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古代城市消費:透過市民從業、消費,談對古代市民城市建設的影響

古代城市消費:透過市民從業、消費,談對古代市民城市建設的影響

古代市井市民

縱觀古代歷史,中國漸漸由士人社會發展成為了市民社會,而市民社會的形成,與中國古代市民的形成、古代市民城市的形成和發展有著重大的關係。而古代市民階級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古代市民城市的形成和建設,都與市民的從業和消費,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繫。從各方面的因素來看,這三者的緊密聯繫,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一、 中國古代市民的產生與形成

古代市民,最早形成於隋唐時期,到了兩宋時期,發展成為了一個獨立的階級,在明清時期得到發展壯大,成為古代最重要的一個階級之一。

1、市民意識形成於中唐時期

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風尚的開放、文化的繁榮,使得唐朝的市民階層開始渴望打破封建等級制度,反對封建禮教的束縛,渴望社會平等,進而產生了市民意識。

由於官府政策的開放,以及對外貿易交流的頻繁,因此唐代的商品經濟十分繁榮,而這就為市民階層的擴大提供了一定的經濟基礎。經濟條件的改善,使得唐代當時人口倍增,在天寶十四年,曾經達到了8050萬的人口數量,如此多的人口規模,聚集於城市,也就使得當時的“城市人口”不斷增多,市民階層由此擴大。

古代城市消費:透過市民從業、消費,談對古代市民城市建設的影響

唐長安城

而社會風尚的開放和文化的繁榮,使得當時市民階層開始萌發市民意識,要求社會平等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市民階層的力量不斷擴大,並且通過意識形態的力量,不斷影響著當時城市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的風氣。綜上所述,由於這幾個方面的影響,使得唐代的市民階層力量擴大,逐漸開始形成一股獨立的力量。

2、市民階級成型於兩宋時期

而真正的市民階級,卻是成型於兩宋時期,這是由於當時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而引起的結果。

當時的商品經濟達到空前的繁榮程度,為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動力。這其一表現在,當時的大城市已經突破坊市限制,營業時間也不受限制;其二,即使是農村的集市,也出現了一些小城鎮;其三,印刷業、手工業、陶瓷業、繪畫業等商品行業發展大道空前程度;其四,

北宋出現了當時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從這幾點來看,宋代的商品經濟發展十分繁榮。

由於商品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繁榮,因此當時市民階層的經商意識也不斷增強,許多農民轉而從商,進一步促進了當時市民階層的正式形成。

3、市民活動壯大於明清時期

到了明清時期,對外貿易和交流更加頻繁,手工業的發展也十分迅速,使得明清時期的商品生產和貿易也更加繁榮,從而市民隊伍不斷增強,市民活動也不斷壯大。

古代城市消費:透過市民從業、消費,談對古代市民城市建設的影響

明朝海外貿易

市民階層的擴大依託於當時的城市手工業發展規模的擴大。製糖業、棉紡織業、陶瓷業和絲綢業都不斷髮展,特別是當時晉商和徽商兩大商業集團的興起,也體現了當時商人數量的增多,以其農民放棄務農轉而經商的表現。

在《明神宗實錄》當中有提及當時蘇州的商品經濟發展情況:“生齒最繁, 恆產絕少, 家杼軸而戶纂組, 機戶出資, 機工出力, 相依為命久矣。”不僅僅是蘇州,當時的江南地區,商品經濟發展都十分繁榮。隨著各大商業城市的興起,明清時期的市民階層數量和人口都不斷增多,使得市民階級的活動範圍也不斷擴大和壯大。

二、 中國古代市民從業與消費的發展

而古代市民的形成和發展,之所以能對中國古代市民城市的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主要就體現在市民階層的從業和消費這兩方面。

1、古代市民的從業分析

首先從從業這一方面來看,上文中也提到市民階層的興起主要是依託於商品經濟的發展,因此市民階級的從業,也主要集中在商業這一方面。

與商業有關的市民從業,主要包括各類<strong>手工業從業者、服務類商業從業者、經商者和娛樂活動表演者。手工業從業者,主要是以各種小商販為主,私營手工業佔據主流;服務類從業者,主要是指當時客棧、旅社等從業場所,在《景定建康志》中曾有記載:“房廊之家, 少者日掠錢三二十千。”如此可證明,南宋時期的私營客棧行業的發達;經商者,主要是指走南闖北的商人,在《吳郡圖經續記》中曾有記載“閩粵之賈, 乘風航海不以為險, 故珍貨遠物畢集於吳市”。

古代城市消費:透過市民從業、消費,談對古代市民城市建設的影響

自營酒坊

綜上所述,古代市民的從業,主要與商業行業相關,他們的從業活動也隨之促進了當時商業的發展,從而促進了當時城市經濟的發展,對市民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2、古代市民的消費分析

由於經濟條件的上升,也使得市民階層的消費有了一定的選擇性,他們消費活動的擴大,對當時商業的經濟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當時的市民消費主要以“衣食住行”這四個方面的發展。從服飾方面來說,當時紡織業和絲綢業都十分發達,為市民的服飾需求提供了一定的條件,而且也為當時的市民就業提供了一定的機會;從飲食方面來說,北宋開始,有不少農民移居城市,從而帶來了大量的食物補給,這使得城鄉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從而提高了市民的飲食消費;從住宿和旅行方面來說,當時

客棧行業十分發達,也是商品經濟發達的主要來源。

從當時市民消費的主要四個方面分析,不難發現,古代市民的形成與規模擴大,所帶來的消費行為和活動,為古代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條件,也為古代市民城市建設提供了一定的人口和經濟規模

三、 古代市民的產生與形成中國古代市民城市建設的影響

古代市民的產生與形成,對古代市民城市建設的經濟方面、城市建設和社會風尚方面,都產生的重要影響。

1、經濟方面: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繁榮

市民階層的擴大,為當時城市經濟的繁榮,提供了有利條件。從從業和消費這兩個方面分析,市民階層的從業和消費,對當時商業的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基礎條件

古代城市消費:透過市民從業、消費,談對古代市民城市建設的影響

而城市經濟的繁榮,也使得市民階層大量湧入城市,形成當時一定的城市規模,許多規模較大的商業城市的形成,與市民階層的擴大,有著重要的關係。隋唐時期的長安;北宋時期的開封、揚州;明清時期的北京、蘇州等城市的發展,都與城市人口和商品經濟的規模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隨著市民階層的擴大,各大城市經濟也不斷繁榮發展,從而形成了新型的市民城市。

2、城市建設:促進了城市建設的發展

從城市建設這一方面來說,市民階層的擴大和商品經濟的繁榮發展,使得城市的功能建設也不斷完善,這一點從宋代“廢除坊市制度,出現夜市”這一點可以看出。由於商業活動的頻繁,以及城市人口增多,市民消費活動的發展,宋朝廢除了禁錮古代中國商品經濟發展多年的坊市制度。

在《東京夢華錄》當中記載,宋朝夜市直至凌晨時期,也熱鬧非凡:“市井經紀之家……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耍鬧去處,通曉”。

打破坊市制度,到承認夜市的合法性,使得在兩宋時期,出現了大量的城鎮和城市。因此,從城市建設這一方面來看,市民階層的活動,使得當時的城市功能建設不斷髮展,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以及市民城市的形成和建設。

3、社會風尚:促進了社會開放觀念的形成

市民階層的興起,與唐代開放的社會風尚有著關係,但反過來又促進了之後的社會開放觀念的形成和發展。

市民階層的發展,又促進了市民文化的興起。自唐代的市民階層產生市民意識之後,其反對等級制度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各種要求社會平等的主張開始出現,尤其是在古代的文學作品當中可以體現,如此一來,就形成了通俗化的市民文化。小說、樂曲、雜劇、舞蹈、雕塑和書法等方面的藝術成就,與市民文化的發展有著重大的關係。市民文化促進了高雅藝術的通俗化

,同時也讓城市文化愈加繁榮,體現了獨特的城市風采和風尚。

古代城市消費:透過市民從業、消費,談對古代市民城市建設的影響

唐代坊市模型

四、總結

回顧中國古代市民階層和階級的興起和發展,以及古代市民城市的發展和建設,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個方面都與當時市民的從業和消費活動有著重要關係。換一種說法來說,古代市民階層的興起和市民城市的發展,都是

以市民從業和消費活動為中心的。古代市民的從業和消費活動,對古代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以及城市建設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研究古代市民城市和市民階級,就要以他們的就業和消費活動為中心。

參考文獻:

1、《明神宗實錄》

2、《景定建康志》

3、《吳郡圖經續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