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之下,中小微企業自我救贖之路

(點擊右上角“+關注”【合易人力資源】頭條號,有職場攻略、管理策略、乾貨、詳解)


本文4979 字,閱讀需要8 分鐘。

前言:由於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際局勢不穩定、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導致近兩年我國宏觀經濟承受著巨大的下行壓力。2020年初的一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又令我國宏觀經濟的發展“雪上加霜”。一方面,國家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對疫情進行防控,另一方面,為了不讓疫情繼續蔓延,各省市要求其屬地的企業停工停產,而且還要按時足額地發放員工工資,這使得原本現金流不充裕的中小微企業更加捉襟見肘。與此同時,一場有關中小微企業“自我救贖”的行動已然開啟。


疫情下的中小微企業,其“自我救贖”的行動就像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若想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要知己知彼,還要採取適當的措施。那麼中小微企業如何做到知己知彼,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才能有把握打贏這場仗呢?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環節去考量。

疫情之下,中小微企業自我救贖之路

1、盤點

盤點指的是盤點現金流,即中小微企業要打開你的賬戶確認還有多少資金。正如2月16日吳曉波老師在《加油!老闆》的首場直播中所說的:“從今天起至未來的6個月之內,你賬上的資金必須保證能夠在最低生存狀態下使企業正常運轉。換句話說,就是在付完房租、貸款、員工工資後,還能夠實現正常的現金流運轉。”6個月看起來容易,其實挺難的。如果中小微企業資金賬戶上沒有能夠支撐6個月的現金流,那麼就要想辦法去 “找錢”了。


2、找錢

就當下而言,適合中小微企業“找錢”的途徑有三種。一是設法融資,二是申請補貼,三是另闢蹊徑。針對以上三種“找錢”的途徑,我們分別來談。


(一) 設法融資

西貝已經算是餐飲界生意很好的企業了,但是從今年1月下旬之後,全國的400家門店開始大量關閉,而每個月給2萬多名員工發工資需要1.5億元,雖然賬上還有幾億元的現金,但這一來一去,如果沒有外界的“輸血”,西貝是撐不了多久的。在此背景之下,創始人賈國龍開始向公眾發聲:“如果沒有銀行貸款,西貝撐不過3個月”。“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發聲不到一週,1月31日西貝就獲得了浦發銀行4.3億元的授信,其中1.2億元已於2月7日到賬。


疫情同樣對汽車零部件行業影響不小。安道拓香港為了使自身能夠擁有充裕的現金流以應對疫情的影響,於2月3日將其所持有的延鋒汽車內飾系統有限公司30%的股權(轉讓價格約為26億人民幣)轉讓給了華域汽車的全資子公司延鋒汽車飾件系統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後,華域汽車通過子公司持有延鋒內飾100%的股權。

上述兩個融資案例,一個是通過債券融資緩解現金流壓力,另一個則是通過股權融資獲得充裕的資金。雖然說這些融來的錢,並沒有完全解除上述兩家企業的危機,但至少能讓它們緩上“一口氣”了。


不少讀者可能會想:“目前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企業融資如此之難,更何況中小微企業” ?但我認為:“只要中小微企業積極地瞭解當前各地的融資政策,大膽地向公眾發聲,有針對性地尋找股權投資夥伴,就會有能融到資的希望。哪怕只有1%的希望,中小微企業都應當去極力嘗試一下 ,畢竟“失敗”要比“沒做”強。


(二) 申請補貼

政府一直以來都扮演著中小微企業“護航人”的角色。如果中小微企業在低迷的市場中難以掘金,不妨通過合理的手續或手段,向“護航人”申領一些“補給”來續命。所謂的“補給”指的就是各類補貼。


關於補貼的政策內容、申領方式、補貼金額,各省各市不盡相同。但其類別可大致分為“專項獎勵”和“穩崗補貼”兩類。


以江蘇的“專項獎勵”為例。早在2017年,江蘇省政府及財政廳就制定了關於《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的政策。凡是通過申報,併成功入庫的企業就能獲得一定的財政獎勵,獎勵金額約為20萬元人民幣(具體金額視不同年份、不同企業而定)。此外,江蘇省科技廳早幾年前也出臺了“民營科技企業”的相關政策。凡是當年申報並被省科技廳評為“民營科技企業”稱號的企業,可獲得一定金額的資金獎勵。


再以山東省“穩崗補貼”為例。山東省近兩年出臺了一系列的關於“穩崗補貼”的政策。相關的政策內容有:“1)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單位及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對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且有望恢復的企業,可按上年度6個月企業及其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的50%返還,政策執行期限按照國家規定執行。2)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和擇業期內高校畢業生就業,按每招用1人給予企業一次性補貼2000元。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和擇業期內高校畢業生就業並按時為其繳納社保費的,給予企業最長12個月的社會保險補貼。”


因此,當下中小微企業應當積極瞭解各省、各地市的各類財政補貼政策,並且要靈活運用、合理申領。早申領、早拿錢、早安心。


(三)另闢蹊徑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為中國的經濟按下了暫停鍵,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但要說損失最慘重的,非旅遊業莫屬。有業內人士算過一筆賬,全國旅遊業僅春節期間的損失就超1萬億元。


作為中國領先的休閒旅遊在線服務商,同程國旅有超過3000名的員工,面對重創,擺在同程國旅CEO楊佳佳面前是三個奪命連環CALL:第一,這麼大的團隊還要不要養?第二,沒產品可賣,培育了這麼久的用戶怎麼辦?第三,如果堅持運營,公司現金流撐不撐得住?


要想擺脫奪命連環CALL的困擾,同程就得設法自救。1月20日,疫情發佈的第一時間,同程國旅在高層會議討論並達成一致意見後,便與咪店(蘇州驚喜一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打造會員制私域的電商平臺APP)進行了第一輪溝通,同時向其表達了合作意願。1月24日,同程國旅與咪店正式簽署合作協議。2月1日同程國旅召開全員視頻會議,宣佈疫情期間全面轉型,在職旅遊顧問全部導入咪店,開展電商產品的銷售業務;當日即達成流水破千萬,銷售額最高的員工(即咪店店主)是33萬,當日佣金最高2.7萬。隨後幾日,不少旅遊顧問拿到的提成收入甚至比TA在傳統旅遊最旺季拿到的還要高,人均月產已達3萬。


通過咪店SAAS系統,同程國旅在疫情之下創造了可觀的營收和毛利,緩解了現金流壓力。面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大企業尚能及時另闢蹊徑、轉危為安;中小微企業更應能隨時調轉船頭、化險為夷。正所謂:“船小好調頭”。


3、省錢

“省錢”是“找錢”姊妹篇,正如“開源”必然有“節流”與之相對應一樣。中小微企業在找不到錢的情況下,惟有“省錢”才能續命。


當下中小微企業的“省錢”之道,不外乎以下三種。控制人工成本、向上遊企業叫、非主業務瘦身。


(一) 控制人工成本

中小微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會產生各項成本,其中佔比較大的為人工成本。疫情之下,如何降低人工成本,是每個中小微企業亟待解決的難題。有人會說:“控制人工成本最簡單粗暴,也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裁員降薪”。此話放眼下來看不無道理,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無異於“飲鴆止渴”,因為它只考慮到了企業眼前的利益,而沒有考慮到未來的發展。假如今後疫情過去了,經濟復甦了,裁員降薪的企業又得重新招人,這將會導致企業增加新的招聘成本。因此,尋找控制人工成本的方法,應從企業與員工“雙贏”的角度出發。那麼“雙贏”的控制人工成本的方法有哪些呢?


首先是緩繳社會保險。近日,山東省針對疫情的爆發出臺了關於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的政策。政策內容大致為:“對受疫情影響,連續3個月以上無力支付職工最低工資或3個月以上無法正常生產經營僅為職工發放生活費的企業,經批准後可緩繳社會保險費。緩繳期限一般不超過1年,緩繳期內免收滯納金。緩繳期間職工各項社會保險待遇不受影響。”僅此一項,企業眼下所降低的人工成本支出就相當可觀了。以100人企業為例,按照最低繳費基數計算,緩繳一年就可以減少當年資金壓力110萬,上千人的企業一個月就可以少支出上百萬。


其次是改變工作方式。受疫情影響而導致復工困難的生產型企業,可與職工集體協商,採取調整工時、輪崗輪休等措施來開展工作。如減少每個工作日的工時或輪流上班,抑或對部分無法開展工作的人員實行待崗培訓等等;在減少工時的同時,相應降低工資的發放標準。至於諮詢業、金融業、電商等服務性行業,則可以通過在家在線辦公的方式進行工作,定期通過視頻會議溝通工作進展,既不誤工又可防疫,一舉兩得。


此外,中小微還可以通過加強信息化建設,優化崗位設置的方式降低人工成本。隨著信息化的普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成本越來越低,中小企業可以適當引入信息化系統(如OA系統、ERP系統、CRM系統、MES系統等)減少原來需要人工參與的流轉、統計、核算等環節,精簡可用信息系統替代的崗位及用人編制。


(二) 向上遊企業叫

邁克爾·波特提出過一個概念,叫做價值鏈。每一家企業都活在一個價值鏈中的某一段。從採礦到賣杯子,我們不可能都做,只能成為價值鏈中的一小部分。


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們要對自己價值鏈的上游“大喊大叫”。比如你在紅星美凱龍開店,你要對紅星美凱龍“叫”——“能不能幫我把這兩個月的房租省掉?”比如你在中國工商銀行開戶,你也要跟銀行“叫”——“能不能把利息減一點?幫我把貸款延期?”


向上遊企業“叫”,不僅能“省錢”,有時還能“找到錢”。西貝的創始人賈國龍正是通過向銀行“叫”,“叫”來了4.3億元的銀行授信。


(三) 非主業務瘦身

每一家企業的內部可能會有很多不同的業務單元。當經濟高速發展、公司很賺錢的時候,老闆看到一個好的行業,就派一支團隊去做,走多元化經營戰略;但在財務非常緊張的狀況下,企業就要回到自己的基本面了。


2018年6月,南京一家知名的民營企業——三胞集團遭遇財務危機。出於降低債務的考慮,三胞集團(原)董事長袁亞非提出了“百億瘦身”計劃,即對目前集團現有資產進行重新安排。比如計劃將具有164年曆史的英國百貨商店House of Frase的部分股份出售給香港的上市公司,集團旗下的南京新百僅保留30%的股份,僅此一項可減少至少30億的負債;同時,還將清理現有控股的幾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以及其他資產。預計到2018年底將實現100億元的回籠資金。


“非主業務瘦身”適用於遭遇債務危機的大企業,亦可適用於疫情之下的中小微企業。在未來三個月的危機期中,砍掉非主營業務及負現金流業務,保持主營業務的正常運營,這是對中小微企業主智慧與膽識的一次重要考驗。


4、內修

內修指的是修煉“內功”。疫情之下,多數企業停工停產,企業反而有更多的時間去修煉“內功”了。這時候企業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梳理流程和工藝、提升服務水平與用戶體驗。在此期間,企業還可以組織員工通過線上學習和培訓,為復工後的高效工作做好技能儲備。


此次疫情使得全國的酒店業淪為了重災區。為了幫助省內酒店自救,湖南省旅遊飯店協會攜手美團共同推出“酒店加油”計劃,打造線上網絡培訓課程,邀請業界專家、學者主講,免費為全省的酒店、賓館、民宿、客棧管理人員創造在線學習培訓機會,幫助從業者夯實基本功,提升應對危機的運營能力。2月13日,“酒店加油”計劃第一期線上網絡培訓課程正式開講,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瑞酒店管理學院客座教授葛健在1小時的直播課程中,分享了“遇到疫情,酒店如何高效自救”,直播收看人數突破1.3萬人次。


此次自救行動雖是由行業自律機構組織的,但中小微企業完全可以效仿。“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企業內功的修煉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而此次疫情,恰是企業修煉內功的大好時機。疫情之下,只要企業敢於直面挑戰,勤於苦練內功,相信疫情結束後,它定能成為那個“為王的剩者”。


5、擔當

擔當指的是勇於為下游企業承擔風險,做一個有良心的企業。如果說盤點現金流、找錢、省錢是狹義的自我救贖,那麼廣義的自我救贖則是包含“為下游企業承擔風險”的。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好比是波濤洶湧的大海,作為中小微企業主的你應該清楚地知道:“你及你的上、下游合作伙伴都是同一艘船上的一員,只有這艘船不沉沒於大海,每一個人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性”。


假如你是萬達茂或虹悅城的老闆,當你商城中有幾百個、幾千個店鋪主掛掉的時候,還會有萬達茂、虹悅城嗎?所以要是有很多人對你“叫”,你能夠做的就是幫助他們。因此,你需要有一個比較保守、安全的現金流計劃,這個計劃既需要你把賬本上的賬算清楚,同時要讓企業回到價值鏈,取得上下游的支持,併為他們承擔風險。


疫情之下,中小微企業自我救贖之路


常聽人言:“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但春天不遠的前提是你得活過這個冬天。希望本文能夠給中小微企業開展自我救贖帶來一定啟示。


最後,衷心期盼疫情早點過去、經濟早日復甦。願每一箇中小微企業都能夠挺過寒冬,見到春天的第一絲曙光。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作者/編輯:沈瑋(nj_heyeehrm) ,合易高級諮詢顧問

相關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