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赵括有没有真实本领?

烤土豆大师

现在流行翻案。

懦弱的廉颇,睿智的赵括,花天酒地的文天祥,畏敌如虎的岳飞,刚正慈祥的秦桧,阴险狠毒的于谦,投敌叛变的袁崇焕,正直善良的魏忠贤。

凡是英雄,都要抹黑,而那些被钉上耻辱柱上的垃圾,则统统洗白。

显得自己思想有深度嘛,管它是粪坑还是淤污,反正挺深。

靠着奇谈怪论博取眼球,增加点击量,靠出卖祖先和良心换两张毛票票。



好吧,咱们谈谈长平之战,来讨论几个问题。

一,长平之战僵持阶段,秦国和赵国谁的粮食供应更困难?

粮食问题。那些说秦国有都江堰和郑国渠的人可以闭嘴了。缺乏最起码的历史常识,长平之战时候秦国即没有都江堰也没有郑国渠,都是后来的事。巴蜀成为秦国的粮食产地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别搞穿越。

运输问题。说秦国比赵国运粮更便利的,拿起笔来,你给我画一条运输路线,包括水路,再说说你的运输过程。如果粮食那么好运,诸葛亮用不着六出祁山,隋炀帝用不着开大运河,明朝也亡不了!



二,长平之战僵持阶段,如果赵国坚守下去,结局会更糟糕吗?

历史上长平的结局是赵军全军覆没,被坑杀四十万人,放回一群小孩去报信。恕我不才,我实在无法想象出一个更糟糕的结局。就算让我这种军事白痴来指挥,见势不妙,也懂得干脆带兵逃跑,最不济,也能拉出二十万人回到邯郸去吧?就算发现粮草怠尽,难道会蠢到吃完最后一粒米,然后坐在那儿等着饿死?退一万步说,四散奔逃,就是四十万头猪,他秦军能抓得完吗?



三,长平之战中,赵括有没有杀死秦军三十万?

这个说法来自于这样一个依据,秦军久攻邯郸不下,去让白起重新到前线带兵,白起拒绝了,理由是:“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不可。”

然后,有人就这么计算:白起说长平秦军死者过半,当时秦军有六十万人参战,死一半,还有三十万人。

这个说法从逻辑上讲,就十分可笑。

一笑:秦军总兵力六十万,死了三十万,还仍然成功地围死了赵军四十万人,赵括是吃干饭的吗?二笑:包围战中,秦军死三十万,赵军也得死将近三十万吧,赵军到底有多少人参战?加上被坑四十万,总共七十万?三笑:已经形成包围圈,打个围歼战,秦军还要死三十万人,白起是吃干饭的?

认真看,白起说的话中有一个“今”字。指的是从长平双方开战,“至今为止”,其秦军伤亡包括三个部分:与廉颇的僵持战中的伤亡,包围赵括打歼灭战中的伤亡,进军邯郸的攻坚战中的伤亡。而白起为了拒绝领军,言语中也难免夸大。



四,如果长平之战双方继续僵持下去,对谁更不利?

这里面不能不牵扯到一个诡异的事情,从长平之战开始和僵持阶段,廉颇主持赵军的这段时间,白起在哪里?

为什么如此强悍,百战百胜的一个大杀器,居然被秦国雪藏起来,而没有拿去与廉颇一较高下呢?



真实的原因是:白起有更重要的作用。

如果仅仅把目光放在长平一地,秦赵两国,你就无法看清历史迷雾掩盖的真相。

秦国历次征战,白起为将,他的战绩主要来自于韩,魏,楚三国,此三国皆与秦国仇深似海,无时无刻不想着报复,但慑于白起的凶狠诡厉,又恨又怕,始终不敢有所动作。但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都是文韬武略的才干,岂能没有野心?



长平僵持阶段,秦国以王龁为主将。白起突然消声匿迹,真正的目的就是要以白起的凶名震慑住魏楚两国,使两国都不敢有异动。虽然两国都有进攻秦国的时机和路线,但他们无法确定白起的位置,谁也不敢冒险进攻,万一是自己的进攻路线上碰这个大魔头呢?

而白起没有到长平领军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秦军对面是廉颇。廉颇是老将,久经沙场,对各国的将领自然有很细致的研究。如果白起为秦军主将,廉颇就能根据敌方的军事布署和攻防特点,迅速判断出对面秦军将领是白起。而白起到了长平的消息一旦被判定,秦国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魏楚得知白起被廉颇拖住的消息,就会立即放胆攻来,秦国将面临三线作战,任何一路的疏失,都会给秦国带来灭顶之灾!

这就是为什么后来白起到长平带兵时,秦王下死命令“敢泄武安君为将者斩!”的真正原因。



从最正常的逻辑上讲,如果秦国还能坚持下去,就不会去施行反间计了。就是因为,长平拖得越久,秦国面临的危机就越大。白起的威名,震得住一时,震不住一世,总要有露馅的时候,当被魏楚两国发现破绽,知道白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时,秦国也就该倒霉了。

历史终究无法改变,秦国最终获得了胜利。白起没有给赵括这只小壁虎成长为霸王龙的机会,早早把他捏死在幼苗阶段。赵括若不死,未来的前程不可预知,但在长平一战中,完全暴露了他水平低下,毫无实战经验的缺陷。打仗靠的不是嘴皮子,赵括继承了父亲“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战斗思想。“勇”有了,也被包围在“狭路”了,他就差一个“胜”。



结论:他还差得远呢,这片战场不适合他。


馋嘴肥猫1

大家好,我是【万物有类】,专注历史研究。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纸上谈兵的赵括有没有真实本领?这个问题把“纸上谈兵”盖在赵括头上,预设了他就是没有真本事的人。但事实是这样吗?


长平之战捧红了两个人,一个是白起,一个就是赵括。

白起其实无所谓,因为他在长平之战前就已经很红了。他战功显赫,早就拜将封侯了。

其实赵括也无所谓,因为他在长平之战中战死了。

有所谓的却是跟长平之战毫无关系的史学家们和我们这些热(wu)心(liao)的吃瓜群众。

我们通过成语“纸上谈兵”以及某些史书(如《白话史记—台湾史学大师翻译》)上的记载“赵括率军投降”就把赵括定位了。

但事实上,赵括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首先,他是勇猛善战的。他并没有投降秦军。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载是“秦军射杀赵括”,赵军因群龙无首才向秦军投降的。(那些假史学大师误人子弟啊!)

我们来看一看长平之战的实况:

赵括到来后,组织了主力部队冲击秦军壁垒,被秦军包围,与后方切断了联系;

即使这样,赵括依然带领主力奋战了46天,期间,秦军差点顶不住,最后秦昭襄王亲自督战,并把河内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加入了战斗,基本上倾举国之力来应付赵括。(此战过后,亲昭襄王自己都说了“秦经此一役,国虚民饥,难以再战”)

另外,在这46天里,赵国有多次机会把粮食运送到战场,赵括的主力要突破秦军接应粮草基本没有问题。然而,由于赵国朝廷内部的矛盾,没能采纳虞卿的外交建议,轻信秦范睢的“和谈”承诺,一直指望秦退兵,没有人愿意带兵押送粮食。(赵国长平之战时还有主力部队在外)。

再有,因为范睢的计谋,使得各国认为赵国根本不需要他们的帮助,于是没有一个邻国愿意出兵接危。这些,都是导致长平之战失败的主要原因。

赵军是在没有办法,只好杀自己人来充饥。就这样,赵括依然能指挥部队,部队没有哗变投降,说明他的指挥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为了突围,赵括把部队分为四队,身先士卒,轮番冲击秦军壁垒。不幸被秦军射死。部队失去指挥,加上饥饿和疲倦,终于完全奔溃了,才投降秦军。

可以说赵括除了“出击”这件事做错了外,在整个战役中他的指挥都是很到位的,这样打46天,很多将领都要绝望了,但赵括没有。而且,他还能不断变换战术,基本上把秦军杀的手足无措,顾头不顾尾。他是有相当军事才能的。

但有人说了,赵括错就错在“出击”。然而,这是他的错吗?

廉颇为什么被换下来?就是因为廉颇一直坚守阵地。朝廷之所以换人,就是不认同廉颇的“坚守”策略。相信赵括出发前,国君一定跟他说过自己的观点。

另外,如果赵国能把粮食供应上,白起能不能抵挡赵括还难说,赵括的“出击”战术也就不能说是错误的了。

秦国是以举国之力来打这场战役,而赵国就只有赵括一个人在顶着,换谁去也会失败的。

最后说说赵括的爹妈为什么要自贬自己的儿子。

赵奢,一生戎马,深谙战争的残酷。他在赵括很小的时候就发现了赵括的军事天才(赵奢很喜欢带赵括出征,并且还会跟他探讨该如何作战)。但他知道赵国善战的将领不多,有朝一日朝廷很可能会征召自己的儿子,为了不让儿子也像自己一样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他极力地贬损自己的儿子。这是父亲对儿子的爱。

赵括的母亲,也同样是为了爱,极力阻止赵括出征,但国君不同意,为了不连累家族,她只好无奈地请求国君答应“如果赵括兵败,不要牵连家族”。这给人印象,好像她已经预言了赵括的失败。


所以,赵括其实是一个被国家遗弃了的悲剧人物、是一个被父母的爱耽搁了的军事天才、是一个有能力驾驭50多万大军的将领、是一个勇猛善战的将军、是一个被历史需要而树立的反面教材。

赵括何其冤!


野史铿

赵括真的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吗?笔者作此结论并不是想翻案,或者博人眼球。只想说,我们不应该以成败论英雄,不应该因为赵括的失败就将其简单的定性为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我们对赵括的了解也仅局限于史书资料的一些记载。笔者在此只是想提供一些关于赵括的史实材料,供各位读者参考和判断,不应人云亦云。

赵括(?--前260年),是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一生征战无数的赵奢竟然无法在理论上将他驳倒,可见赵括应该是军事理论的高手。

因为赵括深谙军事,喜谈兵学,门徒众多。所以军中将领皆称赵括为马服子,在那个时代,被称为"子"的绝非是一般水准。仅此一点,我们就不能否定赵括在军事上的出众才华。

虽然史书中有关赵括及长平之战的记载很少,但是从零星记载中我们还是能够得知,此一战役,并非仅仅因赵括"纸上谈兵"而败。在谢鸿喜先生的((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若不唯成败论英雄,亦不能不看到他(赵括)毕竟指挥赵军对强大的秦军作了极其英勇的殊死战,亦给了敌人以强大杀伤。"事实确实如此。

对于秦国参战兵力,史书中无确切的记载。但长平之役后,秦名将王翦伐楚之时,"将兵六十万"(白起王翦列传)。由此可只:当时秦具备一次至少集结训练有素60万兵力的能力。而战国末年,除秦外的六国,以赵最强。秦伐楚尚且动员兵力60万。而与唯一的一等强国赵国倾国决战,不难想象秦国发动了多少兵力。

据当时战争"十围五赵"(孙子谋攻)的常例,秦军出兵"当几倍于赵,至少亦当双倍于赵”。否则包围赵军是不可能的。到最后总围赵军,秦王"发年十五以上悉上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连小孩子都发动起来了。这时,秦投入战争的人数又何止百万?而史记中又记载,此战后,"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可见长平之战中秦亦战死不下四五十万。

长平一役,不包括被坑杀的,赵军战死8万余人,秦军死者在30万以上。以前看到过一些质疑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的文章,有些观点还是较新颖的,说是因为粮草短缺,赵括才不得已改变廉颇坚守不出的策略,要求全军主动出击,结果几十万人马悉数被歼。并非是传统观点中的轻敌所致。

另外,赵人尚武,但主将对部下的影响巨大。赵括虽然被围46日,仍指挥全军在包围圈中反复冲杀,给予秦军重大杀伤。但赵括被乱箭射杀后,赵军斗志全无,纷纷投降。最终尽为秦人所杀。

后来,白起欲乘胜直下邯郸时,秦丞相认为"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建议撤兵,秦王准奏,下令班师回朝。这番说辞能被秦王接受,且后来秦王出于休整和补充减员,发动邯郸之役推迟了一年。都说明一个不可更改的历史事实:长平一战,秦军虽胜,但亦遭受重创,元气大伤。

因此,长平之战,赵括是败了,但秦国亦是惨胜。可以说,赵括并非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但也可以看出他远不如白起高明。


同济天下

又见到讨论赵括的问题,又见到了“纸上谈兵”的说辞,似乎“纸上谈兵”成了一个标签,一直和赵括联系在一起。这个话题是热点,大家都喜欢谈,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是讨论的焦点总是纠结于长平之战和与白起之间的对决。要客观的评价一个人的能力,就不能只从一件事,上来分析来判断,思维的局限性影响了我们分析问题的客观性。

精通兵法,善出奇谋

做为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从小就跟随父亲在军中历练,赵奢成名的“阏与之战”中采取的“示弱秦军、朝发夕至、居高临下、先发制人”的策略,就仰仗了儿子赵括和许历之谋,说起来赵奢马服君的称号,还得感谢自己的儿子赵括和许历的帮助。做为一名随军的高级参谋,赵括的表现十分称职。

攻心为上,全胜之谋

在赵军攻伐齐国麦丘时,赵括巧用攻心计策,优待齐军俘虏,动摇齐军军心,并且大肆把粮食甩入被围的麦丘城中,分化瓦解敌人,导致其将帅不和,军民离心离德,最后城中民众和下层军官杀了齐军主将,而后主动开城投降。在我看来,赵括深通《孙子兵法》之要,知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全胜之谋。

子承父业,因公受封

赵奢死后,赵括继承赵奢的爵位,并被赵王钦封为马服子,是得到军中将领一致支持的,这显然不会是一个纨绔子弟能够得到的信任。没有足够的军功,是无法服众的,也是不能慑服人心的。




长平之战,非人之过

因为长平之战,赵括被很多人和“纸上谈兵”联系到了一起,但是如果换成是廉颇、李牧就一定能胜吗?不能因为我们看到了结果,就做事后诸葛亮,认为我们比古人高明。


如果长平之战赵军获胜了,估计现在很多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一战封神”了。如果换了廉颇和李牧也失败了,那么现在“纸上谈兵”的赵括是不是就变成了“保守顽固”的廉颇和“经验不足”的李牧了呢?

长平之战赵国之败,不能完全怪在赵括身上,面对战无不胜的白起,面对强大的秦国,谁又有战而胜之能力呢?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赵孝成王用赵括换掉廉颇,有两个人坚决反对,一个是赵括的母亲,一个蔺相如,二人共同意见就是——赵括不行,难堪大任。

有人说了,廉颇屡战屡败,又躲在城里做缩头乌龟,长此以往,赵国实在耗不起。所以,赵孝成王迫不得已,临阵换将。可笑至极,简直谬论,赵国耗不起,秦国就能耗得起?《史记》明确记载:秦举国远斗,转运艰难,不能持久。



现在看来,坚壁固守的战略最稳妥,赵孝成王非要孤注一掷,惊天豪赌,结果赌输了赵国的半条命。赵国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其实,赵国并没有陷入绝境,倒是秦国劳师远征,迫不及待的想要速战速决。在我看来,长平之战失利的第一责任人是赵孝成王,赵括只是充当了失败的炮灰而已,所以说他是一个倒霉蛋。

诚然,赵括值得同情,在他决定担任赵军主帅之时就注定了失败。赵孝成王用赵括换掉廉颇的用意是什么?就是希望赵军主动出击,速战速决,说白了就是战略意图的改变。赵括若是还像廉颇那样坚守不出,那么换他的意义何在?所以,年纪轻轻,自信满满的赵括在长平之战中一定会主动出击,这一点秦赵两国心照不宣。



即使赵括意识到主动出击的弊端,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不然他就失去了价值。要么出击,要么坚守,难道就没有第三种方案可行?换作乐毅,换作田单,也许会有。可惜以赵括的军事才能,根本找不到第三种战略方法,这是他的硬伤,也是他的悲剧。一个历史学者(具体名字忘了)给赵括做出了非常中肯的评价:

若不唯成败论英雄,亦不能不看到赵括毕竟指挥赵军对强大的秦军作了极其英勇的殊死战,亦给了敌人以重大杀伤。这是赵括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是很多人为他洗白的根由。

可同情归同情,并不能抬高赵括的能力,他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庸碌之辈。

心若顽石,带刀修行;无材补天,落魄江湖。我是西岳顽石,请关注我。


西岳顽石

1、 当秦夺取野王、使长平成为“飞地”之时,赵括为何事先没看出来秦军这步棋的用意和目的?赵国将领为何也看不出秦的根本目的并不是野王、而是长平、进而威胁邯郸??

2、既然赵军自己可以临阵换将,为何想不到秦也可以换将?难道不知换将本身就是很敏感的军事动作?若事先想到秦也会换将,贸然全线出击被坑杀45万,完全就是自投罗网;若没想到秦也换将,那只能证明料事能力有多蠢!



3、秦的确因赵括领兵才换的白起,但绝不是因为高看赵括、而是看中了赵括身后的“兵”!能一战解决这几十万赵军主力,不仅可以极大震摄六国、降低日后统一难度,更能加快统一历程!若赵括只领两千兵马独守长平,秦还会用秘密调派白起吗?

4、赵奢接将令便概不问家事专心治军、奖金封赐一概赏于部下,而赵括自接令日起,到处吃喝达谢、奖金全购置粮田家产,这样的轻浮张扬、这样的心胸格局,哪一点佩的上名将风范?



5、赵王问虞卿、赵豹、赵胜要不要接收长平时,干嘛先不问问说遍赵国无敌手赵括的高见?

6、秦军都逼到门口已是赵国生死存亡之际了,居然才发现粮草不够,早干嘛去了?赵括通晓古今战例,粮草这么重要的情况他怎不早点提请庙堂早做准备?等到冲进秦军包围圈饿的不行了才意识到?

7、说赵括于包围中如何左突右冲、杀死多少多少秦军,难道不知有句话叫“困兽犹斗”?赵括若再不突围几次,岂不连兽都不如?想贴金也得找点24K的好么?




总结:赵括只能说是个记忆力极好的人,他辩论的战例都是已经发生完的、战例的前因后果均记述于册,他好虚荣且乐于此事,别人事先没有熟记自然辩他不过。赵括“ 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这里的这个“以”字,充分说明是他自己“以为”,典型的自以为是! 直到长平时, 猛然遇见只有前因、而无后果的实战,举措和应对失当就是必然的事!何况对手还是战神白起!赵括依我看,勉强去赵国军校当个启蒙老师,或许还能讲讲战例啥的。


您的关注就是我的动力


大相无形

很多人一看到纸上谈兵就想起了赵括,一想起赵括就想起长平之战,一想到长平之战就想到赵国那四十万血肉之躯被坑杀。所以你跟我说赵括有真实本领?如果你觉得赵括有真是本领的先收起那40米长还带有特效的血饮狂刀,待我分析完再砍我,但是你得说服我。

言归正传,我认为赵括有点本领但很平庸,只理论上夸夸其谈,现实中的销售总监。

其一:最直接的就是赵括长平之战全军覆没,赵括纸上谈兵的印象就这样下来了,也确实如此,虽说赵国综合国力已经不如秦国了,说粮食供给不上,可秦国能好到哪去,他们运粮就方便吗?长平之战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很大的原因就是赵括的军事指导政策上出现的错误,换做廉颇绝对不会全军覆没!从此赵国一蹶不振。

其二:从白起方面看,白起得知对方将领是赵括,很快就走马上任。称赵括没有实际本领,此人骄傲自大,果不其然,赵括中了白起的佯装后退逃跑,诱敌深入之计策,被白起分割包围进行逐个歼灭,长平之战也是历史上首次的大规模的围歼战!

其三:不知你们可知赵括的母亲,赵国换下廉颇,赵母得知自己儿子赵括上任,赶紧跑去和赵孝成王说:“这一战太重要,我儿子不能担当此重任,如果你换上我儿子可以,那要是战败了不要灭我全族就好”。赵孝成王答应了,结果是这一举动果真保护赵家不被灭族。

其四:为什么看到纸上谈兵就说赵括并无真才实学,还得从赵国名将赵奢跟他的儿子赵括经常高谈阔论,谈论战术等,而赵奢也经常以失败告终,但他深知赵括,所谓知子莫若父,他也常对外人说:“犬子是熟读兵法,但只限于理论”。


(赵括)

这也就是我认为赵括并无真本领的看法,当时选赵括出战,因为只有他和赵孝成王的想法不谋而合,都是觉得赵国善于进攻战,这也可能是两国之主达成共识。


羽评历史

赵括因为在长平之战输给了白起,落下一个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可是赵括真的是纸上谈兵吗?

首先我们来从长平之战,为什么把廉颇换成赵括来说。长平之战时,赵国派廉颇出战白起,但是在上党一耗就是三年。想一想,几十万人每天吃的都是天文数字,更别说耗了三年了,赵国和秦国当时比的就是谁更经得起耗。而赵国经过三年的消耗,已经耗不起了,已经国库空虚了,如果继续按照廉颇的战术赵国会被拖垮。


所以赵国换赵括出战,而赵括知道赵国已经耗不起了,所以赵括急需与秦军决出胜负,否则赵国就会先崩溃。而白起也知道赵国经不起消耗了,所以白起避而不战,想把赵国拖垮,又设下埋伏如果赵军中计就会被包围。而赵括见秦军一直避而不战,心里也急了,因为赵国经不起耗了,再耗下去军队先回无粮,一旦无粮就会人心大乱,导致失败。所以赵括紧逼秦军,想要和秦军决一死战,就是因为这样赵括中了白起的埋伏,导致大败。



奇异秘闻

1、40万对60万被包围,而且不能突围。嗯白起说亡者半,是啊,那是四十万困兽,随便谁带领也会给秦兵造成巨大伤害,这跟将领指挥没有多大关系完全拼消耗。

2、综合国力说的,可以参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之前还有马陵之战数不胜数。打仗只看综合国力,那就不用打了,双方比一下国力该割地割地该拿钱拿钱。兵家完全是吃饱了撑的研究怎么打仗。宋襄公模式也可以参考一下,也挺简单的。

3、作为战国晚期最佳团队秦国君臣都集体同时晋惠帝附体,非要用反间计打算让一个赵国最佳统帅带兵来干掉自己的军神。

4、各种史书都不靠谱,你从哪来的分析。要不我说喜欢翻案那些人估计跟他的翻案对象一个毛病,不然哪来的热情。


pppoe

首先我先说一下,赵括并不是“纸上谈兵”的将领,反而他是一位了不起“以身殉国,誓死反抗”的英雄。

为什么说他是一名英雄,我们要从事件的“长平之战”说起。

长平之战:前期,秦军主步防,赵军主攻坚,颇缕功不破,又见秦军步步为营,自己后方补给又成问题,所以想速战速决。

然而由于赵国军事力量本来就不如秦国,导致在对拼消耗战上已经输了。这时赵括登场,拼死反抗、直接与秦国两败俱伤,宁死不屈。导致秦国在以后的发展中20余年才恢复过来。

赵军的失败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并不能说是赵括的错,反而赵括因该是我们学习的人,为国家宁死不屈,为军队可以以身殉国,被秦国坑骗杀害40万同胞也是他没想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