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神祕的中醫(五)——簡稱“神醫”-京視網手機臺文化科技頻道

(五)中醫“藥食同源”的美妙精髓

中醫提出“未病先防”的理念,這與西醫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大為不同——中醫倡導“上醫治未病”,也就是現在說的養生。

那麼傳統飲食養生理論,其精髓何在呢?

有人認為,中醫傳統飲食養生學,是指在傳統醫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食物的性質,利用飲食來達到營養機體、保持或促進健康、防治疾病的一門學科。傳統飲食養生學特別強調天人相應、調補陰陽和審因用膳的觀點,在營養保健學方面獨具特色。

天人相應,是指人體的飲食應與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相適應。例如,生活在潮溼環境中的人群適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對驅除寒溼有益;而辛辣食物並不適於生活在乾燥環境中的人群,所以說各地區的飲食習慣常與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有關。

一年四季不同時期的飲食也要同當時的氣候條件相適應。例如,人們在冬季常喜歡吃紅炯羊肉、肥牛火鍋、涮羊肉等,有增強機體禦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飲用烏梅湯、綠豆湯等,有消暑解熱的作用。

這些都是天人相應在飲食養生中的體現。調補陰陽,是指通過合理飲食的方法來調節人體陰陽的平衡。

中醫傳統養生學認為,人體在正常情況下應該保持在“陰平陽秘”的健康狀況,如果機體失去陰陽的平衡狀態就會產生疾病,並可以通過飲食來調節陰陽以保持健康。例如,人們常用甲魚、龜肉、銀耳、燕窩等來養陰生津,滋陰潤燥以補陰虛;常用羊肉、狗肉、鹿肉、蝦仁等來溫腎壯陽,益精填髓以補陽虛。這些就是飲食調補陰陽的體現。

審因用膳,是指根據個人的機體情況來合理地調配膳食。我們知道人體需要全面而均衡的各種營養成分,所以《黃帝內經》提出“谷肉果菜,食養盡之”。在保證全面營養的前提下,還應根據每個人的不同情況適當地調配飲食結構。如陰虛者多進食補陰的食品;陽虛者多進食補陽的食品;氣虛者多進食補氣的食品;血虛者多進食補血的食品;體質偏於實症者多進食一些有清瀉作用的食品。

對天人合一的解釋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合一。這裡所說的自然,不是人們通常所認為的高山、草原、森林、河流,因為這些是自然演化的形式,而不是自然真空純至淨的本質。自然的形式有變化、有生滅,人與形式合一,不是就會隨同自然的形式變化和生滅嗎?有變化,有生滅,人的精神不就會隨同事物的變化和生滅而痛苦嗎?自然的形式有變化、有生有滅,自然的本質沒有變化和生滅。人的精神與自然同一性,是高於一切形式的存在。

所謂的“天人合一”,也就是自心不被一切形式所迷,迴歸自己的本性,達到無善無惡,無佛無魔,不生不滅的永恆境界。“歸根復性”、“返本還原”、“西方極樂”等說法不一,但其內在本質指的都是同一種精神境界,也是同一種精神成果。中國食療文化,以飲食治療疾病為目的,與中醫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是淵源流長、豐富多彩的的中國飲食文化的特殊的組成部分。而道家文化以求得健康長壽為宗旨,對中國食療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

一、“藥食同源”是食療文化產生的基礎 “藥食同源”是中國食療文化形成的基礎。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在古代原始社會中,人們在尋找食物的過程中發現了各種食物和藥物的性味和功效,認識到許多食物可以藥用,許多藥物也可以食用,兩者之間很難嚴格區分。《黃帝內經》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這可稱為最早的食療原則。唐朝時期的《黃帝內經太素》一書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映出“藥食同源”的思想。道教產生後,許多道士兼通醫學,被稱作“道醫”。他們認為將“食療”與“藥療”相結合才是上工之術,主張把飲食養生引進治病養生的領域,將“食治”放在醫治疾病的重要位置。其中不乏名家,大家。例如莊子、孫思邈、葛洪等等。孫思邈在《千金翼方~養性~養老大例》論述了154種食療食物的內容,其中包括食物性能、食用價值、醫療效能等方面,認為:“君夫有疾,期先命食以療之,食療不愈,然後用藥,故孝子須深知食藥二性”。食治重於藥治的思想滲透其中。

二、食療與天人合一

道家飲食文化中始終貫穿著“人與天地參”的理論,講求“天人合一”。孫思邈的“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的觀念,強調的就是“知食宜”。所謂“知食宜”就是要順應季節的變化、環境的不同、體質的差異以及疾病的屬性,而實施“食養”或“食治”的規律。這種“天人合一”的飲食觀與中醫因人、因時、因地的治療原則是一致的。“知食宜”就是要懂得施以食療時適宜的氣候、適宜的環境、適宜的體質、適宜的時間、適宜的配伍等等,順應自然,遵循規律。孫思邈《攝生消息論》對四季飲食養生有精闢的論述,認為“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益甘,以養脾氣……當夏飲食之味,宜減苦增辛,以養肺心氣……當秋之時,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冬月腎水味鹹,恐水克火,心受病爾,故宜養心”。將四季變化與人體五臟相對應的養生觀,符合中醫理論“四時五臟陰陽”的“藏象學說”。後世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四季五補”的治療原則,即春季升補,夏季清補,長夏淡補,秋季平補,冬季溫補的原則。“知食宜”之環境的認識,主要認為是地理環境。不同的生活地區,飲食調理的方法也相應不同,氣候乾燥的西北平原,應該多吃柔潤的食物;氣候潮溼的東南山區,則應多吃辛辣食物。只有因地施膳,才能祛病延年。在“食治”的實踐中,要懂得不同的地理環境易患的疾病,正確的辨因施食,才能取得好的療效。道醫認為,不同的體質對食物的調理也有不同的要求,如體胖者遠肥膩,多清淡;體瘦者遠香燥,多滋陰生津。陽盛實熱之人,宜清熱瀉火之飲食,陽虛有寒之人,宜溫熱養陽之飲食。對患有疾病的人,則根據病症的寒熱虛實、陰陽偏盛,結合食物的五味、四氣、升降浮沉及歸經等特性來加以確定。“知食宜”之季節、“知食宜”之環境、“知食宜”之體質體現了道家飲食“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觀念,至今對現代食療科學的研究和發展仍有現實意義。

三、食療與“清淨無為”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由此可見,道家飲食觀與世俗飲食觀的最大區別,是認為其飲食的生理功能不如宗教功能,即所謂:“食為行道,不為益身”。道教以谷肉為粗鄙,其飲食的目的不是滿足口腹之慾,而是為了修行長壽。因此道家的飲食觀屬於寡慾養生型的飲食觀,體現了道家“清淨無為”的思想。這種飲食觀具體表現在倡導“服石與煉丹”及反對“虐生”兩個方面。所謂“服石”是指內服礦物類藥物,如石鐘乳、石膽、曾青、禹餘糧、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等十幾種石藥,古時都列為能“輕身益氣、不老延年”的上品藥。“煉丹”是指人工煉製的金丹。服石和煉丹的區別,在於所服的“石”一是自然礦物,一是礦物的人工煉製品,其目地是追求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不老。道家學者認為,植物、動物類食物只能果腹養生,而要長生不老,必須服食“清淨”的自然金石和人工煉製的“純淨”金丹。因此,魏晉時期“服石”、“煉丹”成風與道家學者追求“清淨”、求“仙”求“道”的飲食觀大有關係。道家倡導服石煉丹,是道家“清淨”思想在飲食養生中的具體體現。雖然其中有一些迷信成分,卻也不乏合理的養生因素,對後世的飲食養生頗有啟發。

道家認為,“為”是為了私人利益拂逆事物之理強而行之,所以是有求於人的;“無為”是聽任事物順應其自然之理而成就之。要作到“無為”就必須取法乎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在飲食養生的觀念上,對禽獸肉類的選擇、屠宰方法、飼養環境等方面,都主張尊重生命,遵循規律,善待動物。否則就會得到大自然的報應。

道家飲食觀中的“天人合一”、“清淨無為”的思想,曾對古代中醫食療理論的形成產生過巨大而深遠的影響,也是我國食療文化的一大特色。古代中醫食療文化伴隨著道醫著作的廣泛傳播而深入人心,成為百姓生活的指南,引導著人們建立起積極、健康、科學的飲食養生觀。然而,在人人都想享有健康保健生活的今天,道家“天人合一”、“清淨無為”思想表達的“知食宜”、“服石與煉丹”、反對虐生”的飲食養生觀,適應了人們要“吃出健康”、“吃出長壽”的需求,順應了人們探索飲食文化、提高生活質量的精神追求。同時其本身也蘊藏著大量的科學信息。因此,繼承學習和深入研究古代道家的飲食思想對於促進現代中醫食療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飲食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來看,國家的歷史有長有短,疆域有大有小,實力有強有弱,人口有多有少,民族構成、宗教信仰、政權性質和經濟結構也有差異,故而各國的飲食文化是不一樣的。中國飲食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從沿革看,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從內涵上看,中國飲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開發與利用、食具的運用與創新、食品的生產與消費、餐飲的服務與接待、餐飲業與食品業的經營與管理,以及飲食與國泰民安、飲食與文學藝術、飲食與人生境界的關係等,深厚廣博。

從外延看,中國飲食文化可以從時代與技法、地域與經濟、民族與宗教、食品與食具、消費與層次、民俗與功能等多種角度進行分類,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體現出不同的使用價值,異彩紛呈。

從特質看,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五味調和的境界說(風味鮮明,適口者珍,有“舌頭菜”之譽),奇正互變的烹調法(廚規為本,靈活變通),暢神怡情的美食觀(文質彬彬,寓教於食)等4大屬性,有著不同於海外各國飲食文化的天生麗質。

從影響看,中國飲食文化直接影響到日本、蒙古、朝鮮、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國家,是東方飲食文化圈的軸心;與此同時,它還間接影響到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國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醬醋、麵食、藥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數十億人。

總之,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中國是文明是國,亦是悠久飲食文化之境地。行走於大江南北,品食於千桌百宴,終會有所心得有所感悟,現將中國飲食文化歸納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風味多樣。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各地氣候、物產、風俗習慣都存在著差異,長期以來,在飲食上也就形成了許多風味。我國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說法,口味上有‘南甜北鹹東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齊魯、淮揚、粵閩四大風味。

第二,四季有別。一年四季,按季節而吃,是中國烹飪又一大特徵。自古以來,我國一直按季節變化來調味、配菜,冬天味醇濃厚,夏天清淡涼爽;冬天多燉燜煨,夏天多涼拌冷凍。

第三,講究美感。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有講究菜餚美感的傳統,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講究“色、香、味”於一體,食不厭精、食色統一、美輪美奐。

萬物的根源只有一個,人的精神本質只有一個,精神的最高境界和歸宿只有一個。如果你聽到不同的說法,不同的理論,就要用你的理智和智慧去分析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