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长平战败全军覆没是因为他只会纸上谈兵吗?

鹏友程


“圆窗观点”的回答是:不是。

在赵括生活的年代,纸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的看法,是后世的人意淫出来的。而赵括失败的真正原因,会在文章结尾出,另外说明。

其实,在赵括那个时期,少年成名的人很多,比如说孙子,现在人读《孙子兵法》的时候,就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年轻人写成的兵书,当时的孙子,根本也没有什么赫赫战绩,但就凭一本兵书做敲门砖,也成为了统军的大将。

回来说说赵括,赵括去接替的廉颇,就是因为不肯出战秦军,才被赵王撤职的。在当时,战争的大局就摆在那里,廉颇采用的坚守战术,在军事上表面上可行,可实际上已经耗尽了赵国的实力,虽说对面的秦军也很辛苦,可秦国实力更强,另外额外有四川物产的供养,秦国还能撑得下去。

战争消耗的是资源,打的是钱、粮,在秦国吞下四川后,关中和四川的物产,就成为了秦国的战争底气。而这些好条件,是赵国不具备的。

当赵括肯去接替廉颇时,说明赵括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赵括的算盘,只能是靠主动求战,在运动中歼敌一部,或者形成战场优势后,迫使秦军撤退。这种情况,在战争中比比皆是,但这种战法比较冒险,胜算也不高。赵括年轻人嘛,敢冒险。

战争总有输赢,一个将军即使大了败仗,也不能就此,说别人是个笨蛋,比如淮海战役中,国民党被消灭了55万人,但并没有人就此断定,国民党的指挥官杜聿明,是个纸上谈兵的傻瓜。

赵国方面的失策,在在大局上,大局已经输掉了以后,还让国家的主力,去打一场没法胜利的战争,然后又因为实力不济,在轻率的出击中,损失了部队。在政治层面上,就决定了长平之战的失败。

其实,赵括也败在自己的年轻上,如果他是个廉颇那样的老将,资格老、履历深,就敢于抗命不战,并缓缓的收缩部队,以图不败。可惜啊,赵括这小伙子,还是年轻啊!


圆窗观点


长平之战,非赵括一人之罪。

赵括,受命危难之间,领兵时赵国已经显现出必败之势,而赵括以一己之力,试图力挽狂澜然功败垂成,身处绝境还想带领赵军回去保存军队,奋勇杀敌以死报国就是为了能完成心中所想。

秦赵的长平之战,是战国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长平之战后,东方唯一能与秦国抗衡,能阻挡秦国东出的赵国,一蹶不振,秦国则是为一统天下扫平了东出的最大障碍,最终由秦始皇横扫六合并吞八荒,以无敌的姿态一统天下。

长平之战,产生了一个著名的成语:纸上谈兵。而赵括,也作为赵国大败的罪魁祸首,成为千古罪人。

长平之战,秦军60万大军进攻,赵国45万精锐防守,其实赵军作战能力天下闻名,而且防守一方一般占很大优势,所以军力赵军并不吃亏。

但关键问题在于秦国经济实力雄厚,战略物资储备充足,赵国虽然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但综合国力明显处于劣势,无法支持大规模的连年战争长平之战第一次统军的廉颇用消耗战对赵国来讲并不是好的计策,对赵国来说,凭借军队的强悍战力速战速决是最佳的选择, 事实上,消耗到最后,秦国虽然有困难,但是赵国的困难更大,赵国已经陷入粮草耗竭的境地,向外国借粮不成,不得以又去秦国求和,都是因为赵国已经山穷水尽,无力坚持。

廉颇 “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绝非是良策,就这么拖下去,不用打赵国已经被拖垮了。廉颇是没有像赵括那样身败名裂,保全了名声,但是,廉颇还是误国不浅。赵括选择主动进攻,虽然最后失败,却是赵国唯一的选择。赵国选择速战速决,是为了 避免国力耗尽后的惨败,秦国选择速战速决,则是为了避免国力大耗后的惨胜,这一点上,双方的目标是共同的,因为不是几百人的战争,而是双方共计上百万的规模,这样的规模任何一个国家都支持不久。

赵括真的是一个无能之人?

长平之战,秦军60万,而赵军总共出动45万,而且还廉颇的接连大败损失了5万,到赵括手里是40万,在兵力上赵括是吃亏的,但是问题不算很大,因为是主要任务是防守。

战后,秦国60万大军人损失过半,也就是至少30万,而赵括战死后,赵军投降了20多万,也就是战死了不到20万。

其实,赵括在坚守的时候已经军中缺粮很久了,面对缺粮的情况之下,赵括领导的军队并没有哗变,这能看出二个问题,一是赵军训练有素,二是赵括带兵其实是有能力和实力的。

赵括在军队绝粮的时候,为了保存军队,身先士卒强攻秦国的壁垒,在各方面因素都不如秦国的不利情况下,仍然以20万人的损失,强行消灭了秦国30万人马,这种情况之下还是指挥大规模军团作战还能做到如此的人,不可能是一个无能之人吧。

总结

长平之战赵军失败,其实很正常,首先,国力没有秦国雄厚,无法长期支持大规模的长期作战,其次,秦国知道赵国临阵换将了,而赵国对秦国换将一无所知,最后,既然是生死之战,那必然被给予了极高的期望,但失败之后,期望越高,指挥之人受到的责难就会越大。

秦赵生死之战,总要分出胜败,如果赵国赢了呢?或者是赵括成功带领军队回去了呢?我想对于赵括的评价就不是恶评了,而是无上的嘉奖,甚至是走上神坛,而战神白起则会走下神坛,跌入无间地狱,接受世人的诘难。


小南史


答案是否

不可否认,一个极其出色的将领确实会改变战争的胜负,甚至历史的走向。如巨鹿之战中,楚军在项羽的出色指挥下以少胜多击溃秦军主力,将几乎败局已定的赵国解救出来,也奠定了秦朝灭亡的基础。但是,赵括并不是这种人,他只是为那场失败承担了罪责的替罪羊。

秦赵力量对比

长平之战的百年前,秦国便开始了著名的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策的实施保证了秦的农业生产,小家庭政策则则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的财税和兵役来源。正是由于这次变法,彻底完成了秦的社会变革,也让秦逐渐成为了六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开始了统一的道路。

战国初期,赵国除浅尝辄止地实行了公仲连改革外,并没有更多的变革。而公仲连改革更多的侧重点竟然是宣传王道、节俭开支。虽然经过昙花一现般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赵国一度成为可以与秦相抗的超级强国,但是“沙丘宫变”之后,赵国的强大一去不复返。


赵括真的只会“纸上谈兵”吗?

首先,赵括从小就开始学习军事,自认为很厉害。但他并不是没有自知之明,长平之战前夕,赵王召来赵括问其有没有把握胜利。赵括回答道,秦军将领唯独对武安君白起没有把握,如今秦军由王龁指挥,是没有问题的。可见,赵括并非如书中说的那样目空一切,以为自己天下无敌。

再者,按史书记载,赵括曾与父亲赵奢讨论军事,赵奢都难不倒他。赵奢曾经领兵成功解救廉颇、乐乘都没把握的韩国,被封为“马服君”,成为与廉颇地位相当的将领,他的军事素养可见一般。那么能与他讨论军事的赵括又怎么会是简单的一句“纸上谈兵”就能形容的呢?

那为什么赵王要任命赵括为帅呢?

当秦军在王龁的率领下向赵国扑来时,廉颇奉命展开反击,长平之战正式开始。交战数次后,廉颇发现自己率领的军队在战场上根本不是王龁手下“虎狼之师”的对手,为了避免更大的失败,他开始固守不出,期望以此来拖垮远征的秦军。

但是这一拖就是两个月,秦倒不打紧,迅速在国内召集劳力开通渠道,粮食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而赵国此时的粮食却开始不足了。因此赵王对廉颇坚守的策略颇为不满,甚至想亲自带兵出征。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赵王用赵括换下了廉颇,准备强行攻打秦军。而秦这边也秘密调来实力超群的杀神白起作为统帅来应对赵括。

赵括一上任便改变廉颇的防守战术主动出击,结果没有攻下秦军营地,自己反被分割包围。坚守四十六天之后,粮食的匮乏让赵括不得不再次选择亲自带兵主动突围,惨遭射杀。赵括阵亡后,失去主将的赵军向秦投降。长平之战也赵国大败结束。

战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比较,指挥者只是其中一个影响因素,况且先天不足的赵军在廉颇和赵括的指挥下都面临了失败,赵括却因为“纸上谈兵”背负了失败的骂名。


壹品铲史官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不是纸上谈兵,而是战争经验不足。

大家记得电视剧《兄弟连》吗?

里面有一集,有一个西点军校刚毕业的年轻军官琼斯中尉,被上面安排到E连担任排长。

但几个月后,尤其是执行了一次近距离战斗任务后,琼斯中尉就被调走了,回到师部继续做参谋。

那么,师长为什么这么做?

主要是让琼斯中尉接触实战,积累一些战斗经验。没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是不能做好手头工作的,哪怕是参谋。

为啥?

因为书本是书本,现实是现实。

没有经历过实战考验的军人,他在军校的成绩再优秀,其实都是扯淡的。

这就类似于在陆地上学习游泳,学的再好,你跳入水中也可能马上会被淹死。

就比如马谡,平时谈战略、谈战术,都能说得诸葛亮哑口无言,甘拜下风。

结果跑到街亭实战,竟然把军队摆在没有水源的山上,连麾下副将,身为大老粗的王平 都不如。

赵括倒霉的地方在于,他并不是像琼斯中尉一样,去执行一个无足轻重,失败也可以接受的小战斗,而是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中,赵国是倾全国之力而来,大部分青壮年男人都在战场。

一旦战国战败,恐怕就要亡国灭种。

就算秦国的将军很弱,赵括突然接受如此重任,也难以获胜。

更别说,对手还是老辣沉稳的白起,就算廉颇也未必能够打赢。

结果就是,赵括擅自出击,被秦军诱敌深入后包围,自己也被射死。

其实,赵括自己并没有什么错,他就是一个菜鸟。

真正傻逼的是赵王,竟然敢在如此重要时刻,用一个菜鸟。


萨沙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发生的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造成了秦赵两国总计约六十万的伤亡。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在这场战争中都消耗巨大。

而这场战役的主人公便是白起和赵括。也正是因为赵括,纸上谈兵这个词才广为人知。那么,长平之战真的是因为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才输的吗?我认为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尽然。下面我就试着分析。

身为主将,赵括这个锅背得不冤

赵括领兵后,一改廉颇的防守策略,选择了主动出击。虽然主动出击是形势所迫,但是赵括也应该侦查清楚再选择出击。

当时廉颇这位名将尚且屡屡败于秦军,最终不得不选择修筑防守壁垒,以此抵抗秦军。而赵括一上台之后,就更换将领,改变军中制度。最后更是被秦军的佯装撤退给迷惑,选择了继续追击,以至于被白起切断粮道。

究其根本,是因为赵括认为廉颇比不上自己,才会屡败于秦军。同时,更是因为他实际战争经验不足,对战争缺少敬畏之心,才会被白起引诱,最终导致赵军的大败。

因此,这个锅他背了,是毋庸置疑的。

秦、赵两国国力对比,主动出击,实属无奈

分析完了赵括的过错,再来两国国力上的差距。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粮食对于古代的战争有多重要。

同样,战国时期也是如此。两国之间国力的比拼,实际上就是粮草的比拼。只有粮食产量提高了,才能获得更多的人口,开拓更多的土地,以此良性循环。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国力渐增。而纵观商君书中的内容,其实就一个主题:种田种田种田。重农抑商就是由此而来。同时,在秦惠文王时期,秦惠文王还攻占了巴蜀大粮仓,再加上其本来就有的关中大粮仓,其粮食产量根本是其他国家难以比较的。

反观赵国,也有过变法,叫做胡服骑射。胡服骑射的本质便是学习胡人的作战模式,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但是对于国力,其实并没有十分明显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称呼赵国为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而从这个变法名称就可以看出,赵国更加靠近胡人,也就是草原。

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战国策·齐策二·秦攻赵长平》

胡人,即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特征就是不种田,靠放牧。那么靠近他们的赵国粮食产量会很高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何赵国会像齐国借粮的原因。

赵王如此急于撤下廉颇,换上赵括,不仅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还因为廉颇主守,赵括主战。

结语

赵括长平战败全军覆没是因为他只会纸上谈兵吗?

廉颇和白起同为四大名将,但是长平之战前期,秦国光是派遣王龁迎战廉颇,就能屡次获胜。这并不是说廉颇有多弱,而是秦国国力比赵国强太多了。

拼粮草,赵国拼不过,拼军事实力,赵国也排在秦国后面。硬实力,软实力,赵国皆处下风,就算赵王依旧任用廉颇,结局也是注定的。当然了,如果不是赵括,赵国起码不会全军覆没,这也是我说这个锅他得背的原因。


煮酒听史


如果赵括只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赵军就不会全军覆没。

长平之战赵军出动了四十多万人马,这相当于现代社会一座中等大小的城市人口了。

一座四十几万人口的城市,至少得有几十平方公里吧。而为了管理这几十万人口,保证他们的健康、教育、治安,并且保证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得有数以万计的人为之服务。

如果这样的一座城市没有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就很容易变成罪恶之都,在墨西哥就有很多这样的城市。


管理一座城市难,管好一支军队让他们令行禁止就更难了,虽然士兵们纪律性远强于普通人,但是他们有更强大的反抗能力,需要更加强有力的约束。

显然,初出茅庐的赵括就有这样的能力。

赵括在担任长平前线指挥官的时候,军旅生涯的空白使他在军中并没有威信,他只是一个熟读兵书的理论家,能否知行合一没人知道,而他的母亲甚至对他的能力充满怀疑到绝望!

但是没有想到,赵括来到长平前线的之后,很快掌控了手下的数十万大军,这才让长平之战中白起能够有机会引诱赵括率领的赵军进入自己的口袋阵。

但是,即使被围困数十天,赵军仍然没有垮掉,在赵构的指挥下竟然多次突围,虽然没有成功,也看得出来,赵括的管理能力是极强的,甭管大家服不服,反正听话。

其实,如果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管理能力,是一个夸夸其谈之辈,赵军反而不好全军覆没了!

试想一下这个场景,赵王把赵括派往前线,赵军中的将军们不想服从这个毛头小子的。

那么,很可能赵括的命令估计连帅帐都出不去。而前线的将军们由于失去了统帅,就很容易陷入各自为战。

结果就是,赵括命令士兵们攻击秦军,由于军心涣散,士兵们不是追击秦军,而是趁着秦军后撤的机会跑回赵国了,前线可能只剩赵括哥一个跟秦军较劲!

于是,白起的计策也不会起作用,因为当白起让秦军撤走之后,他会惊奇的发现赵军往相反方向跑了。


即使是白起派出骑兵追击,也不可能将四十几万赵军全军歼灭,毕竟这可是赵国整整一代的青壮年男子,而秦军也只不过有1万多没有马镫的骑兵,把赵军逼急了反击秦军骑兵还真不见得打得过!

最后,赵王面对溃散的赵军也不可能将这些人全都给斩首,最多杀几个带头的将领,绝大多数人会被重新编入队伍中抵御秦国军队。

赵王一看赵括只会夸夸其谈,会冷静下来召回廉颇,那时双方会再次陷入对峙,白起也只好退兵了!

所以你看,如果赵括真的没有管理能力,只会纸上谈兵,赵军反而不会全军覆没。

白起的诱敌深入之计,也会成为一场笑话。


历史风暴


我的看法在于,赵国失去与秦国继续对决的毅力!而非主将赵括之过!

秦国与赵国僵持,虽然占据优势,但秦国跨地域打击,后勤补给的损耗远超赵国,即便是伤亡运送都异常艰难!

而赵国此时,邯郸城内依旧歌舞升平,勋贵依旧醉生梦死,如果肯拿出财富分与百姓,或者与列国结交,只要后勤供养不断,取得最后胜利的必然是赵国!



但短视的赵国君臣,不愿与秦国过分的消耗,以使列国得利,又贪婪吝啬,导致平民艰苦,却将责任推到主张防守反击的廉颇身上!

对廉颇而言,秦国千里出征,为的便是建立功勋,这份迫切与赵国的松散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这样的士兵,即便能够击退秦军,损伤将是难以承受!

坚守不出,即便秦国能取胜,可保赵国元气不损伤!打和谈判,至少也处于有利的态势,如果运气好,秦国断粮,防守反击取得胜利,不仅可以吞并上党之地,还能削弱秦国!

因此廉颇的决策应当是最好的选择,攻防兼备,唯独忽略了赵王的感受,赵王既无能又短视贪财,命廉颇快速结束战斗,廉颇不服从,就认定廉颇有反心而被撤换!



无论任何人接替廉颇,只要不主动出击,就要等着被撤换,赵括只是那个能力更高,更适合的人选!

首先,出身赵氏宗族,忠心可以得到保障!其次,过往随军献策,取得过辉煌的战果,最后,只有赵括愿意领兵出战,而余将更支持廉颇的做法!

所以,赵括领兵出征,在不熟悉将领与配合的情况下,再被围困期间,保持军队士气不散,并能身先士卒率众突围!可以说赵括做到统帅能力所及,值得被后世铭记!

更应该谴责的是赵国君臣,廉颇,乐毅,李牧全都信不过,堆积如山的金银,却不肯与列国结盟共同应对秦国!

可惜赵括一身本领,真的生不逢时,若非此等昏庸无道,必将能创造属于他的辉煌!


多臻贵


一般历史书上都是这样表述的,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实际经验导致长平一战全线崩溃。但是,事实的真相究竟为何,我们可能要回到当时的局面进行分析。

一、当时的局势

战国时候战火纷飞,各国都想兼并他人做老大。其中尤以秦国野心最大。

公元前263年,秦攻打韩国,把韩的领地上党郡与韩国切断联系。逼迫上党郡归顺于他,哪知上党郡的郡守不向秦国淫威屈服,转而将上党郡献给赵国。赵国很高兴,派廉颇驻守长平。

这无疑激怒了秦国。

公元前262年,秦国派王龁攻打长平。秦赵两国均出动大量兵力鏖战。

二、双方力量对比和主将对比

长平之战,秦国出兵60万,赵国出兵45万。

秦国主将是白起,赵国主将是廉颇。

最初,白起与廉颇对峙,两人不分上下,虽然在兵力上赵国不如秦国,但是,毕竟是在赵国的土地上,时间越久对秦国越不利,廉颇的想法就是拖死秦国。

但是赵王听信谗言,怪罪廉颇按兵不动,加之国内粮草不足,故换下廉颇由赵括率军。

赵括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实战经验,与经验丰富的白起相比,简直是天上人间,所以,赵国必败不是天意而是注定。

三、反间计导致赵国全盘皆输

战争开始之初,秦国并无优势,双方呈僵持状态。

但秦王想速战速决,于是撤回王龁,改派白起。

白起知道赵王生性多疑,于是故意制造谣言说廉颇按兵不动是偷懒,说秦国人不怕廉颇只怕赵括。

赵王见廉颇与秦国周旋早就不满,赵括谈论军法时总是滔滔不绝,令人信服,故相信了传言:秦国人怕赵括。

于是换下廉颇,由赵括担任主帅。

光读死书的赵括,怎么可能是白起的对手,结果自然是全军覆灭。

秦国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四、长平之战的意义

长平之战是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是秦国统一中国的决定性战争。

其实秦国统一只是时间问题,长平之战不过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点,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歼灭战。

这场战争是历史上最悲惨的一次战争。秦国获胜进占长平,并坑杀赵军约45万人。

为什么不收编呢?哎,悲惨!


老道读书


赵国最为悲惨的一战-长平之战,举国兵力四十五万投入战场,仅剩二百余人回国,四十四万多人死在长平。此战,赵国元气大伤,从战国时期唯一可以媲美秦国的国家,沦落为像韩、魏一样的弱国。长平之战战败,后人用纸上谈兵来取笑赵国的主将赵括。长平之战的真实原因:赵括的确有脱离不了的关系,但关系其实并不大,而是当时秦国方方面面都略胜于赵国。

首先是粮草

长平之战双方对峙三年,赵国粮草已经全部投入战场,包括国库里的粮草。此时的赵国朝廷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秦国的丞相范雎见势,立刻派人来赵国宣传谣言,“秦军害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消息传入宫中后,范雎又买通赵王的宠臣郭开添油加醋。求胜心切的赵王,头脑一热,撤回廉颇,换上赵括替代。秦国的粮草虽然跟赵国一样告急,但秦国的粮草稍微略胜于赵国。赵国君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时,秦国正在巴蜀之地筹粮准备运到战场,而此时的赵国已经消耗不起。

然后是主将

秦军的主将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一生历经七十余战,从未有过战败。在秦国的军功爵制度下,一步步升到大良造,成为战国时期赤手可热的大将。战国时期,各国一听闻白起,无人不闻风丧胆。赵国的主将赵括,长平之战之前从未有过一战,整日呆在家里和老爹马服君斗嘴。连他老爹马服君都打心眼里鄙视这个儿子。一个连仗都未打过,只会耍嘴皮子的将领,能和历经七十余仗,从未有过一败的将领白起相比吗?

长平之战,赵国战败错在于赵王,而不是赵括。赵王明知斗不过秦国,还敢拿下上党这一块地。长平之战的战败,大部分原因在于赵王的贪心,少部分原因在于赵括。





纳谏如流


从来都是以成败论英雄,如果赵括在长平大败白起,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就是另一种说法了。然而他败了,还差点断了赵国的国运,才被钉在耻辱柱上,为后世警戒。

赵括很聪明、有才气,要不然名声也不会传到秦国人耳朵里。才气与才能之间,虽一字之差,距离却相差何止万里。未经过时间、实践检验的才气,都不能称之为才能。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因家世耳濡目染,在军事上比其他人多几分见识,谈论兵法时连父亲名将赵奢都辩不过他。赵公子也是洋洋自得,认为自己所差的只是一个证明的机会了。

打仗是个系统工程,排兵布阵、水源地势、气候风向、补给士气等等,任何一项都会影响战局的走向。这些内容在兵法中有的详细说明,有的一笔带过。书本中提到战法、案例、经验,都是曾发生过的,未发生的就需要主帅随机应变。赵奢、廉颇、白起,哪一个不是从低层做起,在战斗中积累经验,在战争中树立威信,而经验阅历就是能力,赵括缺的正是经验,战局瞬息万变,对手是不会给他留下翻书本的时间。

赵括觉得自己才堪大用,但别人却认为不堪一用。

首先是他的父亲赵奢。赵家是贵族,靠的就是军功,赵奢对儿子严厉,却不会刻意贬低。当时想要做官,一看家世,二看名望,三看能力,赵奢对儿子的评价若是传出去,会影响仕途,可他还是给了个很差的评价。

其次,是赵括的母亲。赵括被委以重任,赵母不但不支持、鼓励,反而急忙忙划清界线。如果不是对儿子真实本领知之甚深,也不会做出这样自损家族名声的对策。

最后,是秦国人的态度。如果赵括真的有才能,白起何苦给自己找麻烦,散布谣言让赵国换将?有时候,最了解你的,恰恰是你的敌人。

赵括可能真的是一位好的军事理论家,但想成为真正的军事家,一代名将,还须沉下心来,有好长的一段路要走。陆游的四句诗可能是最好的注解: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