参战将士罪责不大,试问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当时赵括血气方刚,冒死领兵,勇往直前,已算不易。

只是需要盾的时候,往前线扔了一支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